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中的成語典故

成語是語言外事實的一種反映形式,通過具體的表達抽象的,通過可感覺、可觸摸的表達無形的。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整理的論語中的成語典故,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論語中的成語典故

論語中的成語典故篇一:見賢思齊

人們常説“物以類聚,人以羣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以從朋友身上往往可以照見自己的影子。如果交到好的朋友,獲益匪淺;但如果交友不慎的話,很可能會給自己帶來不好的影響。我們遇到的人總有“賢”與“不賢”之分,那麼在交友的時候,應該注意什麼呢?

孔子説:“看見德才兼備的人,就要努力向他學習,做到和他一樣;看見德行有虧的人,就要反省自己是否有同樣的缺點。”這段話出自《論語·里仁》,原文是: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其實,“賢”與“不賢”這兩種人,為我們朝不同的方向打開了兩道門,而“思齊”和“自省”,則是我們自身不斷進步的動力。唐太宗李世民在這方面就做得比較好。他知人善任,舉用賢良,能夠從賢者身上汲取優點。他有著名的“三鏡説”:“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意思是説,以銅鏡自照,可以整理好衣帽;以歷史為鏡子,可以從中看清楚朝代興衰的緣由;把別人當成鏡子,可以從他們身上看到自己的優劣得失。

論語中的成語典故篇二:發憤忘食,樂以忘憂

一天,葉公向子路問孔子是什麼樣的人,子路一時不知該如何回答。事後孔子對子路説:“你為何不這樣説,他這個人,一發憤學習就忘記吃飯,內心一快樂就忘記憂愁,連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呢。”這個故事出自《論語·述而》,原文是:

葉公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正是有了這種勤奮不倦的為學精神,孔子才掌握了淵博的知識,並授徒講學,成為一位大教育家、大思想家。天道酬勤,一個人如果有了“發憤忘食,樂以忘憂”的精神,再配合科學的工作、學習方法,一定會取得成功。

論語中的成語典故篇三:逝者如斯

“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這是朱自清《匆匆》一詩裏開頭的幾句。古往今來,對光陰易逝的感歎在文學作品中不勝枚舉。南宋儒學家朱熹在《勸學》中也説:“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其實,這種感歎早在兩千多年前的《論語》裏就出現了。

孔子在河邊感歎説:“一去不復返的時光就像這河水一樣啊!日夜不停息地奔流。”這話出自《論語·子罕》,原文是: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後人從中提煉出一個成語“逝者如斯”,用來比喻光陰如流水,一去不復返。

論語中的成語典故篇四:過猶不及

子貢問老師説:“子張和子夏哪一個更賢德?”孔子説:“子張做事總是過頭,而子夏總是做得還不夠火候。”子貢説:“那麼是子張要好一些嗎?”孔子説:“過分與不夠是一樣的。”這段話出自《論語·先進》:

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曰:“然則師愈與?”子曰:“過猶不及。”

“師”即子張,“商”指子夏,兩個人都是孔子的學生。成語“過猶不及”就出自此處。在孔子看來,事情做得過了頭和沒有做到位效果都是不好的。“過猶不及”這個成語提醒我們,無論做人還是做事都要把握好“度”。比如在人際交往上,過於冷漠不行,過於親密也不行。保持一定的距離是對對方人格的尊重,這種尊重即便在親近的人中間也該保留。無論對待朋友還是對待親人,都應該把握好分寸,適度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