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過年了日記六篇

一天即將過去了,這一天裏,有沒有哪件事或某個人觸動到我們呢?讓我們一起認真地寫一篇日記吧。快來參考日記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過年了日記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關於過年了日記六篇

過年了日記 篇1

時光匆匆,一轉眼又到了年關。妻子又在準備年夜飯菜,我特地叮囑:“不要忘記燒盆大鍋菜!”妻子笑笑説:“就忘不了你的大鍋菜!”

大鍋菜,是我童年除夕年夜飯的美好回憶,是那個年代全家人過年的特殊印記,讓我今天一直難以忘記和懷念。

那是上個世紀的六七十年代,物質極度匱乏,食品是靠國有商店憑票供應。除肉魚蛋雞鴨外,還有粉條、豆腐、豬血、蝦、大白菜、木耳、香菇等,也都要供應。而且平時只有供應少量的一點,一口人每月不過幾兩肉,條把魚,塊把豆腐,和幾斤大白菜,一二兩香菇。如要吃只夠一頓,根本不能過癮。所以家家都要計劃着吃,一天一點。只有在逢年過節時商店才有集中供應,數量會比平時多一點。是縣裏商業部門從外地調來,數量有限,憑票購買,如買不到就沒有了。那時的人們,如哪個人將自己的供應票送給你,就是很大的人情,不亞於今天相互之間的送禮。

一年除夕晚,母親在做年夜飯,看到供應的大白菜、豆腐、粉條、香菇數量不多,不能多煮。想想就把它們放進大鍋裏燒,配上供應的一點蝦、目魚絲,放上辣椒、葱蒜等調料,燒成“一鍋菜”。味道鮮美,清香撲鼻,各種菜餚都有,父親給起名叫“大鍋菜”。母親馬上給我們姐弟一人裝上一碗解饞,我們喜出望外,埋頭大吃起來。這“大鍋菜”確是味美鮮香,多吃又不膩,讓我們吃了還想吃,那年年夜飯的大鍋菜可謂是我們吃得最過癮的一道菜。從那年起,大鍋菜成了我家每年除夕年夜飯桌上的一道主菜。

改革開放後,國家富強了,人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物質供應也豐富多了,票證陸續取消。不要説過年,平時的東西就很多,什麼樣的'食品市場上都能隨便買到,讓你想吃都吃不過來。人們再不為每年過年的食品發愁,只要你想吃就有。但是我家過年除夕總還要燒上一盆大鍋菜,一家人圍着吃。是因為好吃,而且吃慣了,少了這道菜好像年夜飯桌少了什麼,讓人心理上受不了。過年的物質多了,母親會放各種不同的佐料,把大鍋菜燒得更加鮮美,更有味道,讓我們更是“吃”而不捨。

到今天,我已到了老年,兒時過年的記憶不會忘記,特別是那道記錄困難歲月年夜飯的大鍋菜。我的父母親都在前些年相繼去世,童年的親情,家人的温暖,過年的歡樂,成為我心中的無限懷念。於是每年除夕年夜飯時,我都會囑咐妻子按照母親的手法,燒上一盆大鍋菜,讓我記住困難的年月,重温兒時過年的美好,感受父母家人的親情。更有生活條件很好的我們,蛋白質過剩,特別是過年吃過多的葷品,吃上一盆這全素而且各種菜餚都有的大鍋菜,從營養學來説,有補益身體和消食去膩的功效,更有健康生活的意義。

過年了日記 篇2

x月x日 星期x 天氣x

今天是大年三十晚上,以前這一天我們都去奶奶家吃飯,今年不一樣了,我們都去酒店裏吃。我很喜歡過年,因為會有很多很多漂亮煙花可以放。 終於盼到了晚上,我們去酒店裏吃飯,酒店裏的人很多,很熱鬧,大家都很開心。吃了年夜飯,我們就回家了,爸爸説:"先看春節晚會,到了12點鐘我們去放煙花。"時間一分一秒過去了,12點鐘終於到了,爸爸,哥哥下樓去放煙花,媽媽叫我在樓上看,我就和媽媽站在窗户看,外面也就響起了煙花噼裏啪啦的響聲。 煙花升上高高的夜空,像無數花朵忽然開得滿天都是,美麗極了。還有一種叫魔術彈的`煙花,它會發射出五顏六色的綵球,像一盞盞小夜燈點亮天空。 煙花真好看,它燃放自己卻給我們帶來歡樂和笑聲。

過年真好,還有好多壓歲錢,我又大了一歲,在新的一年我要認真學習。

過年了日記 篇3

對於老家,我就像一位虔誠的教徒,每年都要不辭辛勞地去朝拜,感受她的脈動,聽取她的教誨,接受她的洗禮。雖然我在老家已沒有直系親屬,雖然我在城裏生活慣了,但是老家仍然是我心中的聖地,每年過年我必須回去。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發現老家變美了。美在路上,原來“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土路,在國家資金的扶持和當地羣眾投勞的共同作用下,已經變成了一條玉帶般的水泥路,原來沒有車坐,需要四、五個小時才能走完的路,現在鄉鎮都通班車只需一個多小時,感覺老家離城近了很多。美在房上,原來土木結構低矮的瓦房,基本上被磚混結構的小洋樓代替,我小時候經常玩耍的地方已被幾排新型社區的樓房佔據,不留一點痕跡,只有老家門前的小河依然在靜靜地流淌,才能依稀勾起童年的斑駁記憶。美在穿上,原來老家的人們,只要是件沒有補丁的衣服,穿在身上心裏都是美滋滋的,現在的姑娘小夥穿的時尚新潮,講究款式、質量和線條,打扮的一點也不比城裏人差。唯一沒變的是老家的天空依然蔚藍明淨,陽光依然明媚燦爛,山巒依然綿延無邊,河水依然清澈見底,空氣依然一塵不染。還有村頭那棵五百多年的古樹,依然伸出她茂密修長的枝椏,放佛在向過往的行人説:“歡迎來我們村裏做客。”

回老家過年的第一件事是要見兩位特殊的親人。一位是疼我愛我、給我無盡關懷,在人間走過84個春秋的奶奶,一位是用盡生命的力量供養我們兄妹上學、積勞成疾、無錢醫治,在47歲便匆匆離我們而去的父親。如今,他們化作兩座墳塋不知寂寞地守候在我們的老家。平時,我們忙工作忙生活,顧不上看看兩位至親一眼,只有在過年的時候,去他們墳頭,給他們送點紙錢,讓他們在天堂裏不再受窮不再受苦不再受累。

回老家過年一定要烤年火、守年根。“三十晚上的火,十五晚上的燈;火兆一年運,燈照一生明”,在老家的年俗中,“除夕之火”,是運程之兆。生火多用樹根形成的巨大“疙瘩”,以保證大火能夠烤到七年級的早上,一邊生火一邊用吊罐或鋁鍋燉肉,等到“疙瘩”燒成火炭時,肉也燉好了,這時,要將火爐的火分成幾份,用火盆裝上,分放在每間屋內烘房,預示來年紅紅火火。吃完年夜飯,一家人便圍坐在火爐旁包餃子、守年根,看着火的烈焰、聊着年的話題,感受年的氣息,無比温馨美好。

回老家過年必須喝老家的“茅台”——甜杆酒。它是一種讓我印象深刻、回味無窮的美味飲品,綠色天然的上好佳釀。相對於白酒複雜的工藝,甜杆酒製作簡單,它以甜杆(又名糖高粱)為原料,清水伴曲發酵,人工製作蒸餾,性温、祛寒,適量飲用有活血、開胃、助消化等功效。它沒有白酒的剛烈,也沒有紅酒的嬌柔,口味純正,平淡而不失韻味。老家人愛酒是出了名的',“無酒不成敬意,無酒不成宴席”,而甜杆酒便是當地人招待知己客人的上乘之選。到了老家,親戚朋友左鄰右舍每天都要炒上數盤自家種的菜,熱上一壺滾燙的甜杆酒,邊品邊聊,甜杆酒特有的香甜由嘴脣、舌尖向整個口腔瀰漫,淡淡的,純純的美酒與濃濃的鄉情友情一起灌進我的胃裏,沁入我的五臟六腑,我享受着這人間的美味,感受着這濃濃的情。甜杆酒滋潤了老家人純淨美麗的心靈,培養了老家人豪爽開朗而又不失温婉的性格,對甜杆酒的理解一如對家鄉的情感:深沉不膚淺,平淡不浮躁,意味悠長,回味無窮。品着甜杆酒,感受着濃濃的鄉情鄉味,感恩着老家的忠實、憨厚、純淨與美麗!

我常常想,老家好像一部迷人的畫卷,只有慢慢欣賞,才不會錯過每一個景 致;老家好像一部鉅製史詩,只有不停地研讀,才能越讀越有韻味;老家好像我的私人空間,只有在那裏,我才能無拘無束、放鬆身心……

老家是一塊現代的世外桃源,它的景色那麼美,吃喝那麼好,人民那麼親,發展那麼快,真的回去不想走,反倒是心裏悄悄埋怨時間過得太快,我想:也許是從我出生的那一天,老家就為我打上了她的印記,一輩子想離也離不去啊!

過年了日記 篇4

今天是除夕之夜,我們全家團圓在一起包餃子。媽媽和好面,爸爸剁好陷,奶奶教我包餃子。奶奶一邊包餃子一邊高興地説“黨的`政策一年比一年好!今年我也拿到了養老金。村領導還給70歲以上的老人拜年送紅包。”爸爸説:“咱農村人的日子一年比一年好!這都要感謝黨領導得好!”我也高興地説:“奶奶,我給您拜年,祝您身體健康、萬事如意!您給個紅包吧!”奶奶説:“給,給你個大紅包!”這時,全家都哈哈大笑。

電視機裏也正在播放大合唱:“社會主義好,社會主義好!......"

過年了日記 篇5

年關將至,在外打工的開始陸陸續續地回來,村子裏人漸漸多起來,道路上車漸漸多起來,沉寂了近一年的鄉村又慢慢熱鬧起來。

有錢無錢,回家過年。在外奔忙了一年,掙到錢的也好,兩手空空也罷,年終歸是要回來過的,只不過有的滿面春風,有的蔫頭搭腦。莊稼好壞是一季,運氣好歹是一年,打工就像種莊稼,弄不好也會“顆粒無收”。但這一年,就這樣過去了,一切待來年,先痛痛快快過了年再説。

就是口袋再癟,身上也總是光鮮的,誰願意裝孫子?家裏待不住,有事沒事,總愛大家扎堆,遞上天南海北帶回來的好煙,講着彼此的見聞,交流各方面的信息,都想知道哪裏能“發財”,心裏默默計劃着下一年的出路。

家裏的菜園子、燒鍋柴之類的,還是老父母在忙碌,在外漂流慣了,這些瑣事誰也懶得幹了。帶回了錢的,父母歡喜,樂得當個甩手掌櫃。就是赤條條光人回來的,父母也能退一步想,能完整無缺地回來,這一年總算放心了,忙慣了還是自己忙吧,快過年了,省得惹出許多閒氣來。

家裏的糧油不用操心,過年還有父母養的一頭豬,其他的`方面,那就“有鹽同鹹,無鹽同淡”吧,好歹過年不成問題,只看豐盛不豐盛了。至於明年家裏的農田怎麼種,生活怎麼安排,有父母撐着,無須過問,要緊的是找錢回來,找更多的錢。

於是打工生涯好像只剩了唯一的目標,也談不上什麼生活好歹了。一天十幾個小時的活,只要來錢也不覺得累,睡工棚、吃泡麪,只要能省錢也決沒有抱怨。如果是當家理事的主,就更要勒緊褲腰帶,哪怕小小的一瓶礦泉水,也不敢輕易奢侈。至於眼前的燈紅酒綠,那是城裏人的事,只能咽口唾沫乾瞪眼。否則,回家過年就不好交差。

剛開始出門打工的,很少能帶錢回來,大多隻是養活了自己,好歹算是當學徒了。混幾年結了婚,小媳婦生小孩就像老母雞下蛋,沒捂熱丟給家裏就出了門,可還是有不少小夫妻連孩子的奶粉錢也寄不回來。如果前方後方緊密配合,幾年拼下來能將老房子換成小洋樓,那就是一家人最大的幸福了。

一年又一年,正月裏出門,臘月裏回家,像候鳥一樣飛去又飛來,兩頭擔着寒風,中間熬着酷暑,在茫茫人海里穿行。離別年事漸高的父母,丟下懵懂無知的兒女,飽受城市的白眼,煎熬內心的情感,走出一個個“駱駝祥子”,能夠融入城市的畢竟只是少數。

回家過年了,歸心似箭的人們,陸陸續續都往回趕。雖説常年在外漂泊,在家不過年頭年尾很短的一點時間,但這裏才是真正的港灣。這裏有根,這裏有愛,這裏有白髮父母,這裏還是力量的源泉。讓冰冷的身體在這裏復甦,讓受傷的心在這裏療養,讓新年的鞭炮炸得震天響,因為過年之後又是一個春天,又將於料峭的春寒裏,再次踏上遙遠的征程。

過年了日記 篇6

我和弟弟老媽還有小姨一共四個人,開車從浙江到湖北外婆家過年。

老媽為我們準備了很多零食,我們在車上可以隨便吃,一路上我們吃吃零食,然後在玩一玩,然後不小心睡着了。

我們醒來有再睡了幾次,一直到天黑下起了雨,還沒有到外婆家,因為外婆家新修了高速公路,我們走不認識的路迷路了。好在老媽手機幫了大忙,最後終於到了外婆家。

外公外婆見到我們十分開心,還放了鞭炮迎接我們。原來他們知道我們要回來,一直在家等我們。外公外婆的頭髮都花白了,已經是老人了。但是他們有一雙十分勤勞的手,總是在忙不停。

外婆年輕的時候能跑得很快,現在外婆老了跑不動了。外公滿臉的鬍子,喜歡用鬍子扎人的`臉。外公會帶我們去抓螃蟹,還買來煙花給我們,教我們怎麼去放鞭炮,還告訴我們,放煙花的時候要注意安全,不要對着人和乾柴放煙花和鞭炮。

過年的時候,外公外婆給我們燒了一桌子的好吃的給我們,我們開心極了,我們敬了外公外婆一杯可樂,並對他們説:“新年快樂!”

過年的晚上,外公外婆給了我們很多壓歲錢。拜訪外公外婆又有好吃的,又有好玩的,這真是太好了,明年我一定要再來拜訪外公外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