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家風家訓的作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於家風家訓的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家風家訓的作文

關於家風家訓的作文1

每個家都有屬於自己家的家風、家規、家訓,要説起我家的家風、家規、家訓,那可就要跟我小時候的幾件事有關了。

從我懂事起,媽媽就告訴我做人的道理,首先要勤學,意思就是要好學,奮發學習;其次是上進,要不斷地上進,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

我能行;然後是誠實,不誠實的人,哪會讓別人信任你,依賴你呢;最後是善良,沒有一顆善良的`心,只有一顆狹隘的心,怎麼為別人着想?怎麼會在別人有困難時去幫助他呢?

在我還很小的時候,我每次洗手都要浪費半盆水,洗完後水龍頭也不關,白白浪費了很多水。

媽媽知道了我這個不好的習慣以後,對我説:“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所以以後就不要再挑食了,而且也不要再剩飯了,並且要節約水資源。”

從那一刻起,我知道了要“勤儉節約”。

過年時,我到爺爺家去拜年。向爺爺説了聲“新年快樂”。爺爺從口袋裏掏出了一個紅包,放在我手上,並語重心長地對我説:“孫女啊!你已經六歲了,明年你就要上一年級了。我要告訴你三句話,第一句話是尊敬長輩,無論你將來走到了哪兒,你看到長輩都要有禮貌,尊敬長輩;第二句話是孝順父母,父母將你帶到了世上,並養育了你。

長大你一定要報答他們,孝順他們;第三句話是自強自立,將來你無論做什麼工作,都不要依賴別人,靠着自己的實力工作,還要安於現狀,勤奮進取。

這就是我對你的期望,希望你時時刻刻地記住。”

又過了一年,我要上國小了。我們坐下來打算開個家庭會議。爸爸説:“今天的內容就是討論家風、家規、家訓。目的就是想讓你上學後能約束自己管好自己。”我們討論了很久,才確定下來。家風就是勤學、上進、誠實、善良。家規是勤儉節約家訓則是尊敬長輩、孝順父母、自強自立。

上學以後,我感覺自從有了家風、家規、家訓,無時無刻不在謹記着,約束自己。

關於家風家訓的作文2

大到國家,小到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風家訓。其實這並不是特別的,因為只有擁有了家風和家訓,才能使人們的心中更有了精神目的追求,更有了道德的約束力,更有了前進的目標和方向。我家的家風家訓便是——誠信。

誠信作為一項古老而美好的品德,無論在古代在現代,在中國在外國都有許許多多的表現。還記得那一件古事嗎?雙安在變化的早期,為了獲得民心,他曾在一個大門前立下過這樣的規定:誰能把這塊粗壯的木頭搬到旁邊的那一個門前就獎勵誰五十兩銀子!人們紛紛不信,説這肯定是個騙局,一定不要上當。但是偏偏有人不聽邪,他抱起木頭,便往那個門前疾步如飛地走去。小安看到這一幕,非常的高興,馬上就從口袋裏掏出了五十兩銀子,雙手奉還給了那位壯漢,並連連稱謝。從此,上海就得到了民心,得到了他變法的動力和希望。

其實誠信也在生活中得以體現。誠實守信,這並不是多麼轟轟烈烈,多麼的高尚,在日常生活的每一件小事中都可以將它體現得淋漓盡致。記得有一次,我和同學們約好去一個書店看書。但是路上的`時候我的自行車胎卻不像破裂了,我給那位同學打了個電話,他説他已經過去了。為了不讓她擔心,我把我的自行車車胎的事隱瞞了他,遲到了約一個小時才過去。後來每每想到這件事,我都感到非常的後悔。其實有了什麼事都不應該隱瞞,坦誠相待,對待朋友,保持一顆純真的,誠實的心,才能獲得更為長久更為美滿的友誼。這也是誠心在生活中的實際體現吧!

家風,家訓是一個家庭的約束力,也是整個社會的約束力,只有每個小家都有這種約束力的社會才能更和諧更美好。保持誠實守信,做一個品德高尚的合格公民!

關於家風家訓的作文3

從小就聽爸爸媽媽説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每個家庭都有家風、家訓。

自己覺得家風就是家裏的規矩,是一家子的風氣。一個孩子出去代表的是一個家庭不是她她們,孩子在外面的一言一行都説明這個孩子的家庭教養。

她們家的家風就是體現在“孝順”上,從小爸爸媽媽就教育自己要孝敬老人,主動跟長輩打招呼,不能讓老人生氣。自己家的家風還體現在飯桌上,一家人吃飯都是等家人全部都到齊了,如果老人沒有動筷子她們小孩絕不能先吃的,在不知不覺中這已經形成了她們家的一個習慣,這個習慣會一直保持下去的。

自己家的家訓就是“勇敢自信”,爸爸媽媽教育自己不管遇到什麼困難都不要放棄,要自信,要勇敢的去面對,辦法總是比困難多。爸爸媽媽教育自己做一個陽光、積極向上的女孩子,不愛慕虛榮,不比吃穿;要多學習,多看書,做一個有文化、有教養、懂禮貌的孩子。

爸爸媽媽很孝敬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過年過節都要回去看望她們。大人們都是孩子的榜樣,自己看在眼裏,記在心裏,自己的`爸爸媽媽給自己樹立了一個良好的榜樣。自己的家是温暖和諧的家庭,自己愛自己的家,並且自己家的良好的家風家訓會一直傳承下去。

關於家風家訓的作文4

家庭是構成社會的基本單位,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指導下,每個家庭在不違背國家法律、道德、文化的前提下制定現代家庭的家規、家訓,形成良好家風;藉助互聯網家譜為工具傳承家文化(家規、家訓、家風),延續家興業旺,譜澤後世;實現幸福家庭的四大目標:和諧、文明、健康、富有。

家規:

家規是指一個家庭所規定的行為規範,一般是由一個家族所遺傳下來的教育規範後代子孫的準則,也叫家法。所謂“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就是指一個國家有一個國家的`法律,一個家庭有一個家庭的規矩;這個家庭的規矩就相當於國家的法律。孟子曰:“不以規矩,不成方圓”。一個家庭要想興旺發達,做人做事都要懂得講規矩。家人違背家規就要像國民觸犯法律一樣受到處罰。

家訓:

家訓是指對子孫立身處世、持家治業的教誨。家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家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中國歷史上對個人的修身、齊家發揮着重要的作用。道德包括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等等,家訓屬於家庭美德的範疇。家國同構,一個家庭的家訓相當於一個國家的道德標準,如曾國藩家訓、朱子家訓、顏氏家訓等等。家訓即是家人做人的道德標準,違背家訓,就會遭受道德的譴責。

家風:

家風是指一個家庭或家族的傳統風尚。也就是説一個家庭的生活方式、文化氛圍即構成了家風。顧名思義,家風就是一個家庭的風氣、風格與風尚。換一句話説,當一個家庭的家規、家訓形成家庭的公眾行為習慣即構成了家風,家風也就是一個家庭或一個家族的家文化。家譜即是承載家文化的工具,互聯網家譜是新一代承載家文化的工具。

關於家風家訓的作文5

我家的家風是‘孝’孝敬父母,尊敬老師,長輩。父母一直告訴我:百善孝為先。家風是一條應該牢記的座右銘。有了它,我們才可以在社會上立足,才能讓自己走的更高更遠!銘記家風,為自己的人生奠定堅實的基礎,踏出堅定的步伐,成為祖國的棟樑之才!

家風也可以代表一個國家的風氣,國家就是人民的家,這家風就更為重要了。它要靠人民的.努力,遵紀守法,互幫互助,一個國家的繁榮昌盛,不僅僅是物質上的豐富。在我看來,更重要的是她的風氣,一個國家,一個朝代的風氣決定了它的衰於勝,只有社會風氣好的國家,才能國盛民強,才真正算上一個強國。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家庭式社會的細胞。為人父母有義務,有責任把家庭料理好、把孩子教育好。儘管使孩子具有高尚品質的責任未必完全在父母身上,但為人父母在心甘情願當“牛”做“馬”的同時,樹立良好的家風,用好家風培養好孩子,責無旁貸。如果因為家風不好而使自己的孩子不像‘愛得華’而像“珠克”,不僅會讓父母傷心失望,對社會也將貽害無窮。

希望家家户户能夠形成一個良好的家風,讓家風幫助我們學會做人,在社會中形成一個良好的風氣!

關於家風家訓的作文6

每一家都有自家的家訓和家風,我家也不例外。但我就是不明白:家訓和家風到底是什麼?

現在我明白家訓就是:尊重別人。媽媽和奶奶婆媳之間的尊重;我和同學之間的尊重;爸爸、媽媽對我的尊重、鄰里之間的尊重……這些都是家訓。當然我家也有家訓啦!

每一次過節,我都被桌上的飯菜而着迷。

那天,中午沒怎麼吃飯的.我,看見桌上的一盤盤香噴噴的菜,我流上了口水,拿起筷子就夾了一口,爺爺進來了,“幹什麼呢?”我嚇得不敢出聲。“長輩還沒吃呢,你怎麼先吃上了?不知道尊老愛幼,你已經大了,這點道理還不懂,怎麼這麼不懂事呢?”他大聲吼道。“我……我……太餓了!”“難道就你餓嗎?爺爺我也很餓呀!”但我沒聽,一氣之下衝了出去,我隱約聽見“這孩子,太不懂事了!”到吃飯的時候,我還是進去了,爺爺説:“脾氣還挺大,下次,人不到齊時別動筷子,聽見了嗎?”“哎!”“誒,這才是爺爺的好孫女。”

我也明白了家風是:愛。爸爸、媽媽之間的愛,媽媽和奶奶婆媳之間的愛,我和同學之間的愛,鄰里之間的愛……這些不管是大愛還是小愛,但他們都是愛。

在我很小的時候,我會學着媽媽的樣子,當奶奶蹲着幹活的時候在奶奶的屁股下面塞上一個小板凳,奶奶高興地抱着我親了又親。這就是愛;稍大一些,我學着爸爸的樣子,在家裏沒人時給生病的媽媽端上一杯熱水,並陪在她的身邊,伸手摸摸她的額頭,問“媽媽你好點了嗎?”這就是愛。從我記事起,每次生病時都會看見媽媽為我熬紅了雙眼。颳風下雨時,走出校門,第一眼都能看見滿身雨水凍得發抖的媽媽的身影,這就是愛;家裏無論誰過生日,奶奶都會做上一碗熱騰騰的長壽麪,唯獨她自己的生日她卻忘了。這就是愛!

這就是我家的家風和家訓,充滿愛和尊重的家風、家訓,我會一直傳承下去。

關於家風家訓的作文7

每個家庭都有家規,家訓,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從小養成良好地習慣長大後才能立足社會。

最近她們在學習《弟子規》,其中有句:“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講地是在家要孝順父母,父母叫她們地時候要及時回答,不要慢吞吞地。父母要求她們做什麼要立刻去做,不要推託、偷懶。

記得有一次自己正在看電視,媽媽下班回來問自己:“一澤,作業寫完了嗎?週末打算去哪兒玩啊?”當時電視演地是自己最愛看地《火力少年王之傳奇再現五》,自己已經融入電視裏地情節中了,幾乎就是兩耳不聞窗外事。就在這時電視突然關了,自己以為是停電了,自己抬頭一看燈還亮着,就在自己還不知道是怎麼回事時媽媽生氣地站在自己面前説:“不管誰跟你説話地時候要仔細聽,這是對人地基本尊重。“自己這才意識到事情地嚴重性,是自己做錯了。自己主動向媽媽承認錯誤,並保證以後不再犯類似錯誤。自從這件事之後,自己對《弟子規》有了更深地理解。

勤儉節約也是她們中華民族地傳統美德。“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是每個人都耳熟能詳地詩句,也讓自己懂得了勞動地艱辛。自己偶爾也是把吃不了地飯倒掉,有很多很多小朋友生活在貧困地區,她們吃不飽,穿不暖,買不起學習用具,更沒有零食吃,而她們還在浪費想想真是慚愧啊!她們應該從自身做起,把勤儉節約落實到行動,而不是一句口號。

家風是中華民族地傳統美德,是一個家庭地全貌,自己要好好牢記併發揚光大。

關於家風家訓的作文8

家風是一家地道德標準,是一個家必不可少地成分,而在她們家,也有家風,它就是如何做人。

“處世為人理應與人為善”從自己小時候,爸爸媽媽教育自己要尊重長輩,做人要誠實,不幹壞事,不説髒話。在與小朋友地交往中要友善,不要對小事斤斤計較,傷了和氣。做一個寬容、有涵養地女孩。在嚴格要求自己地同時,爸爸媽媽也在生活中儘量創造好地環境,她們約定好儘量不當着自己地面吵嘴和談論大人之間地“爭鬥”,希望在自己面前呈現地都是善良地一面。

“用財太奢最可恥”這也是她們家地家風,爸爸媽媽時常告訴自己要節儉,不能攀比浪費,不要攀比別地孩子地吃穿,但在衣着得體方面一定要像表現好地孩子看齊,衣服要乾淨,不能弄得皺皺巴巴地,黑乎乎地,她們物品要擺放整齊有序。媽媽會給自己足以她們支配地零錢,但是她們必須學會理財,什麼時候該花,什麼時候應該節約。記得有一次,學校舉行“大廟會”活動中,自己很合理地運用了她們地零花錢,也為災區小朋友捐獻了自己她們地零花錢。

父母地一些舉動,總能影響孩子,優秀地品質,就是從中培養起來地。

自己相信,不管將來社會怎麼變化,她們都要做一個誠實本分地人,這就是她們家最基本地家風家訓。

關於家風家訓的作文9

校有校規,家有家規,是人們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但一問到,你家的家風是什麼?家教是什麼?這些問題,同學們就會傻眼了。在我們家媽媽經常也對我説:“現在的生活多美好呀!我們一定要珍惜它。平常生活中,要節約用電節約用水珍惜糧食,還要尊老愛幼,在公交車上見到老人要讓座,見到需要幫助的幼兒要幫忙。”

她是這麼想的,也是這麼做的,她正在用行動來教育我。我們家有一個好習慣就是最後一個吃完飯的人刷碗。但是以前我總是吃完飯就把碗放在桌子上裏,這時爸爸走過來説:“你天天吃飯都磨磨蹭蹭,從今天開始,以後誰最後吃完飯,誰刷碗。”從那天開始,我不在是最後一個吃完的.了,而且我還養成了吃完飯自覺把飯碗放到水池裏的好習慣。

這就是我們家的家風。

關於家風家訓的作文10

家風是一家的道德標準,是一個家必不可少的成分,而在她們家,也有家風,它就是如何做人。

“處世為人理應與人為善”從自己小時候,爸爸媽媽教育自己要尊重長輩,做人要誠實,不幹壞事,不説髒話。在與小朋友的交往中要友善,不要對小事斤斤計較,傷了和氣。做一個寬容、有涵養的女孩。在嚴格要求自己的同時,爸爸媽媽也在生活中儘量創造好的環境,她們約定好儘量不當着自己的面吵嘴和談論大人之間的“爭鬥”,希望在自己面前呈現的都是善良的.一面。

“用財太奢最可恥”這也是她們家的家風,爸爸媽媽時常告訴自己要節儉,不能攀比浪費,不要攀比別的孩子的吃穿,但在衣着得體方面一定要像表現好的孩子看齊,衣服要乾淨,不能弄得皺皺巴巴的,黑乎乎的,她們物品要擺放整齊有序。媽媽會給自己足以她們支配的零錢,但是她們必須學會理財,什麼時候該花,什麼時候應該節約。記得有一次,學校舉行“大廟會”活動中,自己很合理地運用了她們的零花錢,也為災區小朋友捐獻了自己她們的零花錢。

父母的一些舉動,總能影響孩子,優秀的品質,就是從中培養起來的。

自己相信,不管將來社會怎麼變化,她們都要做一個誠實本分的人,這就是她們家最基本的家風家訓。

關於家風家訓的作文11

有一天,我和爸爸媽媽在永和吃飯。我點了自己最喜歡的雞絲飯。我們邊聊天,邊吃飯,很快吃好了。我放下筷子,就要去玩。

媽媽把我叫住,告訴我説:“吃完飯,應該將碗、勺子、筷子、飲料杯子都整理好放進盤子,並將垃圾收拾好。”

我不懂,問媽媽:“為什麼啊?打掃衞生的阿姨不是會收拾嗎?”

媽媽耐心地解釋説:“因為這樣整理好了,就大大方便打掃衞生的阿姨。她可以把盤子一次性端走。”

我恍然大悟,説:“這樣阿姨就不用那麼累了,還可以節省時間。”

媽媽誇獎我説:“鄧於零真棒!”

於是我把餐桌上的東西整整齊齊地收拾好。

打掃衞生的阿姨過來了。她看着我們桌子上的三個整齊的盤子,很開心的朝我們笑了笑,還説了聲謝謝。然後輕鬆地把盤子收走了。

我站起來,準備離開,扭頭看見旁邊桌子上,一個小男孩正在認真地整理自己的盤子。

我們三個人開心地笑了。

爸爸對我説:“飯後收拾好盤子,對我們來説,不過是舉手之勞,但對阿姨來説,就大大節省了勞動。方便別人,就是方便自己。”

從此以後,我在外面吃飯,都會把自己的盤子收拾的`整整齊齊,這個細節和行為,得到很多人的表揚。

關於家風家訓的作文12

常言道“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每個家庭都有這樣或那樣的一家之規,規範的內容與現在國家提倡的社會主義價值體系的總體目標不一而同。我家的家規與所有家庭的家規都一樣,無外乎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但作為一個回族家庭,多年以來,如何最大限度地遵守民族傳統、如何與其他民族和睦相處是祖輩以來為人處事一直遵守的原則。

父輩一生大多呆在祖籍地,從事工商業、服務業等產業;到了我們這一代,隨着教育的普及,我們的經歷同普通的70後沒有不同,會考、大學聯考、異地求學就業,越來越開放、多元的世界擺在我們面前,常常感歎自己適應社會能力的這麼強;閨女上國小時,中午的伙食卻成了全家最頭疼的問題。因為學校回民孩子少,沒有特意準備回民伙食,於是,上學的路上,會經常看到一個小女孩揹着書包、拎着飯桶的身影。

一開始,閨女不愛拎,常常説“哪天不拎飯盒是我最開心的日子”,低年級時,飯菜常常剩很多,五六年級以後,她的飯盒成了全班的最愛,每到午飯時間,大家都要猜一猜她今天帶了什麼菜,我家的菜譜她們也瞭如指掌,甚至説“哪天你家開個加回民小飯桌吧”。這一拎就是6年,6年12個學期,包含了她太多的快樂與榮耀,承載了她太多的.希望與夢想,如今,閨女就要國小畢業了,離開她心愛的老師同學,那曾經在一起吃飯的樣子會永遠留在她心裏。

小小的飯盒看似普通,卻分明是一種堅持,一種民族信仰的堅持。也許有的人會説“何必那樣對自己苛刻,有什麼大不了”,孔子云“不以惡小而為之,不以善小而不為”,“如果只是貪圖口舌之快就扔掉信仰,那麼在大是大非面前,你還能堅守住什麼呢?”我們常常這樣對閨女説。

家規是尺,丈量着每個人的心靈;家規是圃,藴育着每個人的思想;家規是春雨,潤物無形。樹立美好的家風家規,傳承悠久的國風國規,中國這隻文明善良勇敢的東方雄獅最終將讓世人刮目相看。

關於家風家訓的作文13

中國是禮儀之邦,五千年的文化傳承至今,深深銘刻在中國人的心中。每個家,都有家訓、家規、家風,俗話説得好:無規矩不成方圓。我們家的家風家訓,是爸爸經常掛在嘴邊的那句話:百事孝為先。

從小爸爸媽媽就教我要有孝心,要尊老愛幼,他們自己也在身體力行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道。我們家是個大家庭,外公外婆和小阿姨一家與我們合住,十多年來一直其樂融融,在小區裏傳為佳話。爸爸是山東人,不喜歡甜食,但對外婆做的菜從來不挑剔,總是裝作很愛吃的樣子。媽媽現在還經常講起外婆給爸爸吃桂圓肉的故事,那是爸爸第一次見丈母孃,外婆按紹興習俗給爸爸做了一大碗桂圓肉,放了很多糖,爸爸咬着牙吃下,外婆以為爸爸喜歡吃,以後經常給他做,一吃就是兩年多,直吃得爸爸哭笑不得。每次家裏有重大事項需要討論,開始大家嘰嘰喳喳發表意見,實在不能統一,最後大多是聽外公外婆的`,用爸爸的話説,這就叫“百孝順為先。”

外公外婆年紀大了,有時會因為小事爭吵起來,爸爸媽媽總是耐心勸説,從不頂撞他們,即使有時外公外婆看上去很沒有道理,爸爸媽媽也沒有絲毫責怪他們的意思。爸爸總是説,孝順孝敬,沒有順沒有敬,哪來孝?對長輩首先是順從,要讓他們順心,感覺到被人尊重,只要不是原則性的大問題,儘可以由着他們來。爸爸還常説,孝敬無底線,就是説對大人盡孝道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沒有終點,只有起點。

“百孝順為先,孝敬無底線”,我要牢牢記住這幾句話,把它作為我們的家風家訓,從小做一個孝敬父母,懂得感恩的人。我還要把這幾句話告訴其他小朋友,讓他們和我一樣,大家共同做新時期的優秀少年。

關於家風家訓的作文14

每個家庭都有屬於自己的家風家訓。家風家訓很重要,沒有了家風家訓,這個家就不成樣子了。我們家也有家風家訓,而且,我覺得我家的家風家訓還很特別呢!

我的家是一個歡樂家庭。每天,我的家裏總會傳出歡聲笑語,總讓我覺得十分快活。生在這樣的一個家庭裏,我很自豪,也很驕傲。

我的.家還是一個充滿愛的家庭呢!爸爸經常一下班回家就擁抱我和媽媽。每當我們三人擁抱在一起的時候,我總會感覺到無比的幸福與甜蜜,一股暖流湧入我的心田。此時此刻,我覺得我比誰都幸福。

我們的家如此相親相愛,是因為有家風家訓幫我們營造了這麼温馨的環境。爸爸常把這句話掛在嘴邊:“吃飯吃個七分飽,幹活幹個十分了。”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吃飯可以吃到大半飽就行了,但是,幹活一定要幹徹底,不能留下尾巴。吃完晚飯,我收拾餐桌的時候,我洗了碗卻經常忘了擦桌子、關燈,所以爸爸常常用這句話來教育我。每當我做事的時候,就會用這句話來提醒自己幹活幹個十分了。

爸爸還有一些經典名言,如:“立即反應,馬上行動國小二年級關於家風家訓作文國小二年級關於家風家訓作文。”原來的時候,我中午回家就看書,一直看到中午飯都做好了,可我還是不肯去吃。媽媽坐在餐桌旁喊了一遍又一遍。每次,我都是“嗯”了一聲後就再也不理不睬了。但是,媽媽對我説:“該吃的時候就得吃,不然,可沒人給你留,並且,不來吃飯你就會耽誤了吃完飯要做的事了。以後我只喊一遍,再不來我就不等了……”這時,爸爸就會説:“立即反應,馬上行動。”我就會放下書,戀戀不捨地跑進餐廳。

我們家的家風家訓好,不但讓我改掉了壞習慣,還讓我體會到了爸爸媽媽對我無私的愛。生在這樣一個大家庭裏,我不僅快樂還很自豪,家風家訓助我成長。因此,我想起了一句歌詞:我們是一家人,相親相愛的一家人……

關於家風家訓的作文15

人人都有自家的家風和家訓,可我在一年級的時候卻不明白,上了四年級,家裏的家風和家訓慢慢的顯露了出來。

大家都説回家做作業有難度,可我卻不以為然,因為媽媽説:“作業有難度,一看、二想、三就會!”這幾個字一直銘記在我的心裏,所以,當我遇到難題的時候,我先認真地看上幾遍,然後再回憶老師課堂上講的內容,經過認真思考,一般的難題都會迎刃而解。

每當晚上睡覺的時候,姥姥就給我講故事和做人的道理,她説:“我為人人,人人為我,要做一個多做好事的.人!”這句話在四年級的開學的那一天得到了認可。

四年級開學的第一天,老師告訴我們:要分班了,我心裏非常難過,可也沒辦法,最後,不得不接受了現實,我被分到了四(七)班,班主任是曹老師,她和藹可親,我便沾沾自喜,可是面對的卻是一張張陌生的同學的面孔,我在那時想起了姥姥的話:我為人人,人人為我。我便主動和周圍的同學打起了招呼:“你好!你叫什麼名字?我們可以交個朋友嗎?我叫***,”我得到了同學的回答,大多數的同學會説:“你好!我叫***,我們當然可以交朋友!”雖然這只是簡單的問候,可是我的心裏卻很温暖,相對我的同桌而言,她性格內向,不願和人交往,所以到現在也只有除我之外的幾個朋友。

家風是家庭的傳統文化,更是文化傳遞的重要方法,從爸爸那裏知道了我們家的家風——講禮貌,懂知識,做一個文明的人,為祖國做貢獻。我對這句話深有感悟:家風是一個人重要的標杆,而標杆就是夢想,夢想就是人唯一的目標,目標立的近或遠,都沒有本質的區別,區別就在於有沒有把目標當成自己的唯一。

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就是家風和家訓,傳播家風和家訓就是傳播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讓我們朝着目標前進吧!讓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傳遞的更為廣泛。

啊!我愛我家的家風家訓,更愛祖國的大好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