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兒作文(15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年味兒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年味兒作文(15篇)

年味兒作文1

快要過年了,我疑惑不解地問媽媽:“媽媽,什麼是年味呀?只有知道了什麼是年味,我才可以寫作文呀!”可媽媽沒有告訴我,她只是對我説:“怡霖,自己去找吧,你會找到的。”

於是,我就踏上了尋找年味的路。

我發現大街小巷,社區裏,馬路兩邊都張燈結綵地掛滿了燈籠;我走進外海聯華超市,只見繽紛的綵帶把超市打扮得煥然一新,“拜新年,賀新年……”那歡快的歌聲讓超市更加充滿了節日的喜慶氣息:貨架上擺滿了琳琅滿目的商品,令人眼花繚亂,超市裏人多得連轉個身子都不是件容易的事,可是每個顧客的臉上都洋溢着燦爛的笑容,在擁擠的人流中我只能慢慢地挪動着腳步,我看見收銀處早已排起了長龍,收銀員員阿姨忙得不得了,結好一個顧客的賬,又招呼下一個顧客來。儘管天氣很冷,但我還是看見她笑眯眯的臉上流淌着汗珠,我知道那是開心的汗水。我走進火車站,只見火車站人山人海,大包小包的行李箱堆放在人們的`身邊,我看見了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着急切而又喜悦的笑容……

一回到家我就急不可待地把我剛才所看到的説給媽媽聽。媽媽説:“對呀,這些就是年味呀。不過你還可以繼續找找。”

大年三十那天,遠在外地工作的姑媽一家三口回來了,我發現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樂開了懷,並且家裏個個都很忙。爸爸和姑父哼着小調,刮魚鱗,剝春筍……忙得不亦樂乎。媽媽和姑媽一邊聊着家常,一邊給奶奶打下手,準備着今晚的年 夜 飯,我和妹妹也沒閒着,跟在爺爺後面當助手——貼“福”字。歡天喜地的鞭炮聲響了,我們大家不約而同的地舉起了酒杯,“祝爺爺奶奶身體健康,祝爸爸媽媽工作順利……”在陣陣祝福聲中,在長輩們給我和妹妹發紅包時,在璀璨的火樹銀花不夜天中,我把今天找到的年味美滋滋地告訴了全家人,“這些都是啊!”大家的臉上都透露出喜悦之情,“年後你可以再去找一找。”

正月初四我們和姑媽一家六口人浩浩蕩蕩地陪同爺爺奶奶去無錫靈山大佛祈福。一路上我看見行人來來往往。有安步當車,手裏提着禮品的;有騎着自行車,車上掛着禮品的;有騎着電瓶車,車上綁着禮品的;有開着小汽車,車上載滿禮品的。他們正忙着給親友拜年去呢…… 靈山勝景已經是人山人海,聚集了從四面八方趕來的人們。在靈山大佛前、在百子彌勒佛前……人們祈禱着平安、健康。我迫不及待地用照相機攝下一個個美麗的瞬間,處處是景、移步換景,最後連自己也融入了這個美麗的畫卷中。

回家的路上家,我迫不及待地把新找到的年味告訴媽媽,媽媽特別高興,説:“太好了,你找的年味可真不少,寫作文任務應該可以圓滿完成了。”“耶!”……

年味兒作文2

現在年,已經沒有了當年濃郁味兒。

“從今天起,我國正式進入了春運高峯,今年乘客數量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3%……”廣播中、電視上,都在傳播這樣消息。年味開始醖釀起來了。

會有親朋好友來我家拜年,熱鬧增添了一點兒“年味”,但奇怪是,來人不少,送禮不少,待時間很短,説話很少,好像禮到任務就完成了,給人感覺就像還個禮走個過場罷了。

我們也會去親朋好友家串門,好多次我們剛坐下甚至還沒坐下,主人像是有很多事情要辦一樣,我們茶杯還沒捧上就離去了。

劉少棠在《本命年回想》中寫過年情景是人們從臘八開始就醖釀年味,炒瓜子磕花生串門聊天,熱鬧得不亦樂乎,儘管當時人們物質生活還很貧乏。而現在,送禮幾乎成了串門唯一目。

唯一比過去更有“年味”就是大量購置年貨。人們刷着貴賓卡、會員卡,把一推車一推車年貨搬回家。超市中人們洋溢着物質滿足後笑容,卻因失去了精神依傍而顯得僵硬沒有感染力。

大年夜一直到年初五,酒店座位早就被定完了,大家去飯店吃所謂年夜飯,看似“年味”很濃,但在情感還沒來得及充分溝通就該散了,各回各家,依然冷冷清清,第二天又得跑幾家親戚,送禮呢。

“年味”發展至此基本算是到高潮了,但它像一隻未熟透蘋果,吃起來酸澀澀。

還是以前小時候過年過癮呢。雖沒有那麼多好吃零食也沒有飯店中美味佳餚,但兄弟姐妹們一塊兒放兩元錢一包小煙花能玩得痛痛快快,拿上個小電筒就可以去幽暗處探險,一副殘缺撲克牌可以打到凌晨,一瓶可樂就讓我們心滿意足,一個小紅包就讓我們對新一年憧憬無限……大人們圍坐在一起,像有講不完話……那種心心相通毫無防備其樂融融氛圍中才有真正“年味”。

現如今,很多過年時儀式都開始簡化甚至省去了,貼春聯、迎灶神、祭祖宗、喝臘八粥習俗都少見了,人們認為這些太形式化了,那麼請問,實實在在東西究竟在哪中呢?

當外國為中國春運規模之大而感慨,連紐約帝國大廈都為中國年而亮起喜慶紅燈時,他們是否知道,中國年“年味“已經一年不如一年了呢?

年味兒作文3

每憶起那座小村莊,總會聞到絲絲縷縷家鄉味,從我記憶深處傳來。

家鄉味是秋日清晨盪漾在空氣中桂花香。爺爺家院子一角有一株銀桂靜悄悄地生長。一早,一股濃烈桂花香幽幽地,不知不覺地,從門縫中擠出來,從未掩好窗户中鑽進屋中,似乎無孔不入。桂花香很素雅,並不膩人,只會讓你一夜好覺後倍感神清氣爽,還夾雜着一點點早晨濕潤空氣,毫無遮攔地直直地鑽進你鼻孔。這香味時常會使你忍不住順着香味去尋它出處,好讓你盡情地享受一番。

這香味,是約莫在清晨可以聞到,那是它最香時候。也許還在夢中朦朧着,只聽見姑父雨鞋“啪嗒啪嗒”踩在水泥地上,準備去剪枝。我便時常忍不住下了牀,拾起一枝被剪下,插在花瓶中供養起來。這花香沒有城市中有時香沖鼻,花朵也沒有城中迫不及待地想從綠葉中凸顯,它們只是隱在葉子中,星星點點,不顯山不露水,只由你順着味道探尋。

家鄉味是豬圈草棚中臭烘烘,陰冷味道。這味道雖不好聞,但時常伴隨着我愉快童年回憶。草棚中幾頭小豬擠在一起取暖,那臭烘烘味道大概是源於牆角那堆黑漆漆東西吧。偶爾會有幾隻睡過了雞從草棚中不緊不慢地踱着步過來。有一次,姐姐帶我到後院摘了白菜,一起餵豬。不好聞味道始終瀰漫着,可樂趣卻絲毫未減。白菜一扔進豬圈,幾隻窩在牆角小豬慢悠悠,搖搖晃晃地走進,只聽得一聲聲嚼白菜脆響,歡樂極了。

家鄉味是大鐵鍋中炒出飯菜香味。黃昏時分,池塘邊、小山坡上,家家户户煙囱中都冒出來白煙,有時候會有些發灰,如同水墨在洗淨天空上勾勒出淡淡線條。一走進廚房,大鍋中翻炒着菜,香味總會讓我肚子咕咕直叫。五顏六色食材在鍋中跳躍着,彷彿是害怕自己被燙到而跳着腳。鍋中還冒着點點火星,如同夜空中火焰般璀璨發光。廚房中當然還會有嗆人濃煙味。姑姑總是端着板凳,坐在灶台後,一面添着柴火,一面與我們聊天。香味與煙味混雜在一起,讓我一邊流着淚一邊仔細嗅着各種菜香,既滿足卻又難以忍受。可每當菜端上桌,一股温暖香味撲鼻而來,只讓人心生對家眷念。

家鄉味,是我永遠都不會忘記味道,即使吃遍了再多山珍海味,聞過再多花香,也抹不去我心中這一縷濃濃家鄉味。

年味兒作文4

現在的年,已經沒有了當年的濃郁的味兒。

“從今天起,我國正式進入了春運高峯,今年乘客數量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3%……”廣播裏、電視上,都在傳播這樣的消息。年味開始醖釀起來了。

會有親朋好友來我家拜年,熱鬧增添了一點兒“年味”,但是奇怪的是,來的人不少,送的禮不少,待的時間非常短,説的話非常少,好好像禮到任務就完成了,給人的感覺就好像還個禮走個過場罷了。

我們也會去親朋好友家串門,好多次我們剛坐下甚至還沒坐下,主人好像是有許多事情要辦一樣的,我們茶杯還沒捧上就離去了。劉少棠在《本命年的回想》中寫過年的情景是人們從臘八開始就醖釀年味,炒瓜子磕花生串門聊天,熱鬧得不亦樂乎,儘管當時人們的`物質生活還很貧乏。而現在,送禮幾乎成了串門的唯一目的。

唯一比過去更有“年味”的就是大量購置年貨。人們刷着貴賓卡、會員卡,把一推車一推車的年貨搬回家。超市裏的人們洋溢着物質滿足後的笑容,卻因失去了精神的依傍而顯得僵硬沒有感染力。

大年夜一直到年初五,酒店的座位早就被定完了,大家去飯店吃所謂的年夜飯,看似“年味”非常濃,但在情感還沒來得及充分溝通就該散了,各回各家,依然冷冷清清,第二天又得跑幾家親戚,送禮呢。

“年味”發展至此基本算是到高潮了,但是它好像一隻未熟透的蘋果,吃起來酸澀澀的。還是以前小時候的過年過癮呢。雖沒有那麼多好吃的零食也沒有飯店裏的美味佳餚,但兄弟姐妹們一塊兒放兩元錢一包的小煙花能夠玩得痛痛快快,拿上個小電筒就可以去幽暗處探險,一副殘缺的撲克牌可以打到凌晨,一瓶可樂就讓我們心滿意足,一個小紅包就讓我們對新的一年憧憬無限……大人們圍坐在一起,好像有講不完的話……那種心心相通毫無防備其樂融融的氛圍裏才有真正的“年味”。

現如今,許多過年時的儀式都開始簡化甚至省去了,貼春聯、迎灶神、祭祖宗、喝臘八粥的習俗都少見了,人們認為這些太形式化了,那麼請問,實實在在的東西究竟在哪裏呢?

當外國為中國春運規模之大而感慨,連紐約帝國大廈都為中國年而亮起喜慶的紅燈時,他們是否知道,中國年的“年味“已經一年不如一年了呢?

年味兒作文5

本來,在記憶中春節是這樣。

老屋中很是熱鬧,儘管沒有各種霓虹燈點綴,但足夠多福字也是令老屋喜氣洋洋。門前竹竿掛滿了鞭炮,孩子們在井口旁邊玩耍。到了除夕上午,各路宗親便從外地,從城中趕回來參加祭祖,沒有禮炮,沒有奏樂,只為了團聚。在我記憶中除夕或者過年八九點鐘,便會有各種雜技表演,但也許這只是我記得很小一部分,其它都但淡忘了。

如今我已然將要成人,我眼前所看到已經不一樣了。祭祖人看不出比以往多,但他們神色匆匆,點燃香燭,長者引領晚輩三鞠躬,少了些紙錢,放了鞭炮,於是便走了,不復以往之香火裊繞,人聲鼎沸。

除夕夜,人是團圓了,但吃完了團圓飯,人們便各自活動,大人們打撲克,孩子們奔向網絡,以往家人圍坐看春晚日子不復存在。大年七年級,傳統上是要一起牀就去拜年,但是本該如此我還是像機械般起牀,過我學習生活。我不禁在想:是年味淡了,還是我長大了?

或許年味根本沒有淡,因為除了我看到祭祖簡化、焰火漸少,還有我看到各種新奇過年方式。人們開始習慣了過年旅遊、過年學習、過年運動,牌桌上人是越來越少了,電視前人也是越來越少了。從此來看,年味真沒有淡。我當初下結論説年味淡了,也許是我一時寂寞看到了片影便妄下結論。

確,隨着時間推移,我年齡是大了不少。我已不如兒時天真,當時我可以拿着鞭炮於各家各户間串門,在想點燃時候點燃。現在我如果這麼做卻一定被説幼稚。確,我必須為這長大作出犧牲。但是如果僅從年齡上看我是長大了,如今我是高中生,壓力令我身不由己,我無力去管得了傳統這些東西。相對於長期漂泊在外遊子,我也難體會其萬中歸家只為一聚艱辛,我沒有像他們一樣閲歷,從心底認識到家温暖,那麼我其實是還沒有長大孩子,我只能在團圓之時感受到過年温暖,卻沒有為之付出辛酸。

我一直有感於各種傳統變遷,但也不像老人般懷古傷今似,過年對於我來説,我認識到是傳承力量,是華夏民族千百年來維繫團結力量,這是我無法否定。僅僅從我微薄閲歷來看,年味沒有淡,是我沒有真正長大。

年味兒作文6

只要媽媽總往超市跑,扔回來大包小包的東西;只要爸爸乖乖地幹那些平日裏絕對不幹的家務活;只要我老被叫來叫去,忙得不可開交,像個小跑腿似的......那麼不用翻日曆,就知道——要過年了!為了做好迎接親朋好友的準備,各種裝飾品、花束紛紛新鮮出爐啦!我們家大門上多了一個金燦燦的“福”字,咦?怎麼是倒的??“小傻瓜!”媽媽用手指戳了下我的'腦門,“把‘福’倒着貼,不就是意味着‘福到’(倒)了嘛?”“哦!”我捂着腦袋,衝進了客廳.哇!好香啊!百合純白的花朵在綠葉的襯托下格外純潔,散發着誘人的甜香.目光朝前看去,爸爸往窗户上貼兩隻“小牛”,小牛手中的對聯上寫着“吉祥”“意”.看來,年味兒已悄悄在我們家漫延開來了.....

湯圓有鹹有甜,象徵着團團圓圓;年糕又軟又糯,又香又甜,在20xx年我們一定能像年糕的諧音般——年年高;外婆的拿手好菜餃子自然是少不了的,餃子的餡兒五花八門,還形似元寶,除了好吃,還有“招財進寶”的吉祥含義......這些充滿濃濃的年味兒的美味都讓我回味無窮!啊,好飽!大年七年級:到了外婆家,我就被大人們拉去説“吉祥話”.我大大方方地説:“大家好,祝大姐在新的一年裏萬事如意身體健康事業有成財滾......”話音剛落,一個個紅紅的東西向我飛來,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接住了我的紅包.我雖然嘴上一刻不停地説着謝謝,但目光一刻也不肯從紅包上收回,小財迷本色盡顯無疑.傳説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哦,因為“歲”和“祟”同音嘛!今天紅包大豐收啦,只感覺着紅包充滿過年那喜氣洋洋的年味兒呢!另外在此提一句:今天我就不寫作業拉!因為聽外婆説,今天做什麼,以後一年都會做這件事.所以我得出的結論就是:大年七年級前外不要做作業,否則就會一陣年都沉浸在作業的海洋裏哦!大年初五:都説是迎財神的日子,但我覺得,鞭炮、焰火大作,還不得把財神搞得暈頭轉向,不知道究竟去哪個人家了呢!不過現在管不了那麼多了,因為十二點的鐘聲已經敲響,在“噼裏啪啦”的鞭炮聲中,一個個焰火朝空中射去,五彩繽紛,美麗繁複,看得我眼花繚亂!火星慢慢落下來,把年味兒帶向千家萬户.這就是我家的年味兒、中國的年味兒,充滿濃濃的傳統氣息、又不失現代風味.在這樣的新年裏,請綻開笑臉,過一個好年吧!

年味兒作文7

大年三十的早上,鞭炮聲叫醒了我。我迅速地起了牀,大人們忙着準備團圓飯,我們這些孩子走東家,串西家,玩得不亦樂乎。

不過,這還不算是最開心的時候,最開心快樂的時候要屬晚上了,因為咱中國有一個習俗,那就是吃年夜飯。吃年夜飯時還能發紅包呢!

下午,媽媽和奶奶都在忙着準備豐盛的飯菜,因為今年可不止我們一家子團聚,有好多親戚都在我們家吃年飯。因為難得,所以一定要隆重一點,爸爸媽媽買回來的菜鋪滿了廚房灶台,地面上也是。奶奶和媽媽忙得團團轉,時間一溜煙就過去了,傍晚來臨了,該吃年夜飯了。桌子上的菜品真是令人眼花繚亂,放眼望去,紅的,綠的,紫的……看都看不過來,更別説吃了。大人們推杯換盞,彼此祝福,孩子們拼命把喜歡的菜往自己口裏塞。不一會兒,大人還沒吃完,我們就催着要紅包。對於我們這些孩子來説沒有什麼事會大過“撈”紅包這件事的,不然選新年衣服怎麼都挑有兩個大口袋的呢?

我帶着點害羞的語氣望着爸爸説:“好爸爸,這飯也吃完了,紅包也該發了吧?”爸爸當着這麼多人的面,也不好意思磨蹭。正當爸爸戀戀不捨的望着他手中的紅包時,我搶先一步把紅包給搶了過來。還沒等爸爸有所反應,這紅包已經穩穩當當地落在了我的手中,我心裏樂開了花。

等他們都吃完了飯,爸爸從家裏拿了一個超大的煙花出來。放煙花時,幾個小孩子在旁邊叫着,跳着,就連大人們也都被他們感染了,也跟着叫着鬧着,彼此開着玩笑。不過,不得不説,這個年代的煙花爆竹真是好看又好玩,我們的膽子也越來越大,買了許多小煙花回來,其中有一個又大又粗的'。我小心地點燃了煙花,一眨眼,五彩的顏色飄上了天,真美啊!我都有點兒迷糊了:生活真的是彩色的呢!

到了晚上8點的時候,全村都放起了煙花,此時此刻最絢麗的風景在天上,那一束束璀璨的光線突然在空中炸開。紅的、黃的、藍的……星星般的花朵向四周散去,有的似朵朵牡丹光彩奪目,有的似流星徘徊在夜空中,有的似萬壽菊欣然怒放。欣賞完煙花的五彩斑斕,大家又搶着觀看《春節聯歡晚會》了,在客廳裏,笑聲、打鬧聲、談話聲還有磕瓜子的聲音不絕於耳……隨着晚會播完,零點到來,開門大吉的鞭炮和煙花又爭先恐後地爆響,一陣接一陣,炸得是地動山搖啊!這時候估計連聾子都無法睡着吧!哈哈……

這一天的年味兒啊,太濃太濃……

年味兒作文8

在大人們眼中,年味是越來越淡了,再熱鬧都讓他們覺得少了些滋味。

但在我們小孩子的眼裏,其實不然。

平時只有在特殊的日子裏才能仰望天空,看看那零星點綴在夜空中的繁花,解解眼饞,可到了過年就不一樣了,家家户户都在放煙花炮竹,小孩子也可以過過手癮啦!小到扔在地上啪嗒啪嗒作響的“小金魚”,大到“珍珠泉”“母雞生蛋”“飛碟”等相對安全的兒童煙花,爸爸足足給我買了一大袋子,可把我樂壞了,這可是過年才有的福利呀!

這不,大年三十聽見外面傳來此起彼伏的鞭炮聲,我的心裏就癢癢的。

“爸爸,我們一起去放煙花吧!”我提議道。説這話時我看到兩歲的弟弟眼睛都亮了,從他吃飯的座椅上往外爬,邊爬邊叫着:“煙花,煙花……”

爸爸看着我倆笑了,他讓我先做準備工作。我先把煙花的捻子捋好,然後像排象棋一樣給它們“佈陣”,把它們在靠院門的角落裏依次排開。因為是兒童煙花,今年爸爸許諾讓我自己也點一個煙花試試,雖然我心裏有點害怕,但是也不想讓他小瞧我。我裝作膽大的樣子,手拿點燃的香煙,大步走到煙花前,心驚膽戰地把煙頭湊到捻子上,捻子很快點燃,我心裏還覺得挺容易,可當我看到那紅紅的火苗發出呲呲的聲響時,萬般的恐懼感又油然而生,趕緊一溜煙往回跑,邊跑還邊捂着耳朵,把爸爸逗得哈哈大笑,弟弟看見我捂着耳朵跑回來,本來站在門口也趕緊跑回家,邊跑邊叫:“寶寶怕怕,寶寶怕怕!”攀着奶奶的褲腿要抱抱,全家笑成一團。

站在門口望着爸爸點煙花,看着那些煙花有的披着五彩繽紛的光圈如一隻只瓢蟲在天空中自由飛翔,有的如珍珠般不停湧出雪白的`火花光彩奪目,有的邊噴灑五顏六色的焰火邊發出“噼裏啪啦”的炸響,最逗的一種煙花只是發出一聲雞鳴,尾部就鼓出一個充氣的氣球,然後就什麼動靜也沒有了,可真是名副其實的“母雞下蛋”啊!

看着院子裏的火樹銀花,回望家裏那隔着大玻璃窺看的那雙靈動的小眼睛,我的心裏充滿了樂滋滋的滿足感。誰説年味淡了呢,一年到頭的快樂不就是家家户户團團圓圓嗎?煙花短暫而絢爛,但是卻轟轟烈烈的奏響了新年的樂章,帶給人無窮的歡樂,短暫卻留有餘味。

聽着四面八方傳來的炮竹的轟鳴聲,聞着空氣中飄來的淡淡的煙火味,我想到了大人們嘴裏常説道的“年味太淡”、“過年沒意思”,現在生活越來越好,天天穿新衣,吃美食,零食花樣繁多,連這煙花都做得稀奇古怪逗人發笑。

年味兒作文9

那團團圓圓的中秋節,那熱鬧非凡的兒童節,那舉國歡慶的國慶節,我都喜歡。但我最喜歡的還是春節家家户户嘗着美味無窮的年夜飯,貼着精美絕倫的春聯,迎着百發百中的紅包雨。我尤其喜歡放鞭炮,它總是讓在寒風刺骨中的我們不再寒冷。

拿着親戚們給的紅包,我的手早就癢癢了,便去店裏買了一堆炮,準備一下晚上的“盛宴”。誰叫昨晚有人三更半夜放鞭炮呢!夕陽西下,紅彤彤的晚霞照耀着柱子上的燈籠和喜氣洋洋的春聯,火紅的燈籠倒映着金光閃閃的`晚霞;太陽漸漸地落下山谷,留下一輪皎潔的明月和鋪天蓋地的月光。我便將煙花搬到了老家的小區廣場上,先點燃了香,拆了包,拿了幾個手煙花放了起來。我發現這些新的手持煙花比以前的時間更長,噴出的火焰猶如一個電光的瀑布,飛瀉而下。我又拿起幾個彩菊煙花,點燃後它先從引信裏噴出火焰讓自己轉起來,接着越轉越快,彷彿是一個金光閃閃的陀螺:它裹着一層變幻多端的衣服,有時變成一個火紅的小燈籠,有時變成一個小小的漩渦,有時像一個翠綠的小草,忽大忽小,五彩繽紛,變幻多端;周圍四濺着火花,可能因為它是豎着的,像一個飛輪一樣飛奔過去,一下子飛出了幾十米。廣場開始變得激情起來。微型煙花,雖然很小,像一個綁着線的筆蓋,但威力和鞭炮一樣大,點燃後它會炸開,讓火星飛到旁邊,在空中噼裏啪啦地炸開。

我又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個小型煙花,點燃後,從裏面噴出耀眼的火花,漸漸變成一條金黃的瀑布,從空中飛瀉直下,向前噴着金光閃閃的火星。我打開蜘蛛炮的小盒子,點燃後用力拋了出去,真是一個定時炸彈。沒響,當我以為是啞炮的時候,“啪”的一下炸開了。最有趣的還是中型煙花,我小心翼翼地點燃了引信,先是一批金光閃閃的瀑布,閃亮閃亮的,像天邊虹彩飛揚的日出,像閃耀的慧星,像金黃的雨滴,接着炸出一顆火星。每一顆都和恆星一樣閃耀,像石頭一樣掉了下來,炸開了,揚起一陣濃濃的煙塵。

煙花對我來説是飽含最多年味兒的事,也給七彩的童年增添了一絲絢爛。

年味兒作文10

滿溢着喜慶和吉祥的“年”是每個炎黃子孫心中永遠難以割捨的符號,它承載着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風霜愈醇的古老文化,寄寓着華夏兒女代代相綿延亙古不變的情感的寄託。年的味道,從臘月二十三,就愈來愈濃烈了。

今天是大年九年級,雖然天氣異常寒冷,但我還是來到了地壇廟會,感受一下“年”的味道。

“年”的味道是喜慶吧。你看那紅紅火火的一片“紅”,就足以燃燒人們的熱情了。紅燈籠無處不在,路上,樹上,生意人的攤位上,洋溢着笑臉的人們的手中……那紅色的喜慶彷彿綻放着光芒,讓這冷峭的冬天變得暖和了起來。“金豬歡歡”也加入這喜慶的氛圍中,它身着大紅的吉祥喜慶富有中國特色的“福”紋服飾,穿着紅黃相間的靴子,掛着紅色的腰鼓,正在喜氣洋洋地擂鼓迎春。豬年福滿人間,歡歡喜喜過大年,這是吉祥物“金豬歡歡”帶給人們的喜慶、歡樂和祥和吧。

“年”的味道是甜蜜吧。來到賣北京特色的小吃攤前,買碗茶湯,喝杯小吊梨湯,真是暖和極了。賣茶湯的師傅把油茶的糜子面放在碗內,用熱水調勻,然後用龍頭銅壺的開水倒入碗內衝熟,再撒上一些果仁和白糖,味道甜而不膩,口感和芝麻糊很像。吃在嘴裏,甜在心裏。那種舒舒爽爽的粘滑,那種甜甜香香的親密,就是“年”的味道吧。

“年”的味道是希望吧。在一個風車的攤位前,人們都在往前擠。“北京風車”幾個碩大的字出現在我眼前。兩個從人羣中擠出來的人,手裏拿着風車,嘴上笑開了花,連眉毛眼睛都在笑。有個小姑娘揚起她天真可愛的小臉,拿着風車開心地跑來跑去,她的風車隨着她的`擺動發出清脆的“咯吱咯吱”聲。她笑着對她的媽媽説:“媽媽你聽,多麼美妙的曲子啊!”她甜美的笑聲為這寒冷的冬天添了一抹暖陽。老北京風車又名吉祥輪,它的小輪旋轉是在祈風調雨順,它的小鼓聲聲喻和諧之聲,它的紅黃綠的彩條是陽光、大地和藍天的象徵。它代表着勇敢、勤奮、進取、忠誠、快樂、靈動和愛,是老北京的象徵。這樣來看,就不難想象老的少的都擠着買風車了,他們是在把希望買回家吧。

年味兒,是採購年貨那喜氣洋洋的味道,是廟會上人羣熙熙攘攘熱熱鬧鬧的味道,是鑼鼓喧天正在扭着大秧歌的傳統的味道。是紅火,是甜蜜,是希望,是幸福。年味兒,就在身邊,濃濃的。

年味兒作文11

大年二十九那天,我和爸爸一起坐着高鐵回到了闊別已經整整一年的家鄉。我的家鄉位於福建永定,這是一個美麗的小縣城,爸爸是客家人,而我自稱“小客家人”。我們準備在這裏和爺爺奶奶一起過春節,過個客家人的傳統新年。

第二天就是大年三十了。一大早,爺爺就拿出了一張大圓桌,放在了家門口。爺爺在桌上擺上了茶杯、酒杯,並將這幾個茶杯和酒杯分別倒滿了茶水和酒。桌子最前面擺放了一個香爐,然後是一排供品,包括雞、鴨、魚和豬以及一些水果、糖果之類的。爺爺説,這是我們客家人過年時候的一個傳統習俗,祭祀天神和祖先,感謝天神在過去的一年裏給予我們風調雨順的好收成,也要感謝祖先庇護我們平安。爺爺點燃了一對香燭,一把長長的香。爺爺把點燃的香也分給了我和爸爸。只見爺爺和爸爸都把香高舉在前,嘴裏唸唸有詞的樣子。爺爺説,這時候你可以在心裏向天神和祖先説出你的`感謝和你對來年的期望。我學着爺爺的樣子,也把香高舉在胸前,然後三鞠躬。這祭祀天神的儀式,莊重而神聖,既是對族規家訓的傳承,也是表達我們對祖先的思念。

完成了祭祀天神的儀式,我們把桌子以及桌上的供品收拾乾淨。爺爺拿出了一對紅燈籠、春聯和門神。我和爺爺一起搭手,把燈籠組裝起來。我特別想爬上梯子親自把燈籠掛起來,但是爺爺擔心我會摔下來,所以掛燈籠、貼春聯的工作由爸爸來做,我和爺爺在梯子下面給爸爸傳遞燈籠、春聯,倒也忙得不亦樂乎的。爸爸剛掛好燈籠,我就想起了一句話——大紅燈籠高高掛,描述的不正是這喜慶祥和的氛圍嗎?掛好了紅燈籠,我們開始貼春聯、貼門神。當春聯和門神都貼好了,這些紅紅火火的裝飾品把我們的家裝扮一新。

忙完了這些事情,我們就開始忙忙碌碌地準備年夜飯了。今天的年夜飯有年糕、魚……當然少不了我最喜歡吃的牛肉丸和芋子包。我知道年糕代表着年年高,魚代表着年年有餘……我們吃着豐盛的年夜飯,看着電視裏熱熱鬧鬧的春節聯歡晚會,爺爺奶奶和爸爸都給了我一個大大的紅包,而我也祝爺爺奶奶新年快樂,身體健康。這時候四周響起了綿綿不斷的鞭炮聲,但是我和其他的小朋友一樣,也沉浸在興奮之中,整個小縣城都洋溢着春節的氣氛……

年味兒作文12

年味兒,到底是什麼?是衝上高空,放出五彩光芒的煙花嗎;是紅底黑字,掛在門前,龍飛鳳舞的春聯嗎;是飽含着親朋好友祝福的紅包嗎;是家人團聚,令人歡悦的年夜飯嗎;還是過年期間一次難忘的旅行?

年味兒,是飽含着親朋好友祝福的紅包。紅包,“紅”代表着喜慶,和睦,哪個孩子過年不渴望得到紅包呢?紅包上寫着“新年快樂”,“萬事如意”,“大吉大利”,“學業有成”,“心想事成”,“福”……這無一不是長輩對我們這些晚輩殷切的希望與祝福。發紅包已經成為了過年的重頭戲。每當收到親朋好友給的紅包,我都會感到莫名其妙的高興,這種喜悦,簡直無法形容,似乎就要跳起來。我們並不在意紅包裏到底有多少錢,只要有着祝福,哪怕裏面只裝了幾塊錢,那便也是心意。這,難道不是年味兒?

年味兒,是家人團聚,令人歡悦的年夜飯。在這大年三十,所有家人齊聚一堂,不論你是在外地工作;不論你是多麼的繁忙;甚至不論你在異國他鄉……這,是神奇的一頓飯,像帝皇的聖旨,都把你們從異國他鄉遙遠的地方召喚回來。我每每望着餐桌上琳琅滿目的佳餚,就直咽口水,迫不及待地想上去吃。餐桌上的每一盤菜都凝聚着長輩的心血。我認為這些菜都是最好吃的,勝過世間所有美味。這是一年,一年的菜呢!味道最佳的,我最想念的,當屬小舅婆燒的炸醬麪了,醬中的肉,乃是上好的瘦肉,用上多種祕製醬料和碗豆、豆腐熬製而成,鮮美無比,加之那淡淡的辣味……就這些,便足以讓人吃得神魂顛倒。年味兒如果不體現在這年夜飯上,還能體現在哪兒?

年味兒,那是過年期間,一次令我難忘的'旅行。今年這次旅行,我們去的是烏鎮,去過一次不是過年。這次的烏鎮年味兒,體現得淋漓盡致。東柵售票廳:人頭轉動,摩肩接踵,隊伍已經排成了“長龍”。人山人海中,我們好似一葉扁舟,被洶湧的人浪,推過來擠過去,好不容易才找到一個空閒的地方休息一下。儘管售票廳中人滿為患,但仍阻止不了人們過年的喜越氣氛,人人都連臉現紅光,親人相互交談着,議論着一件件正事,一副其樂融融喜氣洋洋的景象。西柵之年味兒又勝了一籌:每家每户都掛上了春聯,貼上了不同字體的“福”字。許多住在烏鎮中的人也紛紛出門,與我們混在一起瀏覽。最有年味兒的要屬一家年糕店了,店門口寫着“年糕,年糕,年年高”,好祝福!當然,毫無意外地吸引了許多人,排起了長隊,我們,也在其中。哇,他們包年糕的紙竟然是一張張紅色的“福”,瞬間,心裏暖開花,福運來。年味兒,不會就在這裏吧?

年味兒,處處都有,高高掛起的紅燈籠;家家窗上掛着的臘肉醬貨;超市裏擺滿待售的年貨……五彩紛呈,等待着你去發現!年味是找不完的。在過年,只要你真正留心你的身邊,一抬頭,一低頭,每一個瞬間,年味兒都在其中。

年味兒作文13

“咔嚓咔嚓,嘀——恭喜您搶到紅包。”“耶!我終於搶到紅包了!”爸爸高興地叫着,周圍的家人也歡呼起來。

這兩年,過年時,家人朋友總是圍坐在電視機前拿着手機搖一搖搶紅包。這樣是挺熱鬧的,但是我總覺得營造這種氛圍的方式有點奇怪,你看!

吃完年夜飯,我去找爸爸:“爸爸,搶紅包通道還沒開始,你就陪我出去放一會鞭炮嘛!”“好,好,好等我搶完微信羣裏的紅包!”

我去找媽媽:“媽媽,媽媽,能不能陪我一起看春晚呀?”“不行,不行,今天是除夕夜,網上很多商品都促銷呢,媽媽要 ‘秒殺’它們。”

我又找了哥哥:“哥哥,哥哥,你能……”“不行,不行,我在玩遊戲呢,別吵我!”話沒到一半就被打斷了,我失望地走開了。

三人的回答如出一轍,就這樣,這一家子大大小小一人一台手機躺在沙發上玩着,就連平時愛熱鬧的奶奶,都落入了手機的“魔爪”。這個家冷冷清清,除了電視中的春晚和窗外的喧鬧聲外,完全沒有年味兒。這使我非常氣憤,同時也深感無奈。

第二天是大年七年級,原本一早要去親戚家年拜年的爸爸,卻睡了個懶覺。我急忙把他搖醒:“爸爸,爸爸,趕緊起來去給親戚們拜年啊!”爸爸睜開了矇矓的眼睛,緩緩爬起來:“哎呀,幹什麼呀?昨晚搶了一夜的`紅包,手都酸了!我在微信上給人家拜年就好啦,大不了再補個紅包就是了,快回去睡覺吧,聽話!”説罷,他又鑽回了被窩。家裏再次安靜了起來。

我不禁回想起我小時候的除夕夜,電視裏播着春晚,窗外充斥着爆竹聲,一家人圍坐在電視前,吃團圓飯,舉杯同慶,熱熱鬧鬧的,年味兒十足。現在再看眼前的這一個家,好像全都被手機掌控:一是微信紅包,二是網購,三是遊戲,這就是手機上的“年味兒”!

社會在發展,信息時代更新的越來越快,趕潮流是沒有錯,但也要在快速趕潮流的同時,不落下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也不要讓中國的習俗縮在手機裏。

放下手中的手機吧!多多走親訪友,與親戚朋友多多相聚,這樣才會生活處處更有人情味兒!

年味兒作文14

上海的春節,煙花爆竹早就禁燃禁放了,噼裏啪啦炸出來的年味兒離我越來越遠。生於上海長於上海的我,也沒有千里之外的鄉愁牽起的年味。年味於我,是年夜飯上那一碗烤麩。

這道菜,在我的記憶中,是曾外祖母的拿手菜。每到過年,她總是要燒一大鍋,除了年夜飯當天晚上吃的。還要給我家帶回去一大保鮮盒,給小外婆也帶回去一大保鮮盒。再加上一份醉雞,過年的七天長假,某些大懶蟲們只要再添上一些綠葉菜,就能幸福地宅過新年假期了。

以前是曾外祖母做烤麩,媽媽在旁邊旁觀,兼職做“小工”。現在曾外祖母進敬老院了。媽媽通過前幾年做配角的經驗,現在嘗試出師。她“變身”主廚,換我“變身小工”。我一邊洗着香菇,平菇,蘑菇,一邊聽媽媽邊燒邊説當年曾外祖母做烤麩的點滴。

一大塊烤麩,先要在水裏煮過,然後用手撕成一塊一塊。很奇怪,就像手撕包菜一樣,這道菜用手撕出來,和刀切出來,最後燒出的成品,味道是完全不同的。也許是因為用手撕的過程中沾染了手澤,手澤中是有温暖的,有愛的,有年味兒的。也許是因為,撕開的烤麩,每一個孔洞都是大大的,能吸收湯汁中濃濃的,香甜的年味兒。

撕開的烤麩,用一天的'時間晾乾。這也是為什麼烤麩這道菜作為我家年夜飯的原因之一,只有過年時涼涼的天氣,才適合用一天的時間來晾乾它。晾乾以後,一塊一塊烤麩要在油鍋中炸到表面金黃。金燦燦的,充滿了年的喜慶。

接着是紅燒,上海的菜系,紅燒當然是要放很多很多糖的。這甜蜜濃郁的紅燒醬汁,和着菌菇的鮮美湯汁,滲透進烤麩的每一個孔洞裏。外脆裏嫩的烤夫,每咬一口都是滿嘴肆意流淌的,濃濃的,甜甜的年味。

大年三十的這一天,我用保鮮盒裝了滿滿一盒烤麩,再配上悶了幾個小時的鴿子湯,湯裏是象徵團團圓圓的肉丸,魚丸,蛋餃。約上開車的舅舅一家,給曾外祖母送年夜飯啦。一模一樣的年夜飯,當然也給照顧着外祖母的護工阿姨準備了一份。一路上,我小心翼翼的護着這些菜。怕一不當心,菜翻了,湯水流淌了出來,年味兒就隨之減少了。

“好吃嗎?好吃嗎?”我一邊用小勺喂着曾外祖母,一邊很有些得意地問。這裏邊可有我洗菌菇的功勞呀!曾外祖母不斷的笑着説好吃好吃,臉上的皺紋成了一朵盛開的菊花。護工阿姨也暫時放下了手裏的活計,笑着一起品嚐菜裏香甜的年味兒。

年味兒,洋溢在保鮮盒裏的美味裏,洋溢在我喂曾外祖母吃的小勺裏,也洋溢在曾外祖母不斷誇讚好吃的笑語裏,還洋溢在護工和我們新春同樂的笑臉裏,更洋溢在在場每個人的心裏。

年味兒作文15

有一種泥土的味道,是極符合我心中對年的印象。

小時候,聽長者説,“年”是一種野獸,每年陰曆大年三十就出來禍害婦孺百姓。為了嚇退“年獸”,人們開始擊鑼放鞭,真的就把它給趕跑了。從此每年的陰曆大年三十人們就會放鞭慶祝。

那時對這種“年”有了最初,也是最深刻的印象,於是“放鞭炮”在我看來成為了過年必備的習俗。

不知從幾何時許,這種鞭炮聲卻有些遙遠了。沒有鞭炮,只有挨家挨户與一些陌生的面孔相向慶賀,總讓我感覺年味淡了些許。

一年寒假我坐上開往湖南的列車,夜還未完全降臨,窗外開始飄雪。抹了抹車窗上的霧珠,窗外疾馳的屋舍、田壟或平鋪的高速大道,在雪中竟十分相似。遠去的風景,就像空白的時光一樣,飛逝如昨。月光還來不及捕捉那白色裏的炊火,天便悄悄地黯然了。

無法想象那是一種如何的陌生,在口頭上的噓寒問暖,怎麼也填不滿一種莫名的失落。我知道,年來了。帶來一場雪,一個寂靜的星空。

我們不過是離開家鄉去往遠方的遊子,漫長的道別只為一次重逢。我驚歎人人口中流利的“新年快樂”,卻是失掉了365個日夜的温度。冷藏的一夜的寒霜,非常完好地保存最初的模樣。使家人們得以相認;然而即便咫尺,亦如天涯,我們同樣陌生。

我坐在圓桌邊,靜靜地等那些甚至叫不出名字、輩分的親友在桌上擺菜。我等他們習慣性的開啟中央一套,與相互祝福。我在心裏也籌備着祝詞,稍稍練習。——這是大年三十。

快到轉鍾時,我聽到有人放鞭炮了,那聲音此起彼伏,然後變得漸漸稀微。天上的焰火也非常美,像蛇信子。我跑到陽台上,向煙花的.各個方向各拍了一張照片,非常快鼻腔裏充斥了塵土與火藥的氣味。

我不在鄉下,沒雞,沒蛙,沒柴火。我沒聞到泥土味,我聞到了來自各個角落的碗筷聲與五彩的火藥。我搓了搓手,手依舊是凍得紅瘡。

原來,“放鞭炮”隨着年紀的增長,也如同時間一般讓人冷淡了。可我還是不甘心,我知道原本放鞭就是為了嚇退年獸的。便也可能只是嚇退而已了。至於我們現在過年嘛,更重要的是吃個團圓飯,看一次聯歡會,休息好幾天……

家鄉的年味已經淡了許多。

或許我也到了淡忘的年紀。

而我此時卻一個人獨自坐在桌子前,吃着從遠方送來的佳餚,品嚐着今年的年味。是的,今年的三十,我是一個人,在出租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