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道德與法治教學工作計劃

時間過得太快,讓人猝不及防,又迎來了一個全新的起點,做好計劃可是讓你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喔!相信大家又在為寫計劃犯愁了?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四年級道德與法治教學工作計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四年級道德與法治教學工作計劃

四年級道德與法治教學工作計劃1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瞭解課餘生活重要性和作用,學會自主選擇課餘生活。

2、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自主選擇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培養獨立意識,明白自主選擇是一項重要的權利。

課前準備:

學生課前完成《課前預習案》。

準備課件:

《課堂練習案》和《課後拓展訓練案》。

教學過程:

一、目標解讀、預習反饋

1、導出新課,解讀《導學案》的學習目標:

談話導入:

(1)同學們,時間過得真快,一眨眼兩個月的暑假就過去了,説説今年暑假中最值得回憶的事。

(2)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定的課餘時間,平時我們是怎樣渡過這些課餘時間的呢?

(3)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一單元的第一課《自主選擇課餘生活》。通過本課學習,同學們至少要達到以下兩個目標:①能夠按照自己的想法安排自己的課餘生活。②懂得校內外豐富的課餘生活對我們的成長是有益的。

2、檢查《課前預習案》的“預習自測”部分,學生彙報。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一)課餘生活的重要性

1、什麼叫做課餘生活?‘課餘’都是指哪些時間?

2、解釋什麼是課餘生活和課餘時間。

3、請你計算一下你一天、一週的上課時間和課餘時間

4、小小觀察員:請你觀察一下上面的數據,你有什麼發現和感悟?

5、温馨提示:粗略計算,我們一週的課餘時間是上課時間的5倍!由此可見我們應該珍惜課餘時間安排好自己的課餘生活讓自己得到更好的進步和發展。

6、小小分享會:你平時都參加一些怎樣的課餘生活?

7、過渡:看着這麼多讓人眼花繚亂的課餘生活,你會怎麼選擇?我們應該怎麼選擇呢?

(二)課餘生活我選擇

1、課件出示第二頁的活動園。

交流:你是如何選擇課餘生活的?如果你的選擇和父母的不一致,你會怎麼辦?

2、過渡:面對豐富多彩的課餘生活,我們有時候會遇到一些困惑,需要我們開動腦筋,合理選擇。李玉紅同學在選擇課餘生活時就遇到了一些問題。你遇到過類似的困惑嗎?請你為她提出合理的'建議。(課件出示第三頁的活動園。)

小結:在自主選擇中,我們需要聽取父母的意見,也要從自己的實際情況出發,選擇一些鍛鍊和成長的機會。

(三)課餘生活助我成長

1、過渡:無論在校內還是校外,都有許多課餘生活伴隨着我們。(課件出示課餘生活的圖片)

2、閲讀第四頁活動園的三個片段,小組討論:課餘生活能給我們帶來哪些收穫?

小結:豐富的課餘生活有助於我們開闊視野,提高動手能力,培養創新意識;讓我們有機會與不同的人交流,學會合作,體會親情的温暖、友情的寶貴,學習待人接物的文明禮儀;能激發我們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體現我們作為社會小主人的責任與擔當。

三、精講點撥、學科建模

1、自主選擇是我們的權利,也是成長過程中需要發展的能力。

2、在自主選擇中,我們需要聽取父母的意見,也要從自己的實際情況出發,選擇一些鍛鍊和成長的機會。

3、豐富的課餘生活有助於我們開闊視野,提高動手能力,培養創新意識;讓我們有機會與不同的人交流,學會合作,體會親情的温暖、友情的寶貴,學習待人接物的文明禮儀;能激發我們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體現我們作為社會小主人的責任與擔當。

四、當堂訓練、鞏固新知

利用《課堂訓練案》,當堂達標,鞏固所學。

五、歸納總結、拓展提升

1、課堂小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穫?

2、分發《課後拓展訓練案》,如果有時間就當堂完成一部分必做題。

四年級道德與法治教學工作計劃2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我校道德與法治學科的教研工作將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提高質量為核心,以促進公平為重點,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學科發展共同體建設為抓手,進一步深化課堂教學改革,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提升學生核心素養。

二、任務與目標:

1.加強學習,領悟課程轉型的本質與實施要求

為貫徹落實《教育部關於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適應新時期基於核心素養的'課程改革要求,教育部組織專家對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語文部編教材、科學課程標準和課程設置進行了修訂。本課程教育教學要貫徹落實“立德樹人”教育目標,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以培養中國學生髮展核心素養作為教學根本。

2.加強建設,提升學科發展內涵

(1)加強道德與法治學科發展共同體建設。國小道德與法治學科發展共同體結合盛澤實驗國小、吳綾實驗國小、程開甲國小等集團內8所學校一起研究。他們在完成主任學科和班主任等工作的同時,潛心研究國小道德與法治教學研究,不僅自身育人水平得以加強,也帶動了校內同學科教師的教學水平。本學期,要繼續加強道德與法治學科發展共同體建設,通過會課、研討、讀書交流等活動,強化共識,打造隊伍,提升內涵。

(2)加強校級道德與法治學科教研組建設。學校品德學科教研組是品德學科教師成長的搖籃,是提升全市品德教學質量的基本保障。在前幾年倡導成立教研組的基礎上,本學期要進一步加強落實,做好過程性指導和期末檢查工作。

(3)組織開展一課三磨活動。組織集團內各學校一課三磨活動,主要以青年教師為主。

(4)組織青年教師參加省市道德與法治教研活動。一是國小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師優質課評比觀摩活動;二是道德與法治教學研討活動;三是道德與法治學科骨幹教師新教材培訓活動。

3.加強國小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師隊伍建設

本學期要以提升全市國小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實效為目標,進一步加強學科發展共同體建設。積極參加兄弟學校的互動交流,為青年教師提供學習、交流、展示的機會,發揮同伴合作,資源共享的作用,促進青年教師的專業成長,不斷壯大我校道德與法治學科骨幹教師隊伍,努力實現“骨幹帶整體”的願望。

(1)QQ平台的及時溝通

(2)舉辦好學科發展共同體教學成果展示活動

(3)收集整理研究成果集。

四年級道德與法治教學工作計劃3

單位

姓名

XX年X月

四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教學工作計劃

xx年x—xx學年度______年___月___日

(第二學期)

單位

姓名

XX年X月

一、指導思想

在本學期的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我將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認真學習先進的教育思想和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積極投身課程改革,全面深化素質教育,以更新觀念為前提,以提高整體素質為核心,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為重點,加強教育教學研究,不斷解決工作中的新問題,努力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全面提高道德與法治教學質量。同時,我將以新課程改革為契機,以提高自己的師德水平、教育教學效果為目標,全面貫徹各級教育主管部門的各項任務,通過外出請教、自主鑽研、集體學習等方式,全面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二、學情分析

我校四年級共有學生XX人。學生能在以前所學知識的基礎上,不斷豐富和發展自己的經驗、情感、能力、知識,加深對自我、對他人、對社會的理解,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學生本身是非常喜歡道德與法治這門課程的,但由於家長對它不夠了解,所以重視不夠,這樣影響了一些家庭作業的完成,也影響了一些實踐活動的開展,學生對本課程的學習也會受到了影響。在本課程的教學工作中,我力爭減少一些負影響,努力提高活動質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三、教材分析

(一)教材基本結構

本冊教材採用單元編排、主題統整的方式來構建教材體系,每個單元反映生活的一個側面,突出一個鮮明的教育主題,本冊教育內容由通信與生活、讓誠信永相伴、我們的民主生活、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等三個單元構成。單元主題下設節次主題,每個節次主題都產生一個引導學生學習、探究的話題,節次主題又生成多個小話題,也就是課時活動主題。

(二)教材特點

本冊教材以學生的社會生活為主線,將促進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會性發展有機結合,突出了通信與生活、讓誠信永相伴、我們的民主生活、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等方面的教育內容。

從多方面展示社會生活,在引導學生了解、探究社會的過程中,幫助學生形成健全的人際意識和社會意識,學習解決人際問題和社會問題的技能。

(三)教學目標

1.初步瞭解兒童的基本權利和義務,初步理解個人與羣體的互動關係。瞭解一些社會組織機構和社會規則,初步懂得規則、法律對於社會公共生活的重要意義。

2.初步瞭解健康地生產、消費活動與人們生活的關係。知道科學技術對人類生存與發展的.重要影響。

3.解一些基本的交通知識,理解人與生活環境的相互依存關係,簡單瞭解當今人類社會面臨的一些共同問題。

4.能夠初步認識自我,控制和調整自己的情緒和行為,初步掌握基本的自護自救的本領,養成良好的生活和行為習慣。能夠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感受和見解,能夠傾聽他人的意見,能夠與他人平等地交流與合作,學習民主地參與集體生活學習從不同的角度觀察、認識、分析社會事物和現象,嘗試合理地、有創意地探究和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5.學習蒐集、整理、分析和運用社會信息,能夠運用簡單的學習工具探索和説明問題。

6.珍愛生命,熱愛生活。養成自尊自主、樂觀向上、熱愛科學、熱愛勞動、勤儉節約的態度。

7.在生活中養成文明禮貌、誠實守信、友愛寬容、公正公平、熱愛集體、團結合作、有責任心的品質。

8.初步形成民主、法制觀念和規則意識。

四、教學策略

改變陳舊的觀念,樹立新觀念。

教學是對教材的再創造,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根據新課程的教學要求,要運用好教材,要做到刪減、替換、補充。教材是為學生提供的案例,我在備課過程中,要注意理清教材的思路,把握教材的教學主題。在教學過程中,要以教材提供的教育主題為基礎,引導學生去學習,去探究。

新的課程改革,把關注人作為課程的核心理念,提出“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的教學目標。我在教學過程中,要更新觀念,關注每一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能力的形成。同時,在教學過程,要指導學生怎樣學,通過什麼方法學,不把現成的結論強加給學生,而是讓學生用自己的眼光、方式來看待世界,允許學生有自己的看法。

1.幫助學生參與社會、學習做人。

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的核心是幫助學生參與社會、學習做人。我在教學過程中,要關注每一個兒童的成長,發展兒童豐富的內心世界和主體人格,體現以人為本的現代教育價值取向。培養學生對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參與社會的能力,使學生成為具有愛心、責任心、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個性品質的人。

2.以兒童的生活為基礎。

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育意義在於對兒童生活的引導,用經過生活錘鍊的,有意義的教育內容教育兒童。我在教學過程中,所選取、引用的教育內容和形式要貼近學生的生活,反映兒童的需要,引導他們從自己的世界出發,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社會,用自己的心靈感受社會,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會。

3.要追求教育的基礎性和有效性。

兒童期是道德與法治發展的啟蒙階段,我在教學過程中,要從兒童發展的現實和可能出發,要採用他們樂於和適於接受的生動活潑的方式,幫助、引導他們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為他們今後人格和諧發展與完善奠定基礎。

四年級道德與法治教學工作計劃4

一、工作指導思想:

緊緊圍繞縣教研室教研計劃的精神和學校教學計劃的要求,以促進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發展,為學生認識社會、參與社會、適應社會,成為具有愛心、責任心、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個性品質的社會主義和社會主義合格公民奠定基礎為目的,紮紮實實上好道德與法治課,開展好各項活動,認真落實教學目標。

二、教研目標:

本學期道德與法治教研工作的重點是:認真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以作業設計的研究為主要內容,以立德樹人為目的,逐步成熟於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使道德與法治課程,真正起到優化學生的`品德與行為的作用。

三、活動安排:

平時工作中注意加強道德與法治的備課工作,以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為目標,上好每節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教師依據教材提供的範例,積極開發綜合的教學內容。注重與學生生活和社會的聯繫,把靜態的教學內容和學生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聯繫起來;消除學科界限,與其它學科教學內容緊密結合;積極開發和利用課程資源,儘可能使現代化教學技術與本課程教學有機結合,豐富課程資源。

教學要面向學生的生活實際,採取豐富的、直觀的、靈活的、開放的教學方式,給學生大量動手、動腦、動口的機會,使學生在多種多樣的活動中促進個體品德的形成和社會性發展。活動形式可以是單一的,也可以幾種形式結合使用;教學活動時間的安排靈活機動,根據主題內容,可在一課時內完成,也可以持續幾課時或一段時間完成;可在課堂上完成,也可以與其他教育活動,如少先隊活動、班隊活動、節日慶祝活動等相結合,互相促進,資源共享,實現綜合教育效益。

根據學科特色,努力創新富有實效的教學方法,提供學生參與創新學習的機會,留心收集活動作業的案例,並多撰寫論文和教學案例設計。

充分利用教育信息網上的教學資源庫的素材,積極進行多媒體網絡教學,使教學內容現代化,促進教學改革。

四、本學期主要工作安排:

九月份:制定本學期品德教學工作計劃,交流討論,落實計劃目標要求。組織教師學習課標,結合本學段要求落實教學常規。

十月份:開展教研活動,學科組內開展聽課評課活動,互相學習,加強交流,探究作業設計案例。

十一月份:新教師彙報展示課,開展教研活動,組織老師們探究作業設計案例。

十二月份:做好期末總結工作,組織學生開展期末評價。

次年一月份:複習,期末測評。

四年級道德與法治教學工作計劃5

一、指導思想

在本學期的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我將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認真學習先進的教育思想和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積極投身課程改革,全面深化素質教育,以更新觀念為前提,以提高整體素質為核心,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為重點,加強教育教學研究,不斷解決工作中的新問題,努力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全面提高道德與法治教學質量。同時,我將以新課程改革為契機,以提高自己的師德水平、教育教學效果為目標,全面貫徹各級教育主管部門的各項任務,通過外出請教、自主鑽研、集體學習等方式,全面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二、學情分析

我校四年級共有學生XX人。學生能在以前所學知識的基礎上,不斷豐富和發展自己的經驗、情感、能力、知識,加深對自我、對他人、對社會的理解,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學生本身是非常喜歡道德與法治這門課程的,但由於家長對它不夠了解,所以重視不夠,這樣影響了一些家庭作業的完成,也影響了一些實踐活動的開展,學生對本課程的學習也會受到了影響。在本課程的教學工作中,我力爭減少一些負影響,努力提高活動質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三、教材分析

(一)教材基本結構

本冊教材採用單元編排、主題統整的方式來構建教材體系,每個單元反映生活的一個側面,突出一個鮮明的教育主題,本冊教育內容由通信與生活、讓誠信永相伴、我們的民主生活、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等三個單元構成。單元主題下設節次主題,每個節次主題都產生一個引導學生學習、探究的話題,節次主題又生成多個小話題,也就是課時活動主題。

(二)教材特點

本冊教材以學生的社會生活為主線,將促進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會性發展有機結合,突出了通信與生活、讓誠信永相伴、我們的民主生活、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等方面的教育內容。

從多方面展示社會生活,在引導學生了解、探究社會的過程中,幫助學生形成健全的人際意識和社會意識,學習解決人際問題和社會問題的技能。

(三)教學目標

1.初步瞭解兒童的基本權利和義務,初步理解個人與羣體的互動關係。瞭解一些社會組織機構和社會規則,初步懂得規則、法律對於社會公共生活的重要意義。

2.初步瞭解健康地生產、消費活動與人們生活的關係。知道科學技術對人類生存與發展的重要影響。

3.瞭解一些基本的交通知識,理解人與生活環境的相互依存關係,簡單瞭解當今人類社會面臨的一些共同問題。

4.能夠初步認識自我,控制和調整自己的情緒和行為,初步掌握基本的自護自救的本領,養成良好的生活和行為習慣。

5.能夠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感受和見解,能夠傾聽他人的意見,能夠與他人平等地交流與合作,學習民主地參與集體生活。

6.學習從不同的角度觀察、認識、分析社會事物和現象,嘗試合理地、有創意地探究和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7.學習蒐集、整理、分析和運用社會信息,能夠運用簡單的學習工具探索和説明問題。

8。珍愛生命,熱愛生活。養成自尊自主、樂觀向上、熱愛科學、熱愛勞動、勤儉節約的態度。

8.在生活中養成文明禮貌、誠實守信、友愛寬容、公正公平、熱愛集體、團結合作、有責任心的品質。

9.初步形成民主、法制觀念和規則意識。

四、教學策略

(一)改變陳舊的觀念,樹立新觀念。

教學是對教材的再創造,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根據新課程的教學要求,要運用好教材,要做到刪減、替換、補充。教材是為學生提供的案例,我在備課過程中,要注意理清教材的思路,把握教材的教學主題。在教學過程中,要以教材提供的教育主題為基礎,引導學生去學習,去探究。

新的課程改革,把關注人作為課程的核心理念,提出“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的教學目標。我在教學過程中,要更新觀念,關注每一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能力的形成。同時,在教學過程,要指導學生怎樣學,通過什麼方法學,不把現成的結論強加給學生,而是讓學生用自己的眼光、方式來看待世界,允許學生有自己的看法。

1.幫助學生參與社會、學習做人。

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的核心是幫助學生參與社會、學習做人。我在教學過程中,要關注每一個兒童的`成長,發展兒童豐富的內心世界和主體人格,體現以人為本的現代教育價值取向。培養學生對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參與社會的能力,使學生成為具有愛心、責任心、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個性品質的人。

2.以兒童的生活為基礎。

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育意義在於對兒童生活的引導,用經過生活錘鍊的,有意義的教育內容教育兒童。我在教學過程中,所選取、引用的教育內容和形式要貼近學生的生活,反映兒童的需要,引導他們從自己的世界出發,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社會,用自己的心靈感受社會,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會。

3.要追求教育的基礎性和有效性。

兒童期是道德與法治發展的啟蒙階段,我在教學過程中,要從兒童發展的現實和可能出發,要採用他們樂於和適於接受的生動活潑的方式,幫助、引導他們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為他們今後人格和諧發展與完善奠定基礎。

(二)改革教學方式。

我要注意遵循道德與法治課程的基本教學理念,採取以客觀社會為基礎與學生為主體的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廣泛採用活動型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在自主活動中自我體驗感悟,探究發現訓練技能,養成習慣。

(三)重視學生學業評價。

道德與法治課評價目的是獲得反饋信息,幫助教師改進教學,促進學生髮展,保證課程目標的實現,而不是對學生道德與法治性發展水平做終結性的評定,更不是利用評價結果對兒童進行比較與分等。因此,要從每個學生原有基礎出發,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點,強調以鼓勵為主的發展性評價。

四年級道德與法治教學工作計劃6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國小品德教研工作,將根據市教育局和教師發展中心的指導意見,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提高學科質量為核心,以促進公平為重點,以改革創新為動力,加強國小品德學科建設、深化課堂教學研究。通過研究,促進國小品德學科教師專業發展,增強服務與效益意識。改進國小品德教研方式,進一步實現教研活動效益化,為國小品德教師專業發展提供有效的指導、引領與服務,提高全市國小品德教學質量。

二、重點工作

1、聚焦課堂,更新教育理念,引領全市國小品德新課程改革

為貫徹落實教育部《關於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適應新時期基於核心素養的課程改革要求,教育部對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語文部編教材、科學課程標準進行了修訂,並於20xx年秋季開始執行。目前,國小一年級使用人教版道德與法治,二年級使用蘇教版道德與法治,三到六年級使用蘇教版品德與社會。本學期將繼續發揮中心的引領作用,抓住契機,研訓一體,結合常規工作,深化新教材的培訓學習與內化落實,架起新理念與實踐橋樑,引領學科教師落實學科核心素養,培養學生的關鍵能力和必備品格。

2、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升全市道德與法治教師業務素養

我市目前有xx市國小品德學科名教師1位,學科教改帶頭人4位,品德學科高級教師3位,太倉市品德學科帶頭人5位。本學期要繼續深入推進用人樹人活動,秉承樹一個帶頭人帶動一批人的宗旨,充分發揮帶頭人的輻射作用,讓國小品德骨幹教師更多地參與教研,引領區域、校本教研與教學;組織不同形式的專題研討和競賽活動,使不同層面的青年教師得到鍛鍊。同時,開展國小品德學科教師教學論文與教學案例、優質課評比活動,推薦優秀選手參加xx市評比,並承辦xx市國小低段現場賽。通過市級研訓活動,進一步增強全體品德學科教師的學習意識。倡導以校為單位,多形式組織教師細緻深入學習、解讀新教材,對新教材有清晰準確的把握與理解。各校品德學科教研組長要組織豐富多樣的活動,讓品德教師理解課標精神並落實到具體的教學實踐中。

3、深入開展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學工作調研活動

為貫徹落實太倉市教育局頒發的《關於進一步落實課堂教學主張,深化課堂教學改革的工作意見》(太教基〔20xx〕5號)、《關於加強學校備課組建設的指導意見(試行)》(太教基〔20xx〕1號)等文件精神,圍繞落實教學主張、進一步深化課堂品牌建設和學科備課組建設,深入實施素質教育,推動我市國小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升。本學期結合基教科和教師發展中心組織的互助式調研活動,將以公辦與民辦學校結對聯盟為主,組織對6所公辦學校和8所民工學校開展互助式現場調研。調研過程中,要深入瞭解並指導道德與法治學科備課組、教研組建設情況,瞭解並指導學校落實本學科課程標準情況,努力規範課程建設,提升師資隊伍水平與課堂教學質量。

4、開展《教育為人生導向下國小品德課程滲透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實踐研究》課題研究工作。

本學期將申報課題,開展教育為人生導向下國小品德課程滲透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實踐研究。在前一階段xx市級課題的基礎上深入研究。通過此課題的研究,旨在整理出適合國小品德教學的中華經典詩文,並繪製出與國小一年級教學內容相吻合的圖譜,探討其在國小品德課堂教學中的教學形式和意義,總結經驗方法。

5、組織參與xx市教科院《國小品德核心素養》子課題研究。

xx市教科院國小品德學科教研員胡春娜老師領題的國小品德核心素養研究,我們太倉作為一個區域承擔好子課題的研究。

一學期的國小品德教研工作,要堅守底線思維,聚焦課堂革命,聚力質量提升,貫徹落實立德樹人的育人綱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