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故事

名家对联里的对联故事知识栏目专注于对联故事知识内容,集合了最优质的对联故事知识,最热门的对联故事内容,最新的对联故事内容,学习对联故事知识就来对联故事知识栏目。

解缙7岁应对父亲联

解缙是明初著名的学者、文学家、书法家,主持撰修了《永乐大典》。他自幼聪明好学,7岁能诗善文,人们都称他为“神童”。他特别擅长作对联,被誉为“对联大师”。解缙七岁时,随父亲去长江洗澡,父亲把脱下的衣服挂在老树上说了...

对联故事—畜生出蹄

唐玄宗的宠臣杨国忠,嫉恨李白之才,总想奚落他一番。传说,一日,杨国忠想出一个办法,约李白去对三步句。李白一进门,杨国忠便道:“两猿截木山中,问猴儿如何对锯?”“锯”谐“句”,“猴儿”暗指李白。李白听了,微微一笑,说:“请宰相起...

北宋王安石的伸头出脚对联

北宋的王安石,是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他不但精通诗文,在对对子上也下过一番功夫,算作一位古代楹联家。一次,他宴请一位客人。酒后闲谈,王安石突然来了对句的兴趣,说:“我这里有个对子,不知可能对上?”“愿闻出句。”客人说。...

窦兰泉撰写的岳阳楼长对联

岳阳楼,在岳阳城西,“八百里洞庭”湖东岸,遥望群山,景色秀丽,为唐中书令张说守此州时所建。三国时,东吴于洞庭湖上操练水军,便在这里观兵。登上岳阳楼,极目远眺,真是水天一色,湖中波光粼粼,渔帆点点,远山苍茫,缥缈云间,令人心旷神怡...

苏小妹妙对难新郎

传说苏东坡的妹妹苏小妹也是个才女,她后来和年轻的才子秦少游成亲了。新婚之夜,苏小妹紧闭洞房大门,让丫环给新郎送出三道题目,并传话说,全答对了,才许进屋。第一题是藏头诗,第二题是人名谜,对于秦少游来说,没费事就答对了。拆...

对联故事—妙对夺魁

相传,有个穷秀才颇有些才学,但因科举场上徇私舞弊之风盛行,使他屡试不第。这一年,听悦主考官廉洁奉公、任人唯贤、他便打点行装,赴京赶考。可是,由于路途遥远,纵然秀才历尽了千辛万苦,待他赶到京城时,考试已经结束了。秀才好说...

李调元幼年趣对

享有“蜀中才子”之称的李调元(一七三四--?)绵州(今四川绵阳)人。清乾隆年间进士。是当时的文学家,戏曲理论家。孩童时代的李调元,就能吟诗作对。有一年夏天,李调元家中,来了许多客人,其中,不少是蜀中名流。有一位名流,曾听李调元...

苏东坡年轻时候发愤立志对联

苏东坡年轻时候,仗着自己聪明机敏,又常被人夸奖,便渐渐骄傲起来。有一年春节,他作了一副春联贴在门上: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瞧这口气,真有“天下第一”的样子。过往行人看了,有的夸这家出了能人,也有的摇摇头,觉得海口夸得太大...

解学士对联故事—春雨

有一年春天的一个下午,西南天空陡长黑云,接着又刮大风,不久来了一场倾盆大雨,在街上走路的人都被雨水淋得湿透。当时,遭了雨的解学士头戴瓜皮帽,身穿蓝长衫,脚登三道云黑鞋,艰难地往东行走。哪知,他走得急,脚下被砖头角一绊,跌了...

书生妙对:光棍难拿

传说乡下有个穷书生,年纪不小了,也没钱娶妻,人们叫这种人是“光棍”。这位书生,非常仗义,好打抱不平。凡有乡亲们受欺侮的,找上门来,他便代写状子到衙门里申诉,常常打赢官司,乡里人都很感激他。可那些为非作歹的恶人恨死他了,设...

对联故事—龙凤巧联姻

(一)红灯盘龙,火中龙从水里出赤鞋绣凤,天上凤到地面来(二)席上鱼羊,鲜乎鲜矣窗前女子,好者好之清朝时,安徽书生汪儒扬少年英俊,才思敏捷。一天,相府的徐小姐出嫁到汪儒扬邻近的陈府,闹新房的整日不散,嚷个不停。新娘徐小姐烦了,以桐...

著名作家马烽访日改对联

1990年9月下旬,按中日文化交流协议,中国文联代表团赴日进行为期四周的访问。代表团团长是著名作家、中国文联执行副主席马烽先生,副团长是文艺评论家、中宣部文艺局局长梁光弟。代表团其他成员有上海文联党组书记陈清家,...

对联故事—巧对戏尚书

解缙幼年读书十分刻苦,他才思敏捷,长于巧对,十岁时就小有名气。一次,出身翰林的曹尚书想考考他,便差人把他找来。一见面,曹尚书便道:“老夫欲出几句联语,你可能和对?”解缙从容答道:“后生才疏学浅,当堂献丑,还望大人海涵。”曹尚...

唐伯虎点秋香对联故事

话说明朝大画家、大诗人唐伯虎,他风流成性,为了秋香,他自称是一个落泊的公子,卖身到华府为奴,改名华安,在华府他是书童,终日伴公子华文和华武读书。有一天华太师带了两个儿子,还有教师爷和一群奴仆去春游,他游兴正浓,他想考一考...

郑板桥为洪江商人题写楹联

清朝杨州八怪:郑燮、罗聘、黄慎、李方膺、高翔、金农、李鱓、汪士慎等人,尤以郑燮(郑板桥)为大怪,他才高八斗,学惯古今,才学过人,书法绘画和文章做得一等一的精良。世人只知他做范县、署潍两县,县令时的清明,以及他画、文的艺...

徐渭高才对县令

二人土上坐;(乌县令)一月日边明。(徐渭)——徐渭应对乌县令绍兴新来了一位姓乌的县令。他年轻有为,十分骄矜。听说当地名士徐文长学问过人,很不服气。有一次,他邀一批乡绅叙饮,并要徐文长同去。徐文长已经年老,听说新知县年轻有...

纪晓岚对联故事

纪昀(1727——1805)字晓岚,河北献县人。乾隆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学办大学士,总纂《四库全书》,编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阅微草堂笔记》等,学识渊博,才思敏捷,擅长联语,是历史上极负盛名的楹联大师。纪晓岚小时候就是一个对对子...

对联故事—和尚应考

从前,有个和尚,每见读书人应考回来,有的中状元、进士,有的中举人,有的中秀才,荣宗耀祖,好不光彩,很是羡慕,乃决定去试他一试。第一场考试,是口试对对。主考官出上联:孔圣人三千弟子下场去;和尚答:如来佛五百罗汉上西天。主考官点...

孕妇巧对联

传说古时一河岸渡头有一艄公,平时喜与人对诗。一日,岸边来了两上京赴考的秀才欲过河,艄公正欲启锚摆渡,忽有一孕妇叫等等,也欲上船来过渡...艄公见此妇人长得有些颜色,起了嬉戏之心.于是对船上的三人说:我们来做诗,谁做得好,我...

徐渭妙联设圈套

雨阻行人,谁是行人之友?(徐渭)天留过客,我为过客之东。(富豪)——富豪蒙然属对徐渭有一天,徐渭在街中闲逛,忽然听闻三数个秀才谈论城中一个富豪,那富豪孤寒成性,很难在他手中取得好处。他还自命高才,喜欢人前吟诗作对卖弄高雅。那...

对联故事—黄遵宪巧对讽祖父

蚕吐丝以自缚龙呵气而成云黄遵宪(一八四八--一九o五年)宇公度,广东嘉应州(今广东梅州)人。清末维新派。他以擅长外交而名闻当世,曾任驻日本参赞、美国旧金山、新加坡领事二八九六年和梁启超、汪康年,在上海创办《时务报》,...

对联故事—欧阳修过关

欧阳修未仕时,四处奔波求学。一无傍晚来到一座城下,城门已关。他对守城的老兵拱手施礼道:“烦请老伯开门,权放学生进去。”守城的老兵说:“我出一对联给你,对得出就放你进城,对不出明早再进。”老兵吟道:“开关早,关关迟,放过客...

对联故事—磊桥戏对

清代文学家李调元在任时,每日上、下衙门,都要经过一座石桥,这座桥,由三块巨石砌成,故名“磊桥”。有一天,李调元乘轿回家,路过磊桥,正巧有一个孩童,在桥上玩耍,用三块小石头,模仿磊桥的样子,搭成一座小石桥。由于轿夫走得快,那孩童...

对联故事—李时珍戏昏官

传说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李时珍,曾任四川蓬溪知县,为了编写《本草纲目》,决意辞官回乡。临行前,新任县官为李时珍栈行。席间,新县官要李时珍为他开一帖滋补药方。李时珍早闻此人是个”酒色财气”四大皆全的昏官,于是便佯装允...

康熙辛卯科江南乡试案对联

康熙辛卯科江南乡试案对联本次科场案发生在康熙五十年(1711),距己卯科顺天乡试案仅隔十二年。这一科的正主考是副都御史左必蕃,副主考是翰林院编修赵晋,后者系康熙四十二年(1703)榜眼及第。在清代,顺天北闱因处天子脚下,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