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戈多》讀後感(必備)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等待戈多》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等待戈多》讀後感(必備)

《等待戈多》讀後感1

人生也如同一場等待,每個人的人生都是豐富多彩的,我們不能預見明天會怎樣,但我們依然都抱有幸福的期望。等待就像幸福的花開,我們一天天期盼它成長,等到花開爛漫時,那必須是最美麗繽紛的時刻。我們每個人都在等待,就像流浪漢等待戈多一樣沒有答案。也許每個人都經歷過等待,有的等待是甜蜜的;有的等待是痛苦的;有的等待是漫長的;有的等待是短暫的;有的等待是幸福的,而有的.等待只是一種等待。

《等待戈多》讀完了,然而我還是沒有弄清楚戈多到底時誰,這個人真的存在嗎?雖然他沒有出現,但他卻像一根線一樣牽引着整個故事情節的發展,也許這就是荒誕意義的所在吧!而流浪漢的苦苦等待,只是更加升華了文章的杯具意義,現實世界的醜惡混亂和可怕,使他們的期望難以實現,他們的處境是悲哀的,只能等待,因為生活本身就是荒誕的。

如果從另一個角度去思考,我覺得他們與其這樣毫無結果的去等待戈多,為什麼不去主動尋找戈多呢?也許人們對自我的命運和自我所生存的世界是不可知的,認為僅有選擇等待才是必然的,可是,如果一向這樣盲目的被動等待下去,真的能夠等到幸福或者一向幸福下去嗎?至少我覺得不會,我認為命運是掌握在自我手中的,而不是去等待命運的宣判,或許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樣幸福,但至少我們是歡樂的,在歡樂中去等待,無論結果怎樣,但至少過程是值得讓人回味的。等待戈多是幸福的,同時又是荒誕的,兩個流浪漢的堅持精神值得我們學習,但他們的思考方式和做事方式是不可行的。生活雖比較喜歡捉弄人,但你不被它的磕碰打擊,又如何增強生命的堅韌和生活的意義呢?所以,我們要勇往直前的向目標奮鬥,不能坐以待斃,麻木不仁。

《等待戈多》讀後感2

無盡地等待一個未知。在其過程中,做着毫無意義的事情,遇見形形色色的人,見證各種各樣的變故,欺凌壓迫,溜鬚拍馬,模仿扮演,爭吵辯解,愛慕崇拜,日復一日,周而復始。這便是人生。

他們説,等待戈多寫的是戰爭時期人們的心境。哪裏。戰不戰爭,人心都是亂的。有了慾望便有了等待,即使不知道等待的是什麼,也會執着地等待。

劇中人物的思想始終混沌着,不知道時間,不知道彼此。我們呢?我們做計劃寫安排恨不得日程本能精細到秒,但實際上,沒有人知道時間到底意味着什麼。我們又知道別人是誰嗎?根本不。以為知道了他的名字,他的過去就是知道了,那,就錯了。

他們所言所行荒誕不經。事實上,你我又何嘗不是?我們看似秩序井然、目的.明確的行為與生活,置於廣袤的宇宙中,同樣沒有任何意義。我們嘲笑他們的時候,忘了自己根本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作為一部文學作品,我認為這部劇的重點並不在文字本身。毋庸置疑,這部劇的每行台詞和每個動作都是精心設計的,這些都需要更細緻的閲讀和思考。之所以説台詞不是重點,也只是從一個宏觀理解的角度看——本來就只是兩個茫然的人在茫然地等待中所説的一些茫然的話。比起台詞來説,更能引人深思的是它所營造的那種氛圍,和其展現的生活狀態——一直在等待,然而卻不知道到底在等什麼。每個人都有過這種狀態,每個人都曾等待,等待着自己的未來能帶來一個戈多。至於戈多是什麼,連作者都不知道。但其實這並不難理解——戈多有可能是所謂成功,所謂幸福,所謂夢想,所謂完滿,一切的一切,大到人生意義小到晚飯菜單,你説戈多是什麼,戈多就是什麼。

等等等,到底等來了什麼呢?不過一片荒蕪,而已。

《等待戈多》讀後感3

我已不是一個詩人

媽媽説,你是一個冷血動物

我否認

北京的地鐵站裏,我發現大家都是一個螺絲釘,就像人羣裏的矮子,譬如我。拼命跳騰也不礙人流的前進,自以為個性的人們都是一樣匆匆向前。

人是要給自己找活的,就像沒有工作就會覺得虛無,其實工作依舊虛無,只是沒有時間體味虛無。人並不是害怕虛無,而是能夠體味到虛無。無聊是常態,不是偶爾。人在等待的,只是死亡的一天。

有一天,我發現我和別人長得其實一樣。

我沒有敏感的神經,即使生活虛無,我也不知道,得意自己的樂觀,沒有敏感的'心來體驗痛苦。人生的理想,不過是為了給自己所有的躲避無聊的事情找一個思路。説什麼享受每一天的生活,自我欺騙着自己,存在如何有價。

比起有沒有價值,還不是考慮需不需要存在,人們最害怕承認的是自己其實沒有必要存在。

如果世上存在靈魂,但是不可感知,靈魂只能看,不能説,不能摸,卻可以思考,這一定世界上最大的酷刑。

我依舊會努力,因為我懼怕死亡,同時也懼怕體味無聊。

無奈之間我也不明白,我始終思考不了戈多是誰,如果不等他該如何做。

我沒有敏感的神經,姑且把它當作一種幸事吧。至少,在不願意死亡的時候可以去enjoy生活。

這段時間似乎終於開始承認自己是個理科生,寫不出漂亮的文字,體味不到情感的變化。看着別人的blog,一陣覬覦。偶只能分析,看不下去的散文……

傻乎乎的只知道超前看,擁有大條的神經。

一週的出租車,終於看完《等待戈多》,有了以上的東東,其實也不知道自己要説些什麼,因為好多事情,我也沒有思考出答案。

《等待戈多》讀後感4

該劇描述了兩個人在等待戈多進行各種有趣的動作來消磨無聊的時間的過程中,時間流逝,直到劇結束,他們不得不等待戈多也沒有來。 那麼誰是戈多? 為什麼要等他? 起初這部出色的戲劇並沒有受到好評。 但是後來人們意識到,這部奇怪而又不可理解的戲劇的主題之一是對司空見慣的苦澀諷刺。

初讀此文時,我甚至懷疑評選諾貝爾文學獎的評審們是不是一個個腦袋發熱,不開竅所至的呢!漸漸地,發現好像並不是這麼一回事。沒有明確地披露戈多的身份恰巧是貝克特的高明之處!可是一直都有人在探尋着戈多究竟是誰…為此,貝克特給了一個解釋:“我們如果知道戈多是誰,那早就在劇本中寫出來了。”

而今,越來越多的人讀懂了《等待戈多》,越來越多的人喜歡上了《等待戈多》。

等待戈多——這是多麼具有誘惑力的字眼,但在閲讀之前內心遲遲不知道“戈多”到底是什麼?(其實,現在我也不知道“戈多”具體代表着什麼,只是模糊的認為那是一種生存狀態,是無休止的等待不知道等待何物的等待)當我懷着N個“?”讀完這個劇本後,我感到沉悶、寂寥、無奈、彷徨。等待是亢奮的、感性的、思想的,在等待中,我們無疑是堅定的。我們要用心中的信仰,來實現一個艱辛的過程,秉持着前人的旗幟,走出一條屬於我們的道路!

在兩個流浪漢無助的'等待和無聊的對話中,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孤寂,前所未有的無聊,雖然這孤寂與無聊出自戲劇本身,可同時又與我們心中不可鳴狀的情感相撞擊。

在此其間我們尋找着思想和情感的支點,希望從牢籠中衝破出去,也許會遍體鱗傷,但只要是一息尚存,我們就會頑強地站起來,為了實現我們心中的願望而努力,而且讓我體味到人生中的甘與苦。

《等待戈多》讀後感5

等待着明天,因為明天才有新的希望:等待成長,因為有成長才會懂得更多的人情世故:等待成功,因為有成功才能體會到經歷失敗後的成功的喜悦。

等待是一種很好的處世態度,等待青春,等待時間,等待機遇,等……無論等待什麼,都有一個等待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有人開心,有人悲傷,有人寂寞。

愛斯特拉岡與弗拉季米爾是寂寞的。寂寞於那個黃昏的大樹下,寂寞於那種苦苦的等待,而這種等待的`結果卻是個未知。所以愛斯特拉岡與弗拉季米爾應該悲傷。因為戈多的不來而悲傷,因為飢餓而悲傷,以為寂寞而悲傷。愛斯特拉岡和弗拉季米爾也應該開心的,因為有彼此的陪伴,因為有彼此的相知,因為友誼呵善良的光輝。

幸運兒是悲傷的。或許他不懂得悲傷,不敢悲傷,更或許他已經煤油爐悲傷這一情感。但讓人悲傷於他的麻木,悲傷於他自己的無奈。他麻木得不知疼痛、不知飢餓、不知自尊,讓人覺得可憐中帶點悲憤。

波卓,一個偽善者,一個更應該悲傷的人。豬——是他對幸運兒的稱呼;鞭打——是他對幸運兒最友好的方式。他雙眼失明後,卻未把老爺的身份放下,摔倒了,不是自己起來,而是用錢買來一個“扶我起來”!一個資本家勢力的醜陋面孔。他是最孤獨的。

等待是無言的,把那等待者心跳聲無情的放大。

等待是靜止,唯獨那時間在一分一秒的流逝。

堅持對於等待,正如輪子對於槓桿,那是支點的更新。夕陽西下,把等待者的人影拉得宂長,延伸到遠方,而戈多真沿着影子走來!

《等待戈多》讀後感6

相信每個人在第一次看《等待戈多》時都會有一個共同的想法:這寫的是什麼玩意兒?!這是戲劇嗎?兩個流浪漢無休止無期限地等待一個莫名其妙的戈多。而在他們説了大量夢囈般的語言,做了無數次古怪的動作後,那個神祕的戈多還是沒有來。然後兩個人居然還在繼續等待,等待……難怪當年《等待戈多》公演結束後,一頭霧水的觀眾會把作者貝克特堵在了劇院門前,追問“戈多”到底是誰。但是作者的回答更耐人尋味:“我自己要是知道,早就説明了。”但是,如果大家在一段時間後,再嘗試着再把它讀幾遍,或許也會發出這樣的感慨:塞繆爾·貝克特,確實是個怪才!

細想一下,我們的`生活確實也應如此。在經歷了高一學年的沉沉浮浮後,我也曾感到心灰意冷,缺乏希望。但到了現在,經過近幾周的順暢,對一切卻更能看開了,內心保持平靜。現在我能做的,只有一如既往地相信自己,相信自己會懷着平和的心態,迎接前方的炮火,等待並堅持着,直到實現最終的理想,走完“變革”之路。

希望遲遲不來,苦死了等的人,弗拉基米爾與愛斯特拉岡所等待的戈多始終沒有來。儘管如此,但當再一次看完《等待戈多》後,我忽然感到了一點興奮。雖然目前的生活不是我想要的,但是,明天不就正像那個“戈多”,在被我無限期地等待嗎?無論它現在是否到來,我們都應該相信,自己所苦苦等待的“戈多”,正在路上。

《等待戈多》讀後感7

有句話是這樣説的:“等待,是花兒的綻放;等待,是夢想的啟航。但很多時候,等待卻是一種迷茫。”

不明白大家是否記得著名作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貝克特,他曾寫過一部趣味且無厘頭的荒誕劇《等待戈多》。

劇中描述了兩個人在等待戈多的過程中做出各種趣味的動作來打發無聊時光,時間一天天過去,直到劇的'結尾,他們要等待的戈多也沒有來。那麼戈多是誰?為什麼要等待他?這部荒誕離奇的戲劇起初並不被人所理解。但之後,人們慢慢領會到這部看似離奇不知所云的戲劇主旨之一便是對生活中司空見慣的無謂等待而進行的辛辣諷刺。

初讀此文時,我甚至懷疑評選諾貝爾文學獎的評審們是不是一個個腦袋發熱,不開竅所至的呢!漸漸地,發現好像並不是這麼一回事。沒有明確地披露戈多的身份恰巧是貝克特的高明之處!可是一向都有人在探尋着戈多究竟是誰…為此,貝克特給了一個解釋:“我們如果明白戈多是誰,那早就在劇本中寫出來了。”

而今,越來越多的人讀懂了《等待戈多》,越來越多的人喜歡上了《等待戈多》。

的確,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人正是因為耽於無聊的等待而錯了許多寶貴的機會。要明白,命運給予每個人的機會都是均等的,但幸運女神往往只眷顧那些有充分準備的人,只是坐着靜靜等待而不去進取爭取的人能輕易成功嗎?簡直就是天方夜潭!

“毛遂自薦”的故事是老調重彈。它之所以能得以流傳千古,必有其予以世人某種程度的影響。眾所周知,毛遂不僅僅是一個有膽識有才華的人,他還是一個善於抓住機遇勇於進取的人。試想,如果毛遂只是一昧消極地等待,而不去進取地推薦自我,縱然他滿腹才華,也不會得到平原君的重用,哪能為國家出力?哪還會有“毛遂自薦”的美名流芳百世?

《等待戈多》讀後感8

等待是一個非常艱苦的過程,就算僅僅幾分鐘,也會覺得非常的漫長。當你不知道所等待的是否會出現的時候,就更顯得遙遙無期。這本書,是荒誕派小説中的經典之作,講述的是兩個流浪漢在等待一個不知是否會出現,甚至是否存在也是個迷的名叫戈多的人。

人們也許有過這樣的體驗:某個時候突然茫然不知所措,彷彿自己在等待着什麼,可自己也説不出究竟是什麼,但還是去做了。有人這樣寫道過:以前,為了能在睡前跟他道一聲晚安,無論多晚,都願意等,儘管不知道他是否會出現。可現在明明沒有了等待的'理由,卻還是不知在期望着什麼。真是苦了等的人。沒有目的地等待,更像是一種煎熬,那才叫人痛苦。

不過,明知苦等無果,有情人卻仍甘心等下去。一方面,他告訴自己,沒有用的,不要等了。另一方面,他又跟自己説,再等會吧,也許馬上就等到了。書中的兩個流浪漢彷彿就像我們心中的兩個異我。一個想要走,而另一個卻要堅持。

“我要走了”

“還不能走”

“我們在幹什麼”

“我們在等待戈多”

等待時,我們時刻在掙扎,想要結束這漫長的過程,可最終,卻還是選擇去等。或許,人們總是相信奇蹟會發生,相信風雨過後會有彩虹。就像《邊城》結尾寫的那句話:這個人也許再也不會回來了,也許明天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