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教學計劃模板6篇

時間是箭,去來迅疾,我們迎來了新的學習生活,讓我們對今後的教學工作做個計劃吧。教學計劃怎麼寫才能切實地幫助到自己將來的工作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學計劃6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有關教學計劃模板6篇

教學計劃 篇1

一、繼續加強學習慣例和學習習慣的培養。

比如認真審題和計算、重視驗算、規範書寫格式等的教育。

二、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活動中學習學習數學。

教學中,根據學生的生活經驗創設問題情境,鼓勵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活動中學習數學。教師應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設計生動有趣、直觀形象的數學活動,如,教材通過數小正方體木塊,10個是一長條,100個是一層,這樣的10層就是一千個有這樣10個大正方體就是一萬個,體會“千”萬”實際含義。利用自制的方向板,教室內或操場上辨認方向。通過數學遊戲你問我答,神奇的495練習萬以內加減法,通過設計圖案複習認識圖形,通過實驗泡黃豆,填寫和繪製統計圖表等,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理解和認識數學知識。再如:開展“分一分”活動,大量平均分的過程中,體驗除法的含義,等等。

三、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協助學生積累參與數學活動的經驗。

具體的數學活動中,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勇於發表自己的意見,善於傾聽他人的意見,與同伴進行交流。同時引導學生在小組內進行分工合作,以提高數學活動的紀律。

四、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以及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本冊教材提供了很多要運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的實際問題,教學中充分利用這些素材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教材中還安排了一些實踐活動,如“找一找生活中哪些問題可以用乘法解決,哪些問題可以用除法解決,並與同伴説一説”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體會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繫。

六、注重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

根據學科特點,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有機地進行思想品德教學和相關思想的滲透。

七、發明性地使用教材。

教學中,根據本班學生的特點和實際情況,發明性地使用教材,設計教學過程;根據本班學生的已有知識和生活經驗確定合理的教學起點和重點,結合外地的實際情況和學生的生活經驗選擇適當的教學素材創設教學情境,同時,適時地記錄自己的教學設計和教學反思,以不時改進自己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

八、加強對學困生的輔導和優等生的培養。

採取生生互幫與教師輔導相結合、數學學習與其他學科學習相結合的方式,多角度、多層面的對學困生進行輔導。

九、加強估算,鼓勵算法多樣化。

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十分廣泛的應用,本冊教學中,教師要不失時機培養學生的估計意識和初步的估計技能。例如,估計一筒花生有多少粒,一篇文章有多少字等。進行萬以內加減法計算時,先估計得數的大致範圍,再進行計算。學習丈量時,先估計測量的物體有多長,再實際測量,這樣做,都有利於培養學生的估計意識和估計技能。

由於學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探索計算方法時,肯定算法是多樣的教師應尊重學生的想法,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提倡算法多樣化。

教學計劃 篇2

 一、培養目標與人才規格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有較高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質和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具有較高的理論水平、較強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具備哲學、政治學、經濟學、法學、社會學、管理學、教育學、心理學等多學科基本理論知識,以及具備較熟練教師職業技能的複合型應用人才。畢業生能在中等及其以上學校從事思想政治、馬克思主義理論和思想品德教育等的教育教學工作,以及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等從事思想政治宣傳、教育和管理等工作。

人才規格:

1.熱愛祖國,熱愛人民;具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具有較強的社會責任感和事業心;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奉獻精神,好學上進,善於合作。

2.具有求真務實的學風以及較強的開拓意識和創新精神;具有現代教育理念和比較紮實的教育科學理論素養;具有較強的教育教學能力、班級管理能力、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教育研究能力、人際溝通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掌握一門外國語,具備聽、説、讀、寫、譯等基本技能;能熟練使用多媒體教學,計算機考試達到一級(含一級)以上水平;能規範流利地使用普通話,普通話測試達到二級乙等(含二級乙等)以上水平。

3.系統掌握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有廣泛的社會科學知識和有關的自然科學基礎知識;具有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認識、分析、評價、解決現實社會問題和思想問題的能力。

4.牢固掌握教育科學的基本理論、方法和技能,懂得教育規律,能夠駕馭中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活動,勝任教學工作。

5.瞭解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專業的理論前沿、發展動態,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能力和較強的從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實際工作能力。

6.具有健康的體魄,達到國家規定的體育鍛煉標準;具有良好的衞生習慣,良好的心理素質,正確的審美觀和一定的藝術鑑賞力。

 二、學制與學習年限

標準學制為4年,允許3—6年內完成學業。

三、學分要求與學位

在允許修讀年限內,本專業學生須修滿170學分,畢業論文合格後方能畢業。修滿總學分及學位課程,平均學分績點在2.0及以上、外語考試達到學校規定方能取得法學學士學位。

四、課程設置

本專業總學時為2797學時(其中課堂講授2655學時,實踐教學按實際學時數的一半折算為141.5學時),共計180學分。 課程包括公共基礎課程、專業基礎課程、專業課程、教師教育課程、專業選修課程、公共選修課程以及實踐課程:

1.公共基礎課程共11門: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中國近現代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文科 高等數學、大學語文、大學英語、體育、計算機應用基礎A、形式政策、軍事理論、就業指導。共計853學時,佔總學時的 31.8%;43學分,佔總學分的25.3%。

2.專業基礎課程共9門:普通邏輯、普通心理學、倫理學、美學概論、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原理、馬克思主義哲學史、西 方哲學史、中國哲學史、現代社會調查與研究方法。共計535學時,佔總學時的20%;30學分,佔總學分的'17.6%。

3.專業課程共10門:宗教學、現代西方哲學、科學哲學概論、西方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哲學 原著選讀、中國哲學原著選讀、西方哲學原著選讀、哲學通論、康德哲學、黑格爾哲學。共計535學時,佔總學時的20%;33學分,佔總學分的 19.4%。

4.專業選修課程:共分為限選課和任選課兩類,其中限選課8門。大約選修612學時,佔總學時的22.8%;至少修滿34學 分,佔總學分的20%。

5.公共選修課程:要求所選擇的公共選修課程不低於3門,共計約144學時,佔總學時的5.4%;不少於8學分,佔總學分的 4.7%。

五、實踐課程

共30學分,佔總學分的17.6%。其中:

(1)專業見習:安排在第二學期、第三學期的暑期進行,共3個月,計2學分;佔總學分的1.2%。

(2)專業實習:安排在第七學期,共8周;計8學分;佔總學分的4.7%。

(3)畢業論文:安排在第七學期和第八學期,共22周,計6學分;佔總學分的3.5%。

(4)社會實踐與勞動:一般安排在假期中進行,計2學分,佔總學分的1.2%。。

(5)軍訓:2周,計2學分,佔總學分的1.2%。

(6) 志願服務,不少於60小時,節假日由學生自主安排,計2學分,佔總學分的1.2%。

(7)課堂實踐教學:計8學分,佔總學分的4.7%;136學時,佔總學時的5%。

教學計劃 篇3

一、寓環保教育於教學前五分鐘

當我看到教室滿地垃圾,我給同學們講為什麼天安門廣場國旗升起後最大的廣場變成了最大的垃圾場?原因就是人們都亂扔垃圾。“讓垃圾遠離我們?(誰有病?)”;夏令營活動,中國學生到美國的拉斯維加斯住酒店時,由於噪音大、影響他人,被趕了出來。痛心之餘,感慨我們環保意識的淡漠,我問:“哪裏是我們的家?哪裏有我們立足之地?”。經過教學前短短几分鐘,使學生漸漸認識到環保的重要,樹立環保意識,愛護環境,保護我們學習的家園,從身邊做起,從自我做起。

二、寓環保教育於語彙教學中

語彙積累教學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要環節之一,把環保教育貫穿滲透到語彙積累教學中。在收集有關動物的詞彙如獅子、熊貓、大象、老虎、猴子、鹿、蛇、狐狸、熊等動物的活動中,使學生認識熊貓是僅生存在中國的瀕危動物之一,我國特別重視其保護,設立了專門的保護區。像孟加拉虎、象等一些瀕臨滅絕的動物,世界各國都採取了有效的保護措施。只不過我們常能見到的動物,可能是在動物園中,甚至生活在籠子裏,為什麼不讓它們自由自在地生活在它們的家園裏呢?從這些語彙教學中,可以教育學生愛護動物,保護生態環境,思考人與動物,人與自然如何和諧相處,共同生存發展等問題。

三、寓環保教育於課文教學中

國小語文課文多是編者從古今中外名家名篇中精心篩選出來的文質兼備的上乘佳作,即使現在新增的科普類文章中也確有直接或者間接可以用來進行環保教育的好素材。如我們的.語文教材中,有不少讚美自然風光的文章,如《桂林山水》、《三亞落日》、《草原》、《林海》《黃果樹瀑布》等,在教學過程中,除了讓學生通過語言文字欣賞自然景觀的美麗之外,教師可適當拓展教學目標,引導學生認識到,只有環境保護得當,自然的美麗才能得以永恆;有些語文課文,本身就是一篇很好的環保教育課文,如:《訪問環保專家方博士》、《麋鹿》、《海洋――21世紀的希望》、《遊天然動物園》、《特殊的葬禮》等,教師更是可以充分利用教材,通過恰當的引導,使學生能深刻感悟環保的重要性。

四、寓環保教育於課堂練習中

課堂練習,除了鞏固所學知識,也可設計環保教育滲透其中。如四年級下冊第三單元有一個看圖討論的練習,在練習中,除讓學生複習相關句型、造句外,還可引導學生仔細觀看畫面:遠處青山綠水,近處嫩綠舒緩的草坡;沙灘上有人在野餐,水裏有人在自由自在地游泳;天空,孩子們在試飛航模;海鷗在人們頭頂低旋。好一幅人與自然、人與動物、人與植物的和諧共處圖啊!引導學生分析這樣的畫面,使學生對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美景產生嚮往之情,而這種意識情感的萌生,正是我們環保教育所必須的。

五、寓環保教育於課外活動中

雖然現行國小語文教材中已經有了不少環境教育的內容,但其深度和廣度還遠遠達不到面向可持續發展的環境教育的要求。因此,需要通過多種形式的課外活動來補充,把環境教育的內容滲透其中,使學生在學習語文的同時,強化學生的環保意識和培養學生保護環境的社會責任感。如:學了《雲雀的心願》後,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寫寫自己的心願,班級共同制定一份綠色宣言,自己動手製作一些護綠標語,如給校園花壇、草坪製作環保標語:愛護環境!不要攀折花木!勿踏草地!在室內可以張貼:保持清潔!別抽煙!禁止吐痰!別亂扔垃圾!勿扔紙屑!別隨地吐痰!等標語。使學生在運用中學語文,在學語文中學習環保知識,從小事做起,愛護環境,保護生態。

教學計劃 篇4

設計意圖:在以往的科學教育中,較多重視的是知識的傳授,而對幼兒情感、態度及動手能力的培養則重視不夠。《玩冰》的設計就是想嘗試通過孩子的多種感官參與活動,讓孩子從中發現知識,學習知識,學會技能,以達到獲取經驗,建構概念,培養能力的目的。

活動目的:

1、讓幼兒冰的名稱,感受冰是冷的。

2、引導幼兒懂得冰受熱後會融化的特點。

3、激發幼兒參與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冰塊若干,冰水、温水、熱水每組各一杯音樂《娃娃滑冰》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自由玩冰塊,並説出玩冰塊的感受。

1、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件很好玩的東西,請小朋友來摸一摸,猜猜是什麼。

2、請幼兒摸一摸,猜一猜“摸到了什麼”。

3、幼兒自由玩冰塊,並説説“玩了冰塊後手裏感覺怎麼樣?”

4、小結:冰握在手裏的感覺是又冷又滑。

二、引導幼兒知道0攝式度以下水才結冰。

1、你在什麼時候見過冰?水龍頭會結冰嗎?

2、為什麼現在是冬天,我們屋裏的水龍頭沒結冰呢?

3、小結:只有在0攝式度以下水才會結冰,我們屋裏很暖和所以水龍頭不結冰。

三、做實驗,引導幼兒觀察冰塊變化。

1、師:剛才玩的'冰塊是老師把水放在冰箱裏

結成的,裏面放了一些彩色的鈕釦,誰能想個辦法把鈕釦取出來?

2、鼓勵幼兒大膽説出自己的辦法。

3、教師請大家想辦法,做實驗。

①摸摸三杯水,説説不同的感受。

②將三塊冰放在三杯水裏,引導幼兒觀察冰塊變化。(豐富詞彙:融化)

③觀察討論:為什麼熱水裏冰塊化得快,冷水裏化得慢?

④小結:冰塊吸收熱量後會融化,吸收熱量越多化得越快,吸收熱量少化得慢。

⑤讓幼兒觀察實驗結果。

四、讓幼兒觀察剛才玩的冰塊,思考討論:

1、説説冰塊有什麼變化。

2、為什麼冰塊也融化了?

3、小結:手有熱量,空氣裏也有熱量,冰塊吸收熱量就融化了。

4、總結:剛才我們玩了冰塊,冰是又冷又滑的,它受熱後會融化成水。

聽音樂隨教師模仿滑冰動作出教室,活動結束。

教學計劃 篇5

一、培養目標

通過系統的教學及訓練,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並具有現代平面設計實踐技能,能夠從事企業包裝設計、廣告設計、品牌推廣、企業形象設計及設計管理工作的應用型人才。

二、基本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藝術設計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學習期間學生將通過藝術設計思維能力的培養、藝術設計方法和設計技能的基本訓練,具備本專業創新設計的基本素質。

三、畢業生應具有的.知識、能力、素質

1.掌握藝術設計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

2.掌握藝術設計創作的專業技能和方法;

3.具有獨立進行藝術設計實踐的基本能力。

四、主幹學科與相近專業

主幹學科:藝術

相近專業:繪畫專業、動畫專業

五、主要課程

圖形設計、標誌設計、字體設計、平面廣告設計、書籍裝幀設計、包裝設計、室內設計效果圖、CI策劃與設計、電腦綜合設計。

六、主要實踐環節:

軍訓、繪畫寫生周、藝術設計周、社會實踐、畢業設計、畢業論文。

七、標準修業年限

四年

八、學士學位

達到學校學士學位授予條件,可授予文學學士。

九、各學期學分分配表

課程類別 學時數 佔總學時數% 學分數 佔總學分數% 學分分配

第一學年 第二學年 第三學年 第四學年

第一學期 第二學期 第三學期 第四學期 第五學期 第六學期 第七學期 第八學期

公共基礎課 736 29.49% 40.5 20.93% 9.5 10 8 8 3 0.5

專業基礎課 480 19.23% 30 15.50% 12 11 7

專業課 800 32.05% 50 25.84% 4 12 12 13 9

實踐環節 分散 0 0

集中 35周 35 18.09% 2 2 3 3 3 3 3 16

專業選修課 352 14.10% 22 11.37% 22

公共選修課 128 5.13% 8 4.13% 8

課外要求 8 4.13% 8

最低畢業要求 2496 100.00% 193.5 100.00%

教學計劃 篇6

第一期

色彩基礎規範化訓練/小升中/會考/大學聯考/成人(兩個月/共 16次/2小時)

目標:系統掌握學院派色彩基礎知識,糾正錯誤觀念與不良作畫習慣,補充遺漏知識,為下一步深入訓練打下堅實的基礎。

主要學習內容:明度、純度、色相、對比色、調和色、補色等知識講解與練習。

1 明度、純度、色相訓練

明度、純度、色相是色彩表現的根本。通過不同明度、純度、色相的訓練,掌握不同色彩語言帶來的體會,同時平穩的心態更是畫好色彩的前提。

2 色彩質感訓練講解概括之後的色彩表現精要,目的在於提高基礎的`色彩表現能力。訓練色彩的能力。

3單體色彩訓練

一方面需要了解基礎的色彩知識,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在於學習“色彩視覺錯覺”。

5單體色彩訓練--簡單針對色彩繪畫中會出現的各種主體的基礎訓練。

6單體色彩訓練--複雜針對色彩繪畫中會出現的各種主體的提高訓練。

7單體組合訓練--簡單將以上的內容組合起來訓練,關鍵在於掌握物體之間的色彩關係,虛實關係。

8單體組合訓練--複雜

將以上的內容組合起來訓練,關鍵在於掌握多個物體之間的色彩關係,虛實關係。

9完整空間訓練整體靜物空間練習,到此基礎訓練基本結束,開始色彩對比色、調和色、補色訓練。

第二期

 色彩綜合能力深入訓練/小升中/會考/大學聯考/成人(兩個月/共 16次/2小時)

目標:在規範系統的掌握色彩知識基礎上,對學生綜合色彩知識及繪畫能力進行深度和廣度深入訓練。這一階段的學習要使學生無論在繪畫能力還是審美能力方面都有質的飛躍。從而樹立學生自信心。

主要學習內容:色調練習、塑造練習、色彩情感練習、主觀色彩練習、水粉畫表現技法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