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诗句—《迎新春·嶰管变青律》

 《迎新春·嶰管变青律》原文

元宵节诗句—《迎新春·嶰管变青律》

嶰管变青律,帝里阳和新布。

晴景回轻煦,庆嘉节、当三五。

列华灯、千门万户。

遍九陌、罗绮香风微度。

十里然绛树。鳌山耸、喧天潇鼓。

渐天如水,素月当午。

香径里、绝缨掷果无数。

更阑烛影花阴下,少年人、往往奇遇。

太平时、朝野多欢民康阜。

随分良聚,堪对此景,争忍独醒归去。

 《迎新春·嶰管变青律》赏析

这首词,写都城开封元宵盛况。一起以节令之变换,点出帝京新春和暖。接着写天气晴朗更使气候宜人.“庆嘉节、当三五”,实写具体的佳节之欢。十五元宵,实际上是灯节,“列华灯”三句,铺写家家张灯结彩,而赏灯人之众之多,却是暗写,以“罗绮”“香风”代替男女人群。“九陌”“十里”极言其广。“十里”三句,再写灯的张挂在高高低低处,而配合着音乐演奏。“萧”代表管乐器,“鼓”代表板乐器,都是适合在热闹场中吹打的。上片是极写元宵的气候、灯景、乐器,而人却只是在这环境中以衣锦飘香、若隐若现地浮动着,可谓虚中有实,似少实多,以某些特征而代表全人,而人又是“遍九陌”之多的。

下片以“天”接“天”,从“喧天箫鼓”过渡到“渐天如水”,一“渐”宇,拉开了时间的线索。时候不早了,“天如水”,天清而静。“素月当午”,月照正中。人自赏灯来,又转入各自寻觅所欢。“绝缨掷果无数”,用了两个典故,“绝缨”指楚庄王宴会时,一将酒醉戏其美人,美人绝(摘下)其冠缨。庄王不计其过,令大家皆绝缨,后得其效死力的故事。“掷果”故事出自西晋文学家潘岳美姿容,每出门,老妪以果掷之满车。形容美男子为妇人所爱慕。这里说此二艳遇故事,但已非一人之艳遇,而是“无数”之多。“更阑”二句,写景极美,写事动人。“烛影花阴”,明明暗暗,朦朦胧胧,“少年人、往往奇遇”,有多少风流韵事,然而乐而不淫,就此煞住。“太平”二句,推广开来,写当时承平气象。这里,我们可以祝穆《方舆胜览》记载范镇的话,说明这首词的史料价值。辞云:“范蜀公尝曰:‘仁宗四十二年太平,镇在翰苑十余载,不能出一语咏歌,乃于耆卿词见之。’”又黄裳在《书乐章集后》称:“予观柳氏乐章,喜其能道嘉祐中太平气象,如观杜甫诗。典雅文华,无所不有。是时予方为儿,犹想见其风俗欢声和气,洋溢道路之间,动植咸若。令人歌柳词,闻其声,听其词,如丁斯时,使人慨然有感。呜呼!太平气象,柳能一写于乐章,所谓词人盛世之黼藻,岂可废耶!”以(《演山集》)从这些评述中,可以看出柳永描写都市风光、承平景象,有其特殊成就。词的最后,对景“争忍独醒归去”,是乐而忘返了。

这首词,以铺叙见长,气象渲染,浓淡适宜。写景则时疏时密,用典则结合时宜。人物都是在良辰美景中出现而又活跃着的,呈现出太平景象,一结更是含有欢乐常保的意义,后乐无穷。

《迎新春·嶰管变青律》作者简介

柳永(984?一1053?),字耆卿,初名三变,福建崇安人。他是大量作慢词的第一个词人,在词的发展上有重大的贡献。仕途坎坷,景祐元年(IO34)约五十岁才中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死于润州(今江苏镇江)。有《乐章集》。他的词以写羁旅行役、离情别绪最为出色,感情多纯真、大胆,善于用铺叙和白描手法,又善于向民间曲子词学习,促进了词的通俗化、口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