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家教家風心得體會大全

當我們經過反思,對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好好地寫一份心得體會,這樣就可以通過不斷總結,豐富我們的思想。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能感染讀者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家庭家教家風心得體會大全,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家庭家教家風心得體會大全

家庭家教家風心得體會大全1

良好的家風,歷代相傳,它承載着一份歷史的厚重,一份文化的傳承。當我們翻開歷史文化的史冊,從司馬光的《訓誡示康》一直説到名垂千古的《朱子家訓》,從顏之推的《顏氏家訓》一直説到被譽為為官之典範的《曾國藩家書》。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農耕文明為中華民族打上了深深的家庭文化烙印,一份份的家風、家訓、家規也被一代代的中華兒女所重視,所傳承,所發揚。

近期讀《傅雷家書》,也許只是一份份家長裏短的書信,而飽含的卻是一份父親對兒子的摯愛、期望以及對國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傅雷家書》是由文藝評論家以及美術評論家傅雷及其夫人寫給兒子的書信,編纂而成的一本家信集,也是一本苦心造詣的教育名篇,它也為我們展現了良好家風的養成。

家風家訓在一個家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會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影響着孩子的成長,因此抓好家風建設,對孩子價值觀的養成以及健康成長具有一定的`幫助。在這本書中有句話説“人一輩子都在高潮與低潮中起起伏伏,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會如死水一般。”傅雷也正是用這樣鼓勵和訓誡的話語,提醒着自己的兒子,也提醒着每一個書的讀者,努力做一個經得起挫折和磨礪人。尤其是在文中傅雷多次的用約翰克里斯多夫的例子來教育孩子,這個羅曼羅蘭筆下倔強的天才少年,也似乎就這樣成為我們每一個人心目中學習的榜樣吧。

透過一本書,之所以能夠引起我的感動,我想應是那份濃濃的情感吧。就像文中所説的家的意義,遠遠不會是一所房子所能概括的,它是一份精神,凝聚着每一位家庭成員之間對彼此,對生活,對家庭那份深深的熱愛。它是一種文化,代表了那些悠久的,優良的家風家訓的傳承。

優良的傳統,星火相傳,良好的家風是份寶貴的財產,讀讀《傅雷家書》,感悟良好的家風,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啟迪人生的智慧。轉眼間,自己從20xx年年底到xx這個大家庭已有一年半了,時光如流水般匆匆流走,從一名新入職的職工轉眼成為了老職工,收穫的不僅僅是工作,更多的是“厚德文化家風”的耳目薰陶,在這份寶貴的“家風”影響下,感悟的是“立德、忠誠、敬業、奉獻、感恩、包容”的高尚情懷。

感謝我的家,讓我明白了做人做事的道理,明白了服務的境界,也讓我學會了太多太多。這就是家風,我愛這個家。

家庭家教家風心得體會大全2

每個家庭都要有好的家風,有了好的家風,我們的孩子就有一個很好的生活環境來成長,從中他們就能體會到家庭的温暖、家庭的快樂。

維持一個好的家風,需要夫妻和睦、互敬互愛,相攜共進,這時雙方都需要意識到的,缺一不可。我結婚xx年,生育兩個兒子,大兒子已經十五歲,上九年級,小兒子也有十二歲了,上國小六年級。在這漫長而又短暫的十六年裏,我們夫妻倆相處得很好,做到彼此都多關心對方的變化,多發現對方的優點,多講些好聽的話語;少抱怨、少指責、少誤會,我們在孩子面前從不吵架、從不指責,讓我們兩個兒子都會因為有爸爸、媽媽的陪伴而感到温暖。

因有我們倆的榜樣,兩個兒子都懂得互敬互愛。別的家長都説,孩子小的時候經常是打打鬧鬧的。依我的小孩來説,我很少很少他們這樣,從小就懂得相互忍讓。無論是哥哥還是弟弟,如果鄰居阿姨給點吃的其中一個,(就弟弟來説吧,他會問:“阿姨,可不可以再多給一個車,我家裏還有一個哥哥。”換回哥哥,也會這樣説的。現在哥哥已經讀九年級了,在校同學給他點好吃的,他也不捨得吃,一直留到星期五晚回來。他兄弟倆就一起津津有味地品嚐起來。

尊老愛幼,孝敬長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家雖然不時常有老人在這,可每週孩子回來,第一時間就叫他們給爺爺、奶奶打電話問好,問問他們的.情況、吃飯沒有、身體情況怎樣,老人倆聽到孫子的聲音,總是樂融融的。其實,在我身邊也會經常有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發生,就是有時下雨,我會帶着兒子一起坐公交車上學或放學,在車上看見有老人,我就會很自覺地把自己的座位讓給老人,然後對我兒子説:“兒子,來吧!媽媽抱你”兒子就會覺得很不好意思,也立刻站起來説:“不用了,媽媽你坐吧。你會暈車”我坐下後,堅決地説:“來吧,媽媽就想抱抱你。”這樣,孩子就覺得媽媽特別的親切。媽媽孝敬老人,媽媽愛護孩子,孩子心疼媽媽,這不就是尊老愛幼嗎?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並不是只有那些轟轟烈烈、驚天動地的大事才能體現尊老愛幼。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從生活中的點滴小事做起,踐行尊老愛幼的美德。

説到勤儉節約,從小我就教育孩子,無論什麼東西都要節約,也不能亂花錢。我兩個兒子在石龍坑國小讀了六年,説句實話,他們很少很少在校門口買零食吃。有些人會想,他口袋沒錢,有錢你看他會不會買。我相信我兩個孩子就算有錢在口袋也動搖不了他們的好習慣。我記得有一次,小兒子上二年級的時候,他在校門口撿到了一塊錢。他緊緊地把一塊錢塞到口袋裏,等我去接他的時候,他悄悄地在我耳邊説:“媽媽,今天你不用幹活都有一塊錢賺。”我問他:“為什麼?”他就很理直氣壯地説:“因為我撿到了一塊錢呀!”我就順口一説:“那你為什麼不去買東西吃呀?”他有點生氣地對我説:“媽媽,您不是從小就教我們要節約用錢,不能亂花錢嗎?”我摸摸他的頭説:“孩子,你真棒。還記得媽媽説的話。”

我大兒子也不例外,他也是一個很優秀的學生,在校尊師重友,在家尊老愛幼。回想他七年級到九年級這幾年裏,除了每月給他300元的伙食費,幾乎什麼零用錢他都不要,你怎麼塞給他,他都不要。這也因為平時生活中夫妻倆點點滴滴的行為下影響出來的好習慣吧。

家庭家教家風心得體會大全3

家風是一個家庭在世代傳承中形成的一種較為穩定的道德規範、傳統習慣、為人之道、生活作風和生活方式的總和,從古至今,《誡子書》、《勉諭兒輩》、《治家格言》、《曾國藩家書》、《傅雷家書》等等都在民間廣為流傳,閃爍着良好家風的思想光芒。好的家風不但對自己有利、對子女和家人有利,也逐步影響着大眾的道德水平與社會的風氣。

家風作為一種無形的力量一直在潛移默化地影響着人們。家風好,這個人就會茁壯成長;不重視家風建設,這個人在成長中就會走彎路。好的家風會造就了一個個身心健康的人、有作為的人乃至對社會有突出貢獻的人。可以説,好家風打造了兒童成長的.好搖籃。

作為一個尋常百姓家,我的家風就是“踏實做事、真誠待人。”生活中,言出必行,做好每一件事,不做有損他人的事。即:做好事,當好人。用自己的言行舉止影響家人,先管好小家才能影響大家。

家風建設的關鍵在家長。家長首先要成為家風建設的有心人,才能有意識地創立自己的好家風、延續自己的好家風,使整個家庭與子女受益。家庭建設影響着社會建設,好的家風會帶動好的社會風氣。所以,好家風就是一種正能量。我們要從每個家庭做起,讓家家有個好家風、家家培育文明人。如此堅持下去,社會的正風正氣就會發揚光大、中華民族的文明程度就會進一步提高。

家庭家教家風心得體會大全4

每個家都應有好的家規、家風,俗話説無規矩不成方圓:從孟母三遷到岳母刺字,好的家訓、家規、家風不僅承載了祖輩對後代的希望、對後代的策鞭,也同樣體現了中華民族優良的民族之風。“家規是什麼?”這個問題,很多人説不清,其實我每天的生活,都有一條看不見的航線在指引着我一路前行的方向,那就是家裏的家規。下面我就和大家談一談我家的家規家訓。

家風是指一個家庭或家族的傳統風尚。也就是説一個家庭的生活方式、文化氛圍即構成了家風。家規是指一個家庭所規定的行為規範,一般是由一個家族所遺傳下來的教育規範後代子孫的準則,也叫家法。孟子曰:“不以規矩,不成方圓”。一個家庭要想興旺發達,做人做事都要懂得講規矩。家人違背家規就要像國民觸犯法律一樣受到處罰。我家的家風是:以德立家,從嚴治家,以勤修身,以禮服人。家風需要我們一代又一代的傳承下去。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家的孝不重大節,卻重小節。吃飯的時候家裏的餐桌的座位安排,老人上座,依次長幼排開,體現了我們對老人的尊重。對於禮,就是父母從小教育我們應該講禮貌,不説髒話不辱罵他人,做一個文明有禮貌的.人;禮還是要有誠信,我認為在孩子國小階段的家庭教育中,誠信教育是至關重要的。禮還要做錯事就勇於承擔責任,而不是一味的逃避。

每户人家的規矩可能都不一樣。如我家是“食不言,寢不語”。吃完飯後,不可以將筷子放在碗的上方,要放在桌子上。如果桌子上有魚刺、骨頭等等要用筷子將它們掃入碗內。還有一個家規是淨,衣服、毛巾、洗碗布等必須要擺放整齊,起牀後把被子疊起來,家裏的垃圾不能隨便扔,必須要扔在垃圾桶裏,每天一次必須去倒,要維持自己房間的衞生,自己房間的地面要拖乾淨等等。“淨”的規矩帶來的是無比的“清爽”。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也是我家的規矩之一,從小開始,我們自己若是輕度感冒了,就要自己去看醫生,從國小開始自己洗衣服等,從小就獨立,就會比別人家的孩子生活經驗豐富了。

每個家庭的家規都有所不同,好的家風、家規在生活點滴中影響着我們的心靈,塑造着我們的人格。從而帶動整個社會乃至整個國家的發展。以上就是我家的家風家規中的一部分,希望我家的家訓、家規、家風能世世代代傳承下去,建設和諧、文明、健康、富有的幸福家庭。

家庭家教家風心得體會大全5

家風是一個家庭、一個家族相傳沿襲下來的體現家庭成員精神風貌、道德品質、審美格調和整體氣質的家族文化風格。在一個家庭,老人要宣揚家風,結合自己的經歷,以過來人的身份告訴晚輩,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惡之家必有餘殃。我的父母沒多少文化,但他們以自己的人生經驗一直告訴我,做人要善良厚道。父親常給我講身邊的人不孝的結局。比如附近三個盜墓賊,沒一個善終。如有老人無疾而終,父親感慨,説那是好人,修行好,所以才得善終。從中我明白,道德是天地的本分,本分是個人的規律,當違背了這一規律,人就有災難。

馬克思與女兒有這樣的'問答。問:你最崇敬的男人的品格是什麼?答:剛強。問:你最崇敬的女人的品格是什麼?答:温柔。其是,這個話題與家風有關。男兒當自強。這裏的自強一則是韌性剛強,一則是有理想抱負。男人無志,家道不興。一個男人定要有責任有擔當,否則,在家庭中沒地位。你啃老或吃軟飯,別人能尊重你麼?農村人説,女人不柔,把財趕走。所謂旺夫相,實則是慈眉順眼的賢嫻之態,不是女漢子,更不是河東獅吼。用老人的話説,悍婦不僅不利,而且賤己。

家和萬事興。對一個國家而言,強盛祥和很重要,對一個家庭而言,和睦和諧更是關鍵。比如在家庭裏,長者處事公道,晚輩心服口服。家庭成員之間關係融洽。有了困難齊心協力,就沒有過不去的坎兒。

有好家風才有好家道,才能出好子弟。晚清具有改革思想的名臣不在少數。然而,虎父無犬子。他們的後人也往往是一時俊彥,如曾國藩之孫曾紀澤、孫曾廣鈞,左宗堂之子左孝同,張之洞之子張權,李鴻章之子李經方、侄李經羲,譚繼詢之子譚嗣同,陳寶箴之子陳三立等等。梁啟超五個兒子三個院士,一個上西典軍校,一個上南開大學。我以為,他們的兒子沒有褪化成今天的官二代,這與他們的家風家教密切相關。《曾國藩家書》便是明證。

城市化之前的中國農村是熟人社會,那時,家風家道很重要。比如男女相親後,雙方都要要打聽對方的家道,説到張家李家,有時甚至剖根問祖。一般來説寧折十座廟,不拆一家親,大多數人在這個問題上要麼不説,要麼只説好。但是,有實在人説實在話。有人會這樣説,説人家那家人從老到小沒的説。娶媳婦看丈母孃,説丫頭她媽是個好人,賢慧本分,鍋灶好針線好。如果有什麼問題,比如説,有人説,娃娃我不瞭解,但他們爺爺就是個龜賊、她奶奶作風不正等等。往往或許就是這麼一句話一門親事黃了。農村稱這種人是“塞磚頭”的。由此足見家風家道的重要性。

國是千萬家,家是最小國。試想,如果家家都有好家風、好家道,自然就會有好社會、好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