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眼界作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敍方式。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於眼界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眼界作文

關於眼界作文1

不登上高山之巔,就無法知道天的高遠,不踏上巨人的肩膀,就很難有新的發現;不攀山書山的絕頂,就無法通百家之言,曉歷史之變。杜甫有詩云:“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正所謂高度決定眼界,眼界之寬窄決定一個人的命運。唯有仰之彌高,鑽之彌堅,到達更高處,才能又更寬廣的眼界,更卓越的成就。

沒有超凡的高度,眼界必然受限。

英國的科學家舍勒在研究軟錳礦時,將其同濃鹽酸共熱,出人意料的是他蒐集到了一瓶黃綠色的氣體。那瓶氯氣,足以使舍勒揚名千古。若是他能再進一步,人類的歷史或許會被徹底的改變,但他卻堅持所謂“燃素説”,認為那瓶氣體不過是“被氧化的鹽酸”,使氯元素的發現推遲了百餘年。

有人説,舍勒的失敗源於他沒有探索精神,但我卻覺得,正因為他沒有站到超凡的.高度之上,才因眼界受限而同所發現失之交臂。每個人都處於社會之中,難免會受到世俗觀念的控制。那些身處低處,沒有思想和見識的人,一困於流俗,才寸步難行。而站的高的人,總會擺脱束縛,求得真理。正所謂“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沒有超人的高度,便不會有過人的眼界。

只有站在非凡的高度上,才能運籌帷幄,決勝千里,擁有過人的眼界。

唐朝末年,王叔文可謂是一位舉足輕重的人物,王叔文是一位棋手,但他更是一個精明能幹之人。及至太子即位,他把乾坤視為一盤棋。除宦官,治朝政,削藩鎮,該積弊,可以説,叔文雖死猶生。

王叔文入朝前僅是一個小小的太子侍讀。但他卻包攬羣書,深諳治世之道。正是他閲書不輟,才使他踏上了帝國權利的巔峯,才給予了他非凡的才智和勇毅。高度決定視野,正是有了過人的高度,王叔文才能又非凡的視野,才能使自己的改革措施切中時弊,使舉國上下為之一振。

王安石有言:“不畏浮雲遮望眼,有緣身在最高層。”唯有擁有過人的高度,才能擁有非凡的眼界,取得卓越的成就。

關於眼界作文2

鷹擊長空,欣賞雲霞絢麗。魚翔淺底,領略滄海神韻。大千世界,芸芸眾生,駐足於天地之間,穿稜於茫茫人海之中。只有眼界高遠,我們才能夠領略到一覽眾山小的喜悦。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眾生萬物只有放寬眼界,才能享受存在的價值,和生命的五彩斑斕。

一個人的眼界,常常受到思維方式的影響,與胸襟氣度有關。“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我們要立沖天凌雲之志,顯示自己人生的.價值。理想是人生錦鍛的圖案,奮鬥是青春樂章的音符。從小就應該樹立遠大志向,人生才會充滿希望。李時珍出身於醫學世家,從小就目睹病人的痛苦,於是便立志長大後成為濟世救人的醫生。於是,他刻苦讀書、勤奮鑽研,熟讀各種醫學好名著,積累了大量的醫學好經驗。成人後,在當地小有名氣。但當他發現前人的醫學好著作中有不少錯誤時,便決心去編寫一部醫學書籍。他千里迢迢,跋山涉水,躬身訪問,親嘗百草,置生死於身外。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努力終於編寫出了中西方藥物學巨典——《本草綱木》,為醫學界做出了傑出貢獻。

我們要放寬眼界,用不同的角度欣賞生活。“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就如同數學中觀看物體的方法,分別從不同角度去正視、側視、俯視,觀看世物的不同面貌。生活同樣如此有着不同的景象。看,儒家思想是中華民族最有影響力的傳統文化。孔聖人所暢導的“以仁治國”,“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和禮教規範。都使得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被稱為禮儀之邦。然而,在今天,儒家思想的一些觀點,卻顯得不合適易。如“三綱五常”,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禁錮了人們的思想,缺乏一種平等、自由、和諧、創新之感。這一點,需要我們辯證的看待,學會“取其精華,剔除糟粕”。

我們要平和的心態,長遠的眼光,看待人生。“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不必計較眼前的得失,閒看雲起雲落。李白在政治失意之時,並沒有抱怨沉淪。而是樂觀曠達去面對人生。“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祭滄海”。是他最好的心靈寫照。陶淵明因官場黑暗而轉向田園,才有了“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恬淡閒適。

飛鳥過往,生生不息。一切都充滿鬥志與張力。“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讓我們放眼世界,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來開拓自己的眼界。

關於眼界作文3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追尋。每個物種,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理解,看到的東西都不同,正如於丹説,雲比天大,因為雲可以遮蔽天空;風比雲大,因為風可以使雲消散;眼界最大,目光所及皆在眼中,而心比眼大,眼所未及,皆在心中。所以説能“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者”,多是心胸廣闊者。

眼界同樣是胸襟,是容人之量,是從自我升越到兼濟他人的橋樑。踩在腳底下的昆蟲,我們是否想過它也在怨恨世界的不公?還有一些人,何嘗又為了一點蠅頭微利爭得面紅耳赤你死我活。剛柔畢濟,能屈能伸,開闊自身的眼界,不必糾結在一時的爾虞我詐,放下那些包袱吧,為了更長遠的未來拼搏努力。

“天下之美盡在於己”,沒錯,我們是最美的、是最棒的、也是獨一無二的。當你覺得困惑、彷徨,又或是覺得自己一無是處是,請想想,天下還有多少人不如我?愛因斯坦,一位偉大的科學家,誰能將它兒時與他未來的成就聯繫到一起?愛因斯坦小時候愛因斯坦小時候説話困難,而且好不容易開口了,也説的非常非常慢,事實上愛因斯坦把所有的句子都要在腦子裏過一遍學校裏的教師也對他搖頭表示絕望,叫他笨蛋,認為沒法教育。可是後來,他成為舉世聞名的大科學家,而他的一生,一直在追尋着快樂的生活。與愛因斯坦對比一下,我們在兒時比他的條件多了多少,難道連他一個説話都困難的孩子都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創造出人類的奇蹟,我們難道就不行麼!

朋友們,請不要再繼續揮霍自己的`青春。放眼自己的未來,擁有無限希望的未來,難道就要葬送在一時的貪圖享樂當中?眼界,對於每個人無疑是最重要的,因為只有看清了自己的前途與希望,我們才可以有勇氣、有動力面對接踵而來的困難與打擊,只要內心想着我就要成功了,我能行,就有信心知難而進,越挫越勇!

關於眼界作文4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李白

井底之蛙不懂得如何拓寬眼界,所以它盡享着自我的天地,自認為天空如此之小,所以引來不少的嘲笑。當它真的跳上地面,也不由得感歎,天之廣,之闊,之美。

因此,我們每個人都應當從“井”中出來,爭取上一樓來拓寬我們的眼界。

用讀書來上一層樓,每一本書都是“出井”的一塊基墊石,一塊一塊地累積。你就會一步一步靠近“地面”,一點一點地拓寬眼界。古人專注於讀書,崇尚“腹有詩書氣自華”。

諸葛亮年方二十,就已經“熟讀兵法,探索諸子百家思想,將治亂興衰,天文地理諳熟於心,他用書來豐富見解,把自己提高一層次。使他的眼界更為寬廣,以至於當與劉備談話時,就已預測到三國鼎立的局面,可謂神機妙算。

用實際行動來上一層樓。每一次的行為就會積累一份的經驗,一點一滴的積累,就會匯成江河,江成海洋,乘一葉小舟,渡往更高一層次,拓寬眼界。古人告誡“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司馬懿善出計謀,但言過其實,諸葛亮派他去鎮守街亭,他沒有積累過經驗,又自以為通曉兵法,連丞相都對他另眼相看。便驕傲自滿。最後先去街亭,打入死牢,斬首示眾,以明軍法。

用學習來上一層樓。每一次的學習都在減少通往更高境界的彎路,對學習,古人認為應當“上下而求索。”

孝文帝為了更好地接受中原地區的先進文化。他下令改革鮮卑舊俗,禁止在朝廷上使用鮮卑語,同意使用漢語;規定官員的家屬必須穿戴漢族的服飾;改用鮮卑族的姓氏為家族姓氏。孝文帝不斷地學習,眼界不斷的提高。認識本族的法律空洞,來用漢族的管制、律令,認識到本族的.禮儀文明不足,就學習漢族的禮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國、隨着孝文帝的不斷學習,眼界不斷提高,國家不斷富強。使得中原地區禮儀興盛,人才濟濟,物產豐富。

井底之蛙明白了“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朝氣蓬勃的莘莘學子們啊,只要我們勇於拓寬眼界,總結古人拓寬眼界的方法,那麼,我們也能在自己的青春畫卷上塗抹出絢麗的一筆。

關於眼界作文5

我期盼已久的子虛山很快就要到了。心中充滿喜悦,但又夾着了幾許不安,我從衣襟中拿出一張已經有點泛黃的火車票,此時眼前浮現出老人和藹可親的樣子……

子虛山林樹稀少,道路蜿蜒起伏,不辯方向之際。聽到遠方傳來了溪水地流淌聲,我這樣想着。果真,前方不足二十米處有條細長的小溪伸向遠方。我沿着小溪而上,突然聽到有犬吠的聲音,忽見有間茅草在前方。

我走上前本想敲門説些打攪的話,卻被眼前的場景驚住了。他那黝黑的臉上是塊火燒傷的疤痕,他的牙齒潔白無瑕,笑起來活像一個羅剎。他臉上的肌肉猙獰着,也許是老人看出了我的擔心,和藹地對我説這幾裏地,就我一個人。進來歇歇吧!我回應道謝謝。心中想到今夜是個不眠之夜。翌日決定早些離開。

可是天公不作美,下起了雨來,不得不再叨擾老人幾天。我和老人沒有什麼話可説,奇怪的是我發現老人在整理種子。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問起了老人。

老人説在十年前的一次和同事到這找生物標本。可是不知什麼原因這裏起了山火,為了保護標本,同事找人救援,我留下來保護標本,可是沒有保護好標本反被火燒成了重傷,就是這條小溪救了我的命,醒來後決定要保護這裏,來報答小溪的救命之恩。

也許是出於讚美,我覺得老人的'樣子十分可愛。可能是與老人很談得來,過了好幾天才離去。老人送我至山腳下。在臨走前將我珍愛已久的鋼筆送給了老人,老人也將他已經買好卻又沒有離開的車票給了我作為回贈。

售票員報站的聲音響起,我這才將泛黃的車票收起來。我尋找先前的山路,發現了小溪邊多了許多的樹花。昔日的種子已經成為參天大樹。昔日的茅草屋已經成為大樹之下的“矮子”。

犬吠依舊那樣熟悉。看見老人在房屋之下,我輕聲地叫了一聲子虛老人。老人回頭看我手中拿着一張泛黃的車票。臉上呈現出微笑的樣子,老人的嘴角掛着太陽,我覺得老人依然是那樣年輕硬朗。這十年裏老人青山為友,溪水為伴。原先的荒山變為了茂密的山峯。

眼前風景永遠駐守在我的內心,永遠印在我的眼界中。

關於眼界作文6

獨自坐在陽台上的藤椅上,手裏捧着剛泡出的碧螺春茶,聞着芬芳的茶香,眺望着遠處。忽的,自己感覺好像少了一些什麼,四處看看,發現書桌上有一本書。我的嘴角微微上揚,原來這才是我想要的,拿起書,翻開第一頁,一個個跳動的詞句呈現在我的眼前。我高興地坐在椅子上細細品味這神奇的魔力。

書,似乎有一種魔力,這不是魔術師能做得到的。這種魔力能讓我看透世界的每一個角落,甚至是人心。它能夠開拓我的視野,我的.心也在一瞬間被它打開。它讓我變得不再平庸,讓我變得忙碌,讓我變得優雅而充滿活力。

總喜歡到書店裏看看,並不是為了買書,新奇的書實在太多了,買?不,經濟實在跟不上。我總喜歡趁着書店人多的時候,躲在一角,偷偷地品味,慢慢細讀。

作為一個農村的孩子,我知道與城市接軌是多麼的重要。開拓眼界,增長知識就是我所選擇的方法。而且這更是我的一種嗜好。還惦記着前幾天在書店還沒讀完的《國際禮節》這本書,一放學,我便收拾好東西第一個衝出了教室,激動而興奮。希望那本書還在,我邊走心裏邊祈禱。走到書店門口,書店裏早就擠滿了人。我心裏暗暗欣喜,若無其事地走進書店,四處尋視。咦,那個角落正好,真是老天助我。抽出那本書,翻到已經看到的那一頁,一種久違的氣息湧入我的心,睜大眼睛,努力地看清每一個句子,生怕漏掉一個細節。真的很新奇,原來吃飯的規矩這麼多,而且各個國家還都不一樣,各自有各自的特色。我不知不覺地被吸引了,卻不知老闆已經站在我的身旁。我猛一抬頭,書店老闆正看着我,我自覺地合上書,不捨地將書放在書架上,膽怯怯的離開了書店。唉!下一次可能就沒有的看嘍。

以後的幾天裏,我每天路過這家書店時都不由地向裏看看,卻又沒有辦法只能回家。上網搜索看看,找到了,但卻並沒有捧着書那麼有滋有味。星期四的那一天,放學後我照常走過書店,書店老闆見我不時的朝裏看,竟然親切地過來招呼我,還有意讓我以後都可到這裏來看書,我激動不已,連聲謝謝。

讀書,讓我開拓了我的眼界,熟知了一些從小到大都不知道的東西,讓我明白了很多道理。眼界是個很奇妙的東西,你去讀一些書,它便會不知覺地擴大,無形地去影響你的一切。開拓眼界很重要,讀書更為重要。

關於眼界作文7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功夫老始成。”可見做學問,做出真正具有價値的學問是需要長時間的。太史公三十年著《史記》,曹雪芹十年語紅樓,這其中凝聚着他們的血與淚,超絕的學者必花費超長的時間來成長。由此看來,我們今天那細網中無數未成大魚的專家和大師背後浮現的是一個個看似華麗的泡沫。何不將網眼放寬,讓魚兒們有更多時間來經歷人生,充分成長?

學者,本應是耐得住寂寞的。錢鍾書先生筆耕一生,留下《圍城》《談藝錄》《管惟篇》等讓人驚歎的華章,先生以他的博學一次次震驚世界,然而人們在驚於其文時,忽略了先生兩耳不聞窗外塵囂事的用心苦讀,忘卻了圖書館裏先生一杯淡茶一本書的寧靜身影。“夢醒推窗望殘月,哪堪隻影映孤牆。”也許,只有寧靜淡泊的心才能在文化的殿堂中行得更遠。劍橋為霍金留下了一個寧靜的空間,可我們為什麼就一定要急於將學者們套入網中,曝於公眾之下呢?給他們留下一片寧靜吧!

使魚兒甘於入網的另一個原因是名利。不可否認,求得一粧大富貴自古就是人們讀書的重要原因,但那些真正名垂青史的學者大多沒入名利場。孔子曰:“學之者不如樂之者。”可見他不甚讚賞為名利而做學問的行為。看淡了眼前的富貴,忘卻了功名利祿,留得那顆菩提心,學問之門方可開。塞林格先生以《麥田的守望者》轟動世界後卻躲入鄉下小鎮,從此遠離喧囂。他在逃避什麼?他在守望什麼?

那是一顆融於學術、融於藝術的`心,那是一把打幵精神高處的鑰匙。“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柳永如是説。讓我們給學者們留下一片不受世俗名利褻瀆的淨土吧!莫急於讓他們被浮名的心網套牢,莫讓伊甸園化作失樂園。他們需要的是心靈的純淨與人格的獨立,不要使名利成為專家、大師的鎖鏈。

我們不妨把種種網眼留得更寬一些,讓急躁的心平淡一些,三十年後再來收穫這一批長成的大師。

關於眼界作文8

鴻鵠有翱翔千里的志向,因為它放眼天下;燕雀盤旋尺寸之地,因為它着眼眼前。眼界的不同使得它們的高度不同,井底之蛙怎會懂得鷹擊長空的暢快?因此,我們要擴寬自己的眼界,做一隻翱翔藍天的雄鷹。

不登五嶽,安知天之高曠,不下遠海,安知海之浩蕩,寬闊的眼界能使我們攀得更高,走的更遠。

如果劉邦把眼光放在自己的沛縣,甘心做一個小亭長,那麼他也將作為一粒沙土湮沒在歷史的長河中。做大事的人必須着眼天下,劉邦見秦始皇出遊,何其威武氣派,他由心底發出一句:大丈夫當如此!劉邦的眼界由此定格為了天下。有大眼界的人才能不拘小節,才能成就大業。劉邦的眼界決定了他將為江山打拼,為社稷奔勞,於是他開創了大漢朝的盛世,在史書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眼界的不同決定了一個人人生的方向,或做一輪明月高掛長空,或做一顆石子被歷史的車輪軋過。

如果沒有寬闊的眼界,喬布斯不會打創出蘋果王國的盛世。“活着就要改變世界。”喬布斯的眼界不僅寬闊,而且超前。當計算機作為一種新鮮事物出現時,喬布斯似乎就已經預見了這種新產品的未來,而且致力於手機與互聯網的.連通。喬布斯超前的眼界使他搶佔了市場的先機,而寬闊的眼界使他把蘋果推向了世界。可以説,喬布斯世界的眼光使蘋果成為了世界的蘋果,使蘋果改變了世界。

“匈奴不滅,何以為家。”17歲的霍去病着眼國家,立志驅除匈奴,他的“國家安危,匹夫有責”的志向被他寬闊的眼界激發,又被他的勇敢、堅毅踐行,終成就一代驍勇無敵的漢將,被傳為一段歷史佳話。如果霍去病沒有保家衞國的眼界,或許他也只是歷史的一個過客罷了。

眼界的高低決定了我們行為的高低,行為的高低決定了我們成就的大小,就像池裏的魚不瞭解海的浩瀚,籠裏的鳥不知道天空的遼闊,只能滿足於現狀。而雄壯的鷹卻能搏擊長空,傲視羣雄,寬闊的眼界使鷹的人生有了更高的高度。

關於眼界作文9

一兔橫身當古路,蒼鷹一見便生擒,而獵犬隻向枯樁境裏尋,兩者為何有如此差異呢?很顯然,眼界決定境界,蒼鷹眼界開闊自然能一覽無餘。

自古文人士大夫猶愛登高作賦。杜甫詩云:“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明代徐文長歎曰:“八百里山河知是何年圖畫,十萬家燈火盡歸此處樓台”。登高而觀,眼界開闊,方能遍覽山河美景,激發胸中恣意的豪邁之情,留下一句句千古絕唱,令人歎服。嘗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開闊的眼界能讓人對事物擁有更全面的理解,藴育更博大的胸懷。

今人做學問也應學習古人登高作賦之豪情,用更開闊的眼界以求得學問的全境,從而達到更高遠的境界。沈括一部《夢溪筆談》,天文、地理、算術、醫藥包羅萬象,且敍述精當,見解獨到,被稱為“中國科學史的里程碑”。又如馬克思不僅在政治和哲學上有傑出貢獻,在數學上也頗有建樹。眼界寬廣了,才能博古通今,融會貫通,博而更專。真正的大師大抵如是。

現今,不少大學都對新生開展了通識教育,雷先生的《專家與通人》一文也重申了培養通人的重要性。廣闊的眼界,多元的知識背景能幫助人們用多樣的視角、全面的分析來研究問題,也或許能引領人們開闢出全新的未知領域。所以我們期待教育理念的不斷進步,能培養出更多的通人。同時,我們自己也應“登高作賦”,廣泛地涉獵,覽觀人類文明的勝景。

眼界決定境界,這不僅適用於做學問,也適用於一個國家的發展。從魏源的“開眼看世界”到如今我國改革開放取得重大成果,這一走向全球、融入世界的過程開闊了中國人的眼界,西方的先進技術和民主理念也使古老的國度煥發出了年輕的光彩。當我們走出國門看到國外城市的井然有序、一塵不染,難道不會為國人的一些陋習感到羞愧嗎?知恥近乎勇,在人們的共同努力和自我約束下我國的.國民素質已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奧運會、世博會的召開使我們與世界的聯繫更加緊密,寬容友好的國際意識深入人心,隨着眼界的開闊,相信我們的國民會逐漸具備那種大國的胸襟和氣度,我們的國家也會發展得更加成熟。

眼界決定境界,貴在“廣博”。無論是個人的修養,還是國家的發展,絕不能做“井底之蛙”,不妨像蒼鷹那樣振翅高飛,遍覽無限風光吧。

關於眼界作文10

生活中我們往往追求物質的享受,以為幸福與金錢成正比,卻忘記了精神上的貧乏。然而你是否想過,眼界的高低,直接決定我們生活的質量?

眼界不只是眼見的範圍,更是心靈的高度。井底的蛙只相信天有井口那麼大,因為它的心侷限在深深的井中,想不見所見之外的天空,註定了它永遠只能是在井底哀鳴,而不是翱翔在天空的'鳥。

餘秋雨在出版《文化苦旅》之前生活安逸,然而他不想讓安逸的生活所困,於是毅然辭職,遍訪名山大川。艱苦而新鮮的旅途開闊了他的眼界,也提升了他心靈的高度。於是我們有了他娓娓道來,浸潤了文明古蹟靈氣的散文。別隻是讓安逸所困,勇敢地去追求更開闊的眼界吧,困為心靈的高度永無止境。

因為有開闊的眼界,宗愨才能有“願乘長風破萬里浪”的豪邁氣概;因為看得見“藏之名山,傳之後人”的榮耀,太史公不把目光侷限在身受宮刑的恥辱,終成“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因為將眼光侷限在一時成敗,忘記了“江東子弟多才俊”,項羽徹底失去了捲土重來的機會;因為他的眼界中只有那回眸一笑百媚叢生的美人,李隆基忘記了天下蒼生,開元盛世一去不返,安史之亂禍國殃民。開闊你的眼界吧,因為開闊的眼界才能幫我們樹立遠大的理想,成就人生的輝煌。

記得這樣一個商人,開着一輛小排量的汽車,速度慢得只有別人超他的份。致富後,別人都以為他會馬上換車,他卻淡然一笑道:“為什麼要分秒必爭呢?速度太快,不安全;速度再慢,也總有車會在紅燈下等我。”我真心佩服他的寬廣的眼界,也只有眼界如此開闊的人才能在紛紛攘攘的世界裏堅守心靈的淨土而不是隨波逐流地去搶奪那些名譽、地位……假若一味為車所累,各式名車層出不窮,也許到頭來他還是鬱鬱寡歡,困為總有人比他還快。眼界決定我們的心境,決定我們看待問題的角度,決定我們生活的質量。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非眼界開闊無以寧靜致遠。開闊你的眼界吧,因為決定你生命質量的,不是財富,不是地位,而是你眼界的高低。

點評:

文章圍繞“眼界的高低,直接決定我們生活的質量”展開議論,材料豐富,語言流暢。不足之處是思路不夠清晰,中間段論述的是:眼界提升心靈的高度;眼界幫我們樹立理想,成就輝煌;眼界決定心境,決定我們看待問題的角度,決定我們生活的質量。分論點缺少進一步的提煉,在闡説上也不夠嚴密。評分:50分。(伍隍中學 李明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