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名人

名人簡介裡的宋朝名人知識欄目專注於宋朝名人知識內容,集合了最優質的宋朝名人知識,最熱門的宋朝名人內容,最新的宋朝名人內容,學習宋朝名人知識就來宋朝名人知識欄目。

蕭綽簡介

蕭綽蕭綽(953—1009),遼中期女政治家、軍事統帥。景宗皇后,聖宗生母。小宇燕燕。契丹族。北院樞密使兼北府宰相蕭思溫女。幼年聰慧好學,才智過人。17歲被耶律賢(景宗)選為貴妃,景宗保寧元年(969)五月,冊為皇后。以景宗荒庸...

僕散忠義簡介

僕散忠義(1115~1166)金朝大將。女真族。本名烏者。上京(今黑龍江阿城南白城子)拔廬古河人。金太祖完顏旻宣獻皇后之侄,金世襲謀克、婆速路統軍使僕散背魯之子。天會八年(1130),僕散忠義領本謀克兵從完顏宗輔攻佔陝西,以功...

吳自牧簡介

《夢粱錄》介紹南宋都城臨安城市風貌的著作。共二十卷。南宋吳自牧撰。自牧臨安府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生平事蹟不詳。該書成書年代,據自序有“時異事殊”,“緬懷往事,殆猶夢也”之語,當在元軍攻陷臨安之後。所署“甲戌歲中...

鍾紹京簡介

鍾紹京鍾紹京,生卒年不詳。字可大。一作虔州贛(今江西贛州)人,一作穎川(今河南禹縣)人。鍾繇十世孫。初為司農錄事,以善書直鳳閣。擅書,尤工小楷。時號“小鐘”,以繇為“大鐘”。則天武后時,明堂門額及諸宮殿題榜《九鼎銘》皆其...

周敦頤簡介

理學中國封建社會中、後期最重要的儒家學派,學者以“理”或“道”為哲學基本範疇,探討“性命義理”,故稱“理學”,又稱“道學”。理學起於北宋,盛於南宋,宋理宗趙昀時,曾成為佔據主導地位的官方哲學,後經金、元、至明末清初逐...

歐陽修簡介

秋聲賦(宋歐陽修)歐陽子方夜讀書,聞有聲自西南來者,悚然而聽之,曰:[異哉!]初淅瀝以蕭颯,忽奔騰而砰湃;如波濤夜驚,風雨驟至。其融於物也,鏦鏦錚錚,金鐵皆鳴;又如赴敵之兵銜枚疾走,不聞號令,但聞人馬之行聲。予謂童子:[此何聲也?汝出視...

李繼遷簡介

李繼遷生平介紹李繼遷(963—1004),党項夏州政權統治者,夏國建立人。銀州防禦史李光儼之子。生於銀州(今陝西榆林南)無定河邊一山寨(今稱李繼遷寨)。智勇善騎射。開寶七年(974),任管內都知蕃落使。太平興國七年(982)六月,...

楊么簡介

鐘相、楊么起義南宋建炎四年至紹興五年(1130—1135年),在南宋農民起義戰爭中,湖南義軍首領鐘相、楊麼等率眾於洞庭湖地區連年抗擊南宋官軍圍剿的戰爭。靖康二年(1127年)四月,金滅北宋,康王趙構即位,重建宋朝,是為南宋。至建...

趙昰簡介

宋端宗趙昰簡介德祐二年(1276)二月,南宋正式投降元朝,延續了300餘年的宋朝宣告滅亡。此後,趙昰、趙昺兄弟先後被宋室遺民擁立為帝,建立起流亡小朝廷,南宋臣民的抗元鬥爭在二王的旗幟下又堅持了數年。此時元朝一統中原已是大...

趙惇簡介

宋光宗趙惇簡介光宗趙惇是南宋第三位皇帝。他生於紹興十七年(1147)九月四日,43歲登極,僅僅過了兩年,就患上了精神疾病。兩宋歷史上患有精神障礙的皇室子弟並不罕見,如太宗之弟趙廷美、太祖長子趙德昭、太宗長子趙元佐和六子...

薛稷簡介

薛稷薛稷,649年生,713年逝世,蒲州汾陽(今山西萬榮西)人。字嗣通,官至太子少保,禮部尚書,人稱“薛少保”。他的外祖魏徵,家富圖籍,多有虞世南、褚遂良墨跡,薛稷銳精模寫,窮年忘倦,遂以擅書名世。他的文章、繪畫,也頗精麗,杜甫的詩中多...

完顏闍母簡介

完顏闍母完顫闍母(1090—1129),金朝宗室、大將。女真族。姓完顏。世祖劾裡缽第十一子,太祖完顏阿骨打異母弟。金收國二年(1116),佐完顏翰魯率軍赴東京(今遼陽)鎮壓高永昌領導的渤海人反遼起義,在首山破永昌兵,殲其眾。天輔...

耶律延禧簡介

遼天祚帝耶律延禧(1075~1128)遼朝末代皇帝。字延寧,契丹名阿果。遼道宗孫。父耶律濬,道宗立為皇太子,大康三年(1077)以耶律乙辛構讒廢為庶人,旋被耶律乙辛遣人刺殺。大安七年(1091),耶律延禧以皇孫受封總北、南院樞密使事、...

梅堯臣簡介

梅堯臣簡介北宋詩人。字聖俞,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皇佑三年(1051)賜同進士出身。官至尚書都官員外郎。早年詩作受西體影響,後詩風轉變,提出與西派針鋒相對的主張。強調《詩經》、《離騷》的傳統...

王全斌簡介

王全斌王全斌(908—976年),幷州太原人,五代、宋初名將。王全斌初事後唐莊宗李存勖,累任內職。明宗李嗣源即位,補禁軍列校。繼仕後晉,因功遷護聖指揮使。後周初,為龍捷右廂都指揮使。顯德二年(955),從鎮安節度使向訓攻秦州(今...

李諒祚簡介

西夏毅宗李諒祚(1047~1067)西夏第二代皇帝。週歲即位,母沒藏氏以太后稱制。福聖承道四年(1056),太后死,太后兄沒藏訛龐以女妻西夏毅宗,把持政權。毅宗十二歲開始參與國事。訛龐藉故誅殺毅宗親信六宅使高懷昌、毛惟正。毅宗與訛...

李昉簡介

《太平廣記》北宋四大部書之一;小說類書。李昉、扈蒙、李穆等奉宋太宗趙炅之命編纂。始於太平興國二年(977),次年完成,六年雕版印行。全書五百卷,目錄十卷。取材於漢代至宋初的野史、小說以及釋、道兩藏等,引書約四百餘種...

潛說友簡介

《鹹淳臨安志》南宋地方誌。宋度宗鹹淳時,潛說友撰。說友字君高,處州縉雲(今屬浙江)人。臨安,府名,治今浙江杭州,為南宋行在所。作者以《乾道臨安志》、《淳祐臨安志》為基礎,旁搜博採,增補成書,共一百卷。前十五卷為行在所錄,記...

完顏希伊簡介

完顏希伊完顏希尹(?—1140),金朝大將、女真文字創制者。本名穀神。又作兀室、悟室、胡舍。女真族,姓完顏。歡都子。為人深謀多智。從太祖完顏阿骨打征戰。屢有功。受命仿漢文楷字,因契丹字,合女真語,創制女真文字,於天輔三...

蘇洵簡介

六國論的閱讀參考一、作者介紹蘇洵(1009-1066),字明允,自號老泉(蘇洵家有老人泉,梅堯臣曾為之作詩,敢自號),眉州眉山(現在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散文家。據說27歲才發憤讀書,經過十多年的閉門苦讀,學業大進。宋仁宗嘉信元年(1056)帶領兒...

楊業簡介

岐溝關之戰北宋雍熙三年(遼統和四年,986年),在宋遼戰爭中,宋舉兵三路攻遼,主力在岐溝關(今河北涿州西南)潰敗,致全線被遼軍各個擊破的一次重要作戰。高粱河之戰後,遼軍曾數度越界南下。982年,遼景宗去世,遼軍即停止南侵。雙方...

趙顯簡介

宋恭帝趙顯簡介度宗於鹹淳十年(1274)七月去世,留下三個未成年的兒子:楊淑妃所生的趙昰7歲,全皇后所生的趙顯4歲,俞修容所生趙昺3歲。謝太后召叢集臣商議立帝,眾人以為楊淑妃所生趙昰年長當立,但賈似道和謝太后都主張立嫡子,於...

蕭韓家奴簡介

蕭韓家奴(976~1047或975~1046)遼代文臣。字休堅。契丹涅剌部人。潛心典籍,通契丹文、漢文。遼聖宗統和二十八年(1010),任右通進,掌南京慄園。遼興宗重熙四年(1035),授天成軍節度使,後改任彰愍宮使。所撰《四時逸樂賦》得到興宗賞識...

劉錡簡介

劉錡劉錡(1098—1162),字信叔,成紀(今甘肅天水)人,南宋著名的軍事將領。父劉仲武,熙寧時補官,積功為涇原路第一將、熙河路兵馬都監。元符二年(1099),從王贍佔領邈川城(今青海樂都南),建為湟州,劉仲武以功任河州(今甘肅東鄉西...

蕭仲恭簡介

蕭仲恭(1090~1150)金朝大臣。契丹族。契丹名術裡者。遼樞密使蕭撻不也之孫,中書令蕭特末之子。蕭仲恭早年仕遼,曾為宗戚子弟組成的“孩兒班”班使。後歷任宮使、本班詳穩等職。遼保大四年(1124),遼天祚帝耶律延禧西逃天德軍(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