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情感隨筆推薦:香樟情緣

編者按:《香樟情緣》通過窗前的兩棵香樟樹,講述了一位老師的教學回憶,也表達出自己對故地的那份難捨之情。

生活情感隨筆推薦:香樟情緣

天降甘雨,滋養大地,地昇陽氣,萬物萌發。窗前的兩棵香樟樹,齊齊的嫩芽,漸漸長成綠葉,當某天抬頭看時,樹冠青翠欲滴、擠滿庭院。現在這兩棵香樟樹可大,差不多有六層樓高了。

可三十六年前,這兩棵樹還只有一人來高。在樹旁是一棟兩層的木板樓,我記得住着一位四十開外教物理的曹老師。周邊是村民菜地。大約在金秋十月,我大學三年級時,來到雙峯一中實習,學校正好安排住在這棟樓靠河邊樓下的房子裏。每天從這裏步行上百米土路,穿過菜地,去校內備課、聽課或上課。一天要在這兩棵樹邊走過三、四次。一羣年青小夥子,朝氣蓬勃,求知強烈,哪裏會注意這兩棵小小的香樟樹呢?

那時的雙峯一中校園小,進校就見操場邊青磚砌成的數棟平房教室,操場西邊的禮堂、食堂、學生宿舍等,還有圍牆處紅磚砌成的一棟兩層教學樓(第二教學樓原址),整個校園三十多畝。北邊有一個小門,教工和我們實習生每天要在此經過好幾次。記得有一次查完寢室,向班主任回報學生情況誤了時間,發現小門己上鎖。幸好那圍牆不高,我們幾個同學就只好……,現在回想起來覺得好笑。因住房靠近湄水河,常常穿過菜地,在晨霧中來到河邊洗刷,欣賞着菜地裏白白的蘿蔔,一顆顆大白菜,河邊隨風搖拽的柳樹,清澈見底的河水,潔淨美麗的卵石。這美麗的風景,有着小河流水的鄉村氣息。

大學畢業後回到雙峯,先在四中和二中等校教書,在相隔十六年後,於一九九七年八月調入一中(前一年在複習班代課)。此時,我四十出頭,雖入不惑之年,但精力充沛,看上去比實際年齡略少。這時的學校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一進校門就是花園,面積翻了幾倍,我實習時的二層木板樓己圈在校園內,菜地變成了足球場、風雨球場和新教工宿舍。原來的老教室換成了科教樓、思源圖書館和第一教學樓。拆了禮堂和食事堂,建了兩棟五層的學生宿舍樓。校園進行大量的綠化和美化,看上去是已是花園式學校。當我在這裏又工作四、五年後,學校為滿足全縣教育事業的發展,進一步擴建,興建了建和體育館、第二教學樓和生活服務大廳等,校門處小花園變成花崗巖鋪成的廣場,還有一尊高高的蔡和森塑像。校園面積已超過百畝,學生人數從一千人左右增到四千餘人,大學聯考本科上線由一百多人増到超千人,上清華北大人數最多時七人,己是一所湘中名校。

在20xx年初,在學校領導主持下,拆除這棟二層木板樓,集資籌建新教工宿舍。我有幸分了房子。剛入住時,我從窗子望外看,這兩棵香樟樹齊了我家的三樓,枝繁葉茂,蒼翠若滴。當晨曦初露時,小鳥嘰嘰喳喳的鳴叫,清脆悦耳,喚醒夢中人,隨後聞到從操場廣播裏的歌聲。這兩棵香樟樹是院子裏一道亮麗風景。每天從樹旁經過,春夏秋冬,寒來暑往,不知不覺又過了十年。由於人氣旺,樹長得快。而近五年我待在合肥,回家一看這兩棵香樟樹與六樓齊了,己是參天大樹。

往新城的雙峯一中讀書(這裏改為縣辦國中的永豐中學)。新校有近三百畝,完全按照一流高中學校的理念設計,對校園進行合理佈局,注重校園文化建設。教學區、生活區、運動區,還有休閒區等,有巧奪天工之妙,看上去建築美觀,色彩亮麗。由於綠化到位,自然、大氣、洋氣,賞心悦目。完全是一所高規格、功能齊全、環境優雅的學校,據説在湘中地區要領先幾十年。

而此時,我兩鬢斑白,退休在家。閒暇無事時,推開窗子,看看這兩棵香樟樹,越看越覺得喜歡,越看越覺得有感情。儘管昔日的同事和好友去了新校,但我決然留下來!香樟樹呵,早前的夥伴,至今依然是夥伴。站在窗前浮想聯翩。覺得時光好象院子外邊湄水河中的水,日夜奔流不息;那河邊的風景日新月異;校園裏的花草樹木,四季榮枯;在歲月輪迴中人慢慢變老;雙峯一中由小變大,由舊變新,由弱變強;縣城在近四十年中的變化也是滄海桑田……。世間萬事萬物按自身規律都在變,而唯獨我對老校區的情懷沒有變。當我在外地時,常常想着窗前的香樟樹;當我住在校內時,常在樹下走走看看想想。人在一個地方生活久了,那裏的山、那裏的水、那裏的花草樹木就慢慢溶化在自己的血液中,樹因人的靈氣而茂盛,人因樹的芳香而興旺。

故地難捨呵!真的難捨!

作者:朱志彬

公眾號:生活隨筆以文為樂

※本文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