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快樂的作文三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描寫快樂的作文3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描寫快樂的作文三篇

描寫快樂的作文 篇1

又到春暖花開時節,我和同學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到馬山參加植樹活動,我的心裏無比激動。

到了馬山,我迫不及待地下了車,跟着隊伍走進了植樹園。我們分好小組就開始植樹了,我先用鏟子在地上挖了一個坑,原以為挖坑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沒想到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挖了一點點,雖然我有點失望,想放棄,但一想到爸爸説過:放棄等於前功盡棄,就又堅持了下去。經過我們的努力,我們終於挖好了坑。接着,我們把小樹苗放進坑裏,莊颺扶住樹苗,我給樹苗埋上土,又和莊颺一起給小樹苗澆上水,小樹苗咕咚,咕咚喝飽了,向上挺了挺身子。一陣風吹來,小樹苗晃動了一下身子,彷彿在感謝我們呢。經過我們的努力,我們終於種好了兩棵小樹苗,我給它們取名希望苗,因為它就像我們一樣有理想,有對人生的嚮往。

吃過午飯,我們到草莓園去採摘草莓。在綠葉叢中,許許多多鮮紅可愛的草莓,這些草莓形態各異,有的`像小圓球,有的像小雞心它們是多麼可愛啊!

夕陽西下,我們乘着車回去了,夕陽照在我臉上,身披落日的餘暉,我們滿載而歸,我過了一個充實而又愉快的一天。

描寫快樂的作文 篇2

勞動節來了,我在家裏幫爸爸媽媽事。

晚上,我們吃了晚飯後,我主動把桌子擦得乾乾淨淨的,一點油污都沒有, 就像雪一樣潔白。我先是用我的碗把台上的'骨頭裝到碗裏,再把它給倒掉,最後,清潔碗筷,接着就把油污給清除掉,我把擦布洗乾淨,來回擦兩次,就把油污給擦乾淨了。

我不僅幫媽媽擦飯桌,還幫爸爸洗碗呢!我看見爸爸洗碗洗到手都皺皮了,我就過去幫忙了,爸爸耐心地跟我説了洗碗的過程,並示範給我看,爸爸邊示範,我就邊做。只見爸爸熟練地把碗放入洗手盤裏用水去沖洗幾分鐘,接着我就學着做,在用洗潔精滴在擦布上,去擦洗碗筷,最後在用清水沖洗,碗就洗好了。

勞動真是快樂了啊!不僅可以幫爸爸媽媽做家務,還能從中得到快樂,我愛勞動。

描寫快樂的作文 篇3

我每天早出晚歸不是辛苦,我每天穿梭於寒風暴雨烈日之中不是辛苦,我失敗、我挫折、我被人嘲笑不是辛苦……如果我所做的事是值得的,都不是辛苦。如果我把手中的、身旁的、眼前的、屬於我的快樂輕易地丟棄,我才是真正的辛苦。

一 海邊

海灘上撒滿了彩色的貝殼,一羣孩子在拾着。一個孩子檢起一枚貝殼,隨手又把它丟棄。他已經尋找了一個下午,始終沒有找到自己心目中的那枚最美、最稀罕的貝殼。夕陽西下,海與天連成一片深深的藍色,他的夥伴們已經撿了滿滿一籃子貝殼,只有他仍然拖着沉重的'腳步在海灘上尋找。我每天去海邊,都看見這個提着籃子的小小的身影,留下一串長長的腳印,這海邊一個點,一串點。

二 類似的

一年夏天,我和樓下的夥伴在沙地裏撿石頭,我們撿了很多石頭,然後拿回來洗乾淨,濾過泥沙,曬乾,再一顆一顆地欣賞,我似乎從來都沒有見過這麼多這麼美麗的石頭,它們的形狀很有趣,顏色很可愛,是我以前都沒有看到過的,它們至今還被我保存在一隻小巧的紙盒子中,成為我的一樣極為珍貴的物品,我想,石頭的價值體現於發現它的人,如果我不去拾它,它還是那麼躺在那裏,或許一年,兩年,十幾年……直到滄海桑田。誰會發現那默默無聞的沙地裏還有這樣可愛的東西,或許這些東西真放到一些人眼前又不算可愛,只是我少見多怪罷了!他們只是覺得,再美也只不過是石頭而已。是呀,世界上只有那鑽石項鍊、稀世珍玉可以成為真正的——至少在那些人眼中的——美麗。鑽石少,珍玉也少,世間美麗,世界可貴不都在於“少”嗎?如果造物主不是把這世界造得石頭遍地,而是黃金、鑽石遍地的話,或許現在石頭的價格已賣到每克一百五十美元了,或許某拍賣所現在正在高價拍賣一塊如我所撿到的那樣“美麗”、那樣“可愛”的石頭。美麗在身邊,為什麼還如此辛苦去尋找?所有藝術家都在追求所謂的最美、最稀罕,到時這最美、最稀罕不也成了庸俗、落套了嗎?

我要尋找,尋找,尋找……直到我找到那枚最美、最稀罕的貝殼。”

最美?

最稀罕?

這美,這稀罕到底是什麼意思?

三 在我身邊

常常我很習慣地回答媽媽的話是:好,不好;是,不是;前者,後者,等等。媽媽總是給我這樣多選擇的餘地。

——早飯是吃湯糰還是水餃?——水餃。

——我把你的書放進書包,好嗎?——好。

——你胸卡是不是已經帶上了?——是。

這樣的對話一天不知發生多少次,我沒有時間講多餘的話,想多餘的問題:湯糰、餃子要我選,真的很矛盾,就要個鹹的。我有點厭惡媽媽給我這樣的選擇。一大清早,我就得面對一個矛盾、比較和選擇。

倘若媽媽沒有主動地引起這些機械性的對話,麻煩或許更多。吃早飯前,我説,怎麼又是湯糰?媽,你怎麼把書放到書包的後面一格了?我已經遲到了,還這麼羅嗦!……我的抱怨太多、太多,其實並不是有心的。母親的提問不是有心影響你,絕對不是。孝子,這兩個字恐怕已成了動賓短語,而“子”卻總是不滿足。被人關心被人愛本是件十分幸福的事,“子”們卻無福享受。

有時候,我——應該是我們——活得不太快樂,想一想為什麼吧,是不是我們對事物太苛刻了?不是貝殼不美,不是石頭不可愛,不是媽媽不夠精明,只是我們,我們為什麼要追求那個“最”。當我們要抱怨海邊沒有美麗的貝殼時,想一想吧,是我們太挑剔,所以才會無盡地尋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