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通用15篇)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通用15篇)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1

這個星期,我讀了《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令我感觸頗深。

《親愛的安德烈》是由著名作家龍應台和她的兒子合着的一本書,書中摘錄了一位母親與她的兒子通過信件來互相瞭解,大意是:在安德烈十四歲時,龍應台離開歐洲,前往台北任職,於是,這對母子暫時的分開了,等到卸任再回兒子身邊,安德烈已經是一個小夥子了,龍應台發現,四年間,兒子長大了,母子間卻多了一堵無形的牆,如往往在同一個問題的看法上,雙方多次出現分歧,龍應台感到兒子變了,他們是不同的兩代人,也是兩國人,中間橫着東西文化,於是,母子倆用了三年的時間,以書信的方式,進入了對方的世界、心靈,龍應台“第一次瞭解了自己十八歲的兒子”,安德烈也“第一次認識了自己的母親”。書中安德烈向母親這樣寫道:”媽媽,你跟我説話的語氣和方式,還是把我當十四歲的小孩看待,你完全無法理解我是個二十一歲的成人。你給我足夠的自由,是的,但是你知道嗎?你一邊給,一邊覺得那是你的‘授權‘或’施捨‘”,書中不乏這樣的片段,語言犀利,點名了安德烈不希望媽媽還像對待孩子一樣對待他,希望自己能獨立,能長大。

就在我的身邊,就有這樣一個的例子。我的一個好朋友——婷婷,平時在學校裏學習成績很優異,是他們班的班長,是一個有個性,有創意的女生,在他們班,她很受同學們的歡迎,有特別多的好朋友,活潑又開朗,但是,回到家中她就像變了個人似的,沉默不語,每天回到家就埋頭寫作業,把自己悶在房間裏,不喜歡和家人交流,把心靈的窗子也關得緊緊地,似乎不想讓一絲陽光照射進來。在家中不喜歡和父母傾談,她總是説與父母沒有話題可聊,但是和我在一起時,她就有説不完的話題:學校發生的趣事、她的好朋友的情況、她在學校的表現等等。後來,我與她進行了很深刻的一次交流,才知道:婷婷的爸爸又經常出差,所以沒有時間與爸爸媽媽交流。

我和她是有一些區別的,我喜歡傾訴,總覺得快樂的事情應該與每個人分享,所以,我是很喜歡和爸爸媽媽聊天,他們知道了我的情況,也會很快樂,這就讓我感受到父母其實很關心我,她們在傾聽我的話,我們在一起學習,他們在陪伴我成長。而婷婷不喜歡與父母交談,覺得自己與父母之間有代溝,無法溝通,因為現在的青少年都比較新潮,對網絡的詞彙比較熟悉,而有些父母並不瞭解自己的兒女到底喜歡什麼,對什麼感興趣,兒女又總是説些網絡潮語,就導致家長和兒女只見沒有共同語言,婷婷的內心也就更加封閉了。

讀了《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我很想把這本書送給婷婷,希望她能通過閲讀這本書,理解爸爸媽媽的不容易,因為生活的重擔,使他們有些無暇顧及你的一些喜好,書中的.一句話點明瞭多少青少年想擺脱父母,獨立生活的心聲:“也就是説,你到今天都還沒法明白:你的兒子不是你的兒子,他是一個完全獨立於你的‘別人’!”恐怕婷婷也有過這樣的想法吧!使婷婷與爸爸媽媽之間的隔閡能夠慢慢被清除,變回那個開朗大方的她。龍應台知道了兒子的想法,相信只要婷婷主動與父母交流,父母一定會知道她的想法的吧!

我希望天下的父母看這本書,讓同學們閲讀這本書!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2

中國的家長在給了孩子足夠的自由後,覺得那是自己的“授權”或“施予”,他們並不覺得那是孩子們本來就有的天生的權利!對,這就是他們的心態啊。也就是説,他們到今天都沒法明白:他們的兒女不是他們的兒女,而是一個完全獨立於他們的“別人”! 題記

讀《野火集》從此知道了龍應台,知道了原來有這樣一種寫作方式,有這樣一種批判精神可以通過筆端展現出來。還記得當時的震撼,以及在無數次的作文中給我的啟示。很敬佩這位女性,可能比起魯迅比起更多的犀利筆觸,龍應台是温和的,但她卻實實在在地活在我們這個世紀,就在我們的'身邊,所以更覺得親切,覺得真實。帶給自己更多的尊敬。

讀了龍應台的《親愛的安德烈》,我有一種找到了知音的感覺,更有一種振聾發聵的徹悟,書中那些關於父母與子女的關係的描寫,那些新奇無比的教育且見解獨到的方式,令我耳目一新,那個既有成人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偏激,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爛漫的安德烈更是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書中的安德烈的生活充滿了樂趣,他喝酒、聊天、聽歌、開Party、旅行……,簡直是五光十色,豐富多彩,再來看看我們現在的生活:早早地起牀、匆匆忙忙地上學、沒完沒了地做作業、上不完的各種補習班……,即使偶爾也有短暫的放鬆和娛樂,也大多是來去匆匆,蜻蜓點水,從來無法盡興,比起安德烈的自由和愜意差得何止十萬八千里;安德烈遇到了挫折,媽媽龍應台來安慰他,而當我們遇到這種情況時,卻往往收穫的是家長和老師的聯合斥責;安德烈成功時,媽媽、弟弟和朋友會為他送去衷心的祝賀,但我們取得的成功卻永遠是理所當然,不足為奇,甚至在老師和家長眼睛裏永遠是那樣微不足道,與他們的期望相距甚遠。……這難道就是東西方教育理念的不同嗎?

菲力浦在第34封信《獨立宣言》中總結歸納出一個非常精闢的結論:歐洲人看人是看年齡的,只要滿十四歲了,連老師也要用“您”來稱呼學生。但是,中國的家長和老師卻往往忽略孩子的年齡,而是刻意的去強調輩分、尊卑,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經長大了,只要站在爸爸、媽媽或是老師身邊,他的身份就永遠只能是“孩子”,永遠不能得到尊重,永遠只能選擇服從。難道在中國人眼裏,孩子只能算一個成人們隨身攜帶的物件?中國人之所以不肯尊稱一個14歲以上的少年為“您”,僅僅是為了保全那點少的可憐的面子嗎?順着菲力浦的遭遇探究下去,我又發現了一點,那就是中國的父母在誇讚孩子時總是對他的父母説:“你的兒子真厲害!”,“你的女兒真棒!”……諸如此類,真是可笑,這到底在誇誰呢?別以為對方是“小孩”就可以剝奪他的努力和成就!“小孩”也是人,也是有資格獲得尊重的人,也需要平等的對待,難道所謂的“人人平等”在孩子身上就不適用了嗎?!由此看來,在東西方在對待孩子的觀念真的有着巨大的反差。

多麼希望我們的爸爸媽媽和老師們也能靜下心來好好地讀一讀這本《親愛的安德烈》,看看安德烈們快樂的生活,學學龍應台那樣貼心的母親,把你們嚴肅的愛變得温情一些,把你們古板的關懷變得更加親切一點,給我們一點柔美的微笑,給我們一點應有的尊重,那樣,你們的孩子,你們的學生一定會變得比現在燦爛很多,很多!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3

幾許,無論在什麼時代,寫信可以變成一件稀缺的事,但它永遠都不能是一件不再重要的事。——《看天下》

因為工作關係,龍應台在兒子安德烈十四歲時離開歐洲到台北,等龍應台再次回到兒子身邊時他已十八歲,四年沒有在一起的生活使他們之間有了一堵無形的牆,她發現兒子愛她卻並不喜歡她。所以,她決定彼此寫信來了解對方。《親愛的安德烈》就是龍應台與安德烈寫給彼此的三十五封信所編成的書,信裏包括了講述時代差距,近期生活,新聞觀點……

對於《親愛的安德烈》中的三十五封信,我是如此震驚。在這科技急速發展的時代,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已成為人們交流的工具,還有多少人用信來交流?別説三十五封信,大概一封信也不願意寫吧。到底是為什麼讓他們能夠寫出三十五封信呢?

“我們是兩代人,中間隔個三十年。我們也是兩國人,中間隔個東西文化”這對普通人來説或許是難以跨越的鴻溝,在經歷幾次無果後就放棄了。但龍應台和安德烈卻通過寫信的方式,跨越了鴻溝,進入對方的生活、世界與心靈。龍應台説“我沒想到出書,也沒想到有沒有讀者,我只有一個念頭,透過這個方式,我或許可以進入一個十八歲的人的世界”。最後,她成功了,她認識了人生裏第一個十八歲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認識了自己的母親。

在沒有看這本書以前,我覺得看別人的信枯燥無味,家書更是會讓我煩燥不堪,但看了這本書以後,我發現這些信是一對母子心靈相貼的過程,如此神奇而富有真情,讓我能透過這個方式,找到與父母瞭解溝通的方法,能讓很多讀者尋求心靈深處的慰籍。它們讓我第一次覺得,信,擁有強大的力量。

古時,信承載着或是父母對兒女的牽掛,或是遊子對故鄉的思念,或是對戰前戰士們的鼓勵……正因如此,才有了“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愛情是友誼的精華,書信是愛情的妙藥”等名句,極言書信的珍貴。

而今,遊子因為有了電話,不再熱切地盼望書信的到來,傳達信息不過幾秒鐘的事;戀人因為有了火車,不再擔心長時間沒見面導致感情冷卻而分手,相見不過一張車票的事;人們因為有了科技,不再那麼重視書信,也許寫信也不過是一時興起的玩笑。這一切的一切,難道表示我們不再需要書信了嗎?當然不。遊子因為有了電話,不再有像“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這樣的詩句;戀人因為有了火車,不再有像“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這樣的詩句;人們因為有了科技,不再有更多感人肺腑的美麗詩句,這難道是一種好現象嗎?或許,現在的科技時代並不是一個完全美好的時代,我們依舊需要書信,讓人們創作出更多的詩句,讓世界不變成一個沒有詩人的.世界。

再者,當信息的傳遞變得快捷,人的信息也變的隨意,感情不增反減。而信比所有科技更能表達出人們的真情實意。在寫信時,會比平時發短信更認真地寫,生怕出了差錯,這時,信上的字能表現出寫信之人的心情,感情也更加真實、濃厚。龍應台和安德烈也因此,能夠更快地認識對方,更深刻地瞭解對方,更貼切的感受彼此的愛。所以,信不只是單單的一張紙,它也是一種語言,它有足夠的力量連結相隔萬里的人的感情,甚至相隔兩代的人的心靈。

望所有人,能夠執筆,認真誠摯,書一封信,不論給誰。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4

“我們是兩代人,中間隔個三十年。我們也是兩國人,中間隔個東西文化。我們原來也可能在他十八歲那年,就像水上浮萍一樣各自盪開,從此天涯淡泊,但是我們做了不同的嘗試——我努力了,他也回報以同等的努力。我認識了人生裏第一個十八歲的人,他也第一次認識了自己的母親。”《親愛的安德烈》的主人公之一龍應台,作為一個母親,她這樣説。

看了這本書,我不由自主地跟隨他們書信的印跡,開始了一段心靈之旅。

這本書感動了無數被“親子”之間隔閡與衝突深深困擾着的讀者,為兩代人溝通交流帶來了全新的思維和方法。

是啊,在我們的周圍,有多少人像他們母子一樣無法聚在一起。有的母親為了生存離家棄子,外出打工賺錢,孩子成了留守兒童;有的母親因為意外事故或是疾病纏身,離開了孩子,親人再也無法相守;有的孩子尚未成人便外出打拼,早早地脱離了母親的陪伴。所以,現在的孩子與母親之間的相處時間越來越少,距離也越來越遠。漸漸地,母親已不再是最懂孩子的那個人,她已經漸漸遠離了孩子的心。

母親龍應台與兒子安德烈共同找到一個透着天光的窗口,透過36封電子家書,兩代人開始了“打開天窗説亮話”。他們通過書信訴説着自己的生活、學習與工作,有玩笑話,有關心與在乎,但更多的是相互坦誠的交流。

我想,對於許多人來説,書信也許是最好的交流方式。在36封家書裏,讓我最有感觸的是第四封信——《年輕卻不清狂》。這封信是安德烈寫給龍應台的,裏面講述了他十八歲的生活。他的十八歲也正是我們所向往的'自由、無憂無慮的生活,那是一種沒有大人管教的有些放縱的時光。對此,龍應台在回信中給予了理解:“玩,可以説是天地之間學問的根本”,“玩,也同樣是在達成一個集體的意志”。但她也同樣給予了提醒:“走進人生的叢林之後,自由卻往往要看你被迫花多少時間在閃避道路上的荊棘。”——深沉的母愛滲透在每個字眼之中。

愛,這個字眼對我們來説,無非就是家人、朋友給予的温暖與體貼,它更多的來自於家人。在看完《親愛的安德烈》之後,我才明白,當兩個無法經常待在一起的母子,對愛的理解也是完全不同。

而且,即使是長久相處在一塊的母子,其中的代溝也赫然存在。就如現在的我和媽媽,我們每天都會見面,這樣的無間無疑是件讓人羨慕的、特別幸福的事情。有時我也會惹媽媽生氣,平時別看我大大咧咧的,但每當事情過後,當時覺得理直氣壯的我,內心其實還是很後悔,都希望下次自己有更好的表現,讓媽媽覺得欣慰。

是啊,隨着時間的流逝,成長中的我們漸漸明白,父母為我們付出了太多太多,可我們卻總是忽視他們的辛苦,把這些無私的奉獻看成理所當然。捫心自問,我們為父母做了什麼?時間的變遷,帶走了父母還來不及揮霍的年輕,留下的卻是無盡的滄桑。感恩,理解,支持,幫助……趁我們現在還與母親在一起,好好溝通,別讓母子關係再次生疏。

在人生這個過程中,儘管我們要遭遇未知的艱難險阻,儘管不可能一帆風順,但我們要珍視親情,善於溝通,把父母豐富的人生經歷分享,讓我們更深刻地理解生命中的真、善、美!

愛,只是十個筆畫、兩個拼音拼成的一個字,只是四個字母組成的一個單詞。但正是這個簡簡單單的字,卻藴涵着很深的含義。不能輕易看待任何一個平凡的事物,或許就是因為平凡,才讓我們的生活變得不再平凡。

愛,是一場心靈之旅。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5

一直特別喜歡讀這種貼近生活的書,可能是好理解或者是得到某一瞬間的共鳴。我熱愛人與人之間的碰撞和交流,就像三毛書中寫的朋友親情的那些暖和怨總讓我悲傷或温暖。在這種美好的生活中如果再有一點感情的點綴,讓人很容易愛上這個世界。

龍應台帶有中國母親的特點卻又有一些特別,安德烈帶有二十歲年輕人的心聲特點卻又有異國的風情。今年我二十,不得不説當讀到他説我是一個平庸的人,我心裏震動一下。我想我也是比他更更平凡的人。三流學校沒有志向沒有興趣大概我最迷茫的時候就是此處吧。我想我就是註定平凡的人,所以我就是盡情做自己想做的事。可以玩遊戲時大喊大鬧沉浸其中,可以夜晚叫上朋友跑出學校遊蕩城市的角落,可以坐在那裏看上一下午的書,可以對路過的人肆意大笑,我想這是二十歲的我獨特的迷茫和頹廢,我沒有目標便只好浪費生活。想起家中的親人何不內疚,但是我難以邁出我的.步伐達到他們的期待,只好做生命的享受着,我是一個小小平凡的人。當龍應台説出我只想讓你快樂,如果我淚腺發達肯定會流淚。因為我們都想做令人驕傲的孩子,同時也渴望理解。

倆代人的溝通帶有親情的傳遞也有思想的碰撞,特別有意思。我想交流才是真誠的傳遞方式。當我們想了解一個人,就要跟他説很多的話,真誠的説話。在中國不得不説親情的重量是最重的,但是那是父母一昧的給予他們的愛,孩子也要尊重父母努力的達到期待。這是親情麼,是,這是幾千年的親情,但我想算一種賦予的契約,做父母的應該怎麼做做孩子的應該怎麼做。我們從未了解彼此。這不是那種你知道你怎麼做你爸會痛扁你也不是你媽看你一眼就知道你拉的什麼屎,是那種你説出一個觀點,竟然是認同或者討論,而不是那種你一個小孩子懂什麼。我想在中國很難,因為父母給予的太多,連龍應台這種開明鼓勵獨立的母親,在孩子説抽煙喝酒什麼時候第一反應就是去詢問和勸誡,他們不管自己孩子有沒有主見或者在何種心情下做這種事,只知道這不好要停止。這就父母身上那種你永遠是小孩,我要永遠保護你。這種深愛,大概很多時候都讓孩子喘不動就想他們能把心放在自己身上,享受自己的日子。可當我們為人父母又是如此,這是典型的中國情感。沒有好壞,只是想要隨着時間的推移這會慢慢改變。當讀到安德烈説他看到中國二十歲的年輕人的幼稚表現,我羞紅了臉,因為我也如此。

一個母親能與孩子這麼交流,是一種多大的感動。我們都退讓一步,不能全部認同但我學着理解你的世界。以上吐槽了可多,其實是隨心寫。我知道這邊本書感動的是親情,我也羨慕能如此真誠的同最愛的人交流。我更喜歡他們討論的香港人的快生活對政治的討論對恐懼的討論去愛情的見解,這才是內容,是生活。是倆代人的不同是碰撞,但是我讀了共鳴也讀到了感悟。原來每個人都是如此有意思。説是心靈雞湯吧,也算,但我不認同。因為我並不是求雞湯而來,我只想看看這對母子的不同和思想的不同階段,一個二十歲的世界和一個四十的世界和增加我們對生活的感悟。

不管是誰,只要我們愛,都要想着去了解,在生活中永遠不要忽略與他人的溝通。這是愛應該有的最初步驟。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6

初識龍應台是因為《目送》,在噹噹網上很是暢銷。尤其是那一句“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可是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這讓我很是感慨。當時很難想象母親和孩子竟能夠這樣的交流。當龍應台遇到了所有家長都會遇到的問題——和自我的孩子終歸還是漸行漸遠時,甚至她的問題更為嚴重,在孩子最重要的成長過程中並未陪伴在孩子身邊,並且兩人中間還隔着一堵巨大的中西文化的差異之牆。可是龍先生選擇的是“我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沒關係,可是我能夠認識成熟的安德烈,我要認識這個人。”於是兩個人便一齊寫了三年專欄,經過一封封跨越大洋的書信,一次次深夜的交談,讓所有人看到了,找到了和父母和兒女溝通的方法。36封家書談論的資料包含生活,社會,經濟,政治,人生,母親與孩子思想的碰撞交流融合清晰的展此刻所有人的面前。如果説《傅雷家書》是父親對孩子諄諄的教誨,那《親愛的安德烈》就是母親與孩子深刻的交流。

《親愛的安德烈》一書雖是以母子交流為主,但大多經過對時事,對人生,對事情的交流來體現。文中涉及了許多問題,實在是太多了,我就只拿一兩個我很有感觸的説一説。第8封,第9封信中,兩人討論了“兩種道德”的.問題。主要針對日益明顯的貧富差距問題,不僅僅在台灣在德國,在大陸也是,整個世界也是。我們在吃着好幾百塊的大餐時,是否能夠想到還有孩子在山區裏不明白什麼叫披薩不明白什麼叫漢堡。在我們倒掉殘疼剩飯的時候,是否能夠想到非洲那些因飢餓導致水腫、肚皮滾圓最終死掉的孩子。這是個十分嚴峻的現實問題,也是個十分嚴峻的道德問題。於是龍應台就提到了兩種道德,消極的和進取的。我們能夠節儉,能夠不浪費,能夠隨手關掉無人房間的燈,在並非很熱的時候不開空調,可是這個只是消極的道德。進取的道德是主動的抵制,主動的做一些事。而我覺得其中最令我有感觸的話是“菲利普(龍應台二子)説,唉呀媽媽,那你雞也不要吃了,你明白他們是怎樣很多養雞的嗎?他們讓雞在籠子裏活活被啄成一堆爛肉,你説人道嗎?我説,我又不是聖人,我只管我記得、做得到的。道德取捨是個人的事,不必須由邏輯來管轄。”雖然這話聽起來自私,卻確實解決了我的問題,許多次我徘徊於消極和進取的道德之間不知如

何取捨——那只是個人的事。

第27封信《給河馬刷牙》更是使無數人潸然淚下。文中龍應台主要寫到他的兒子覺得自我會一向平庸下去,而問他是否會失望,龍應台的回答是隻要覺得有意義,能夠帶來歡樂便不是平庸,平庸是和別的比的,自我的事情本就不需要和別人比較,何來平庸?“我怕你變成畫長頸鹿的提摩,不是因為他沒錢沒名,而是因為他找不到意義。我也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就,而是因為,我期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也讓我明白了父母的心,他們要求我們好好學習的目的並不是要讓我們成為什麼人,而是讓我們有選擇成為什麼人的權利。

“龍應台的文字,橫眉冷對千夫指時,寒氣逼人,如刀光劍影。俯首甘為孺子牛時,卻温柔婉轉,彷彿微風吹過麥田。從純真的《孩子你慢慢來》,到坦率得近乎痛楚的《親愛的安德烈》,龍應台的寫作境界逐漸轉往人生的深沉。”這樣的文品、人品,值得我們去品讀。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7

週末,閒暇之餘,我看起了很久之前的買的親愛的安德烈,之所以會買這本書,還是因為好奇,沒想到,當我翻開親愛的安德烈後,我就被這本書吸引了。

“也就是説,你到今天都沒法明白:你的兒子不是你的兒子,他是一個完全獨立於你的別人。”

這句話印在《親愛的安德烈》的封面上,也深深地印在我的心裏。當我第一次看到這句話時,覺得非常奇怪:一個兒子對自己的母親説這樣的話,難道不怕她傷心麼?後來我才明白,安德烈不過是想擁有一個成年人應當擁有的自由,只是他的言語比較直率罷了。東西方文化對自由、獨立的理解的巨大差異使成長在德國的安德烈對自己的中國母親有着諸多不滿和疑惑。

那自由又是什麼呢?難道就是書中提到的“性、藥、搖滾樂”?絕對不是。如果整天沉浸在那樣的“自由”中,只會使人不斷地墮落。所以安德烈也説,“性、藥、搖滾樂”只是一種隱喻,暗指生命中的種種樂趣。我想安德烈所想要的自由,應該就是每天都能感受到這種樂趣,並且無憂無慮地去享受。

是啊,誰不想擁有自由,尤其是像我們這樣的青少年,在即將成年的時候,在似懂非懂之際。但是又有多少人在得到自由後能很好地管理好自己的?我覺得應該不多吧。畢竟自控能力可是一項極其高深的技能。所以也才會有那麼多人覺得自己擁有的自由是父母的施捨。可是反過來想想,當我們成為家長後,我們會不管自己的孩子,給他們100%的自由嗎?有責任心的人一定會説“NO”的吧。

就我個人來説,我對自己所擁有的自由還是很滿意的。因為我覺得隨着我的成長,我擁有的自由也在不斷增多。比如我上國小的時候,爸媽總是要限制我看電視的時間,因此在那時我是不敢隨便碰電視遙控器的。當我上了國中後,爸媽對我在看電視方面就很少管了,因為我已經能合理安排看電視的時間了。又比如前不久爸媽才給我買了第一個手機,他們也是認為我有能力控制自己,才放心地這樣做的。在我有了手機後,他們也從來不過問我用手機的情況,我對此也很滿意。所以我覺得自由雖然像安德烈説的`那樣是天生的權利,但是需要父母好好控制。我認為父母就應該在適當的時候給予孩子適當的自由,隨着孩子年齡的增長漸漸放寬管理。而不是什麼都把孩子管得很死,成年後放任不管。

在我看來,安德烈真的是一個很幸運的人。從書中我總能讀到安德烈的自由,安德烈的生活充滿了樂趣,他喝酒、聊天、聽歌、開party、旅行......簡直是五光十色,豐富多彩。我總是在想,要是我也能有他這般的生活,我一定會非常滿足的。可是我卻又從書中讀到了許多安德烈對母親龍應台的不滿,不滿母親的多管閒事,不滿母親的“無知”。我覺得安德烈似乎對自由的要求過高了一些,或許也沒有,只不過又是東西方的文化差異?

自由其實有很多種,但我覺得最複雜的自由,就是父母給予孩子的自由。這自由是父母想給卻又不想給的,也是孩子最想得到的。父母在給予孩子自由時,總是附帶着許許多多、這樣那樣的情感。雖然我身邊大部分朋友的家長都是隨着孩子年齡的增長漸漸放寬管理的,但也有少數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給予很多自由,等孩子長大後反而管得很死,真是令人費解。

我希望推介這本親愛的安德烈給每個人讀一讀,一定會受益匪淺的。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8

龍先生的《孩子你慢慢來》中的安安才幾歲,一個剛開始做母親的媽媽充滿欣喜和好奇的看着兒子的成長,歲月悠悠,可愛的安安已長成親愛的安德烈,在《親愛的安德烈》中,母子的書信交流,龍應台對正處於叛逆的青春期孩子的教育給我深刻的啟示。

讀了龍應台的《親愛的安德烈》,我有一種找到了知音的感覺,更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書中那些關於父母與子女的關聯的描述,那些在我獨到的見解令我耳目一新,書中那個既有成人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偏激,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爛漫的安德烈更是給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在此書中作者討論的話題包羅萬象,例如對感情世界的迷惑、自我價值的追結、對全球化的看法及討論,也有讀者的迴應引申出人省思的議論。不僅僅動人,而且滌盪人的胸懷啊!

現實生活中,孩子的教育問題令多少人有一種難以名狀的壓抑?身為教師的我也不知道如何去觸動孩子的心靈,《親愛的安德烈》中母子之間的`睿智對話,觸及了我的神經。

從這本書中,我看到了對孩子的尊重和肯定是多麼的重要:菲力浦在第34封信《獨立宣言》中總結歸納出一個十分精闢的結論:歐洲人看人是看年齡的,只要滿十四歲了,連老師也要用“您”來稱呼學生。但是,中國的家長和老師卻往往忽略孩子的年齡,而是刻意的去強調輩分、尊卑,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經長大了,只要站在爸爸、媽媽或是老師身邊,他的身份就永遠只能是“孩子”,永遠不能得到尊重,永遠只能選取服從。難道在中國人眼裏,孩子只能算一個成人們隨身攜帶的物件?中國人之因此不肯尊稱一個14歲以上的少年為“您”,僅僅是為了保全那點少的可憐的面子嗎?順着菲力浦的遭遇探究下去,我又發現了一點,那就是中國的父母在誇讚孩子時總是對他的父母説:“你的兒子真厲害!”,“你的女兒真棒!”諸如此類,真是可笑,這到底在誇誰呢?由此看來,在東西方在對待孩子的觀念真的有着巨大的差異。

其中最令我感動的篇章是《給河馬刷牙》,資料是作者安德烈對他的母親説:“我覺得我將來的事業必須比不上你和爸爸……,要理解一個事實,那就是,你有一個極其平庸的兒子。”而龍應台回答:“對我而言,最重要的不是你是否有成就,而是你是否快樂。我要你用功讀書,不正因我要你跟別人比,而是正因我期望你將來能擁有有選取的權利……”“平庸”是跟別人比,“心靈的安適”是跟自己比。

我們最終極的負責對象,千山萬水走到最後,還是“自己”二字。讀完這一段,龍應台對要求兒子讀書的精闢詮釋,帶出另一種想法,“用功讀書”其實是讓自己有更好、更多的選取權。從事自己喜愛的工作而不是為了謀生,這才會在心中產生成就感,而成就感會給我們快樂。

為了傳遞這一信息,我也特意讓女兒也讀一讀這本書,個性是對於龍應台關於“讀書”的精闢見解,我們母子之間還進行了一次討論:想從事自己喜愛的工作,就務必具備必須的競爭潛質,就務必發奮學好本領。為了將來的快樂,這天務必用功讀書。看來“用功讀書”並不是我們中國孩子的“專利”,我們崇羨的西方人要用功讀書。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9

《親愛的安德烈》,兩代人身處不同國度地域之間的對話,媽媽雖然無法填補四年的空白,她選擇的是這樣的方式去主動了解兒子的十八歲,去參與兒子的成長,一封封信推倒了她和兒子之間那座無形的牆,兒子也通過書信第一次去認識了自己的母親。信是他們交流的橋樑,很真切,很生活,三年的通信時間,讓他們彼此進入了對方的生活、世界和心靈。

並不是每一位父母都會像書中的MM.一樣缺失孩子成長中的四年,但為什麼很多父母也漸漸對自己的孩子產生了距離感呢?比如你,比如我,會不會有相同的感受。什麼時候我們開始陷入一種矛盾“孩子渴望父母的理解,父母希望孩子的體諒”?

自打記事起,我的父母就跟我們講他們以前的生活,怎麼怎麼樣艱苦,那時候的他們是多麼努力地才熬出了頭,才有了現在的生活。我不是沒有感觸,只是我不瞭解那個時代,那段屬於父輩的歲月。初讀此書,我感受很深,文中的MM.也像我的父母一樣給安德烈講她的十八歲,她曾經的那些過去。想必我們這一代人永遠也無法領會到那個時期的父母的艱辛。但每一代人都有他自己的路要走,我們也有我們要面對的世界,我們也知道要知足,我們也不想自己依賴着誰來過一輩子,來自外界現實的壓力也是上一代人難以想象的。

我們這一代人有與安德烈相同的思想和太多太多的共鳴,我也曾向安德烈那樣掙扎着尋找什麼是我真正愛做的事情;我也曾戲謔地要求別人不要浪費糧食,只因非洲很多孩子不想我們那麼幸運,他們死於飢餓,死於營養不良;我也曾質問過自己,該不該給街邊的乞丐一些錢,為什麼我也會陷於這種給與不給的.猶豫中…..我們90後在拋開一些輕狂頹廢的外殼後,你們是不是也應該發現我們的閃光點?在面對現實給予我們的重重壓力時,我們希望聽到的還是那句像文中的MM.那樣一句話,“對我來説最重要的,安德烈,不是你是否成就,而是你是否快樂”。是不是父母的疏於表達,還是表達了我們卻未能察覺呢?

其實父母表達過,我們只是不能接受他們表達的方式,是否你經常聽到“撐不住了,想家了,就回來,爸媽給你做好吃的”,他們不會問你“工資多少”,只會喋喋不休地問“辛不辛苦,有沒有好好吃飯”。他們就像MM.一樣關心僅僅是我們,而不是我們的工作,我們的成就。永遠不要埋怨你們為父母失去了自己,因為父母早在有了你們後,便失去了他們自己。我這樣想過,是不是我的父母也像MM.一樣曾經或者一直那麼渴望想知道我的想法,是不是他們也疑惑我與他們之間的距離感到底是怎麼產生的,是不是我曾經無視他們做出的改變。試着問自己這些問題時,我不知不覺地站在他們的角度上去看,去體會,愧疚之感油然而生,我能做的到底還是微不足道的,原來父母為我們付出的要我們為他們做的事多得多。

這些屬於兩代人之間的疑惑,我想在MM.這位母親與安德烈的對話中可以找到答案。希望每一位我們這代人,都能在為人父母之前去了解父母與孩子之間的微妙的角色轉換,把“孩子渴望父母的理解,父母希望孩子的體諒”轉化為“互相理解”。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10

《親愛的安德烈》,第一次聽到這個書名是在學校舉辦的青年教師讀書沙龍活動中,有那麼一位教師介紹了這麼一本書。此書是知名作家龍應台和18歲兒子安德烈合著的,書中收錄了母子之間三十多封書信。通過閲讀我知道這書裏不是母子之間互道思念、感恩之情,而是母子兩人對價值觀、社會觀等問題的討論,向我們真實地展現了兩代人不同的思想觀念。在信中,可以這樣説兒子有三分玩世不恭,二分黑色幽默,五分的認真;母親有八分的認真,二分的知性懷疑;兒子對母親嘲笑有加,母親對兒子認真研究。

安德烈十四歲的時候,龍應台離開歐洲,前往台北任職。等她御任回來,已是十八歲的兒子坐在桌子另一邊,有點“冷”地看着她。他們之間似乎有了一座無形的牆,她知道兒子愛她,但並不喜歡她。兩代人,年齡相差三十年;兩國人,中間隔着東西文化。媽媽不能理解兒子,兒子也不能理解媽媽,於是,他們用三年的時間互相通信,以書信的方式進入對方的生活、世界和心靈。用安德烈的話説,剛開始時,母子之間的異議和情緒就像“猛獸出閘”樣被釋放出來,浮上了表面。隨着時間流逝,三年後,他才突然察覺到,這是非常有意義的一件事,他和母親有了連結,而這又是絕大部分人一生中不會有的東西。他和母親不會每天重複不痛不癢的問候,不會頂着“愛”的名義去做一些違背內心的事。

也許是受東方文化的影響,尤其是中國文化的影響,龍應台雖旅居海外多年,但還是一位不免帶有些許“中國特色”的母親,她羨慕人家二十一歲的女兒和母親手挽着手親密地逛街,十八歲的兒子很乖地坐在母親身邊陪着母親訪友,跟母親有説有笑,因而當知道兒子到上海去做暑期實習,她也興高采烈地把自己的研究行程安排到上海。並快樂地想象着母子三人共處一室,是多麼幸福。然而兒子卻説好不容易可以有自己獨立的空間,為什麼又要和媽住在一起。雖失望,但最終還是放棄了和兒子共處一室的初衷,並且看到兒子凌亂的卧室時,也絕不整理。無疑,龍應台已不是一個典型的亞洲母親,或是説中國母親。或許正是因為不典型,龍應台才能和兒子用這樣的方式進行溝通,並試着彼此理解對方。

安德烈,一個有思想、有個性的男孩,每一封信表達的是自己對生活的見解,對人生的感慨,充滿着智慧與幽默,以一種看似玩世不恭的心態獨白了自己的內心,真誠、純正。

這樣的孩子,當然不能簡單地用擁抱,或是三言兩語就能輕鬆感化的。平等的`交流或許是最好的方式,而幸運的是他有一個睿智的母親,用三年的時間彼此平等對話。

看了這本書,我看到了龍應台和安德烈之間如此坦誠的交流。他們母子以書信的方式進入了對方的生活、心靈和世界。這是一種很好的尋求母子溝通的方式,同時反映了當代青年與母親之間的代溝,不同年代的教育和經歷反映出來了不同的理念。

讀後不由我想起來我與學生的溝通,在學生的教育中,交流和理解是溝通的關鍵,一味強求命令式的教育必然失敗,對於成長中特別是逆反期的學生如何因循誘導是一門很深的學問。身教重於言教,教師只有用自己的行為來感化孩子,沒有特權讓學生聽自己的,讓學生按自己的模式去生活和思,。

我深深地感受到教育不在於老師對學生講了多少,而在於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體驗多少,對多少有所感,並且吸納為自己的東西。就像龍應台和兒子安德烈的書信一樣,對於各種問題,從彼此對的生活出發一問一答,互相啟發,才能真正的有所收穫和成長。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11

這本書中,我最喜歡的就是安德烈與母親的思想交鋒,一個德國青年與中國母親有着截然不同的價值觀,他們在爭辯中陷入深思,在人世的比照中達到和解。

很多人羨慕這對母子,認為他們可以無話不談,而自己與孩子從來沒有交過心,往往隻言片語結束對話。

那麼,安德烈與母親究竟聊了什麼?他們就像朋友一樣,沒有不可以交流的,愛情、友情、親情、性與惡俗、政治、音樂、興趣、理想、大學生活、東西方對民主的理解和生活方式的不同,龍應台把自己的十八歲告訴安德烈,安德烈把自己二十一歲的想法向母親傾訴,龍應台不贊同兒子吸煙,卻也尊重他作為一個成人的選擇。龍應台希望兒子陪在自己身邊,卻也接受安德烈和菲力普的獨立宣言。

正如龍應台所説,“我們是兩代人,中間隔個三十年。我們也是兩國人,中間隔個東西文化。”雖然一個是母親,一個是兒子,但是文化的差異讓彼此還是存在截然不同的觀點和態度。我很喜歡這種因文化差異而產生的思想碰撞。

安德烈寫的第16封信《藏在心中的小鎮》,他説在德國小鎮克倫堡,他有一種眷戀的感覺,因為這是一個很國際的小鎮,身為混血兒的他一點也不突出。朋友穆尼爾是德國和突尼斯的混血,生在沙特阿拉伯,然後在迪拜、突尼斯長大。弗瑞第是德國和巴西的混血,除了德語之外還會講葡萄牙語、西班牙語、法語和英語,像這樣的混血兒太多了。

對於我來説,身為一個土生土長的中國人,血緣沒有那麼複雜,很純粹,面對安德烈筆下這麼多的混血兒,我還是覺得心靈受到一點觸動,原來世界的流動性竟是如此之大,人與人之間還可以大跨度地結合,原來人生還可以有這樣美麗的奇蹟。

《親愛的安德烈》一書可以説開闊了我的眼界,讓我知道世界並不是單一的,“每一個人一定屬於一個國家”的觀念早已過時,如今的人都具有多樣性,遠超過國家與時代的界限。

安德烈就香港與德國進行了深入比較,安德烈認為香港缺少一種文化,一種生活態度,一種生活情趣,香港人似乎永遠在趕時間。而在德國,或者説整個歐洲,人與人之間願意花時間交流,坐下來為了喝咖啡而喝咖啡,為了聊天而聊天,是歐洲很重要的.一種生活藝術。作為中國大陸的一員,我深知香港人壓力究竟有多大,工作究竟有多忙,摸爬滾打一輩子可能還只是一個“棺材房”,可是一切還是無限忙碌着。他們何嘗不想找一個咖啡館悠閒地喝咖啡,何嘗不想找個假期去旅行,可是他們沒法從競爭激烈的生活中抽出身子,這真的很難。

就像大陸很多的年輕人,身上揹着房貸和車貸,生了孩子更是沒有一刻喘息的機會,你説他還哪有時間和精力去悠閒?

我們不得不承認中國與西方國家的差距,但這也正是中國人努力的方向。

龍應枱面對兒子這樣的困惑,她説不能説香港沒有文化,如果從廣義文化來説,香港有通俗文化、商業文化、管理文化、法治文化,如果從狹義文化來説,一切與人文思想有關的深層活動,香港的確是匱乏的。

從這個角度就可以看出母親的見識和閲歷,針對兒子的困惑總是有足夠的寬度與深度進行解讀,所以他們母子也成為讀者心中的模範母子。

其實,安德烈並不是純粹的“西化”,難能可貴的他可以理解第三世界的辛酸與無奈,從來沒有擺出一副高姿態,隨時表達真正的自己,抒發真正的感情,讓人家不覺得他是一個高高在上的公子哥,而是一個平易近人的大哥哥。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12

1)相差三十歲的兩代人,不同東西文化差異,母親與兒子共同的36封家書。

2)一本歷時三年母與子之間的溝通認識的家書。

3)適合年輕人和父母一起閲讀的書,類似的家書文章還有《傅雷家書》。

龍應台《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母與子之間共同努力,三年時間重新認識對方。

龍應台與安德烈,兩代人三十歲的相差,兩種中西文化的差異,他們卻又是母親與孩子之間簡單的關係。36封家書,母子兩代人的心靈碰撞,中西不同文化對他們個人思想意識的影響。

因龍應台是作家,她筆下的思考和想法在與普通父母相似對孩子關愛之外,更多的是個體獨立的思考與認識,與安德烈長達三年時間通過36封家書,建立起彼此親密的關係,兩者都隨着時間推移重新認識並理解彼此。

安德烈是85年出生,年齡上比我這樣的九零後大出幾歲,龍應台與安德烈的重逢是在分開四年之後,安德烈早已是18歲的少年。而對於我們18歲同樣是新的開始,想着總算可以脱離父母去遠方求學,或是隨心做自己喜歡的事。18歲的我們總自我感覺良好,覺得自己有新的想法和認識,某一方面有會挑戰父母的管教。安德烈家書中提到的他的觀點和看法,有很多的確與年輕的我們相似,而他媽媽龍應台給出的答案和建議,對我們自身也是有益的。

其實,很羨慕安德烈有這樣一位好的.媽媽,用母愛的方式去“套”住孩子,願意在青春期的時候再次放低自己,重新認識長大的孩子。她是一位可愛的媽媽,也很偉大。同時覺得這無疑是一本好的教育書,喜歡一個媽媽可以與成年的孩子如此溝通討論。

比我小三歲的弟弟在青春期的時候同樣叛逆,以前一個聽話懂事,會時常與我和家人説説笑笑的弟弟,最終變得沉默不語,獨來獨往,而熱衷他覺得對的事兒,卻和他的朋友們侃侃而談。真希望我老弟也看看這本書,可他總是“嫌棄”我沒事寫寫畫畫。

我想,每個人都會孤獨,有時常常在想弟弟怎麼如此喜歡張國榮,或許也是因為一份孤獨,別人無法走近,無法理解,當他在下一個路口轉彎,清秀輪廓淡淡,你看着他的瘦瘦高高的背影,只是感歎——長大了!不必再追上了,他的孤傲是青春的憂傷,憂傷的氣息,漸行漸遠的是回不去的童年,而讓我如此懷念的卻是手拉手的親密,我親愛的弟弟,到底還是滿滿當當的在乎。

青春期的大男孩,19歲高高瘦瘦的個頭兒,清秀輪廓分明,可,我怎麼也讀不懂你的心,我抓不住過去的時光;19歲的你一路向前,跳躍着自己青春步伐,我在你身後眺望着你前進,高高低低的背影,我既然覺得有一絲漠然,冷冷的表情,輕盈地轉身,下一個路口我再尋不到你的背影,最後的視線消失了,彷彿在告訴我——“這段路我自己走,你不必再追了”。親愛的弟弟,我還要等待多久,才能回到小時候手拉手的模樣,我還要守望多久,才能看到你陽光般的微笑。你,離我們遠了。

同樣對於比我小好幾歲的九零後弟弟來講,我是不好評價他們這些小年輕,亦或者是父母也不好評價,每個時代不同,生活的態度與方式也不同,各有各的所愛,各有各的自信,對於這些小的90後,我想只能站在他們的角度,用“愛”去關心他們。希望他是優秀的人。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13

這本書是我在一個朋友的打印店書架看到的,本來等待打印投標文件,無意間發現了本書,一看是龍應台和兒子安德烈的36封書信及部分讀者的反饋,我立刻來了興趣,徵求老闆意見後帶回,用一週的時間閲讀完了本書,感覺有很多自己的影子。

本書的書信來往時間20xx年至20xx年,當時的安德烈是18歲到21歲,也就是成年後和母親龍應台的心靈交流。內容看似簡單,但裏面有很多需要我深思的問題。我看到前幾篇的時候就有一個衝動,我的兒子現在14歲為什麼要等到18歲呢?我現在就可以和他進行書信交流,省得有正面的衝突,我當晚在自己的公眾號就發表了近期的目標。隨後給兒子寫了第一封信,其實在這之前我也寫了很多關於兒子的文章,我也不認為兒子這個年齡是多麼的叛逆,唯獨讓我苦惱和不知所措的是兒子每週回來寫作業的拖沓,為了這個問題我和愛人也溝通了多次,也和兒子溝通了多次,每次兒子都承諾,但每週都和之前一樣到出家門的那一刻才完成。

老公對兒子也很無奈,我也不知道如該何處理這個難題,我想利用書信的形式和他溝通,是不是他更容易接受呢?我帶着疑問還是動筆寫了第一封信。內容也是我困惑的問題及我對他的期望,期待兒子每週能有兩個小時和他獨處的機會。

其是在兒子10歲—14歲我每年也專門給兒子寫一篇我認為的人生哲理及祝福。上個月公司讓每個部門上報1篇以上家書,有幸看到領導寫給自己兒子的信,讓我很是佩服,不論從文字還是語氣都覺得自己寫的太婁了,拿不上桌。

從20xx年12月18日寫第一篇文章到現在我的文章超過300篇,已經足夠出兩本書了,我現在的目標也越來越清晰,10年後或者5年真的會出自己的書,不論有沒有人讀者,我都要堅持,畢竟是屬於我自己閲歷。我所寫的東西是為了讓自己釋放壓力,一種情緒的疏通。已經把寫作變成了一種習慣,並且每次書寫完心情都特別的舒暢,內心得到的'釋放,我喜歡寫作帶給我的這個愉悦。

親愛的安德烈一書中有很多我現在對兒子同樣的做法,也有龍應台説到自己14歲因為從農村到城市上學第一次體育課扔鉛球遭到老師嫌棄,同學的嘲笑。我也同樣在14歲的時候從農村來到城市,上課第一天課堂上老師問問題的時候我用很土的老家話回答惹得全班同學鬨堂大笑,從此我在課堂上再也不回答問題。我曾對自己的出身,在農村長大,不會説普通話等自卑,確切來説對自己本人自卑。這麼多年來一直都在壓抑這種自卑,直到20xx經過一年的學習和分享,我才從自卑中慢慢走出來,看見自己的過去,現在,將來。是農村的經歷才成就了現在的不認輸,懂得堅持,知道終身學習才是最直接和有效得改變自己得方式。

通過本書讓我領悟到另一個道理,孩子只是我身體的一個小分子,出生前我需要萬般得呵護。出生後就要慢慢學會放手,從吃奶到現在的獨自面對,他都能處理的很好,我沒必要用我的生活的方式來要求他,他的人生他做主,他的世界他創造。當我做好自己就行了,如果需要關注他,我可以和他商量,用他喜歡的方式和他相處,可以成為最好的朋友,只要在他需要的時候給他一個肩膀依靠,其實父母就是孩子航行歸來的彼岸。

我不知道我和兒子的通信能堅持多久,但只要我想和他溝通,我只管寫就好,回不回信看孩子自己,畢竟手長在他的身上,我不能綁架他做他不願意做的事情。

對兒子我決定放下,認可,接納,用愛擁抱他。

對自己我也決定認可,接納,用知識來滋養自己。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14

“也就是説,你到這天都沒法明白:你的兒子不是你的兒子,他是一個完全獨立於你的‘別人’。”

這句話印在《親愛的安德烈》的封面上,也深深地印在我的心裏。當我第一次看到這句話時,覺得十分個性:一個兒子對自己的母親説這樣的話,難道不怕她悲哀麼?之後我才明白,安德烈但是是想擁有一個成年人應當擁有的自由,只是他的言語比較直率罷了。東西方文化對自由、獨立的明白的巨大差異使成長在德國的安德烈對自己的中國母親有着諸多不滿和疑惑。

那自由又是什麼呢?難道就是書中提到的“性、藥、搖滾樂”?絕對不是。如果整天沉浸在那樣的“自由”中,只會使人不斷地墮落。因此安德烈也説,“性、藥、搖滾樂”只是一種隱喻,暗指生命中的種種樂趣。我想安德烈所想要的自由,就應就是每一天都能感受到這種樂趣,並且無憂無慮地去享受。

是啊,誰不想擁有自由,尤其是像我們這樣的青少年,在即將成年的時候,在似懂非懂之際。但是又有多少人在得到自由後能很好地管理好自己的?我覺得就應不多吧。畢竟自控潛質但是一項極其高深的技能。因此也才會有那麼多人覺得自己擁有的自由是父母的施捨。但是反過來想想,當我們成為家長後,我們會不管自己的孩子,給他們100%的自由嗎?有職責心的人必須會説“NO”的吧。

就我個人來説,我對自己所擁有的自由還是很滿意的。正因我覺得隨着我的成長,我擁有的自由也在不斷增多。比如我上國小的時候,爸媽總是要限制我看電視的時刻,因此在那時我是不敢隨便碰電視遙控器的。當我上了國中後,爸媽對我在看電視方面就很少管了,正因我已經能合理安排看電視的時刻了。又比如前不久爸媽才給我買了第一個手機,他們也是認為我有潛質控制自己,才放心地這樣做的。在我有了手機後,他們也從來但是問我用手機的狀況,我對此也很滿意。因此我覺得自由雖然——像安德烈説的那樣——是天生的權利,但是需要父母好好控制。我認為父母就就應在適當的時候給予孩子適當的自由,隨着孩子年齡的增長漸漸放寬管理。而不是什麼都把孩子管得很死,成年後放任不管。

在我看來,安德烈真的是一個很幸運的人。從書中我總能讀到安德烈的自由,安德烈的生活充滿了樂趣,他喝酒、聊天、聽歌、開Party、旅行……簡直是五光十色,豐富多彩。我總是在想,要是我也能有他這般的生活,我必須會十分滿足的。但是我卻又從書中讀到了許多安德烈對母親龍應台的不滿,不滿母親的多管閒事,不滿母親的`“無知”。我覺得安德烈似乎對自由的要求過高了一些,或許也沒有,只但是又是東西方的文化差異?

自由其實有很多種,但我覺得最複雜的自由,就是父母給予孩子的自由。這自由是父母想給卻又不想給的,也是孩子最想得到的。父母在給予孩子自由時,總是附帶着許許多多、這樣那樣的情感。雖然我身邊大部分朋友的家長都是隨着孩子年齡的增長漸漸放寬管理的,但也有少數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給予很多自由,等孩子長大後反而管得很死,真是令人費解。因此我也很推薦那些內心矛盾很大的父母或孩子來看看這本書,必須會獲益匪淺的。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15

前幾日去書店,給外甥女買童書,瀏覽了龍應台的書籍,初識她是因為《目送》,在噹噹網上很是暢銷。尤其是那一句“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讓自己很是感慨。我很難想象母親和孩子竟可以這樣的交流。當龍先生遇到了所有家長都會遇到的問題——和自己的孩子終歸還是漸行漸遠時,甚至她的問題更為嚴重,在孩子最重要的成長過程中並未陪伴在孩子身邊,而且兩人中間還隔着一堵巨大的中西文化的差異之牆。但是龍先生選擇的是“我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沒關係,但是我可以認識成熟的安德烈,我要認識這個人。”於是兩個人便一起寫了三年專欄,通過一封封跨越大洋的書信,一次次深夜的交談,讓所有人看到了,找到了和父母和兒女溝通的方法。36封家書談論的內容包含生活,社會,經濟,政治,人生,母親與孩子思想的碰撞交流融合清晰的展現在所有人的面前。如果説《傅雷家書》是父親對孩子諄諄的教誨,那《親愛的安德烈》就是母親與孩子深刻的交流。

《親愛的安德烈》一書雖是以母子交流為主,但大多通過對時事,對人生,對事情的交流來體現。文中涉及了許多問題,實在是太多了,我就只拿一兩個我很有感觸的説一説。第8封,第9封信中,兩人討論了“兩種道德”的問題。主要針對日益明顯的貧富差距問題,不僅在台灣在德國,在大陸也是,整個世界也是。我們在吃着好幾百塊的大餐時,是否可以想到還有孩子在山區裏不知道什麼叫披薩不知道什麼叫漢堡。在我們倒掉殘疼剩飯的時候,是否可以想到非洲那些因飢餓導致水腫肚皮滾圓最終死掉的孩子。這是個非常嚴峻的現實問題,也是個非常嚴峻的道德問題。於是龍先生就提到了兩種道德,消極的和積極的。我們可以節約,可以不浪費,可以隨手關掉無人房間的燈,在並非很熱的時候不開空調,但是這個只是消極的道德。積極的道德是主動的.抵制,主動的做一些事。而我覺得其中最令我有感觸的話是“菲利普(龍應台二子)説,誒呀媽媽,那你雞也不要吃了,你知道他們是怎麼大量養雞的嗎?他們讓雞在籠子裏活活被啄成一堆爛肉,你説人道嗎?我説,我又不是聖人,我只管我記得、做得到的。道德取捨是個人的事,不一定又邏輯來管轄。”雖然這話聽起來自私,卻確實解決的我的問題,許多次我徘徊於消極和積極的道德之間不知如何取捨——那只是個人的事。

第27封信《給河馬刷牙》更是使無數人潸然淚下。文中龍先生主要寫到他的兒子覺得自己會一直平庸下去,而問龍先生是否會失望,龍先生的回答是隻要覺得有意義,可以帶來快樂便不是平庸,平庸是和別的比的,自己的事情本就不需要和別人比較,何來平庸?“我怕你變成畫長頸鹿的提摩,不是因為他沒錢沒名,而是因為他找不到意義。我也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就,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也讓我明白了父母的心,他們要求我們好好學習的目的並不是要讓我們成為什麼人,而是讓我們有選擇成為什麼人的權利。

“龍應台的文字,橫眉冷對千夫指時,寒氣逼人,如刀光劍影。俯首甘為孺子牛時,卻温柔婉轉,彷彿微風吹過麥田。從純真的《孩子你慢慢來》,到坦率得近乎痛楚的《親愛的安德烈》,龍應台的寫作境界逐漸轉往人生的深沉。”這樣的文品、人品,值得我們去品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