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美讀後感

當閲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談美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談美讀後感

談美讀後感1

譬如《論語》,“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幾句話決沒完全描寫出孔子説這番話時候的心境,而“如斯夫”三字更籠統,沒有把當時的流水形容盡致。如果説詳細一點,孔子也許這樣説:“河水滾滾地流去,日夜都是這樣,沒有一刻停止。世界上一切事物不都像這流水時常變化不盡麼了過去的事物不就永遠過去決不回頭麼了我看見這流水心中好不慘傷呀!……”但是縱使譬如《論語》,“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夕”幾句話決沒完全描寫出孔子説這番話時候的心境,而“如斯夫”三字更籠統,沒有把當時的流水形容盡致。如果説詳細一點,孔子也許這樣説:“河水滾滾地流去,日夜都是這樣,沒有一刻停止。世界上一切事物不都像這流水時常變化不盡麼了過去的事物不就永遠過去決不回頭麼了我看見這流水心中好不慘傷呀!……”

之前一直覺得有時候自己的表達過於詳細,反而很尷尬,會破壞一定的美感,正如朱所言

據這個雕刻,討論美術上含蓄的道理。以上是從各種藝術中信手拈來的幾個實例。把這些個別的實例歸納在一起,我們可以得一個公例,就是:拿美術來表現思想和情感,與其儘量流露,不如稍有含蓄;與其吐肚子把一切都説出來,不如留一大部分讓欣賞者自己去領會。因為在欣賞者的頭腦裏所生的印象和美感,有含蓄比較儘量流露的還要更加深刻。換句話説,説出來的越少,留着不説的越多,所引起的美感就越大越深越真切。人世間的偉大不是由理性鑄就談情與理性,朱光潛這一點和烏合之眾不謀而合,

這就是人性,羣體中的.個人不但在行動上和他本人有着本質的區別,甚至在完全失去獨立性之前,他的思想和感情就已經發生了變化,這種變化是如此深刻,它可以讓一個守財奴變得揮霍無度,把懷疑論者改造成信徒,把老實人變成罪犯,把懦夫變成豪傑。羣體在智力上總是低於孤立的個人,但是從感情及其激發的行動這個角度看,羣體可以比個人表現得更好或更差,這全看環境如何。一切取決於羣體所接受的暗示具有什麼性質。……羣體固然經常是犯罪羣體,然而它也常常是英雄主義的羣體。正是羣體,而不是孤立的個人,會不顧一切地慷慨赴難,為一種教義或觀念的凱旋提供了保證;會懷着贏得榮譽的熱情赴湯蹈火……這種英雄主義毫無疑問有着無意識的成分,然而正是這種英雄主義創造了歷史。如果人民只會以冷酷無情的方式幹大事,世界史上便不會留下他們多少記錄了。

所以説再很多事情上人是控制不住自己的,壞人也有憐憫之心,源自於我們內心的潛意識,是人類幾千年來的傳承,這才是人性,這才是我們的信仰,我們自己,才是自己的上帝。

但是人性究其根源還是神性與劣根並存的種類,有時一念之差,差之千里,一定要發揚自己神性的一面,以木棒撬動地球。

談美讀後感2

在未看《談美書簡》之前,我對“美”也有基本的認識。當兩個人站在一起時,我能辨認出誰更漂亮;我能感受音樂的美感,也能感受繪畫的線條感。但在讀完這本書之後,我對“美”有了更深的認識。

“美”是一種生活積累。

即使是嬰兒,他對醜與美也有自己的認識。看見美的,他會笑;看見醜的,他會哭。可他對於音樂,美術等作品只能發出最基本的感觸——面部表情。他不會評論,不會指出優點與缺點。普通人經過生活的洗練,漸漸看懂時間的美與醜,但對專業性的評價無法理解。我們無法理解凡·高的極端美學,無法理解那些抽象的繪畫,唱不出飽經滄桑的歌曲

還記得汪峯的歌中曾這樣唱道:咖啡館與廣場有三個街區,就像霓虹燈到月亮的距離。對於很多沒有外出打拼的人來説,也許這句歌詞對他們的感觸不深,他們只讀出了無奈。而對於一些外出打拼的人來説,感觸之後,他會回憶那段艱辛拼搏的日子。就像歌者自己,在他體會人生的心酸之後,他的歌聲中充滿日月的傷痕,像刀疤一樣不可磨沒的痕跡,這時,他給聽者帶來的是滄桑的美感。所以,“美”是一種生活積累。

“美”是一種生活常態。

每次讀《西遊記》、《紅樓夢》時,我會用很多種不同的節奏去讀它們。閲讀《西遊記》應是歡快的;《水滸傳》前半段應是感歎,中間是豪邁,最後是惋惜;而閲讀《紅樓夢》時,應是慢條細語,就像書中小姐們説話一樣,不經不慢。就像在《談美》書中,朱光潛先生説,他在讀書時,讀到有人拿到要刺殺一個人時,他心也被拎了起來。讀到緊張處,你的讀書速度也會變快;讀到傷心處,讀書心情也會低落,讀書節奏也會變慢。而我們在這些節奏中,就慢慢領悟了什麼是美,所以“美”是一種生活常態。

“美”也是需要去品味的。

真正的.美學大師,像朱光潛老先生,他們都是博學多才。至少得精修文學,心理學,甚至是一些哲學,社會學派的學説。只有經過大量的知識的積累,才能真正品味“美”,發現“美”。比如説,音樂的“美”感,文學可助你豐富想象的空間,聲樂學可助你評論唱的好與壞,心理學能讓你理性地看透作詞者,作曲者的心情。經過這些思想的裝飾,我們就可以更好地品味美感。每當聽到“北風那個吹”這首歌時,腦海中就閃現下雪之後,枝頭掛滿的雪晶,喜兒穿着大紅的新衣,期盼爹爹的回家,高興,興奮,出現在她的臉上,從理性上説,這首歌曲體現勞動人民渴望幸福生活與熱情的生活態度,還有人們在美好時節閤家團聚的習俗與心理。

“美”是一門藝術,甚至可以説是一門生活的藝術,因為每個人都要掌握它,把握好它。這樣生活才會多一些“發現”樂趣,才會使自己比別人多一份才華,多增一份氣質。

談美讀後感3

讀完《談美書簡》總體感覺就是稀裏糊塗,包含了各種不明白。留下鮮明印象的很少而且也模模糊糊的記不清楚,也許是這本書的內容本身就很乏味或者專業性很強,雖然作者也竭力寫得明白清楚而不是趣味,最好能達到“深入淺出”的目的。但就我本身而言,一個從為看過聽過“美學”,壓根不知道有美學存在的人,突然讀到一本美學大師談美學的書,總覺得有些唐突,甚至是不知如何是好,難以應付。

可以做個比喻來形象的詮釋我的感覺。

看這本書,就像看T台秀一樣。看着各種各樣想盡辦法創新的時裝,卻得不償失的讓人看到另類的搞怪,難以接受。但當你知道這是一位知名大師嘔心瀝血的作品,你就會按奈住自己的煩躁,耐心品位,試圖找到一點可以看的過去的地方。但當你發現這樣也是徒勞的時候,你又看到別人對這些設計讚不絕口,你便會心生疑惑,不得不從其他方面來尋找樂趣以作消遣。於是你便會將注意力轉到主體的龐雜部分,比如你會欣賞模特的粧容、身材、造型,或者聆聽秀場的音樂,或者研究T台的設計。總之,你會找到主體以外出彩的地方,以便使自己感到欣慰,沒有白白的浪費時間,但卻忽略了作品本身的.內容。

讀它,需要靜心,在一大堆晦澀難懂的文字中,努力的想尋找到一點能讀懂的,能理解作者觀點的,但往往是努力與收穫不成正比。

和服裝設計師類似,作者也努力的想做到使文章通俗易懂,但卻收效甚微。至少作為萬千讀者之一的我,確實是在還沒弄明白是怎麼一回事的情況下就讀完了,只留下一些模糊的對美學的認知。當然,這也不能全怪作者。或許是內容涉及知識面太廣,含蓋內容太多,這就對我像我一樣知識面狹窄的讀者造成了很多的捆擾。這個問題,即使作者再怎樣神通廣大也解釋不清楚。比如,書中常提到的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我根本就沒接觸過,試問,我又怎能理解透徹呢?所以,我還是要多讀書,多涉獵些不同領域的知識,也許這樣,便可以理解此書的內容。(當然,這是後話)

正如看T台一樣,如果我看不出精彩的的,無法理解晦澀難懂的內容,我就會從其他細節方面來尋找這本書的精彩,好鼓勵我繼續讀下去。作者朱光潛先生,是一位民族責任感很強的人,他對社會學風很是憂慮,也不斷鼓勵年輕人去打破禁區,為文壇帶來清風。他也確實是個“老實人”經常自我反省,不斷思考,不斷改正,不斷進步。他這種務實的科研精神,是他的思想精華,也是這本書的精華。而且,作者在這本書中一直流露出的是謙虛,謹慎的態度。他的文字也給人一種親切的感覺,並沒有拘人與千里之外的意外,這也是朱光潛先生與其他一些咬文嚼字,拿理論拘人與外,讓人心生畏懼的學者的最大不同,這才是真正有學識的表現。“唯有品質好的人才能寫出好書才能寫出好書”,所以,從這點上來説這本書也有它的可貴之處。

對於這本書,我沒有讀懂,所以,也不敢枉加評論。只希望以此來記錄下讀它的心情,也算是一種紀念吧。

談美讀後感4

美是什麼?經常用這個字,卻沒有深究過。猛然一想,美就是看上去很舒服,很自然,賞心悦目,帶給人愉悦感,這些都是我對美的直覺了。讀了朱光潛《談美》讓我對美有了一些深入的認識和思考!朱自清先生在序中所述:孟實先生引讀者由藝術走入人生,又將人生納入藝術之中。這種“宏觀的眼界和豁達的胸襟”,值得學者深思。是最令我驚奇的了!直到讀完,我才悟出其中一二。

令我意外的是,朱光潛先生開場談到的竟然是:“俗”無非是缺乏美感的修養,我只有一個很單純的目的,就是研究如何“免俗”。假若你看過之後,看到一首詩、一幅畫或是一片自然風景的時候,比從前感覺到較濃厚的趣味,懂得像什麼樣的經驗才是美感的,然後再以美感的態度推到人生世相方面去,我的心願就算達到了。

由景物的美推到人生之美,這是一次對美的體驗的深刻旅程!

對一顆古鬆的三種態度讓我明白何為美感的。他説:由於知覺不完全是客觀的,各人所見到的物的形象都帶有幾分主觀的色彩。古鬆並不是一件固定的`東西,它的形象隨旁觀者的性格和情趣而變化。各人所見到的古鬆形象都是各人自己性格和情趣的返照,古鬆的形象一半是天生的,一半也是人為的。有審美的眼睛才能見到美。脱淨了意志和抽象思考的心理活動叫做“直覺”,直覺所見到的孤立絕緣的意象叫做“形象”。美感經驗就是形象的直覺,美就是事物呈現形象於直覺時的特質。這算是美感的概念了!

我抬頭望向窗外,晴空萬里,一直能望到遠處的橋,橋上奔流的車,還有河對岸的高樓,生活從沒有因為誰停止過它的節奏;而眼前鬱鬱葱葱醉人的綠撲面而來,我手捧着書,輕酌一杯清茶,偶有清風徐來,享受片刻的歲月靜好!這或許就是生活之美吧!當我們站在適當的距離之外看人生世相,於是這豐富華嚴的世界往往可以成為很美的意象!

午餐,我煲了海米冬瓜蟹菇湯,味道非常的鮮美,乳白的湯中點綴着紅綠,煞是好看。兒子卻開玩笑説,不過就是個海腥味嗎!我説你怎麼這麼剎風景呀,真是缺少美感!讀讀朱光潛《談美》你大概就能體會到了。“鮮美”呈現的是多麼美的意象呀!

生活的美還需要一顆能夠感知美的心呀!感知美的能力是需要學習的。

在“慢慢走,欣賞啊”———人生的藝術化一篇中寫道:“人生本來就是一種較廣義的藝術。每個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這種作品可以是藝術的,也可以不是藝術的。過一世生活好比做一篇文章。完美的生活都有上品文章所應有的美的點。”

人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情趣豐富的,對於許多事物都覺得有趣味,而且到處尋求享受這種趣味。一種是情趣乾枯的,對於許多事物都覺得沒有趣味,也不去尋求趣味,只終日拼命和蠅蛆在一塊爭温飽。

若生活沒有“覺得有趣味”的欣賞,於是這豐富華麗的世界便成為一個了無生趣的囚牢。美是欣賞,美是生活的趣味!

朱光潛《談美》讓我認識到生活之美!人生之美!

談美讀後感5

美是什麼,我不知,也未曾有人能夠給他下個界説,她看的見,摸得着,但你卻道不出,言不明——她為何物。

所以我帶着探知的心,翻開了朱光潛教師的《談美書簡》——這部在他82歲所寫的著作包含着他許許多多的人生感悟和對美的共同見地,而我也開端了對美細細品讀。

朱老先生以十三封回信的方式,展開了對美的見地,或許是我所學的常識過分匱乏,我並沒能夠悉數了解,但有許多都讓我獲益頗深,在這我就只談談其間的幾封信吧。

前兩封簡略的介紹了一下怎麼學美學,而第三章卻是談人,把這一封放在了一切的主題之首,我想這應該也是作者的一個思維吧,不管學習什麼都應該先學會做人,其次才是學習其他,假如一個人連做人都不會,那也更不必談其他了。而單關於美學來説,美是一種價值,而價值歸於經濟的領域,不管是運用仍是交流,總離不開人這個主體。先有了人,然後才有了美學之説。

人是一個理性的個別,有自己的思維感悟,在我看來儘管美是客觀的,但她仍然能夠説是一個唯心主義的產品,美沒有任何要求,美有許多方面,比方作者在文中舉得比如在《巴黎聖母院》這不鉅著中,雨果便對美字詮釋的酣暢淋漓,文中那位既聾啞而又奇醜的敲鐘人再見到那位能歌善舞的吉卜賽女郎是,吞吞吐吐地用力連身叫“美!美、美…”我想這位敲鐘人必定沒有研討過什麼是美,這是他的由衷之言,關於美的事物表象的讚賞,而後來他由於犯了錯而遭到暴打,是這位吉卜賽女郎給了她水喝。他仍然對着這女郎贊着美、美、美,不過這不在是表面的美麗之美,而是心靈的美,敲鐘人看清了魂靈的醜陋與美麗,所以後來每個緊要關頭他都成了這位女郎的救護人,最終他們死在了一塊,他們都是美的,敲鐘人表面長得奇醜無比,但那美的心靈,點綴了他並不美麗的.面龐。所以朱老先生也驚讚“雨果畢竟是一個名不虛傳的巨大作家”,他對美的敍説十分的到位,實際與幻想的結合,讓美變得立體,有了人的滋味。

這些算是對美的一個認知,後來朱光潛先生説文學作為言語藝術的共同位置,這一點我也是十分認同的,美不必定是畫,不必定是一種很雜亂的東西,對我來説言語便是一個很美的東西,你能夠運用言語來描繪任何一種東西,能夠從言語中體會出意境,幻想出景象的容貌,言語的運用也充滿着各種藝術方法,關於人物美的雕琢,風光美的讚賞。所以我以為若想研討美學,文學的研討也是必不可少的。

正如朱光潛所説“研討美學的人假如不學一點文學、藝術、心理學、前史和哲學,那會是一個更在的短缺,並且會成為‘空頭美學家’”,美學並不是一個孤立的事物,她能夠説是一個別系,而在這之中融合着許多門的學識,若你都有所觸及,那麼我相信你對美學的知道又深入了一分,因而我期望憑着對美學的喜歡,求知的精力,我也將會漸漸瞭解一些從前生澀難明的內容,讓自己的精力世界變得更充分。

談美讀後感6

《談美》全書共有15個話題,也就是15封信。首先他先提出了“美感修養”的問題,用我們的話來説就是“免俗”。這是對“利害圈”和物慾要有一些超越,有一些精神的寄託,有一些理想與情趣,其中藝術活動就可以起到這種超越利害關係的作用,在“無所為而為”中淨化心靈,得到人格精神的提升。

提到“美感修養”的問題,我們都會問:如何培養美感呢?朱光潛通俗而又深入的進行了論述。他點明:審美的態度和審美的眼睛是要逐漸養成的。作者在談到人對事物的不同態度,或者説每個人的出發點不同,觀察事物的立足點就不同,同樣的事物在不同心態的人的心理或視覺上都會有其獨特的反應。一棵古鬆,木材商是商業的心態去看,看到的是古鬆的實用性;科學家是研究的心態去看,看到的是古鬆的科學性;而畫家用欣賞的心態去看,他用審美的態度,嚐到了美的味道。古鬆在不同人眼裏映襯了三種效果,只有畫家不是從“用”的角度去看,而是如朱先生講的.:“無所為而為”的欣賞眼光去看的特點,説明人異於其他動物,除了生活需求外,還有更高尚的追求“美”。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俗語講:“距離產生美”。其實朱光潛先生就明確的指出了美和生活的距離。真實世界籠罩了霧、雪或雨就容易給人們另外一種聯想,其狀態使真實世界同你我之間產生了距離,因而有了古往今來的詩情畫意等及賦美感的意境。就如同美學上的“移情作用”,把自己的情感轉移到外物上去,彷彿覺得外物也有同樣的感情。所謂:藝術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我想應該也有這個道理。美和實際應該保持一定的距離,要看到事物本身的美,必須把它擺在適當的距離去看,而且要拋開實際生活中的物慾去看,才能真正的沉浸在藝術的美感當中。一些人們對於熟悉的事物總是容易忽略它的美,因為太過熟識沒有了距離和神祕感,從實際生活中找不到真正的美。有了距離,才會有嚮往,美就會出現在你的眼前。

天才也是靠勤奮得來的,沒有不需要勤奮就獲得能力的。下功夫才會思如泉湧,才會有靈感。朱光潛先生引用杜工部的話:“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就是告誡我們要踏踏實實用足功夫,筆下才有神韻。心中才有靈感,靈感才可以映射出一個人的才能,但天才的背後卻是下苦功服磨練心境、意志、技巧。所謂: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講的也是這個道理吧!

這第13封信,通俗易懂,使我對美學有了第一次有了清晰的認識。語言是那麼親切自然,知識在這種脈脈温情的態度中傳達出來,其間沒有美學中那種概念的堆砌,卻使人們對美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最美麗的人生一定有美的人生態度,所以,我想每個人都應讀一讀這第13封信,深入淺出,引人入勝的語言,會讓你喜歡上這第13封信,讀完後,一身輕爽,淨化了心靈,提升了精神世界。它會對你有所啟示的。

談美讀後感7

本文作者朱光潛,字孟實。他90歲生涯的大部分都貢獻給了中國的美學事業,所以晚年的他被尊稱為“美學老人”。

朱光潛的《談美》寫於1932年,由著名的開明書店出版。在此之前,他寫過一本《給青年的十二封信》,用書信的形式,漫談文藝、美學、哲學、道德、政治等問題,發人思考,指點迷津,在青年中引起很大反響,成為重印了30多次的暢銷書。但這本書主要談的是人生修養,還沒有充分展示朱光潛的美學思想。於是,作為《給青年的十二封信》的姊妹篇,朱光潛以“給青年的第十三封信”為副標題,寫作了這本《談美》。

作者是懷着一種崇高的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來寫這本不厚的小冊子的.,他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和明白如話的語言把高深的美學問題講得深入淺出,引人入勝,從而起到了淨化讀者心靈、提升一代青年精神境界的作用。而我,讀了這本書後同樣受益匪淺。

美是聯想所產生的嗎?作者借用牛希濟的兩句詞“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指出“許多通常被認為美感的經驗其實並非美感”,而是“實際人的態度,在藝術本身以外求它的價值”。由萋萋芳草,聯想到綠羅裙,也可以由一件古董,聯想到金錢,並不是所有的聯想,都是美的。純粹的美,永遠是一種“專注”,離開了專注,就已經離開了美了。

講解了基本的美學觀念之後,作者又進一步跟我們談了藝術與遊戲、藝術與想象、創造、情感等方面的問題。告訴我們藝術創造除了想象之外,還需要情感。

藝術創造除了想象之外,還需要情感。作者借司空圖《詩品》中的一句話“超以象外,得其環中”指出:“詩人於想象之外又必有情感”,“情感是綜合的要素,許多本來不相關的意象如果在情感上能調協,便可形成完整的有機體”。“意象”是朱光潛美學理論的重要概念,這裏情感的作用十分突出。沒有情感的統帥,想象也許會雜亂紛紜,有了情感的主導,則綱舉目張,“意”與“象”合了。

朱自清先生説:“孟實先生引讀者由藝術走入人生,又將人生納入藝術之中。這種‘宏觀的眼界和豁達的胸襟’,值得學者深思。文藝理論當有以觀其會通,局於一方一隅,是不會有真知灼見的。”我認為確實如此,通過他的講解,我真正認識了美,欣賞了美,發現了美。他的見解也的確“人性化”。

學術界有人指出:“朱光潛對美學的理解可以説是非常之深,他對西方美學的介紹,在《談美》中已經達到了一代大師的化境。”

我認為學習美學也好,學習藝術也好,關鍵不在能否掌握一兩種技能,而是要看我們能否達到一種境界。若能夠達到朱光潛先生所崇尚的“藝術化的人生”,恐怕可以説“今生無愧”了。

談美讀後感8

這是一本大學時代我一度無法駕馭的書,彼時我總以為人嘴兩張皮,世界本沒有規則,知識和規則都是人為臆想出來的東西。

有些書好像時機到了你就會拿起來讀,有些事時間到了就會去做,有些地方到了生命的某個階段就是很想去,彷彿冥冥之中有什麼東西在召喚,聽起來很宿命,但不得不承認人生並不總是有跡可循,明天會遇到什麼人取決於你在明天所處的時空裏是否會看上他一眼,並不一定你們素未謀面。那麼為什麼你會看上他一眼?

我一直覺得醫學是門很沒有美感的學科,它會讓我很難通過直覺去感受世間萬物進而產生共情,求真和求因的思維定式使我在美感的路上漸行漸遠,這便是大學時代我一直抗拒它的原因,若不是別無選擇,我定會放棄。從宏觀來講,個體生命之於人類歷史,人類歷史之於地球,地球之於銀河系,銀河系之於宇宙,宇宙之於更高維度的空間存在形式猶如一粟之於滄海。前人並沒有給我們留下長生,醫學的存在是整個人類對於生命的渴望和不捨,如果非要把醫學強加一個美的概念便是人類對於渴望和不捨亙古不變的執着吧,但也不屬於醫學本身。

朱光潛先生説,美是“無為而為”,美感是物我共情的感受,不摻雜利己和實用的感情色彩亦不摻雜聯想和意義。

圖書館裏,她坐他對面,他看着她,心裏想,“這就是個男人啊,這寬廣的`臂膀,這175的身高,以後衣服都不用買了,她的我都能穿”。她哪裏美呢,是哪裏讓他生出的美感呢,她認真説一件事時專注的樣子,她點菜時專業品評的樣子,是的,這舉手頭足裏流露出來的積澱和多年的偏執留下的痕跡讓他生出了共情,每每此時,便覺賞心悦目;彼時初見,只一眼就痴了,“這個妹妹好似哪裏見過”,心生熟稔,不問緣由,“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就是對美感最好的詮釋,物我合一,是顧不得思考的;而有些人,最美的是性格和聲色,鉛華褪盡也未減半分,情人眼裏出西施,便是把眼中情人的美放大至極致,外人覺得,他那麼帥怎麼會娶了她,可是唯有他知道在這段婚姻裏他賺了多大。兩個人能生活在一起一輩子,肯定是在拋卻最本能的生物快感的滿足以外,還有其他的可以欣賞的特質吸引着彼此,對方身上散發的人性的光和暖和散發的荷爾蒙一樣深深吸引着你,令你不能自已。

我明晰地感知到生命的流逝,知道三十歲和四十歲的區別,知道三十五歲的極盛和四十歲的力不從心,到了五十歲不免生出“隨他去吧”,知天命就是這個意思。等容顏和荷爾蒙隨着光陰都耗盡時,能夠欣賞的不再是勃勃生機下的欣欣向榮,而是歲月留在生命裏的從容不迫和圓融豁達,抑或是歷盡千帆過盡後的深邃雋永耐人尋味。

一直活在我們心裏的不是三皇五帝、英雄豪傑和才子佳人,而是史官和詩人筆下的人情世故和過去未來。

談美讀後感9

作為一個美學家,作為一部談美的書,朱光潛先生的《談美》一書對美感態度作了深入淺出的闡發,

談美讀後感。《談美》全書共有15個話題,也就是15封信。朱光潛先生首先提出了“美感修養”的問題,用我們的話來説就是“免俗”。這就要求我們對“利害圈”和物慾要有一些超越,有一些精神的寄託,有一些理想與情趣。藝術活動就可以起到這種超越利害關係的作用,在“無所為而為”中淨化心靈,得到人格精神的提升。

提到“美感修養”的問題,我們都會問:如何培養美感呢?朱光潛通俗而又深入的進行了論述。他點明:審美的態度和審美的眼睛是要逐漸養成的。作者在談到人對事物的不同態度,或者説每個人的出發點不同,觀察事物的立足點就不同,同樣的事物在不同心態的人的心理或視覺上都會有其獨特的反應。一棵古鬆,木材商是商業的心態去看,看到的是古鬆的.實用性;科學家是研究的心態去看,看到的是古鬆的科學性;而畫家用欣賞的心態去看,他用審美的態度,嚐到了美的味道。古鬆在不同人眼裏映襯了三種效果,只有畫家不是從“用”的角度去看,而是如朱先生講的:“無所為而為”的欣賞眼光去看的特點,説明人異於其他動物,除了生活需求外,還有更高尚的追求“美”。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俗語講:“距離產生美”。其實朱光潛先生就明確指出了美和生活的距離。真實世界籠罩了霧、雪或雨就容易給人們另外一種聯想,其狀態使真實世界同你我之間產生了距離,因而有了古往今來的詩情畫意等及賦美感的意境。就如同美學上的“移情作用”,把自己的情感轉移到外物上去,彷彿覺得外物也有同樣的感情。所謂藝術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我想應該也有這個道理。美和實際應該保持一定的距離,要看到事物本身的美,必須把它擺在適當的距離去看,既不是太近,也不能太遠,而且要拋開實際生活中的物慾去看,才能真正的沉浸在藝術的美感當中。一些人們對於熟悉的事物總是容易忽略它的美,因為太過熟識沒有了距離和神祕感,從實際生活中找不到真正的美。有了距離,才會有嚮往,美就會出現在你的眼前。

天才也是靠勤奮得來的,沒有不需要勤奮就獲得能力的。下功夫才會思如泉湧,才會有靈感。朱光潛先生引用杜工部的話:“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就是告誡我們要踏踏實實用足功夫,筆下才有神韻。心中才有靈感,靈感才可以映射出一個人的才能,但天才的背後卻是下苦功服磨練心境、意志、技巧。所謂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講的也是這個道理吧!

文末以“慢慢走,欣賞啊!”結尾,告訴讀者努力向前也不要忘了駐足停下來,看看眼前的風景,品味一下生活。

作者的語言是那麼親切自然,知識在這種脈脈温情的態度中傳達出來,其間沒有美學中那種概念的堆砌,卻使人們對美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最美麗的人生一定有美的人生態度,所以,我想每個人都應讀一讀這本書,它會對你有所啟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