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外桃源:丙中洛

世外桃源:丙中洛

像赴一个久远的约会,我终于踏进了彩云之南。征兵长假期间,更有幸去了一趟被誉为“世外桃源”的丙中洛。
车从学校出发,沿着“之”字形山路拐下了被怒江劈出的峡谷。公路在被切割开的山体上延伸,在连绵不尽的高山与怒江间扭动着身躯。车贴着陡峭的悬崖溯江而上,整个行程中让我们饱览了怒江的壮美、秀美与柔美;饱赏了惊喜、惊惧与惊奇。茅舍、木楼,吊桥、铁索风格各异;峰恋、峡谷、洞穴百态千姿;热带、亚热带植被琳琅满目;各类地貌尽呈眼底。
不时,有瀑布从山顶直直垂下,水沫飞扬,浮在上面的日光,晕出七彩迷离的光芒;不时,一路冷寂的路上会冒出密集的人群,那盘山临江的公路竟是他们街天的集市;不时,会遇到塌方或滑坡险段,悬空的石头和山体像达摩斯剑,高悬头顶。江水时而百媚千娇,柔情依依;时而喧嚣狂躁,奔涌怒号。拉马登水势最急,两岸危崖壁立,高峰夹峙,一块块巨石横卧江心,被江水拚命的撕咬着,撞击着激起层层水花,碎玉叠银。那震耳欲聋的轰鸣,像虎咆,像龙吟,似铁骑突出,似万马奔腾,似风啸雷鸣,充塞峡谷里,回荡两山间。
移步换景,每一刻都有每一刻的变异,每一刻都有每一刻的新奇,而不变的是千里江水的执着,虽时缓时急,却永不改向前的步履。它多少年前和多少年后都会这样流着。它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它是有意,还是无意?我的心划过一道恒久的谜。也不禁暗自叹问,我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
车一直沿着怒江北上,临进丙中洛小镇是第二天凌晨。那里,一路南下的江水突然掉头向西,被西面的山崖挡住去路后,只得再次向东急转,划了一个漂亮的半圆又找到向南的归途,这就是著名的“怒江第一湾”。正当感叹“第一湾”的雄奇壮观,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时,丙中洛也进入了我们的眼底。它是一片开阔的盆地,宛如一块巨大的圆饼仰卧在高山的怀抱(这大概是她名字的来历)。四周的小山坡上,没有高大的树木来彰显生命的丰饶,只覆盖着浅浅的植被,间或还裸露出土地的原色。在碧罗雪山、神山男性雄劲的背景笼罩下,显示出女性的妩媚和远离尘世的清高。怒江、格马洛河像一双多情的手臂将她搂抱。
我们目的地是丙中洛旁一座山峰上的普华寺。仅与车宽的马帮道像彩绸飘在山腰;四周山谷里时而云雾弥漫,时而艳阳普照;莽莽苍苍的林海覆满山峰,涌动着无垠的绿涛。心中也不禁涌动“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初日照高林,禅房花林深”的诗心禅意。同行的刘老师突然叫道:看,车队!我们很是讶然,这孤寂遗世的地方会有车队!顺着刘老师的视线望去,可不,对岸山崖上一列整齐的车队正在缓缓前行。定睛一看,不禁哑然,那是错觉,是高挂崖上的五色经幡。经幡,这也是我生平第一次所见,在金庸的武侠小说中略有所闻。举目四眺,隐约可见的屋顶上、房沿边、道路旁随处都是,任其在风中翻飞飘荡,给既将到来的普华寺平添几许朦胧,几许神秘。经幡由五彩的布制成,像节日盛典所挂的彩带,上面印满了不知是傈僳族还是藏族的经文。此时,我突然喜欢上了经幡,不仅仅因它独具文化风采,饱含异域风情;不仅仅是因为它与蓝天白云齐飞共舞,铸就了高原上的美丽壮观;听同行的一位家长说,经幡起源于古印度妇女身穿的丽纱,是思念和祝福的产物,仿佛还带着上天的神示。那么此刻,如果把我的思念和祝福托给天边的云朵,托给万山丛中,一泻千里的怒江水,在白云飘去路过经幡时,在水儿流去映着经幡时,它们一定也能把我隐密的情思一并带走,捎给万峰之上初日朗照的高林。
车一直开到寺院旁。院内经幡幢幢,人声寂寂。我们进入寺内,红衣僧人便敲响法器,锣一声,鼓一声,佛号一声,神秘而庄重。四周的佛像都似乎注视着我们,露出一丝深沉难测的微笑。寺院外,悄然地刮起了轻柔的风.在凉凉的冬意里带着淡淡的高原独有的气息。万丈红尘中,我猜想佛祖正示意我们去读一读正被风一页页吹乱的经书。
视线越过寺院便是秀挺的碧罗雪山,在蔚蓝的天宇下,在高原冬日的映照下,柔软的白云在雄峻的山边飘荡,硬朗的石山更显挺拔桀骜,山顶那眩目的银彩是如此冰洁而孤傲,这是怎样一种惊心动魄的美丽!在那样的高度,,那样的广阔,那样的幽远,那样的美丽与禅意中,人的任何一种思绪都会羽化成烟,从而在轻飞的缥缈里获得解脱。经幡、法器、佛像、雪山霎时让内心一片通明,有一种找到了家的惊喜。因为我是一个无家可归的人,哪怕既将到来的春节。给我怎样的自由,都是在虚幻的漂浮;心,无可向往,漂到哪里,都没有歇息之处。只是在梦里,我常常回家,回到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下那远离尘世的寺院,回想起随风翻荡的经幡,回想起那眩目的的银彩和那初日朗照的高林。

像赴一个久远的约会,我终于踏进了彩云之南。征兵长假期间,更有幸去了一趟被誉为“世外桃源”的丙中洛。
车从学校出发,沿着“之”字形山路拐下了被怒江劈出的峡谷。公路在被切割开的山体上延伸,在连绵不尽的高山与怒江间扭动着身躯。车贴着陡峭的悬崖溯江而上,整个行程中让我们饱览了怒江的壮美、秀美与柔美;饱赏了惊喜、惊惧与惊奇。茅舍、木楼,吊桥、铁索风格各异;峰恋、峡谷、洞穴百态千姿;热带、亚热带植被琳琅满目;各类地貌尽呈眼底。
不时,有瀑布从山顶直直垂下,水沫飞扬,浮在上面的日光,晕出七彩迷离的光芒;不时,一路冷寂的路上会冒出密集的人群,那盘山临江的公路竟是他们街天的集市;不时,会遇到塌方或滑坡险段,悬空的石头和山体像达摩斯剑,高悬头顶。江水时而百媚千娇,柔情依依;时而喧嚣狂躁,奔涌怒号。拉马登水势最急,两岸危崖壁立,高峰夹峙,一块块巨石横卧江心,被江水拚命的撕咬着,撞击着激起层层水花,碎玉叠银。那震耳欲聋的轰鸣,像虎咆,像龙吟,似铁骑突出,似万马奔腾,似风啸雷鸣,充塞峡谷里,回荡两山间。
移步换景,每一刻都有每一刻的变异,每一刻都有每一刻的新奇,而不变的是千里江水的执着,虽时缓时急,却永不改向前的步履。它多少年前和多少年后都会这样流着。它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它是有意,还是无意?我的心划过一道恒久的谜。也不禁暗自叹问,我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
车一直沿着怒江北上,临进丙中洛小镇是第二天凌晨。那里,一路南下的江水突然掉头向西,被西面的山崖挡住去路后,只得再次向东急转,划了一个漂亮的半圆又找到向南的归途,这就是著名的“怒江第一湾”。正当感叹“第一湾”的雄奇壮观,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时,丙中洛也进入了我们的眼底。它是一片开阔的盆地,宛如一块巨大的圆饼仰卧在高山的怀抱(这大概是她名字的来历)。四周的小山坡上,没有高大的树木来彰显生命的丰饶,只覆盖着浅浅的植被,间或还裸露出土地的原色。在碧罗雪山、神山男性雄劲的背景笼罩下,显示出女性的妩媚和远离尘世的清高。怒江、格马洛河像一双多情的手臂将她搂抱。
我们目的地是丙中洛旁一座山峰上的普华寺。仅与车宽的马帮道像彩绸飘在山腰;四周山谷里时而云雾弥漫,时而艳阳普照;莽莽苍苍的林海覆满山峰,涌动着无垠的绿涛。心中也不禁涌动“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初日照高林,禅房花林深”的诗心禅意。同行的刘老师突然叫道:看,车队!我们很是讶然,这孤寂遗世的地方会有车队!顺着刘老师的视线望去,可不,对岸山崖上一列整齐的车队正在缓缓前行。定睛一看,不禁哑然,那是错觉,是高挂崖上的五色经幡。经幡,这也是我生平第一次所见,在金庸的武侠小说中略有所闻。举目四眺,隐约可见的屋顶上、房沿边、道路旁随处都是,任其在风中翻飞飘荡,给既将到来的普华寺平添几许朦胧,几许神秘。经幡由五彩的布制成,像节日盛典所挂的彩带,上面印满了不知是傈僳族还是藏族的经文。此时,我突然喜欢上了经幡,不仅仅因它独具文化风采,饱含异域风情;不仅仅是因为它与蓝天白云齐飞共舞,铸就了高原上的美丽壮观;听同行的一位家长说,经幡起源于古印度妇女身穿的丽纱,是思念和祝福的产物,仿佛还带着上天的神示。那么此刻,如果把我的思念和祝福托给天边的云朵,托给万山丛中,一泻千里的怒江水,在白云飘去路过经幡时,在水儿流去映着经幡时,它们一定也能把我隐密的情思一并带走,捎给万峰之上初日朗照的高林。
车一直开到寺院旁。院内经幡幢幢,人声寂寂。我们进入寺内,红衣僧人便敲响法器,锣一声,鼓一声,佛号一声,神秘而庄重。四周的佛像都似乎注视着我们,露出一丝深沉难测的微笑。寺院外,悄然地刮起了轻柔的风.在凉凉的冬意里带着淡淡的高原独有的气息。万丈红尘中,我猜想佛祖正示意我们去读一读正被风一页页吹乱的经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