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原點作文7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敍方法。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回到原點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回到原點作文7篇

回到原點作文 篇1

她走了,一切又回到原點。

聽到她要回來的消息,我興奮得幾晚上都沒睡覺,翻出相冊和日記,仔細回味着每一行字和每一個畫面,彷彿這是一台投影儀,將我和她的攝在眼前,一幕一幕,慢慢上演,又放回回憶裏,呵呵,我總是喜歡傻笑,

記得第一次見到她,並不是在一個浪漫的午後,也不是在秋葉飄飄的季節

十八歲的花季,總是給人留下很多回憶,雖然酸澀,但是真實,真實到你一輩子都不會忘記,也不願意去忘記,因為這是的痕跡,一個一個腳印的拋物線,在拋物線的頂端,我遇到了她

一個上國中三年級的懵懂少年,在一個午後,又是一件俗套的'故事

一天,他匆匆地衝出教室,他要快一點,因為中午的食堂是一天最擠的時候,雖然鼻樑並沒有掛上一幅眼鏡,但他最多能看到10M,使勁往前跑,和他的同學們,使勁往食堂跑,就像一羣飢餓的野狼。當時,距離他10米零1的地方,穿着牛仔褲,一雙紅拖鞋的女主角出現了,她低着,慢慢地走着,似乎手裏還在擺一弄什麼,可憐的男主角還沒來得及看清楚,他飛快地向那個女孩撞去,他已經控制不住自己了,俗套的相識。是巧合,還是?

有人説,人人都像是一條直線,無緣的,就始終是一條平行線,你走你的,我過我的,你不認識我,我不認識你。有緣的,就是兩條相交線,有交點,你改變了我,我潛移默化了你

他把她送到醫院時,都已經下午了,幸好她傷得不重,只是小腿骨折,住幾天院就好了,可難的是,誰來照顧他呢?她的都去外地打工了,家裏只有年邁的爺爺奶奶,她還有一個和弟弟,在讀國小,誰來照顧他呢?難道她還願意一個害她住院觀察的陌生的,粗一魯的,黑瘦的男孩照顧自己嗎?

他很失措,一直坐在醫院長廊的椅子上,低着頭,不吭聲,他把自己的一個月費交了醫院了,可他還沒有心安,他很着急,眼看着會考臨近,所剩無幾,他很想趕回去複習功課,但是護一士告訴他,她家裏沒有來人,想先讓他照顧她一段,醫院去聯繫她的家人。

他很想留下來,但是他不敢面對她,他怕她罵他,責怪他,雖然他知道這是他必須承愛的,但是他還是沒有勇氣,因為他還不懂得什麼是男人,什麼是

但是,我還是應該進去向她道個歉吧,畢竟是自己不對!可我進去該説些什麼呢?我又不認識她,萬一説錯話,我會不會使她更難受啊?哎,為什麼這種裏的故事卻真實地發生到我的身上?

無奈,他硬頭着皮進去了,進了房間,女孩躺在牀上,綁着石膏的左腿吊得很高,雖然安靜,但從她臉上卻也能看出痛處。

“對不起,是我不對,是我魯莽,是我的錯,害你傷成這樣,真的對不起,請你不要生氣了!你要打要罵,就請等你傷好了之後,我一定不動!”他低着頭,聲音很小,不知道她能不能聽見,愧恨,於事無補

女孩一抽一噎了,哭了,淚水一滴一滴滑落枕巾,“罵你有什麼用,打你又有什麼用,我好好地走路,招誰惹誰了我?我跟你有什麼深仇大恨,你這麼對我啊?我根本就不認識你!”

在他照顧她的三天裏,她沒有和他説一句話,倒是他,一直在説對不起,女孩也不再哭了,只是一直在睡,她根本就不理她,從護一士處他得知,這個女孩叫葉芳。

回到原點作文 篇2

正和你在玩大富翁的“幸福人生”棋呢。抬頭看了看鐘,才發現已經過去了整整一個小時。再仔細瞧了瞧這副棋,正好是一輪,我們不約而同地回到了開始的地方——起點。一路上,我們經歷了各種事情,不是一帆風順,而是磕磕絆絆地過了許多難關,當然也收穫了快樂與幸福。也許你經歷的職業比我多,可我卻賺了更多的錢。好了,不計較得失了。但無論如何,不論誰好誰差,我們最終還是回到了起點,重新開始。不管你怎樣努力改變,始終改變不了這種命運——就像走在狹長的幽徑上,總是有無路可走的一刻,於是掉頭,又回到起點;或沿湖走,也總有走到起點的時候。

於是,我們習慣了,習慣這種方式——不斷地探索,不斷地回到起點。正如朱自清所説的“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它們就這樣,有規律的活着,枯了,又青,青了,又枯——總是回到原點——枯死和生命的開始——發芽。沒有人會抱怨,上帝總是如此單調而枯燥——讓生命以同一種規律生存。所以,當萬物以死亡告終時,我明白:他又回到原點。

家門前有一棵桂花樹。秋天,桂花開了,飄香萬里。但到深秋時,地上便是一片桂花。不知怎的,有一天偶然發現,桂花樹被砍一大半,只留下短短的根。大家都歎息:這麼好的桂花樹被砍了,真可惜。那時正是冬天,樹根被布嚴嚴實實地包住。我湊上去仔細地看了看,樹皮有些枯黃,奄奄一息,我也開始惋惜。畢竟,家門口一片芬芳也不是什麼壞事。

來年春天,我又照常走過桂花樹時,驚奇地發現樹根旁多了一棵小小的樹,像樹苗一樣,嫩綠的'葉子,筆直的樹幹,看上去精神抖擻。老樹根確實已毫無生命力了,但它以小苗的形式重新開始,將活力撒滿樹苗,使它充滿了生機,如初升的太陽一般,充滿活力而朝氣蓬勃。

我雖在與你玩着那副棋,卻漫不經心地擺弄着。思緒飄着,不知不覺又想到了人生。人生似水,不經意間便悄然逝去。我還沒來得及弄懂萬物間的規律,又只得與青煙一同飄去,飛入青雲端。人們來到這個世界上,停留片刻,又將化做清風,回到那神祕的地方。生命是那樣奇特,不知從何而來,又將回到那不知名的地方。那一刻——萬籟俱靜,又是一個生命回到原點。有人想改變,但人們做不到。只有遵守遊戲規則,才能玩下去。

萬物都該回到原點的。最淺而易見的例子就是水了。水來自大海,浩瀚無際的海洋。經過太陽的照耀,一點一滴地匯聚成雲朵,悠悠地飄在天空中,飄來飄去。後來,又會變成細細的小雨珠,密密的掉下來。最後,又和各種河流一起,流進大海。又是來自大海,化為水蒸氣,變成雲……

它也回到原點,不是嗎?

這時,又望了望那副棋,發現自己走錯了一步,不禁感歎:“人生就是這樣——可以嘗試,卻無法回到原點,重新開始。”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落成雪。萬物終將消逝,卻又以另一種姿態回到原點,開始新曆程。我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低頭,棋又回到起點,剎那間,發現自己回到了原點。

回到原點作文 篇3

夜晚,博斯騰湖邊,我坐在竹筏上,腳丫在水裏搖着,望着湖邊的木屋,又看看在岸邊一盞燈火上飛舞的蟲子,望着天。這時的天色是一種不能用我所知道的形容顏色的詞來形容的,是種能讓人覺得像天使一樣的顏色。湖是黑色的,湖邊的山讓人恐懼,像魔鬼的面孔。不知道為什麼,風有着太陽的味道,太陽的味道很香,但説不出怎麼香法,想讓人吃掉它一樣香,不是飯菜的香味,不是香水的香味,可能是聖母瑪利亞頭紗的味道吧。蟲子叫聲很響,我大聲叫喊:“停下來吧,小寶貝!”一秒,兩秒,一片寂靜,到第三秒,有零零星星幾隻蟲子叫了起來,到第四秒,所有蟲子都叫了起來。我哈哈大笑,就在我笑聲中,十幾只不知名的黑鳥從天空飛過,翅膀拍打的聲音真美妙。我坐在竹筏上,披着有太陽味道的風,蓋着天,我像是在做夢,一切感覺不真實,但我寧願相信這是真的。因為這是大自然的夢。

在伊犁草原,住在平房裏,一早就被鳥鳴吵醒了,來到羊圈旁的台階上坐下,看着不遠處的山和山上的黑白色的羊,看着前面的小溪,看着綠色的草原……不知道過了多久,該吃飯了,吃饅頭就着奶茶,加上一點野菜。吃完後,就迫不急待地鑽進羊圈和羊玩,其他羊都去山上吃草了,就剩下兩隻生病的小羊羔。一隻黑色的,一隻白色的,我更喜歡黑色的小羊,很可愛,我叫它小黑,白色的叫小白。我到處摘最鮮美最鮮美的草給小黑吃。小白我沒理它,現在想起來真後悔。小黑沒有媽媽,小白也一樣,每當傍晚,羊羣回家時,羊圈被擠滿了,一股羊羶味撲鼻而來,我逆“流”而行,當時的場面一定很滑稽。每到傍晚,我都找不到小黑,也理所當然不能給小黑找媽媽了,一連幾次都是這樣的情況,後來我終於變聰明瞭,在羊羣回家前找一根草粘在小黑身上,因為小黑一身捲毛,很容易粘上去的。可是,等羊羣歸來,我又不知道小黑到哪去了,於是找啊找,終於找到了它,我到處給他找媽媽,可還是一無所獲。離開了伊犁草原,我最想念的就是小黑。

記得去和田沙漠的旅行。我們到達那兒,已經是午夜了,狂風撕咬着我的頭髮,我真怕它把我的頭髮吹掉,這裏的`風一點也沒了温柔的感覺,讓人恐懼到發瘋。好不容易來到了住的地方,被子裏灌滿了沙子,讓人不能睡好覺,那感覺難受極了。終於捱到了第二天早上,雖説“挨”但真正睡着時睡得還很舒服。第二天,太陽照在沙上,沙變成了銀白色的了。和田沙漠留給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兒的夜晚,記不清第二天是怎麼樣的了。我愛和田的沙漠,但愛中也有一些恐懼,我喜歡腳丫踩進沙裏的感覺,現在也一直沒有忘。

那是一個早上,在賽里木湖邊,我們租了一匹馬,我優(悠)哉遊哉地騎着馬,看着還在太陽下發光的湖面。這時,一個哈薩克少年走過來,問我能不能讓他騎一下馬,我不情願地下馬,讓給他騎。他跨到馬上,開始奔馳,馬蹄濺起的水花,打在他身上,他並不在意,任馬飛奔,時間彷彿在倒流,少年的頭髮和馬的鬃毛一同飛翔,藍天趕着雲跑,藍綠色的湖水倒映着冰山,少年和馬融為一體……我又感到像做夢,做着馬和少年,天和雲,水和山的夢。

大自然是快樂的原點,回到大自然就回到了快樂。我遠離了我所思念的地方,雖然它像一塊越化越小的冰,但它還在原處等我,站在高原上。

回到原點作文 篇4

她出生在一個江南的小鎮。雖説是小鎮,但四面環山,彷彿與世隔絕。在幼小的她看來,小鎮卻是世界上最好的地方,小鎮的每一片土地都是純潔的,都是美好的。小時候,她最愛去離家不遠的山澗裏玩,清澈見底的溪水是她最好的玩伴。青山綠水,讓她在喧囂的塵世中找的一絲難得的安寧。

她曾痴痴地想,那高山流水,便是她全部的世界。

可是時光沒有一直停留在那最純淨的地方。有一天,從城裏來了一個年輕的女老師。女老師和她説了許多城裏的事,把那個喧囂的世界帶進了她單純的心。她逐漸的瞭解到外面的世界,知道了這世界上許多繁華的地方,知道了許多她不曾知道的東西,也知道了她心中的小鎮不過是普普通通的一個落後的山區罷了。小鎮在她心中完美的形象漸漸消失,心中的美好一瞬間潰不成軍。那繁華的世界便成了她心中嚮往的天堂。於是,她立志要走出這山區,去看看女老師口中那繁華的世界。

她説服父母讓她到兩公里以外的鎮國小讀書。她向女老師學習知識,學習城裏的孩子所學的科目。她把自己埋在書堆裏,沒日沒夜的看書,沒日沒夜的做題。

然而她似乎忘了,山澗裏的流水依然叮咚叮咚的'唱着歌等她的到來,垂柳依然靜靜站立等她撫摸,沒有了她的歡笑聲,山中彷彿寂寥了許多。

十幾年後,她以全市第一的好成績如願走出小鎮,考到了上海的一所大學。

在大學的四年裏,她終於見識到了這世界的繁華。她一度迷戀着城市中絢爛的霓虹燈,她想,這可比兒時的煙花要美麗多了。可是在她的心裏,小鎮的山澗卻越發讓她想念。

大學畢業後,她找到了一份不錯的工作。她變得很忙,以至於她沒時間打電話回家報個平安。老闆很賞識她,認為她是個不錯的人才,放心地把好幾單生意都交給她。她在商場摸爬滾打好幾年,和她合作的人無一不稱讚她的優秀。

後來,她有了一家屬於自己的公司。她憑着出眾的才能,她很快在商場中打拼出一片天地。在商業圈中,她成了叱吒風雲的商業大腕。

可是在金融風暴中,她公司的業績一落千丈。她終究還是沒能挺過來。她所有的財產幾乎全都賠了進去。多少年,她看慣商場中的人從呼風喚雨到貧困潦倒,沒想到這次倒下去的竟然是她自己。在黑夜中,她第一次意識到在燈紅酒綠的花花世界中自己的渺小。她感到很空虛,好像她曾經的想法錯了那麼一點,她心中的天堂,彷彿並不是這個樣子的。她突然異常想念小鎮,想念那裏的親人,想念小鎮的安寧。於是,她東拼西湊,好不容易湊足了買一張回小鎮的車票。就這樣,她踏上了回家的路。

回到小鎮,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山澗中去。她聽見流水依舊唱着好聽的歌——這是城市中的搖滾樂所不能比擬的;她看見矮樹叢的枝條肆意地舒展——這是城市中剪得整整齊齊的綠化帶所不能比擬的;她嗅到花朵散發出自然的芳香——這是城市中濃烈的香水氣味所不能比擬的。當然,包括眼前這一幅大自然創造的山水畫,也是城市中所謂的大師級的人臆想出來的油畫所不能比擬的。

原來,苦苦尋找數十年,她心中的天堂,竟是曾經依賴着的小鎮。

她站在山澗中——她人生的原點,她感覺她好像與小鎮合為一體,彷彿小鎮,已經融入了她全部的生命。

她對自己説,她再也不要離開了,就好好的待在屬於她的原點中,直到老去,死去。

回到原點作文 篇5

佛家有云:"參禪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禪有悟時,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禪中徹悟,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可見,到達一定境界後,人們所追求的便是重回原點,重拾本真。

難忘畢淑敏的一句話:"額頭上沒有一絲皺紋的美人,怕血管裏流動的都是水。"的確,生活在現代世界裏的人們是不是已經忘記自己不施粉黛的素顏?是不是已經遺漏了真性的原點?我們習慣於擠出不由衷的笑容,習慣於對化粧品和麪具的依賴。孰不知我們暗自高興以為歲月的痕跡和世故的表情已經被統統遮去,卻恰恰也令自己最珍貴的一面,生命最澎湃的熱度一同被抹去。

生命的原點在於個性的張揚,在於情感的表露,在於性格的突圍。回到原點不是褪下成熟的外衣,而是撕掉不必要的包裝;回到原點不是原地散步,更不是退回起點,而是以淡定而真實的姿態上路,輕輕抬頭,已屈指行程二萬,轉身回望留下的痕跡,已翻越無數高山。

身為漢高祖劉邦智囊團的核心,張良可謂是為西漢王朝立下了汗馬功勞。也因此在劉邦登上皇位後第一個重賞的便是張良。然而張良卻選擇了明哲保身,自請告退,重新回到市井之間,重食人間煙火。在歷經了沙場和官場的腥風血雨後,張良選擇回到原點,摒棄了世間一切,他看透了,此時他已無慮名利,這也使他避免了韓信、彭越等鳥盡弓藏的下場。

然而陶淵明卻沒有選擇的餘地。不僅壯志無法施展,而且不得不在苟合取容中降志辱身和一些官場人物虛與委蛇。宗室內部的鬥爭,軍閥對政權的野心,不斷引起血腥的殺戮乃至激烈的火拼,多年來的經歷使他的思想發生了質的變化,他開始轉向躬耕自給自足,追求心靈的寧靜與澹泊。他結束了他仕途的努力和曾經的彷徨,義無反顧地走上了歸隱田園之路。陶淵明選擇回到原點是社會現實使然,是他的思想與社會現實無法調和的結果。然而在這種閒適的田園生活中,他找到了丟失的本真,達到了心靈發展的真正和諧的境地。

回到原點,雖不完美,亦叫人親切;遠離遠點,儘管精緻,但讓人生厭。回到生命的原點,是展現自己自然而感性的一面,是在生命的軌跡上撥動着最和諧的節奏,是在自己和他人的心中演繹着真善。

於是想起著名的人口學家馬寅初。儘管在那個人雲亦云的年代,多少學者為苟全學説已放下了知識分子的尊嚴,但馬老依然保持着不屈的.姿態。"寧鳴而死,不默而生。"造反者説他已丟掉立場的原點,我卻認為馬老回到了一個學者應有的原點——絕不向以力服人,不以理服人的人低頭。這個原點如此厚重而神聖,承載了人性的光輝和一個知識分子最倔強的底線。

原點不是起點,堅守原點者將會登上一個道德的高台。原點又是起點,堅守原點,回到原點者從這裏再出發,再揚帆起航,最淋漓也最真實,最平平淡淡也最轟轟烈烈。

在這樣一個浮躁的社會裏,我們滿足於"枝枝葉葉外不尋",但一個人人都標榜金錢、權力為原點的社會又何嘗不是一個迷失了原點的貧血社會呢?惟有每個人都自覺地回到原點,重獲人性的尊嚴,才有"民德歸厚"的一天。

回到原點,重拾本真。當回首身後走過的路,留下的痕跡,你會發現,回到的原點並不是原先出發的起點,而是對令一種境界探索的新起點。在這個過程中,生命得到了錘鍊,人格得到了完善,靈魂得到了昇華。

回到原點作文 篇6

1522年,麥哲倫環球航行結束,航船繞世界一個碩大的圓,最終回到了原點。這次偉大的航行證明了“地圓學説”的正確性,它同樣也揭示了一個深刻的道理:一切的探險終要歸於平靜,兜兜轉轉,生命終會歸其本源,回到原點。

回到原點是自然規律。觀一葉而知天下秋,難道知道的僅此而已?不,落木蕭蕭,經歷了四季的變換,經受住了電閃雷鳴的恐嚇,抵擋住狂風暴雨的侵襲,享受過和風細雨的滋潤……葉早已褪去了稚嫩的外表,被時光與自然磨練成為沉穩大氣端莊的一片,葉早已獲得了他所求的一切,在次年秋季到來時便毫無留戀地落下,落到那枝幹粗壯的樹木的根部,回到生命的原點。

葉不留戀,只因早已品盡苦樂,生命的厚度已經足夠,不再去死守樹冠上的.風光,它平靜地接受命運的安排,回到原點,為下一年的綠蔭如蓋奉獻一分。不僅是葉,自然界的萬物都難以躲避“回到原點”的結局,無論願意還是不願意,造物主在創造萬物的同時便也定下了這個不成文的規定,他讓我們一齊從起點出發奔向世界的各處,但又最終將每個人安置到起點。

他允許我們有個性地奮鬥闖蕩,卻又強制我們皆歸一處。這原點,是我們生命的宗源,進進出出的人數是有限的,前面的人回到了原點,後代才又有機會接過交接棒開始一次全新的旅程。回到原點是自然規律,只有回到原點生命才能繁衍生息。

自然規律的嚴密與有效不容質疑,在默默遵循回到原點這一原則的同時,喜刨根究底的人可能會自然而然地產生這樣一個疑問:“我們為什麼要回到原點呢?”

回到原點讓我們明得失。開創“貞觀之治”的唐代明主李世民曾言:“以史為鏡,可以明得失。”他説的“史”是歷代王朝的正史,對應到我們每一個尋常人身上便是“原點”。萬不可小瞧了這原點的作用,在生命的伊始,我們同原點一樣,是純淨無暇的一片。在一生的沖刷染色過後,我們成為了世界的調色盤,大多數人被雜亂的顏色弄花了衣裳以至於不堪入目,只有幾少數人能保持白衣的大體潔淨,而全然無污者則絕跡無疑。

但奇怪的是,我們自己獨身並不能意識到污濁或光鮮,我們需要一個標準的“比色卡”,那便是“原點”。一生的起伏跌宕,終換來一次迴歸,於是我們又看到了原點,比照着那個依舊純淨無暇的原點,我們這才能恍然大悟,幾十年的沉浮於世,使得自己富足有餘,卻永遠地奪走了曾經常駐於心的純淨,時光飛逝,也奪走那份單純於無邪,留給我們一副老練滄桑的臉,面對如初的原點。我們終於清楚得看清了一生的得失,勝負也終有結果。所有人都失去了出發時的面容,遊歷了一生,身子回到了原點,可事實上心卻早已迷途。

迴歸之旅讓糊塗一世的我們終於看清了自己的面目,也只有在回到原點的那一刻,我們才真正認識了自己,才真正為這一生畫上了或圓或缺的句號。

“有善始者實繁,能克終者蓋寡”。這裏的“始”和“終”當然不是自然的強制而是主觀的意願,受強迫而最終回到原點,終究不能達到最佳的效果,我們需要的是自己內心的指引,生命需要一個精彩的結局。那麼,回到原點,便是不可替代的結束語。

回到原點作文 篇7

“你説當年如果我沒有遇到你,我會不會考到重點高中?”起雲笑眯眯地望着遠敬,問道。

“你應該怪那年開始流行大戰殭屍。”遠敬懶洋洋的答道。

還記得是九年級三模的時候,起雲慢慢悠悠地找到課室,慢慢悠悠地坐到座位上等着開考,一隻漂亮的手就那樣映入眼簾,敲在了桌子上,起雲疑惑的抬起頭,瞧見了一位自己不認識的男生,“這是我的座位。”聲音落下,很好聽,很冷淡。起雲不滿的站了起來,瞪了那男生一眼,離開了。男生盯着桌上皺巴巴的准考證“起雲……”

結果是,他們考到了同一所中學。

起雲起初很不滿,如果自己當時沒認識遠敬,又怎麼可能由一代才女淪落到這種三流的?後來聽説那些在重點高中拼死拼活的,又釋懷了,誰沒有個落榜的時候!

高中時代,起雲和遠敬的到了近乎變態的地步。大家都以為他們是情侶,可起雲知道,他們是,只是。

起雲有時候會問“如果我走了你會記得我嗎?”遠敬會很乾脆的答到“不會。”然後起雲就會哈哈大笑,然後大呼不好玩,過會又問到“遠敬,人生有多長?”這時遠敬便會一本正經的説“人生就在你我之間。”然後兩人一陣沉默,緊接着換下一個話題。

高三,最近起雲的臉色很不好,老是咳嗽,咳得厲害的時候,遠敬也會關心的拍拍她的背,問道:“怎麼了?”起雲會慌忙的轉過身,打打自己的臉,讓自己看上去精神些,再回過頭來若無其事的説:“什麼怎麼了?沒事啊,你發什麼神經啊?”

這種情況持續了一個多月,直到一日,只是屬於他們之間很普通的一次追逐,起雲突然喊停,猛烈的咳了起來,遠敬跑過來一看,突然有了十八年來的恐懼,起雲咳出來的,都是血。

接下來,起雲住院了,當初死活不肯去,是被遠敬死扛到醫院的,現在倒是安安靜靜的躺在病牀上吃西瓜。然後又漫不經心的看一眼熟睡在牀邊的遠敬,流下兩行青淚,要死了麼。

肺癌,很不想承認的一個事實,起雲很早以前就知道了,也不難過,反正沒什麼好留戀的,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捨不得啦?是啊,當年她沒考重點高中是故意的.,玩植物大戰殭屍也是故意的,她不想把剩下的時間都浪費在那,

在病牀上又過了兩個月,算下時間,大學聯考應該開始了啊,遠敬這傢伙怎麼不去,還有啊,跟他呆在一起也沒見他考過試耶,也不罵他,真奇怪,在醫院倒也清閒,除了每天吃吃藥打打針,也還,蠻自由的。

又過了一個星期,起雲的病惡化了,起雲也知道自己時間不多了,開始有點不捨,還是當年的對話,只是換了內容“我走了你會記得我嗎?”“會”“遠敬,人生有多長?”“很長很長。”起雲知道這是遠敬哄她的,但她還是覺得很開心,這個和她有着同一個雲字的男生,會記住她的。

又過一月,起雲終於撐不下去了,她用微弱的聲音問:“我走了你會記得我嗎,我要聽真話……”“……不……會”“遠敬,人生倒底有多長?”“人生就在你我之間。”起雲聽完笑笑,恍惚間似乎沒抓住遠敬,起雲以為是自己眼花,只是輕聲説:“你要好好活下去……”永遠閉上了眼睛。

遠敬靜靜的望着面前的起雲,苦笑的喃喃“要怎麼好好活着……要怎麼讓一個靈魂好好活着……”

遠敬早就死在一場車禍中,當時敲起雲的桌子,只是因為看到大家都在複習,只有她一人無所事事的樣子,下意識的敲敲而已,沒想到她看得到他,還觸得到他,只是在她死的時候,終於觸不到他了。

遠敬看着起雲的屍體被火化,慢慢的隱去了身影。

一切,又回到原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