描寫橋的詩句

描寫類詩句裏的描寫橋的詩句知識欄目專注於描寫橋的詩句知識內容,集合了最優質的描寫橋的詩句知識,最熱門的描寫橋的詩句內容,最新的描寫橋的詩句內容,學習描寫橋的詩句知識就來描寫橋的詩句知識欄目。

關於橋的詩句—《月》

《月》原文池上與橋邊,難忘復可憐。簾開最明夜,簟卷已涼天。流處水花急,吐時雲葉鮮。姮娥無粉黛,只是逞嬋娟。《月》註釋①詩題全詩校:一作秋月。疑是。②此句原作池上與橋邊,據全詩校語改。③流處:指月光流照時。④吐時:...

關於橋的詩句—關於描寫橋的詩句

1.驅傳渭橋上,觀兵細柳屯。(賦西漢)魏徵2.防拒連山險,長橋壓水平。(蒲津迎駕)宋璟3.橋形通漢上,峯勢接雲危。(帝京篇)李世民4.待入天台路,看餘度石橋。(靈隱寺)宋之問5.日暮河橋上,揚鞭惜晚暉。(遊俠篇)陳子良6.悠悠天下士...

關於橋的詩句—《舞曲歌辭·屈柘詞》

《舞曲歌辭·屈柘詞》原文楊柳縈橋綠,玫瑰拂地紅。繡衫金騕袤,花髻玉瓏璁。宿雨香潛潤,春流水暗通。畫樓初夢斷,晴日照湘風。《舞曲歌辭·屈柘詞》作者簡介温庭筠(約812—866)唐代詩人、詞人。本名岐,字...

關於橋的詩句—《迥臨村路傍溪橋》

《早梅》原文一樹寒梅白玉條,迥臨村路傍溪橋。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銷。《早梅》鑑賞自古詩人以梅花入詩者不乏佳篇,有人詠梅的風姿,有人頌梅的神韻;這首詠梅詩,則側重寫一個早字。首句既形容了寒梅的潔白如玉,又照...

關於橋的詩句—《舟中曉望》

《舟中曉望》原文掛席東南望,青山水國遙。舳艫爭利涉,來往接風潮。問我今何適?天台訪石橋。坐看霞色曉,疑是赤城標。《舟中曉望》鑑賞掛席東南望,掛席指揚帆,開篇由揚帆出發時寫起,並點出望字,足見心情急切。詩人大約又一次...

關於橋的詩句—《賦橋》

《賦橋》這首詩體現了詩人的深切感情,我們一起來看看《賦橋》的原文及作者簡介。《賦橋》原文造舟浮謂日,鞭石表秦初。星文遙寫漢,虹勢尚凌虛。已授文成履,空題武騎書。別有臨濠上,棲偃獨觀魚。《賦橋》作者簡介張文琮:貝州...

關於橋的詩句—《寄揚州韓綽判官》

《寄揚州韓綽判官》原文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寄揚州韓綽判官》作者簡介杜牧(803一852),唐朝詩人,文學家。字牧之,京兆萬年人。中唐德宗時有名的宰相和史學家杜佑的孫子。文宗太...

關於橋的詩句—《訪城西友人別墅》

《訪城西友人別墅》原文澧水橋西小路斜,日高猶未到君家。村園門巷多相似,處處春風枳殼花。《訪城西友人別墅》賞析澧水橋西小路斜,扣緊詩題,展開情節。澧水橋西交代詩題中的城,是指唐代的澧州城(今湖南北部的澧縣),澧水就從...

關於橋的詩句—《桃花溪》

《桃花溪》原文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桃花溪》作者簡介張旭唐代書法家、詩人。生卒年不詳。字伯高,吳郡(治所在今江蘇蘇州)人,曾任常熟尉、金吾長史,世稱張長史。他是盛唐著名...

關於橋的詩句—《雪望》

《雪望》原文寒色孤村幕,悲風四野聞。溪深難受雪,山凍不流雲。鷗鷺飛難辨,沙汀望莫分。野橋梅幾樹,並是白紛紛。《雪望》賞析這首冬雪詩,前四句首先交代時間:冬日的黃昏,地點:孤村;接着,從聽覺方面寫處處風聲急;繼而,採用虛實結...

關於橋的詩句—《石橋琪樹》

《石橋琪樹》這首詩體現了詩人的深切感情,我們一起來看看《石橋琪樹》的原文及作者簡介。《石橋琪樹》原文山上天將近,人間路漸遙。誰當雲裏見,知欲渡仙橋。《石橋琪樹》作者簡介蔡隱丘,曲阿人。緱氏主簿,善書。...

關於橋的詩句—《重別西湖》

《重別西湖》原文浦邊梅葉看凋落,波上雙禽去寂寥。吹管曲傳花易失,織文機學羽難飄。雪欺春早摧芳萼,隼勵秋深拂翠翹。繁豔彩毛無處所,盡成愁歎別溪橋。《重別西湖》作者簡介李紳(772—846)漢族,亳州(今屬安徽)人,生於...

關於橋的詩句—《上巳浮江宴韻得遙字》

《上巳浮江宴韻得遙字》原文上巳年光促,中川興緒遙。綠齊山葉滿,紅泄片花銷。泉聲喧後澗,虹影照前橋。遽悲春望遠,江路積波潮。《上巳浮江宴韻得遙字》作者簡介王勃(650~676)唐代詩人。字子安,絳州龍門人。祖父王通是著名學...

關於橋的詩句—《七夕·今日雲駢渡鵲橋》

《七夕·今日雲駢渡鵲橋》原文今日雲駢渡鵲橋,應非脈脈與迢迢。家人竟喜開粧鏡,月下穿針拜九宵。《七夕·今日雲駢渡鵲橋》作者簡介權德輿:未冠,即以文章稱,杜佑、裴胄交闢之。德宗聞其材,召為太常博士,改左補闕...

關於橋的詩句—《後出塞(其二)》

《後出塞(其二)》原文朝進東門營,暮上河陽橋。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平沙列萬幕,部伍各見招。中天懸明月,令嚴夜寂寥。悲笳數聲動,壯士慘不驕。借問大將誰,恐是霍嫖姚。《後出塞(其二)》鑑賞朝進東門營,暮上河陽橋。首句交...

關於橋的詩句—《洛橋》

《洛橋》原文金谷園中柳,春來似舞腰。那堪好風景,獨上洛陽橋。《洛橋》鑑賞洛橋,一作上洛橋,即天津橋,在唐代河南府河南縣(今河南洛陽市)。大唐盛世之時,每逢陽春時節,這裏是貴達士女雲集遊春的繁華勝地。但在安、史亂後,已無...

關於橋的詩句—《天津橋望洛城殘雪》

《天津橋望洛城殘雪》這首詩體現了詩人的深切感情,我們一起來看看《天津橋望洛城殘雪》的原文及作者簡介。《天津橋望洛城殘雪》原文新霽洛城端,千家積雪寒。未收清禁色,偏向上陽殘。《天津橋望洛城殘雪》作者簡介閻濟美...

關於橋的詩句—《天淨沙·秋思》

《天淨沙·秋思》原文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天淨沙·秋思》賞析這首小令很短,一共只有五句二十八個字,但卻描繪出一幅淒涼動人的秋郊夕照圖,並且準確地傳達出旅人...

關於橋的詩句—《秋思》

《秋思》原文山步溪橋又早秋,飄然無處不堪遊,僧廊偶為題詩入,魚市常因施藥留。《秋思》作者簡介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薰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

關於橋的詩句—《蝶戀花·誰道閒情拋棄久》

《蝶戀花·誰道閒情拋棄久》原文誰道閒情拋棄久?每到春來,惆悵還依舊。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辭鏡裏朱顏瘦。河畔青蕪堤上柳,為問新愁,何事年年有?獨立小橋風滿袖,平林新月人歸後。《蝶戀花·誰道閒情拋棄久》賞析...

關於橋的詩句—《金樑橋外月如霜》

《汴京元夕》原文中山孺子倚新粧,鄭女燕姬獨擅場。齊唱憲王春樂府,金樑橋外月如霜。《汴京元夕》作者簡介李夢陽(1473~1530)明代文學家。字獻吉,號空同子。慶陽(今屬甘肅)人。出身寒微。曾祖父贅於王氏,父恢復李姓。李夢陽...

關於橋的詩句—《悄立市橋人不識》

《癸已除夕偶成》原文千家笑語漏遲遲,憂患潛從物外知。悄立市橋人不識,一星如月看多時。《癸已除夕偶成》作者簡介黃景仁(1749年-1783年),清代詩人,字漢鏞,一字仲則,號鹿菲子,陽湖(今江蘇省常州市)人。四歲而孤,家境清貧,少年...

關於橋的詩句—《七夕·一道鵲橋橫渺渺》

《七夕·一道鵲橋橫渺渺》原文一道鵲橋橫渺渺,千聲玉佩過玲玲。別離還有經年客,悵望不如河鼓星。《七夕·一道鵲橋橫渺渺》譯文一道仙鵲架起的小橋橫卧在那茫茫的銀河上。聽着織女的配環丁冬,看她款款地過...

關於橋的詩句—《初入秦川路逢寒食》

《初入秦川路逢寒食》原文洛陽芳樹映天津,灞岸垂楊窣地新。直為經過行處樂,不知虛度兩京春。去年餘閏今春早,曙色和風著花草。可憐寒食與清明,光輝並在長安道。自從關路入秦川,爭道何人不戲鞭。公子途中妨蹴鞠,佳人馬上廢秋...

關於橋的詩句—《洛橋晚望》

《洛橋晚望》原文天津橋下冰初結,洛陽陌上人行絕。榆柳蕭疏樓閣閒,月明直見嵩山雪。《洛橋晚望》賞析題名《洛橋晚望》,突出了一個望字。四句詩,都寫所見之景,然而前三句之境界與末句之境界迥然不同。前三句描摹了初冬時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