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説課稿模板彙編7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説課稿,通過説課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説課稿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説課稿7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必備】説課稿模板彙編7篇

説課稿 篇1

《確定位置》是國標本蘇教版實驗教材第三冊第十單元的內容。這是“空間與圖形”領域有關“圖形與位置”的內容。主要教學描述物體相對位置的一些方法,本單元有三方面內容:一、確定位置;二、認識東南西北;三、認識平面圖。本節課所説的是第一部分“確定位置”。主要教學用“第幾排第幾個,第幾組第幾個,第幾層第幾號”等方式描述物體的位置。這部分內容是學生在生活中經常接觸到的,在一年級時也有了一些初步的感知,學生掌握這部分知識並不感到困難。本課主要是讓學生把這些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解決一些實際的問題,讓他們真切地感受到生活中有數學,數學是有用的。教材在安排這節課內容時首先呈現一幅活潑可愛的小動物做操圖,標註出兩隻小動物的所在位置,這既是示範物體所在位置的描述方法,又明確觀察的方位,為下面回答問題統一觀察方位。接下來是讓學生用所學知識描述自己的座位,説説小動物的房間號,在書架上找書,到電影院找座位等。這樣的內容安排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能真正地讓學生運用數學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教材在安排這節課內容時,還很注重知識的拓展和學生的實踐操作。這節課的學習不僅為本單元后兩部分的學習作好鋪墊,更為今後能更精確地確定和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打下堅實基礎。

經對教材的分析和學情分析確定本課教學目標如下:

知識目標:使學生學會在具體情境中探索確定位置的方法。

能力目標:通過形式多樣的確定位置的方式,讓學生在探索知識的過程中發展空

間觀念,並增強其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情感目標:感受確定位置的豐富現實背景,體會數學的價值,產生對數學的親切感。

教學重點:尋找物體排列的規律,學會確定位置的方法。

教學難點:在現實情境中確定位置,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具:多媒體課件、座位票、幾排或幾組的標誌牌,以及磁性黑板及貼片等。

二、説教法

1、幫助學生喚起已有的生活經驗。學生在生活中經常要運用有關確定物體位置的知識,教師要儘可能喚起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把這些知識和經驗系統化、數學化,為本課教學服務。

2、結合例題進行典型示範。結合例題學習引導學生總結物體排列的規律,根據例題標註,進行典型引路,引領學生積極思考,自主探究。

3、充分組織好學生活動。教學時,要儘可能設計真實的情境,組織好學生的活動,讓學生親自實踐,同時積累活動經驗,培養合作學習的習慣和能力。

三、説學法

1、實踐探索。本節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實際非常貼近,這部分內容的掌握與鞏固也是在學生的實際應用中體現出來的,實踐性、應用性很強,因此要讓學生面對真實的問題,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嘗試解決問題。

2、合作交流。本課雖以實踐活動為主展開學習活動,也應為學生的合作交流提供足夠的空間,先讓學生親自實踐,再組織同學之間的合作、討論與交流,進一步培養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

四、説教學過程

本節課打算設計以下幾個教學環節:

(一)初步體驗,激發情趣。

(二)深入探究,體會領悟。

(三)聯繫生活,靈活運用。

(四)總結評價,交流收穫。

第一環節:初步體驗,激發情趣。打算事先放好標誌牌(第幾排)讓學生排在教室兩邊,憑票重新找座位。設計這樣幾步:1、介紹第幾排第幾個。簡要講述,並指認幾個座位進行提問。2、學生憑票找座位。坐好後多提問如:誰介紹一下自己的位置?誰知道?×××坐在第幾排第幾個?請每個同學找到你最要好的朋友,看他坐在第幾排第幾個,想好了説給大家聽。3、導入並板書課題;4、練習:①師報第幾排第幾個,讓這個位置上的學生起立。②電腦出示例題中小動物們做操的圖景。提問某動物的位置,請每個同學選兩隻自己最喜歡的小動物,告訴同桌它站在第幾排第幾個。引導學生關注例題標註,作為典型示範。

這樣設計,從學生感興趣且生活中經常遇到的問題入手,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引發他們參與學習的,同時也讓他們初步感受到,要確定一個位置,首先要弄清確定位置的方法。當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會用“第幾排第幾個”確定位置後,再把書上的例題作為練習讓學生來完成,這樣使學生把在現實的情境中掌握的方法用來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降低了學習的難度,學生會學得輕鬆而又紮實。

第二環節:深入探究,體會領悟。打算安排這樣幾步:1、介紹第幾組第幾個;2、練習:每個學生在小組裏説説自己的位置……(同上述第一大環節的提問差不多);3、延伸:將位置用不同方式表述,即×××在第幾排第幾個或第幾組第幾個,並且提問:除了這兩種説法,還能怎麼説?小組討論全班交流(如倒數第幾排第幾個,×××的後一排第幾個,第幾組倒數第幾個等)。

這樣設計,在上一環節的基礎上進行學習已不是太難。每個學生在小組中換成“第幾組第幾個”介紹自己的位置,既能滿足每個學生的表現,也能有效地鞏固這部分知識。提出“還能怎樣説”這個很有數學思考價值的問題,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把所學知識進行延伸與拓展。

第三個環節:聯繫生活,靈活運用。設計這樣幾步進行練習:

1、“拜訪好朋友”。從小動物們做完操回宿舍樓休息,過渡到做“想想做做”第1題,電腦出示左圖景,讓學生合作:A、一生説動物名稱,一生説住第幾層第幾號;B、一生説第幾層第幾號,一生説動物名稱。

2、“助人為樂”。設計並出示情景:小白兔迷路,幫忙送它回家……

3、“到圖書館借書”。做“想想做做”第1題的右圖(電腦出示),找《新華詞典》或其他書。

4、“幫朋友找座位”。(電腦出示情境)關於電影院位置的特殊安排宜組織學生進行討論交流。提問:一次看電影,小華的票是3排7座,小紅的票是3排8座,他們是坐在一起嗎?

5、“你説我貼”做“想想做做”第3題。以小組合作共同做遊戲的形式進行。按要求貼圖片,如:在第×排第×個貼××。一個組上黑板貼,其他組貼在紙上展示,組內分工合作。

這樣設計使課堂充滿樂趣,讓學生充分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產生對數學的親切感,同時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了課堂氣氛,讓每個學生充分感受到數學的用途,真正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最後一道題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培養了學生合作的意識和能力。同時既讓學生動口,又讓學生動手,有動有靜,有張有弛。

第四環節;總結評價,交流收穫。

總結學習情況,評價小組合作情況等,讓學生暢談本課學習收穫

説課稿 篇2

一、説教材

教學內容:國中二年級體操雙槓教學的技評項目是支撐擺動

教材簡析:

國中二年級體操雙槓教學的技評項目是支撐擺動,雙槓練習主要是學生在負擔自身體重情況下,發展支撐和支撐擺動的典型動作練習。對於發展學生上肢和軀幹力量具有重要的意義。在教學中不僅需要學生勇於克服困難,而且還需要學生掌握自我保護和相互保護幫助的技能,以確保活動安全。雙槓練習對學生團結互助,合作學習等良好心理素質的形成和意志品質的培養,有積極的促進作用。通過遊戲的形式提高學生的耐久跑能力。使學生在娛樂中達到鍛鍊的目的。我設定了如下的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通過對雙槓支撐擺動的技術教學,使學生建立起正確的動作概念,頭腦中形成擺動的動作表象。

2、技能目標:通過學生的各種練習,同學在保護與幫助的條件下能完成雙槓動作。發展學生的平衡能力和靈敏等身體素質,增強上下肢和軀幹肌的力量。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勇敢、果斷、堅毅與克服困難的.優良品質和相互競爭心理、勇往直前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雙槓:重點:直臂支撐,以肩為軸擺動

難點:支撐擺動的幅度

二、教法與學法

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着重培養學生對體操運動的興趣,在興趣中形成自主鍛鍊的意識,激發學生的參與,促進同學間、師生間的相互瞭解與溝通,提高保護幫助的意識。培養學生對體操知識、技術的不斷追求;通過小組的協作學習和自主學習促進交流與協作,從而達到發展體能,增進身心健康及加強安全教育的教學目標。

三、教學設計

1、準備部分:課的開始通過教學常規、集中注意力、雙人徒手操的練習,一是為了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二是使學生身體的主要肌羣、關節韌帶得到充分活動,使學生機體內臟器官及大腦皮層的活性調動起來,為學生迅速進入運動狀態、合理、自然過度到基本部分作好充分準備。

2、基本部分:首先組織學生學習原地仰撐、俯撐練習,使學生體會槓上前後支撐的初步感覺。組織學生根據自身的情況選擇練習項目(槓上支撐或支撐移動),通過觀察找出部分學生做追槓的表演,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接下來進行雙槓支撐擺動技術教學,運用動作要點、重難點的講解結合示範採用發現法進行教學。設計附加問題,創設問題情境,誘導學生在形成技術、技能的過程中,觀察、思考、分析。例如,雙槓支撐擺動,提示學生想一想“掛鐘的擺動”,使學生產生“鐘擺”的思維聯想,再同動作技術雙槓支撐擺動結合起來,就加深了建立正確動作的概念而啟發學生積極思維。培養學生追求知識、掌握技術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為調動學生練習的積極性,設計體育骨幹作為“先行組織者”,使學生當一次老師,激發其他同學的練習興趣。練習過程中,讓學生在有組織、有調控、有指導的氛圍中,通過小組反覆練習,互學互評,自我分析等學法,從外部的操作逐步向內部的智力動作內化,使技能、技術儘快掌握,同時激發學生的積極性、進取性和創造性,提高技術動作的正確性、穩定性、熟練性,從而真正做到充分發揮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主體作用。通過遊戲找電話(折返跑)的練習提高學生的耐久跑的能力。使學生在遊戲中得到鍛鍊,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3、結束部分:通過放鬆操,結合上下肢及利用默唸法對學生身體及心理加以放鬆,小結講評以表揚為主,使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逐漸調整,得以放鬆。

説課稿 篇3

一、説教材

《飲一杯月光》是西師版國小語文二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第一課,這是一首極富生活氣息、想象新奇的兒童詩。夏夜的寧靜,月夜納涼的愜意,加之美好的想象與感悟,非常富有詩情畫意,其中藴含的愉快的心情,美好的願望,温馨的關愛,更是耐人尋味。

二、説學情

1、在學習《飲一杯月光》之前,孩子們已經接觸過《川江夜航》、《我真希望》等兒童詩,對兒童詩已有了初步的感知、體會,同時也學過不少的關於月光的古詩,如《靜夜思》、《古朗月行》,教師要着重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體會詩歌的語言美、意境美、體會作者對生活的熱愛。

2、學生思維活躍,想象力很豐富,表現欲也特強,為此,我要設計新穎的教學形式,讓孩子們樂於表現,充分展示自我,並達到理解課文內容,感悟詩中描繪的美好情景的目的。

三、説學習目標及重點、難點

學習目標

1、知識目標:藉助漢語拼音認識12個生字,會寫“永、寧、庭、微”等8個字,感受漢字的形體美。

2、能力目標:理解課文內容,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背誦詩歌。

3、情感目標:通過對月光的想象和理解,感悟詩中描繪的美好情景,使學生懂得只要用心關注和感受自己身邊的美好事物,就會永遠快樂和幸福。

重點:學習生字詞,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詩歌,背誦詩歌。

難點:對文中月光的想象和理解。

四、説第一課時教學活動過程

(一)聽曲賞景引入(展示課件一)

(師生一起聽《月光曲》,一邊欣賞美麗的月夜)

師:孩子們,你們覺得美嗎?待學生回答後,讓生自由説説聽、看後的'感受。

師:月光的美不但能從音樂中感受到,從月色中欣賞到,還能從酒杯中品嚐到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欣賞品讀金波爺爺的詩歌《飲一杯月光》。(板書課題)

(二)師示範讀詩歌,生認真聽,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三)初讀詩歌。

1生藉助拼音自由朗讀詩歌。

2集體正音。

3學生把喜歡的詞、句用喜歡的符號勾畫出來。

(四)自主識字。

1分四人一小組識字。互相幫助,集思廣益,交流識字方法。

2彙報識字情況。

你會認哪些字,是用什麼方法記的?(説得好的發給小星星)

加一加:杯近鳴襯寧涼

換一換:飲

分解部件:微庭

圖畫識字:杯

表情識字:微

3遊戲鞏固識字。(摘月亮)

師先設計好美麗的夏夜圖,在其間貼上“月亮”卡片,每一張卡片背後都有一個生字。學生上台摘月亮,認對上面的字後,就當小老師教讀兩遍,評一評,誰教得好,並獎一顆小星星。

(五)引領感悟。

1夏夜的寧靜。

①自由讀第一小節,你知道了什麼?

②夏天的月夜,可能會聽到哪些聲音?(蟬、蛐蛐、蛙等)

師:我們一起傾聽夏夜動物的聲音,感受夏夜的美,夏夜的寧靜。

説課稿 篇4

一、説教材

 1、教材分析:

《浮力》為九年級第十三章《壓強和浮力》的五、六二節,本章知識是以前力學的延伸擴展,是國中力學部分的一個重點。《浮力》則主要講述浮力的概念、浮力的大小以及物體的浮沉條件和浮力的應用,是對密度、力、力的平衡、壓強等知識的深化。與過去的教學大綱相比,新教材力求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密切聯繫社會生活實際,體現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生活的課程理念。

 2、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進一步瞭解浮力的現象,加深對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知道物體的浮沉條件和浮力的應用。

(2)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分析,瞭解浮力的產生。通過收集、交流關於浮力應用的資料,瞭解浮力應用的社會價值。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樂於探索生活中物理知識的興趣,養成協作、探究問題的意識,初步認識科學技術對社會發展的影響。

 3、教學重難點:

重點:對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浮力在生活中的應用。

難點:浮力的.應用和物體的浮沉條件。

4、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彈簧秤、細線、水、大燒杯、食鹽、雞蛋、金屬塊等

 二、説教法

通過設置情景,密切聯繫學生生活實際,對實驗現象的觀察分析,把各知識點涉及的內容、問題展示給學生,以學生討論、分析解決問題為主,通過學生活動,把浮力知識有機地進行歸納,串聯起來。得出解決浮力問題的一般方法,形成合理的知識結構,培養學生對知識系統整理歸納和提煉的能力,以及知識應用能力。採用多媒體和實驗相結合,可以有效地突出教學重點及突破教學難點,同時可以提高教學效率,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三、説學法

本節課通過學生參與探究,相互交流,突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通過學生上台演示實驗,將課堂還給學生,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同時讓學生初步建立應用科學知識的意識,培養學生的分析、綜合能力以及探索能力和合作精神。

四、説教學程序設計

通過對教材的分析以及教法和學法的要求,為了更好地實現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我對本節課設計了三個教學環節:

 1、創設情景,激趣引入(5分鐘)

利用多媒體創設“死海不死”的故事情節,激發學生興趣, 誘發探索慾望,引入複習課。採用多媒體,生動活潑,交互性好,能調動學生全部感官,最大程度地激發學生興趣。

2、實驗質疑,合作探究

(1)建立浮力概念

學生根據生活經驗列舉浮力現象,體現從生活走向物理的課程理念。根據學生回答情況教師出示問題1:如何證明下沉的物體是否受到浮力?從而引發學生的認知衝突,增強學生的研究和探索慾望。由學生自己動手實驗得出結論,並由多媒體展現實驗過程,得到用彈簧測力計測浮力的方法。

這樣在教師的啟發、引導,學生動手實驗過程中,複習了浮力的概念,突出了重點。

 (2)探究浮力的大小

首先利用多媒體簡單回顧阿基米德原理,加深對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教師出示問題2:小東的爸爸買了一個玉製實心工藝品,小東想知道它的密度,他利用了一個彈簧秤、一根細線和一盤清水,請你幫他完成實驗方案。此題是利用阿基米德原理來測密度,通過學生分組設計實驗,體現學生探究意識,有利於開拓學生思維,既複習了實驗,又突破了難點。

 (3)探究浮沉的條件

教師出示問題3:雞蛋放在清水中會怎樣?怎樣使雞蛋上浮?設置懸念,能激發學生求知慾望,使教學過程生動、活潑、有趣,學生會主動參與,從而分析得出物體的浮沉條件。解決這一問題要運用力、密度、二力平衡等知識,體現知識的整體性。

 (4)浮力的應用

教師出示問題4:浮力在生活中有哪些應用?鋼鐵的密度比水大,為什麼鋼鐵製造的輪船會漂浮在水面上呢?設置這一問題,體現從物理走向生活,培養學生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學生邊分析邊利用多媒體展示:輪船、潛水艇、氣球和飛艇、密度計。這部分教學既是重點也是難點,對於潛水艇及飛艇的技術問題不必糾纏。

(5)浮力知識小結

學習了浮力知識後,你有哪些收穫?請把你的收穫與同學交流分享。通過回顧交流來複習浮力主要知識點,可以使全體學生都積極參與,相互補充,把課堂的主陣地還給了學生。然後利用多媒體展示浮力知識點,讓學生對浮力的內容形成知識體系。

3、鞏固應用,拓展提高

為了加深學生對浮力知識的理解,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課堂上設計了三個典型習題,一道計算題,幫助學生學會利用浮力進行簡單的計算,理清解題思路,一道有關吹泡泡的問題,體現物理與生活的聯繫,一道將彈簧秤改裝成測浮力裝置的問題,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五、説板書設計

採用內容式板書,使學生對本節知識一目瞭然,準確把握重點和難點。

六、説教學效果評估

本節課內容多,概念性強,學生複習時,有一定的難度。複習中,既要注重知識的複習鞏固,又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提高學生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課堂設計從學生熟悉的生活現象引入,學生會表現出強烈的興趣,積極參與探究,讓學生真切地感悟到,學習就是生活,物理就在身邊。阿基米德原理是一條重要規律,雖然實驗簡單,但對國中生的思維難度較大,複習演示,對提高潛能生、優秀生都有很大幫助。在教學中,我發現,部分學生對“浸入”、“露出”、“上浮”、“漂浮”等詞的認識模糊,對物理狀態不知道就急於下結論,我通過習題澄清認識,釋疑解惑。課堂上是師生之間的平等對話,以新課程理念對學生的學習進行評價,讓學生熱愛生活,讓課堂充滿活力。

附:例題和習題

 例題:

(1)質量為1000千克,體積為800分米3的魚雷,在水中上浮還是下沉?

(2)一艘輪船從海面駛入到河面上,它所的受的浮力怎麼變化?它從海面駛入河面船身是浮起來一些還是沉下去一些?

 習題:

(1)質量為250克的物體靜止在水中,有一半體積露出水面,這個物體的體積是多少,它的密度是多少?

(2)日常生活中,我們看到小朋友用吸管吹泡泡,開始時上升,隨後便下降,這是為什麼?

(3)將彈簧秤改造成一個可以直接測浮力大小的裝置。

説課稿 篇5

一、説教材

1、教材簡析

《一隻梅花鹿》是西師版教材三年級上冊第六單元中的一篇課文。本單元的選文是一些引人思考的故事。有教會我們“應該有自己的主見”的《父子騎驢》;有教會我們要“正確認識自己”的《一隻梅花鹿》;有讓我們知道“不同作法有不同結果”的《三袋麥子》;還有教會我們堅韌、清白做人的古詩《竹石》;以及教會我們要控制自己情緒,不亂髮脾氣的《釘子》。這些故事充滿思維,飽含哲理。不僅僅是人生的智慧,而且也是人生的修養。學生們在學習這些故事中受到啟發,受到教育。學習用辨證的觀點認識事物,學會思考與選擇,提高他們的認識水平與思想覺悟。《一隻梅花鹿》選自《伊索寓言》,主要講述了年輕漂亮的一隻梅花鹿,開始只喜歡漂亮的皮毛和美麗的角,而抱怨乾巴的腿,等到獅子追來的時候,美麗的鹿角差點要的它的命,而難看的腿卻讓它死裏逃生。它處於由知識的學習向知識的運用轉化的過渡位置,因此,它是本單元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階段中的一步棋子,是從掌握知識逐步向能力轉換的一架橋樑。

2、教學目標:

根據《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結合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擬定以下教學目標:

(1)、能認識課後的生字並正確書寫。

(2)、懂得認識事物不能只注重外表,更要講求實用的道理。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複述課文。

3、教學重點、難點

讀懂課文內容,瞭解故事所藴含的道理。

為突破教學難點,讓學生創造性地學習,可採用以下方式來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的`能力:(1)圖文結合,理解詞意。(2)聽錄音朗讀課文。(3)藉助情境,動畫演示梅花鹿的情緒變化的過程。

二、説教法

根據寓言故事的特點及本課的語言特色,教學中,以梅花鹿的情緒變化為線索,以讀代講,以讀促學,讓學生在讀中悟情明理。引導自由閲讀,自由表達,打好自主學習語文的基礎。再有,中年級學生喜歡直觀、形象、生動的畫面,為貼近學生實際,可採用多煤體、錄音、動片演示等手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依據新課標的精神,我運用了談話法、對比法、表演法、實踐法等教學方法,激勵學生全面參與,主動學習,培養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三、説學法

這個世界象一個萬花筒,豐富多彩,變幻無窮。孩子們用他們那雙明亮的眼睛好奇地注視着這一切,他們覺得新鮮、新奇,也充滿了許多疑問。童心看世界,有童心的理解。這個世界充滿了智慧。我們不但要讓孩子們保持水晶一般純潔的心,還要教給他們許多人生的智慧,做人的道理,讓他們變得更聰明、更可愛。

新課標要求,語文課程一定要使學生“掌握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學生掌握了正確的學習方法,就會產生兩個飛躍:一是由“學會”變為“會學”,二是由“被動地學”變為“主動地學”,達到“自能讀書,不待老師講。”的理想境界。這樣,學生的主體精神被大大激發,其學習效率就會大大提高,做到事半功倍。學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學本課時,指導學生自由選用“讀、説、背、演”等學習方法,結合比較朗讀、想象情境、直觀理解、做實驗等學習方法,真正達到“教是為了不教”這一教學的最高境界,在閲讀習慣方面,着重培養學生解疑閲讀,學會自學,學會積累的良好習慣。

四、説過程

圍繞教學目標,緊扣新課標和教材,體現“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的教學思想,體現以讀為本,以讀促學教學方法,注重看、聽、説、讀、練的教學思想,可安排兩個課時完成。下面具體説第二課時中的閲讀指導:

(一)複習引如,鞏固生字詞語

(二)激趣導新。課件展示(配上音樂的課文朗讀)。讓學生初步感知課文朗讀的方法。

(三)指導朗讀,品析重點,感悟明理。

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讀” 是閲讀教學永恆的主題。“以讀為本,以讀促悟”是閲讀教學的基本理念。“讀”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大聲地誦讀,有感情地表演讀,輕聲地讀,默默地讀,邊讀邊想,這都是讀。在語文課堂上,我們不光要提倡“書聲琅琅”,也要提倡“靜思默想”。《新課標》中也明確提出了“各個學段的閲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和默讀,讓學生逐步學會閲讀、略讀、和瀏覽。”這段話清楚地指出了閲讀教學的指導思路。在《一隻梅花鹿》的教學中,我充分利用了文本的語言特色,緊扣文本內容,對讀進行了系統的指導。

一隻年輕漂亮的梅花鹿在小溪邊發現了自己的美麗倒影,深深地陶醉了。“嗬,這身慄紅色皮衣油亮油亮的,上面的斑點雪白雪白的,這一定是世界上最好看的外套了!我的身段那麼勻稱,簡直可以做模特兒啦!”“ 嘿,我的角精美別緻,好像美麗的珊瑚!如果像猴子那樣頂着一個禿瓢兒,真該羞死了。”“梅花鹿不由自主地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撅起了嘴,皺起了眉頭:‘唉,這四條腿真是美中不足,太乾巴了,那雪花一樣的斑點也少得可憐.要是我的腿更美麗些,我不就可以當個出色的芭蕾舞演員了嗎?’”這幾段話真是文中的精華,文字優美,精妙絕倫,令人驚歎!這段栩栩如生的描寫,猶如親眼看到這麼一隻得意洋洋、正在炫美的梅花鹿。這段文字特別適合於有感情地表演朗讀。因此,我充分利用了文本的特點,以朗讀為主線,讓孩子們自己讀,自己悟。首先是初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其次,精讀,讀懂內容,體會梅花鹿的心情,感受梅花鹿的心情。最後,進行表演讀。將梅花鹿誇耀自己的語言內化為自己的語言,通過朗讀體現出來,把梅花鹿陶醉的樣兒和看到乾巴難看的腿時沒精打采的樣兒表演出來,達到故事角色與自己融為一體的目的。

在梅花鹿心情沮喪的時刻,他遇到了一頭兇猛的大獅子。在緊張的時刻,如何才能逃脱獅子的魔掌呢?此時此刻,我們的心繃得緊緊的,似乎也在為梅花鹿的命運擔心。這時,就不適宜朗讀了。我選擇了讓學生默讀的方法。讓學生邊讀邊想象,調動起個人的生活經驗、知識積累,從不同的角度對文本進行不同的詮釋,不同的解讀,產生自己獨特的體驗,這樣才能深入地走進語言文字描繪的境界中,入境悟情,積蓄豐富的談資。唯有這樣,才能達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效果。

在閲讀教學中,既要感情地朗讀,體會真情,感悟美文,獲得“大珠小珠落玉盤”的動聽悦耳的聽覺效果;又要留給學生思考的空間,想象的天地,達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境界。讓我們的語文課堂既擁有高昂的情緒,熱鬧的氣氛,又擁有寧靜的氛圍,用孩子們思維碰撞的火花點燃閲讀教學的燎原天空。

五、説練習

積累和運用是新課標強調的又一重要內容,在這個環節中,以學生的發展為出發點和歸宿點,精心設計練習,訓練學生的聽説讀寫的能力。

(1)學生聽老師範讀,聽學生朗讀,在聽中感悟語言;

(2)動畫演示小梅花鹿情感的變化,抓重點詞讓學生練説。

(3)個別讀、齊讀、小組讀、分角色讀、比賽讀、引讀等形式達到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的效果;

(4)改寫課文結尾,領悟故事所藴含的道理。

創設情景:梅花鹿離開了長滿灌木叢的樹林,來到了原野上。在空曠的原野中,梅花鹿再次遇見了獅子…...

引導:梅花鹿這時要靠什麼才能脱險?那麼,這時,梅花鹿還會不會像課文結尾那樣説,它又會怎樣説呢?(寫在課文後的空白處)

梅花鹿 地對角説:“ ”

梅花鹿 地對腿説:“ ”

  六、説板書設計

一個好的板書,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能把課文的思路、教師的教路、學生的學路融為一體,本着板書為教學服務的目的,在板書中,我利用簡捷、清晰的語言吸引學生,理解課文,揭示寓意,板書如下:

板書:

角——精美別緻 差點送命 不能只看外表美

梅花鹿

腿——美中不足 獅口逃生 要注重實用價值

説課稿 篇6

《我們在生長》是教育科學出版社,國小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科學》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中的一課。

生長髮育是生命的象徵,也是每一個學生都在親身經歷的事。雖然生長現象是學生所熟悉的,但畢竟對於三年級同學來説這是較為抽象的,如何才能提高他們對於研究自己的身體的興趣?另外,學生在學習本課之前並沒有對自己的生長情況作過系統的記錄,所以讓學生通過自身生長情況的數據進行對比分析是比較困難的。

根據以上對學生情況的初步分析,我在設計本課教學時,結合三年級學生的學習特點,設計一系列的遊戲和動手活動,既引起學生研究自己身體的.興趣,也從活動中調動學生的記憶和已有經驗、常識,並通過利用這些素材進行分析、整理,從而獲取有關我們在生長的證據。

對於初次接觸《科學》科目的三年級學生最需要的就是教會他們一種科學的,有條理的思維方法。為了培養學生的這種能力,並使他們在日後的科學探究道路上形成一種良好的思維習慣。因此我對教材進行了新的處理,把該課劃分為兩課時。第一課時主要是在研究生長過程中種種變化特徵的同時,培養學生系統的科學思維;第二課時主要是學生的測量、記錄、分析表格活動,學習用科學的方法來測量記錄自己身體生長的變化,並能在課後堅持定期測量、記錄、積累數據,通過分析比較這些數據,關注自己的成長,而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紹的就是本課的第一課時。

根據以上我對本課的設計思路,我為該課的教學制定了如下目標:而該教學目標與新課程標準所提出的:“教學中要注重對學生科學素養的培養,教學過程要體現以探究為核心、以學生為主體的基本理念;教學中要加強與生活實際相聯繫,創設一定的情景,重視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教學中重視對學生學習方法的研究,引導學生通過多種有效的科學方法進行自主學習。”是相吻合的。

科學知識:讓學生知道我們的身體在不斷變化長大的相關事實。

科學探究:學會系統分析我們在生長變化的感性材料。

情感態度價值觀:引起學生對認識自己身體的興趣,知道珍惜健康,知道成長的重要。

圍繞着教學目標,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教學的整個流程,以及每個步驟我的設計意圖。

在課的引入環節中,以遊戲——為動物和植物的生長順序排序,並讓學生聯繫身邊的生物找出生長的科學規律。《科學課程標準》指出,科學課程必須建立在滿足學生髮展需要和已有經驗的基礎之上。並向他們提供直接參與的各種科學探究活動。在這個環節中由淺入深,通過遊戲讓學生喚起了他們的生活體驗,他們也會油然而生出一種親切感,興奮感,其探究的慾望和自信也就更為強烈,同時也使學生回憶起由小變大這一生長的最基本特徵,為下面的探究活動打好基礎。

説課稿 篇7

一、説教材

《新型玻璃》是國小語文五年級上冊第三組的一篇精讀説明文,作者形象、生動的向我們介紹了夾絲網防盜玻璃、夾絲玻璃、變色玻璃、吸熱玻璃和吃音玻璃等五種新型玻璃的特點和它們在現代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這篇課文篇幅不長、圖文並茂、語言淺顯,通俗易懂,主要是想讓學生通過了解5種新型玻璃的特點和用途,瞭解迅速發展的科學技術成就及其在現代工業化建設中的作用,激發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的積極性以及勤奮學習的自學性

學習這篇課文時如果把重點只放在瞭解每種新型玻璃的特點和用途上,我認為語文課應有的基本能力的訓練就得不到落實。因此我認為在教學中,要充分利用課文對五種玻璃進行描寫的方法,讓學生達到讀中學説,讀中學寫的目的,讓學生採用:看、聽、讀、品、説、寫的方法學習,體會新型玻璃的用途之廣,作用之大,讓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體驗到學習的樂趣。通過這種學生樂於接受的'培訓形式,有意識地把認識事物、學習語言和發展思維結合起來,既重視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也落實語文基本能力的訓練。

二、説教法。

真正的語文教學,應是師生共度的生命歷程,共創的人生體驗。我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模式,採用新的教學方式,一新型玻璃的知識對學生進行優秀推銷員的培訓。運用電教手段,採用情境教學法等避免了説明文的枯燥無味,增強趣味性。讓學生在快樂中掌握新知,成為一名優秀的推銷員,也為本組的口語交際我是小小推銷員做了準備。

三、説學法。

教學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自覺主動的學習過程,要真正讓語文教學的課堂從過去的講堂變成學生的學堂,必須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提高教學效益把課堂這一個廣闊的舞台還給學生,提高學生素質。遵循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的三為主原則,學生

採用:看、聽、讀、品、演的方法學習。讓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體驗到學習的樂趣,並期待終身學習所帶來的快樂。讓它成為一種享受。

四、説過程。

在新課程改革理念的光照下,我所思考的新的語文教學應該是:

構建新的課堂模式。讓課堂成為學生思想碰撞的場所;讓課堂成為學生激情燃燒的火場;讓課堂成為學生智慧的加工廠;讓課堂成為學生夢想開始的地方。改變課堂教學中閲讀教學大佔天下的局面,把活動引入課堂,把訓練貫徹課堂,提高閲讀教學效率,活化課堂教學。

為了有效的完成教學任務,我在教學過程中設計了五個環節分別是快樂導入、快樂培訓、快樂實踐、快樂想象、快樂推銷。

在第一個環節中,我以快樂科技創新公司經理的身份出現在學生面前,以激情的語言把學生們帶入到快樂培訓的旅程中去,在學生們享受快樂的過程中成為一名優秀的推銷員。

在快樂培訓環節中,我先將公司新開發的第一種玻璃介紹給大家。讓學生讀課文第一自然段,並畫出這種新開發的玻璃的名稱、特點、用途,而後小組彙報交流,同時板書。接着課件出示反面推銷實錄,讓學生們再欣賞中東的一些推銷的方法和技巧。學生按照推銷方法進行小組演練。

在快樂實踐中,學生們小組合作完成25自然段的學習,在文中找出分別介紹了幾種玻璃,他們的名稱、特點和用途分別是什麼,而後各小組彙報交流學習成果,同時接着板書。接着同學們把自己喜歡的新型玻璃推銷給需求的單位。兩人小組進行推銷演練,輪流當推銷員和顧客。最後評出最佳推銷員並頒發獎品。

在快樂想象這歌環節中,同學們充分發揮想象,並聯系生活的實際需要,創造設計出自己最喜歡的與眾不同的玻璃。同學們研製出了很多玻璃,如淨化空氣玻璃、微晶玻璃、音樂玻璃、香味玻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