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的詩句—《滿江紅.中秋寄遠》

《滿江紅.中秋寄遠》這首詞寫得非常好,字裏行間透露着詩人豐富的情感,我們先一起來看看這首詩的原文。

中秋節的詩句—《滿江紅.中秋寄遠》

 《滿江紅.中秋寄遠》原文

快上西樓,怕天放、浮雲遮月。但喚取、玉纖橫笛,一聲吹裂。誰做冰壺浮世界,最憐玉斧修時節。問嫦娥、孤冷有愁無,應華髮。

玉液滿,瓊杯滑。長袖起,清歌咽。歎十常八九,欲磨還缺。若得長圓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別。把從前、離恨總成歡,歸時説。

《滿江紅.中秋寄遠》賞析

這是一首中秋懷人詞。它並不注重對月夜美景的具體描寫,而只借月亮的圓缺和宴會的氣氛來表現對遠方親人的懷念之情。其內容略同於蘇軾名篇《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但風格與手法各別。蘇詞充滿浪漫氣息和奇特想象,此詞則快言快語,直道眼前事,直抒心中情,寫實特徵比較明顯

上片寫賞月。當頭一個“快”字,生動的表現了作者借月懷遠的迫切心情。以下寫月而寄情。最可注意的是“問嫦娥”二句。嫦娥獨居廣寒宮,淒涼孤寂,這神仙日子怕不好過吧,想必你早已愁得頭髮花白了!這裏暗用李商隱《嫦娥》詩中“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的句意。這實際上是明寫月中仙子,暗指自己的懷念對象。從自己對對方的懷念,設想對方也在千萬裏之外孤零零地懷想自己,也許頭髮都急白了吧?語意雙關,含蓄雋永。

下片直接宣寫離情,盼望早日團圓。過片四句,由夜宴飲酒和歌舞引出人各一方的哀愁。“歎十常八九”二句,以月之難圓而常缺,喻人之離多而會少。“但願”以下至結尾,則轉為樂觀曠達之調,深信離別的日子定會過去,有情人終有團聚之日。這與蘇軾“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是同一胸懷,表達的都是對人生的樂觀態度。作者畢竟是英雄壯士一流人物,雖寫人人難免的離愁別恨,卻不墮入低沉瑣屑之中,更不作無病呻吟,這正是辛派豪放詞的本色。

《滿江紅.中秋寄遠》的作者簡介

辛棄疾,1140年5月28日生,字幼安,號稼軒。歷城(今山東濟南市)人。南宋愛國詞人。出生時家鄉已被金所佔領,二十一歲參加耿京領導的抗金起義軍,任掌書記,1162年奉表南歸,高宗召見,授承務郎,轉江陰籤判。後任司農寺主簿,出知滁州、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撫使、知隆興府兼江西安撫使、湖北轉運副使、知潭州兼湖南安撫使等,任職期間,都採取積極措施召集流亡,訓練軍隊,獎勵耕戰,打擊豪強以利國便民。後被誣落職,先後在信州上饒、鉛山兩地閒居近二十年。晚年被起用知紹興府兼浙江安撫使、知鎮江府。在鎮江任上,他特別重視伐金的準備工作,但為權相韓侂胄所忌,落職。一生抱負未得伸展,1207年10月3日,終因憂憤而卒。後贈少師,諡號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