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陵遐想

中山陵遐想

我第一次到中山陵,还是在以一九开头的那个世纪的八几年,距今已二十年了。那时候什么都没想,就好象是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回一样。对中山陵的印象只不过是葱葱郁郁,气势宏大,记得有“博爱”、“天下为公”这几个字,再就是徒步好远、拾级而上好久,才能瞻仰孙先生的墓冢和雕像——甚至连幕堂为什么要建到那么远、那么高处也没想过。
也许是那个时候年龄小?也许是那个时候没有社会阅历?也许是那个时候自己还不知道人生的酸甜苦辣?也许是那时候对社会变革还没有真正的体会?体味?也许,也许?……
我在那个以一九开头的世纪里生活了四十多年,可以说度过了半个人生。以二零开头的世纪,现在人们都称之为新世纪,我在这个世纪里又胡胡涂涂的生活了四、五年了,我认为我是这个世纪老人的小孩子。进入这个世纪,我有机会又游览了一次中山陵。这一次和那一次是大不一样了,真是遐想翩翩。可能是年龄大了二十多岁了?阅历增加了二十多年了?社会的酸甜苦辣尝过了二十多年了?社会变革自己亲眼目睹了一些了?
现在的中山陵,可以说依旧是我二十年前的印象。不同的是,现在的旅游专线、专车太方便了。宽阔的一级公路车辆川流不息,除了公交旅游专线外,省际的旅游专车一辆接一辆,更多的私家轿车和招手即停的出租车,可以说不计其数,这在二十年前是不可能的。游客成群接队,一拨一拨,有中国的,有外国的。外国的还很不少,这是我那次没见到的。
门票现在是五十元,似乎比那个时候要贵的多的多——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那时候可能只是三元,二十年增加了将近二十倍!
中山陵坐落在南京风景秀丽的紫金山鹿,依山而建,占地面积规模庞大。紫金山实乃江南陵幕建设的风水宝地,山不算高,海拔约有四五百米,算是长江南畔的制高点了吧。山上有茂密的植被,山下有明镜的玄武湖,真乃清山绿水啊。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陵墓——明孝陵也建在这里。
从中山门上紫金山去游览中山陵,一路上,你会感到像走进了一个绿荫的世界。进山的路很平坦,车可以说就像是在绿色的城市花园里行驶。过了明孝陵,再向前两公里左右就是中山陵了。
进了中山陵,你首先会感到矗立在甬道两旁的一棵棵松树是那样的高大挺拔,那样的苍翠葱郁。虽说没有明孝陵等帝王陵墓甬道旁矗立的石甬石兽那样神态各异,威武凛凛,但却显得是那样的幽静和安祥,与帝王陵墓形成了极大的对比。使人有一种不可言喻的亲切感,而不是像帝王陵墓那样使人压抑,体现了孙先生提倡的民主的意味。
当你站在陵前广场时,第一个牌坊上方的金黄色的孙先生的手迹——“博爱”二字首先映入你的眼帘;踏过几层石台阶,过了这个牌坊往前走,不远处,第二个牌坊上的“天下为公”四个金黄色大字就出现在你的前方;再上几层石台阶,过了第二个牌坊,向前走好一段路,你会看到猛然台阶增多了起来,好像要上山了一样。蹬上一些台阶后,就上到了一个不小的平台上;再蹬上一些台阶后,又会出现一个不小的平台。你可以蹬一会儿,坐下来休息一会儿。大约蹬上第三段台阶后,就到了陵墓的最高处——墓冢了,你可以仰望“民生、民权、民族”三民主义核心的六个大字。
进到了墓冢,墓厅里迎面是孙先生的墓碑,墓碑后面是孙先生洁白色的大理石坐像,穿一身我们现在人说的中山装,墓厅左右两边墙上用石碑雕刻着孙先生的建国大纲。绕过孙先生的碉像,向前进入墓室。墓室内,可以看到墓冢里安详长眠的孙先生的大理石碉像。
墓室的顶方,中间绘着十二角的民国国旗,周围好象是象征乾坤似的图案。
孙先生是中国民主资产阶级革命的先驱,他领导推翻了封建统治,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帝制,把皇帝赶下了台。第一次在刚刚推翻了皇帝的中国,这个人们封建意识极浓的国度里建立起了民主政权,他极力倡导主张实行为劳苦大众着想的在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的“民主,民生,民权”的三民主义。他提倡对人要“博爱”、对社会要“天下为公”,抛弃“家天下”的君主制度。那时,这是一个多么进步的想法啊!
然而,随着孙先生成为过去,他的主张也成为了过去。
难道孙先生的主张不对吗?不符合中国国情吗?孙先生的“公”错了吗?
不管怎么说,孙先生的“公”最终还是被西方传来的“共”取代了。
“公”和“共”有什么不同呢?主张“共”的毛主席没有把孙先生完全抛弃一边,而是尊称其是中国民主资产阶级革命的先驱!但,还是让西方的“共”走上了中国的国土。
毛主席实比孙先生高明,孙先生推翻了大清帝国后,立足“民主”,取了个“中华民国”的国号,而毛主席则在孙先生国号的基础上只加了三个字,使民主的意思更清楚,民主的意识更坚决。一改那个在几千年来中国人的心理一直是卑贱的、孤弱的、个体的“民”为大众的、群体的、伟大的“人民”;一改那个不具有明确性质的国际管理单位的“国”为性质一目了然的“共和国”——即中华民族大家的、共有的国!
毛主席领导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即新中国,推行了“共”性的集体化的社会主义。然而,随着毛主席成为过去,他的“共”性的集体化的社会主义也成为了过去;难道毛主席主张和推行的“共”性的集体化的社会主义不符合中国国情吗?他的主张错了吗?
时间使一切都成为过去。不管怎么说,现实存在的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近一百年来,从“三民主义”到“集体化的社会主义”又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在不断的向前发展。但,是否将来还会有什么新的主义?不管是否会有什么新的主义,结论只有一个,那就是——现实存在即真理,现实主张即主义——这是颠簸不破的政权逻辑。
陵墓,是一代帝王威风的象征,是一朝一代更替的标致,是江山社稷之树的年轮写照,是国家历史的见证,是一本无字的史书!
但,每个陵墓又都埋藏着无数不平凡的故事,这故事中都隐藏着非同一般的铁马秋风、刀光剑影、惊心动魄的残酷阴影啊!!
陵墓,好也?坏也?
我喜爱游览陵墓。因为,游览陵墓可以追忆过去,可以明白历史,可以知得知失,可以知成知败,可以知兴知衰,可以借鉴过去,可以明智人生。
但,我想,现在的人们可能不希望今后在中国大地上再有古往今来类似的陵墓重建!!要多建一些类似张衡、张仲景那样的墓!

乾坤,自古以来就一直没有停止她的转动——哪怕是n分之一秒,她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作任何改变,这就是古人说的“天行有常”啊。
昨天是今天的过去,今天又是明天的过去,你同意今天成为明天的过去,今天一定成为明天的过去,你不同意今天成为明天的过去,她理也不理你,照样要成为明天的过去,谁都没有一顶点儿的办法——不管任何人。不是吗?

二00五年三月二十日

我第一次到中山陵,还是在以一九开头的那个世纪的八几年,距今已二十年了。那时候什么都没想,就好象是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回一样。对中山陵的印象只不过是葱葱郁郁,气势宏大,记得有“博爱”、“天下为公”这几个字,再就是徒步好远、拾级而上好久,才能瞻仰孙先生的墓冢和雕像——甚至连幕堂为什么要建到那么远、那么高处也没想过。
也许是那个时候年龄小?也许是那个时候没有社会阅历?也许是那个时候自己还不知道人生的酸甜苦辣?也许是那时候对社会变革还没有真正的体会?体味?也许,也许?……
我在那个以一九开头的世纪里生活了四十多年,可以说度过了半个人生。以二零开头的世纪,现在人们都称之为新世纪,我在这个世纪里又胡胡涂涂的生活了四、五年了,我认为我是这个世纪老人的小孩子。进入这个世纪,我有机会又游览了一次中山陵。这一次和那一次是大不一样了,真是遐想翩翩。可能是年龄大了二十多岁了?阅历增加了二十多年了?社会的酸甜苦辣尝过了二十多年了?社会变革自己亲眼目睹了一些了?
现在的中山陵,可以说依旧是我二十年前的印象。不同的是,现在的旅游专线、专车太方便了。宽阔的一级公路车辆川流不息,除了公交旅游专线外,省际的旅游专车一辆接一辆,更多的私家轿车和招手即停的出租车,可以说不计其数,这在二十年前是不可能的。游客成群接队,一拨一拨,有中国的,有外国的。外国的还很不少,这是我那次没见到的。
门票现在是五十元,似乎比那个时候要贵的多的多——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那时候可能只是三元,二十年增加了将近二十倍!
中山陵坐落在南京风景秀丽的紫金山鹿,依山而建,占地面积规模庞大。紫金山实乃江南陵幕建设的风水宝地,山不算高,海拔约有四五百米,算是长江南畔的制高点了吧。山上有茂密的植被,山下有明镜的玄武湖,真乃清山绿水啊。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陵墓——明孝陵也建在这里。
从中山门上紫金山去游览中山陵,一路上,你会感到像走进了一个绿荫的世界。进山的路很平坦,车可以说就像是在绿色的城市花园里行驶。过了明孝陵,再向前两公里左右就是中山陵了。
进了中山陵,你首先会感到矗立在甬道两旁的一棵棵松树是那样的高大挺拔,那样的苍翠葱郁。虽说没有明孝陵等帝王陵墓甬道旁矗立的石甬石兽那样神态各异,威武凛凛,但却显得是那样的幽静和安祥,与帝王陵墓形成了极大的对比。使人有一种不可言喻的亲切感,而不是像帝王陵墓那样使人压抑,体现了孙先生提倡的民主的意味。
当你站在陵前广场时,第一个牌坊上方的金黄色的孙先生的手迹——“博爱”二字首先映入你的眼帘;踏过几层石台阶,过了这个牌坊往前走,不远处,第二个牌坊上的“天下为公”四个金黄色大字就出现在你的前方;再上几层石台阶,过了第二个牌坊,向前走好一段路,你会看到猛然台阶增多了起来,好像要上山了一样。蹬上一些台阶后,就上到了一个不小的平台上;再蹬上一些台阶后,又会出现一个不小的平台。你可以蹬一会儿,坐下来休息一会儿。大约蹬上第三段台阶后,就到了陵墓的最高处——墓冢了,你可以仰望“民生、民权、民族”三民主义核心的六个大字。
进到了墓冢,墓厅里迎面是孙先生的墓碑,墓碑后面是孙先生洁白色的大理石坐像,穿一身我们现在人说的中山装,墓厅左右两边墙上用石碑雕刻着孙先生的建国大纲。绕过孙先生的碉像,向前进入墓室。墓室内,可以看到墓冢里安详长眠的孙先生的大理石碉像。
墓室的顶方,中间绘着十二角的民国国旗,周围好象是象征乾坤似的图案。
孙先生是中国民主资产阶级革命的先驱,他领导推翻了封建统治,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帝制,把皇帝赶下了台。第一次在刚刚推翻了皇帝的中国,这个人们封建意识极浓的国度里建立起了民主政权,他极力倡导主张实行为劳苦大众着想的在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的“民主,民生,民权”的三民主义。他提倡对人要“博爱”、对社会要“天下为公”,抛弃“家天下”的君主制度。那时,这是一个多么进步的想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