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鑑賞作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肯定對各類古詩都很熟悉吧,古詩言簡意豐,具有凝鍊和跳躍的特點。那些被廣泛運用的古詩都是什麼樣子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古詩鑑賞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古詩鑑賞作文

古詩鑑賞作文1

草長鶯飛二月天,

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

忙趁東風放紙鳶。

這首詩是出自於清代錢塘(今杭州)詩人高鼎之手,詩中描繪了春天鄉間的美麗風景。

頑皮的草兒慢慢地鑽出了地面,好奇地看着外面的世界,可愛的黃鶯歡快地在空中飛舞、歌唱。堤壩邊的垂柳輕拂着岸堤和水面,迷濛的春煙讓人心醉。這正是早春二月的山村風光。

調皮的小孩子們放學後,急急忙忙地回家,拿着自己的風箏,趁着東風讓它在天空自由地翱翔。在和煦的春光中,他們盡情地享受着自己的快樂。

我讀了這首詩後,我品味到了作者寫這首詩的愉快的心情,更是包含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無限熱愛。

我一到三歲在鄉村長大,三歲以後就來到了杭州,過着和城市小孩差不離的生活。每當一個人無聊的時候,總會時時想起鄉間的綠草、小鳥、莊稼以及那些可愛的家畜,記得小時候我調皮地拽住一隻小山羊的尾巴,頓時它竟然使出全身的力氣,昂起頭,拼命往前跑,結果把我摔了個腳朝天,俺從此再也不敢對小傢伙這麼無理了。小時候有許多的好朋友,我們成天開開心心的玩,肆無忌憚的瞎胡鬧,真的是快樂無比。

而今住在大城市,風景依舊漂亮,可總少了那些可以不受約束的大風景,每天面對車來人往,很少有興趣抬頭看看藍藍的天,也很少聽到和看到鶯歌燕舞的和諧景緻了,我每天揹着沉重的書包,埋頭苦學,和我許多的小朋友一樣為了美好的明天努力學習新的知識。

在詩人描繪的迷人美景中,我不斷的幻想能在草長鶯飛的天空下自由的奔跑,和親愛的朋友們攜手在拂堤楊柳的迷朦春光裏,盡情的聊着天南地北的奇聞趣事,何其樂哉!晚些時候,邀約上我那羣散學後匆匆而歸的小夥伴們,拿上各自的獨家航模,藉着暖暖的東風,在空闊的草地上將它們快樂的放飛!我的心也在愉悦中飛揚!

古詩鑑賞作文2

【年代】:唐

【作者】:杜牧

【內容】: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賞析】:

這首詩描繪的是秋天的景色。詩中寫了山路、人家、白雲和紅葉,構成了一幅和諧的畫面。這些景物不是並列的,而是巧妙的把它們聯繫在一起,有的處於畫面的中心,而有的只是陪襯。簡單來説,前三句是為了第四句描繪背景,起鋪墊的作用。

“遠上寒山石徑斜”,寫山,寫山路,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頭。“遠”字寫出了山路的綿長。“斜”字與“上”字呼應,寫出了高而緩的山勢。

“白雲深處有人家”,寫雲,寫人家。詩人的目光順着山路一直向上望去。這句裏的“人家”照應了上一句的“石經”。山上的人家上上下下的通道就是這“石經”。有白雲繚繞,説明這裏的山很高。詩人讓片片白雲遮住了讀者的眼睛,但確認給人留下了想象的空間。那白雲之上,雲外有山,肯定會有另外與眾不同的景色吧!

對上面的“山”、“山路”、“雲”和“人家”,作者只是作了一個簡單的描述,雖然用了一個“寒”字,但也只是點出了下文的“晚”和“霜”字,並沒有表現出作者是多麼喜歡秋天,秋天是多麼吸引人。

“停車坐愛楓林晚”,這句詩跟前兩句不同。很鮮明的表現出了秋天的美。“山路”、“白雲”和“人家”都沒有使詩人動心,但這楓林晚景卻使詩人難以抑制這種喜歡這兒的心情。

“霜葉紅於二月花”,補足第三句。在夕陽照射下,楓林顯得更美,它比二月的春花還要紅,還要豔麗。通過描寫這麼一片紅色,讓人們看到了生機勃勃的秋天。

從這首古詩中,我充分的感受到了,詩人對秋天是那麼的喜愛,秋天的景色是那麼的美,讓我加深一步的認識了着生機勃勃的`秋天。

古詩鑑賞作文3

古詩詞猶如一杯茶,恬靜中帶着一絲清香;古詩詞又似一枚橄欖,愈品愈有味;古詩詞更像一朵蓮花,既清新又自然,讓人心曠神怡。一直以來,古詩詞都是我的良師益友,伴我成長,讓我的成長之路灑滿陽光。

我好似望見那多情的李白着一襲青袍,臉色微紅地在屋中踱步。筆墨一潑就是一首詩:“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去還復來”,這是何等的自信啊,“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這是多麼令人嚮往的知音呀!蘇軾大筆一揮,“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辭章雄偉,氣勢磅礴,晏殊卻發出了“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的人生慨歎,他們那一句句詩詞,把我帶入了那令人神往的世界,思緒也跟着飛翔……

我愛古詩詞,古詩詞無處不在:當我在學習道路上消極受挫時,彷彿有人在我耳邊呢喃説:“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當我求知若渴,而卻屢屢碰壁時,我會想起那句:“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來給自己加油。當我迷失了方向,感到前途迷茫時,一句“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重新點燃了我的希望,當我沉迷於網絡遊戲,虛度光陰時,媽媽常會吟誦着“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讓我細細咀嚼“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的箇中滋味……那一句句富含哲理的詩,不時地敲醒了一個夢中人!

悠悠的古詩情也讓我體會到了詩人當時的獨特情感,學會了“煉字”的技巧。如賈島的《尋隱者不遇》中: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 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賈島是大家熟悉的唐朝著名的苦吟詩人,提起他,我們自然會想到他的名句:“鳥宿池邊樹,僧推月下門。”看似簡單的兩句詩,但他為了是用“推門”好,還是“敲門”好,費盡了心機。因此,在一般人的心目中,只知道賈島煉字上的工夫,其實,煉字並不能概括他詩歌創作的特點。《尋隱者不遇》信筆所之,脱口而出,句句明白如話,字字平淡無奇,似乎並沒有什麼可以值得挑出來推敲、玩味的。然而,正是這“明白如話”,“平淡無奇”,形成了這首詩最大的特色:含糊其辭,妙在其中。

悠悠古詩情伴我成長!

古詩鑑賞作文4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粧濃抹總相宜。”這是蘇軾遊賞西湖後所發出的感歎。今日,當我站在柳浪聞鶯下時,我也感受到了那番情趣。

詩詞的第一句描寫了西湖晴天的水光,第二句描寫雨天西湖的山色。這水光山色,在善於領略自然美景的蘇軾眼中是那樣的美好,那樣的奇妙。“晴方好”、“雨亦奇”,是詩人對西湖美景的讚譽。“欲把西湖比西子,淡粧濃抹總相宜。”兩句用一個奇妙而又貼切的比喻,把西湖寫活了,突出了西湖的神韻。詩人之所以拿西施來比西湖,是因為西施無論是濃施粉黛還是淡描娥眉,總是風姿綽約;而西湖,不管是晴姿雨態還是花朝月夕,都美妙無比,令人神往。

每當我讀到蘇軾的《飲湖上初晴後雨》,心中總是一陣激動。蘇軾只用了寥寥數字,卻將西胡寫的如夢如幻,突出了西湖的神韻。我讀着讀着,不禁與蘇軾產生了共鳴。我彷彿乘着小船,我來到了湖的中央。耀眼的陽光灑在微波粼粼的湖面上,倒映出一棵棵高大的柳樹,一座座連綿起伏的羣山。水波盪漾,閃爍着粼粼的金光,宛若神妃仙子,美麗極了。過了一會兒,天空中竟飄起了牛毛細雨,那絲絲雨滴滴落在湖面上,濺起一層層的漣漪。雨越下越大,竟有了傾盆之勢。那雨中的西湖更加美麗動人,彷彿披上了一層銀紗。雨中的羣山若隱若現,山巒迷濛一片,為西湖平添了另外一番神祕。雨中的西湖,是另一番奇特的美。

誦讀過蘇軾的《飲湖上初晴後雨》,生活在杭州的我不禁感歎:西湖真美妙啊,杭州真美好啊!怪不得人們都説:“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生活在這如夢如幻的西子湖畔,又有誰不為之傾倒呢?西湖如此多嬌,我願大家能珍惜身邊的這一份美好,願詩中的美景常在,願我們的西湖更加婀娜多姿,願我們的家鄉永遠美麗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