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門立雪》讀後感範文(通用3篇)

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你想知道讀後感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程門立雪》讀後感範文(通用3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程門立雪》讀後感範文(通用3篇)

《程門立雪》讀後感1

今天晚上,媽媽給我讀了一個成語故事,名字叫《程門立雪》。

它的大概意思是:宋朝有個著名的學者叫楊時,他精通史學,能文善詩,人稱龜山先生。

有一天,楊時在學習上碰到了難題,他聽説有個叫程頤的老師,便和他的同學一起去請教。當他們達到程頤家門時,看到程頤正在午睡,為了不影響其休息,他們就不聲不響的站在大門外等候。其實程頤並沒有睡着,他明明知道二人在門外等候,只是有意考驗一下他們求學的恆心。

這時,外面已下起了大雪,楊時和同學站在門外手腳都凍僵了,可是他們就是不肯離開。不知過了多久,程頤睜開了眼,讓他們進來了。兩人這才彈去身上的`積雪,走了進去。這時,門外的積雪已有一尺多深,在楊時和同學站過的地方,留下了兩對深深地腳印。

讀了這個故事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我也要向楊時學習,學習那尊敬老師和長輩的精神,虛心好學。求學心切的美好品質。

《程門立雪》讀後感2

我們的成長離不開老師,我們的成長老師付出了辛勤的勞動,所以我們要愛老師,要尊重老師,程門立雪。今天,我就讀了一篇關於尊重老師的文章,這篇文章就是《程門立雪》。

《程門立雪》這篇文章寫的.是楊時和他的同學們有一道題不會,楊時提議:“我們去問程頤先生吧!”同學們很贊成。他們到了老師家,可是老師正在睡覺呢!這時,書童走過來,説:“先生這幾天足不出門,夜以繼日讀書,坐累了只是站起來走走。今天看他挺高興的,可能想出眉目了,想打一個盹,還睡得挺香呢!”聽完了書童的話,他倆躡手躡腳地站在院子裏,靜靜地等待。

雪下得很大,風颳的更猛。但兩個學生還是站在那裏。等程頤醒來的時候,外面的雪已經厚達一尺,這就是《程門立雪》的故事。

老師很辛苦,既要教書,又要育人。既要給我們傳授知識,又要教我們怎樣做人,所以我們要尊重老師,關心老師。

《程門立雪》讀後感3

《程門立雪》講的是:宋朝學者楊時很愛學習,也非常尊敬老師。

一天,他和一位同學在讀書時,因為一個問題而爭論了起來。為了儘快解除疑惑,他們冒着鵝毛大雪去請教程老師。來到程老師家門前,守門的童子告訴他們,程老師還在睡覺,於是他們便在門外等後,大雪在下着,不一會兒,他們身上就落滿了雪。程老師醒了,看見了他們,便讓他們趕緊進屋,並詳細的解答了他們的問題。

這個故事中楊時能在門外等老師醒來解決學習中的疑惑,説明他很尊敬老師,另外體現了他執着追求真理的`精神。他們為了解決疑惑,持之以恆,堅持不懈,一直等到老師醒來給他們解答疑惑以後才離開。

我一定要向楊時一樣,尊敬師長,做一個不怕吃苦、愛學習的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