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老子的精選知識

《老子校釋》第六十八章

古之善為士者不武,嚴可均曰:“古之善為士者”,各本無“古之”。羅振玉曰:景龍本、敦煌辛本句首均有“古之”二字。武內義雄曰:敦、遂、景三本句首有“古之”二字,王弼本亦然。謙之案:諸王本均無“古之”二字,惟明和刻老子王注...

《老子校釋》第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謙之案:傅奕本作“可以為天下母”,諸本無“可”字,惟道藏王本此句下注:“善始之,則善養畜之矣,故天下有始,則可以為天下母矣。”道藏宋張太守彙刻四家注與藏本同,殿本誤脫此二十二字。案註文“可以為天下...

《老子校釋》第四十五章

大成若?,其用不弊。謙之案:“?”,各本作“缺”,意林卷一引經及河上公注均作“鈌”,宋刊河上本作“?”。馬敘倫曰:“‘鈌’‘?’並‘缺’之訛,六朝俗書‘缶’旁與‘垂’旁往往相亂。‘缶’寫成‘□’,因復誤為‘金’也。”“弊...

《老子校釋》第六十三章

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謙之案:成玄英莊子逍遙遊篇疏、後漢書荀爽傳引首二句並同,文子道原篇引首二句同,第三句作“知不知也”,疑“味”字乃“知”字倒植而誤。知無知,即七十一章“知不知上”之旨。大小多少,報怨以德。姚鼐曰...

老子道德經的讀後感

老子道德經的讀後感1老子《道德經》的另一個廣博在於任何人讀之能夠感悟出個體自我領域內的內涵和外延,老子道德經讀後感。也就是每個人都能夠讀出自我貼切的答案和個體標準。以上是從巨集觀上對《道德經》的感受。而在...

《老子校釋》第七十二章

民不畏威,大威至。嚴可均曰:“大威至”,御注、王弼、高翿句上有“則”字。河上無“則”字,末有“矣”字。魏稼孫曰:御注“民”作“人”。羅振玉曰:敦煌庚本作“大畏至矣”,壬本、景福本均作“大威至矣”。武內義雄曰:敦、遂二...

老子讀書名言

《老子》有言: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推薦的老子讀書名言,歡迎閱讀收藏,希望對您有所幫助。老子讀書名言精選1.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2.天地不...

關於老子的名言

1、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老子2、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老子3、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成之熟之;養之覆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

心中老子_1200字

以荒島之心在紅塵裡讀經——題記說起老子,眼前必然會看見一位鬚髮皆白的老頭兒,騎了一頭黃牛,側目微笑,輕捋鬍鬚,慢慢踱向函谷關來。這一天,紫氣東來,守關官員斷定必有聖人過關。關員向老頭索取關牒,他卻拿不出來。“沒有關牒...

道祖老子名言

老子,又稱老聃、李耳,字伯陽,楚國苦縣曲仁裡(今河南鹿邑縣太清宮鎮)人。是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被唐朝帝王追認為始祖,唐高宗親臨鹿邑拜謁,封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唐皇武后封為太上老君。老子乃世...

《老子校釋》第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破,其微易散。嚴可均曰:“其脆易破”,河上作“其膬”,王弼作“易泮”。羅振玉曰:“易泮”,景龍、御注、景福、敦煌庚、辛、壬諸本均作“破”。武內義雄曰:敦、遂二本“脆”作“毳”。謙之案:範本“脆...

《老子校釋》補遺

版本補遺(一)道士索洞玄經寫本敦煌殘卷,見伯希和目錄二五八四號(神田喜一郎輯敦煌祕籍留真新編下冊)。(二)敦煌六朝寫本張道陵著老子想爾注殘卷(見一九五六年香港印本老子想爾注校牋圖一至圖廿六,存河上本第三章“不見可欲”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