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流水志家國》説課稿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説課稿,説課稿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我們應該怎麼寫説課稿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高山流水志家國》説課稿,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山流水志家國》説課稿

《高山流水志家國》説課稿1

一、説教材

《高山流水志家國》選自人民音樂出版社高中《音樂鑑賞》第十四單元《文人情致》第二十四節的內容。本課將主要對古琴曲《廣陵散》、《流水》進行欣賞、學習。通過欣賞激發學生對古代音樂產生興趣,進而培養他們對民族音樂的熱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古琴曲的欣賞、聆聽,激發學生們對我國民族音樂產生興趣。

【過程與方法】

通過聆聽作品、討論探究等過程,使學生充分參與課堂。

【知識與技能】

通過聆聽、感受,思考、總結古琴曲的風格特徵。

【教學重點】

通過對古琴曲的欣賞、聆聽,能夠概括、總結出古琴曲的風格特徵。

【教學難點】

通過聆聽、思考及相關知識瞭解,感受並理解樂曲所表現的內容。

二、説學情

高中一年級的'學生,經過國小、國中的音樂學習已經具備了基礎的音樂理解力與感受力。同時他們對音樂審美積極、自信的心理不斷得到強化,學習興趣也逐漸上升,學習自覺性也已經形成,但在一定程度上由於缺乏指導性,因而他們的音樂生活多是盲目的。

三、説教法和學法

【教法】

視聽結合法、講授法、示範法等

【學法】

小組討論法、聽賞感受法等

四、説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引發思考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考慮到這一年齡段學生的身心特點,及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在導入部分,我主要採用故事導入的方式,通過聲情並茂的講述“伯牙遇知音”的故事,來引出今天的課題。

(二)課前預習,檢查反饋

通過小組派代表總結回答講解方式檢測學生的預習情況,並適當加以引導,學生歸納小組討論的主要內容。

(三)賞析作品,理解昇華

初次聆聽古琴曲《流水》片段,感受古琴特有的音色,及這種音色所表現出的特有的音樂風格。

復聽古琴曲《流水》片段時,請同學們結合課前“伯牙遇知音的故事”,分小組感受、討論、思考,作品的音樂情緒,及所表達的內容。

之後再請同學們對比聆聽,與這首作品風格完全不同的《廣陵散》,同樣,分小組討論、思考這首作品的音樂情緒,及所表達的內容。

(四)鞏固總結,拓展延伸

首先。通過大屏幕,認識我國古代其他樂器。

其次,請同學們在我的帶領下回顧、總結本堂課收穫。

最後由我佈置梯度式作業,

1、請同學們課後以小組為單位,蒐集、查找“中國十大古樂曲”是哪十大?

2、對其中的一至兩首進行聆聽。

五、説板書設計

最後我來説一下我的板書設計,為了體現教學目標、重難點,以便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掌握本節課的知識,我的板書比較重視直觀、系統的設計,這就是我的板書設計。

高山流水志家國

古琴

古琴音樂

《流水》

《廣陵散》

《高山流水志家國》説課稿2

一、説課標

本課是高中音樂鑑賞第十四單元文人情志之高山流水志家國,本單元的內容旨在引導學生認識、瞭解中國古代音樂文化以及中國民樂之首的古琴,根據課標要求我國民族音樂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全世界音樂文化種獨具特色的瑰寶。通過欣賞激發學生對我國民族音樂產生興趣,進而培養他們熱愛民族音樂、弘揚民族音樂文化的思想感情。因此本節課我將圍繞古琴曲和古琴文化適當擴展到其他中國古代樂曲和古代樂器的學習,激發學生對古代音樂的興趣

二、説教材

本節課主要通過兩首古琴曲來了解中國古琴的相關知識點。其中兩首古琴曲都是我國古代經典名曲,這兩首古琴曲中,可將《流水》作為欣賞的重點。《流水》只要是通過古琴的各種技巧來生動的表現各種流水的形態。

三、教學目標

1、通過聆聽了解、體驗古琴音樂的風格

2、初步瞭解古琴的相關知識點

(這兩個教學目標是本節課的知識目標)

3、教學重點、難點

《大綱》指出:“欣賞教學要培養學生感受音樂、欣賞音樂的能力,初步感受速度、力度、節奏等在音樂表現中的作用。”

根據速度、力度、節奏等要素去欣賞樂曲《流水》,理解樂曲表現的內容是本課的難點。

四、説教法

1、情景創設法:意大利着名畫家達?芬奇經常到山間海邊觀賞風光,清泉與波濤會使他產生許多靈感和創作慾望。這就是情景發揮的作用。樂曲《流水》顧名思義,樂曲表現的是各種流水的情景,如果讓學生只是去聆聽,容易產生隔膜,難以調動學習的主動性。針對這樣的存在問題,我為學生創設情景。具體的做法在下文有詳細的説明。

2、故事引導法:通過作品相關故事的講解,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3、問題預設法:在欣賞時提前提出問題,讓學生有目的的進行欣賞,掌握學習的自主權。

五、教學過程

課標要求:音樂鑑賞要讓學生在第一時間聽到音樂。

引入:欣賞古琴片段的表演,採用問題預設法設置了兩個問題

1、片中的樂器叫什麼?

2、其音色有何特點?

引出古琴。

內容一、古琴相關知識點

1、問題:古琴形制如何,有哪些演奏方式?

帶着以上問題學生閲讀課本。學生通過自我學習,解決問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2、教師補充

通過教師的講解讓學生了解古琴深厚的文化底藴。

3、通過一段視頻進一步瞭解古琴的演奏及其製法技巧、音色特點。

內容二、《流水》

採用三種方法進行欣賞,由點到面、由淺入深的瞭解曲子,解決本節課的難點。

1、主題輔助欣賞:樂曲的主題是音樂的精華,常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欣賞教學中,教師彈奏音樂的主題讓學生聆聽並熟悉。

問題一、老師彈奏的每個片段表現的什麼景象?

問題二、試着給老師彈奏的片段命個名字。

――引出《流水》,通過主題欣賞讓學生對作品有一個印象,為跟好的欣賞作品打下基礎

2、分段欣賞法:這一部分我採用的.問題預設法和情景設計法。

問題:每一段在速度、力度等音樂要素上有什麼變化?每一次變化分化描繪的是那種流水?與相對應的圖片練起來(圖片展示各種流水)

(學生可以通過討論來完成問題,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將學習的自主權還給學生)

3、在欣賞過程中,運用故事引導法插入高山流水覓知音和航行者號的故事,增加學生學習欣賞的興趣。

4、整體把握作品,完整欣賞。進一步解決本節課的難點重點,激發學生對古代音樂的興趣。

內容三、《廣陵散》

通過故事引導法講述聶政刺殺韓王的故事,瞭解作品內容,對作品有一個整體的把握。欣賞片段體會各音樂要素的變化及其相對應的情緒的變化。

拓展探究

通過本節課兩首作品的欣賞學生對古代音樂及古琴有了相關的瞭解,下面讓學生自己通過同樣的欣賞方法來完成課後第三題《梅花三弄》,體會各音樂要素的變化及其相對應的情緒變化,並判斷這首作品的主奏樂器。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欣賞完成後,教師簡單的講解編鐘的相關知識點,補充中國古代十大名曲。並完成課後第四題,讓學生課下蒐集整理其他一些古代音樂和樂器的知識,進一步激發學生對中國古代音樂的興趣。

鞏固練習

本節內容是歷屆大學聯考的重點,節選幾道高三考試試題鞏固學生對本節課內容的掌握。

六、總結

指導自由想象:藝術是沒有定格的,尤其是音樂的欣賞,每個人都會有自己不同的見解。因此我提倡自由想象。例如在欣賞一段音樂,它是表現什麼的?讓學生大膽地想,想到什麼説什麼,並敢於發表不同於一般的獨特見解。這樣能很好地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