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畫展日記

即將要到一天的結尾了,你有什麼總結呢?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日記了。那如何寫一篇漂亮的日記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參觀畫展日記,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參觀畫展日記

參觀畫展日記1

今天,爸爸媽媽突然“大發慈悲”,決定帶我去圖書館看畫展,這對於喜歡畫畫的我來説真是個好消息。我高興得一蹦三尺高,急忙拿上外套跟着爸爸媽媽出了門。

啊!畫廊裏的人真多呀,熙熙攘攘的,我們只能慢慢地往裏邊挪。終於進入到展廳,只見牆壁上到處掛滿了中外經典畫作,表現手法有古典的、現代的、抽象的等等,其中不乏有一些大師的作品。而給我印象最深的,也是我最喜歡的要數這幅“王冕畫畫”。

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河裏鋪滿了碧綠碧綠的荷葉,晶瑩的晨露在葉片上調皮地時而打滾,時而蹦跳,從這一片滾到那一片,又從那一片蹦到這一片,象耍雜技似的,要是哪個一不小心摔到河裏,就會引起一陣鬨笑聲,真是個熱鬧的清晨。在圓圓的、亭亭玉立的荷葉中,有着西施、貂蟬之______荷花在眾多荷葉的襯托下競相開放。有的似跳着優______芭蕾舞步的姑娘,迎着初升的太陽踮起腳尖隨風搖擺;有的象羞答答的新娘似的,從葉片下微微探出腦袋。一隻披着綠衣裳鼓着白肚皮的青蛙正歪着圓鼓鼓的`腦袋,看着在河邊全神貫注的畫着眼前美景的王冕,好像在對他説:“王冕王冕,你的畫中可不能少了我喲!看我擺的造型酷不酷?”半空中,蜻蜓和彩蝶正玩着“躲貓貓”的遊戲,一會兒飛到東一會兒飛到西,一會兒又藏到了荷花裏,逗得荷花癢癢的笑得合不攏嘴。在專心致志畫畫的王冕的身側,擺放着作畫用的硯台、顏料、還有一隻“玉石店裏的珍品――精雕細刻”的用來洗畫筆的罈子。一隻老黃牛正一邊“撲哧撲哧”地喘着粗氣邊“哞哞”叫着在王冕身後伸過腦袋來,彷彿也在找尋着畫上有沒有自己的身影。遠處的柳樹姑娘飄蕩着秀髮在風中微微笑。

這幅畫將人與自然和協地融為一體,真是一幅難得的藝術作品啊!

參觀畫展日記2

今年寒假,我到上海美術館去看畫展,上海美術館位於南京西路325號,靠近於人民公園,上海美術館是一幢古老的建築,它的樓頂有一座鐘。

一走進美術館,在底樓展出的是俞雲階的先生的油畫。俞雲階是常州人,畢業於中央大學並受教於許悲鴻,他的畫風是歐洲風格,第一、二、三展廳主要是以“激情歲月”為題的油畫,他創作的畫在50――70年代,他的`代表作是《孵》、《教媽媽識字》、《在大愧樹下》等。第四展廳是他的水墨畫,他的’水墨畫有《鋭目千里――鷹》、《鍾道》等作品。此次參觀油畫展讓我瞭解了油畫分為木板畫和紙板畫。油畫是用透明的植物油調和顏料,在製作過底子的布、紙、木板等材料上塑造藝術形象的繪畫。它在歐洲起源發展,近代成為世界性的重要畫種。它的前身是15世紀以前歐洲的蛋彩畫。

美術館的二樓是以“儺”――晉永泉的攝影展,“儺”戲是古代的中國人們祭祀敬神的儀式,在古代中國人們的政治生活中佔具着巨大的作用,現在在貴州、雲南等偏遠的山區還保留着此活動。民間“儺”一般從中國農曆除夕開始舉行至正月16結束。參加者頭帶木雕假面具,手持兵器,做各種撲打鬼怪的動作,並伴鼓聲和音樂逐邪。古時“儺”戲每年舉行三次,規模很大,肅穆莊重。“儺”在很大的程度上規定了村民們的道德,不偷不盜,否則會遭到抱應的。晉永泉在樸素的黑白攝影裏面以獨特的拍攝角度賦予那些平凡質撲的農民一種特別的尊嚴和莊重感

這一天到上海美術館參觀,讓我獲取了許多新的知識,讓我大飽眼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