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故事

名家对联里的对联故事知识栏目专注于对联故事知识内容,集合了最优质的对联故事知识,最热门的对联故事内容,最新的对联故事内容,学习对联故事知识就来对联故事知识栏目。

为村里戏台写对联的往事

去年春节前,老家村子的戏台建好了。这是村里群众盼望已久,经大家共同出力才建起来的。虽然没有城里舞台的标准、气派,但也是工程师设计,钢筋水泥倒制,墙体贴玛赛克,戏台顶是钢架结构,还配有玻璃秋千窗,似模似样,很有点现代气息...

对联故事—七步成诗

三国时候,曹丕当了魏文帝,十分忌恨他的弟弟曹植,总想找个借口把他杀掉。一天,曹丕召曹植进宫,限令他在七步以内作诗一首。如果作不出,就当处死。曹植面临生死关头,十分镇静,略为思索,便满含悲愤吟诵起来。“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

对联故事—畜生出蹄

唐玄宗的宠臣杨国忠,嫉恨李白之才,总想奚落他一番。传说,一日,杨国忠想出一个办法,约李白去对三步句。李白一进门,杨国忠便道:“两猿截木山中,问猴儿如何对锯?”“锯”谐“句”,“猴儿”暗指李白。李白听了,微微一笑,说:“请宰相起...

纪晓岚对联故事

纪昀(1727——1805)字晓岚,河北献县人。乾隆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学办大学士,总纂《四库全书》,编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阅微草堂笔记》等,学识渊博,才思敏捷,擅长联语,是历史上极负盛名的楹联大师。纪晓岚小时候就是一个对对子...

趣联妙对:七夕对联的故事

农历七月初七,是我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也是一个象征着美好爱情的节日。在浩瀚的联海中,有不少七夕对联别有几分情趣。明末清初著名戏曲理论家李笠翁有一好友,名为宋建三,宋建三生于七夕节,所居之地名为百花巷。有一年...

苏小妹妙对难新郎

传说苏东坡的妹妹苏小妹也是个才女,她后来和年轻的才子秦少游成亲了。新婚之夜,苏小妹紧闭洞房大门,让丫环给新郎送出三道题目,并传话说,全答对了,才许进屋。第一题是藏头诗,第二题是人名谜,对于秦少游来说,没费事就答对了。拆...

齐白石自挽对联的来历

现代艺术大师,著名书画家、篆刻家齐白石老人(1863----1957)生前泼墨作画之余,还写有大量诗联,这几年各地报刊转录了不少。但白石老人有副自挽联,知道的人恐怕就不太多了。兹据张次溪先生回忆,略作介绍,张夫人徐肇琼女士曾随白...

解学士对联故事—深居

解学士在兴化南门城内,悠闲自在,享受皇恩,安度晚年。解学士住宅大门前,是一家地主老财的后花园。花园里长满了修竹花草,尤其是那些长得又高又大、密密稠稠的竹子,夏天挡风,冬天遮阳,令人讨厌;想要那财主把竹子吹了,说什么也办不...

对联故事—欧阳修过关

欧阳修未仕时,四处奔波求学。一无傍晚来到一座城下,城门已关。他对守城的老兵拱手施礼道:“烦请老伯开门,权放学生进去。”守城的老兵说:“我出一对联给你,对得出就放你进城,对不出明早再进。”老兵吟道:“开关早,关关迟,放过客...

对联故事—兄弟巧联

魏禧,明末清初文学家。曾隐居江西宁都翠微峰,与其兄魏祥、弟魏礼等人,结“易堂学”。三兄弟才思敏捷,世称宁都“三魏”,其中,尤以魏禧蜚声海内。一日,魏氏三兄弟相聚,以吟联为趣。兄魏祥先吟:鸟穿樟树,飞往玉山铅山;弟魏礼应对:鱼...

对联故事—穷秀才妙对夺魁

相传明朝时,有个穷秀才颇有才学。但因当时科举场上,徇私舞弊之风盛行,以至于屡试不中。过了一年,又到开科考试了,他听说主考官廉洁奉公,任人唯贤,于是打点行装,决心赴京城,再试一次。可是,由于路途遥远,秀才纵然历尽千辛万苦,日夜...

苏轼和黄庭坚下棋联句

宋代的苏轼和黄庭坚都是大文学家,两人见面,常互相对对子,来增加谈话的兴趣。有一次,两人在松树下边下围棋,苏轼刚投下一子,忽然落下一颗松子掉在棋盘上。过了一会儿,又落下一颗。苏轼盯着松子,随口说道:松下围棋,松子每随棋子落...

唐伯虎点秋香对联故事

话说明朝大画家、大诗人唐伯虎,他风流成性,为了秋香,他自称是一个落泊的公子,卖身到华府为奴,改名华安,在华府他是书童,终日伴公子华文和华武读书。有一天华太师带了两个儿子,还有教师爷和一群奴仆去春游,他游兴正浓,他想考一考...

对联故事—愧添门联

北宋大文豪苏东坡,是一代词宗,他的词,开豪放派之先河,对后代影响深远。他的诗文,书法,造诣很深,成就超过了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是北宋“三苏”中的佼佼者。苏东坡是四川眉山人,自幼博览群书,才智过人。八岁时,曾因纠正老师的...

神童李东阳智对皇帝(螃蟹对联)

李东阳是明代著名诗人,曾做过大学士、少师。儿童时代,他能文会诗。善于对子,聪明过人。这事传到皇宫里,皇帝感到十分惊讶,便宣他进京。当时李东阳才六岁,他业到京城,进了皇宫,可是皇宫的门槛很高,由于他人小跨不过去。皇帝见了...

王尔烈游湖得妙联

王尔烈小时候因为家中很贫穷,念完四年书就到千山龙泉寺去干活,可是他一有空儿就向有学问的和尚请教诗文。有一天,元空方丈带领小和尚划船游湖。船划到大安寺时,寺中有一个小尼姑在湖边打水,她看见小和尚撑船,影子映到湖水里...

解缙7岁应对父亲联

解缙是明初著名的学者、文学家、书法家,主持撰修了《永乐大典》。他自幼聪明好学,7岁能诗善文,人们都称他为“神童”。他特别擅长作对联,被誉为“对联大师”。解缙七岁时,随父亲去长江洗澡,父亲把脱下的衣服挂在老树上说了...

讽刺幽默的对联故事

讽刺与幽默常常象是一对孪生兄弟,讽刺中含幽默,幽默中又带讽刺。对联中运用了讽刺和幽默的手法,可以淋漓地喜笑怒骂,可以善意地批评规劝,使人读了之后,有的令你解颐,有的令你捧腹;或如骨鲠在喉,或如芒刺在背。一、自古未闻粪有...

祝枝山除夕写无字联

吴中才子祝枝山,为访唐伯虎,到了杭州,转眼到了岁除。在杭州,他住在周文宾府上。除夕夜,当祝枝山听说,杭州人贴无字联,取一年无事的风俗后,大笑道:“杭州人但求没事,我偏要教他们有事。”说罢,趁着酒兴,带著周德、祝僮,到外面去写无...

纪晓岚戏题某友二子对联

南监北监,久坐方知监似监;兄长弟长,乍见都说长者长。——纪昀戏题某友二子纪昀善于戏谑。一次,他去访友。友有二子,一高一矮。弟高如曹交,兄矮如晏婴。纪昀见到他们兄弟后,拍掌狂笑。友问其故,纪昀曰:“余有一难对,为‘南监北监...

苏东坡年轻时候发愤立志对联

苏东坡年轻时候,仗着自己聪明机敏,又常被人夸奖,便渐渐骄傲起来。有一年春节,他作了一副春联贴在门上: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瞧这口气,真有“天下第一”的样子。过往行人看了,有的夸这家出了能人,也有的摇摇头,觉得海口夸得太大...

对联故事—“小友”应对

北宋文学家王禹,七八岁时,已能属文。毕文简为郡从事,闻知他的才名,又听说他家以磨面为生,就叫他以磨为题作副对联。王禹不加思索,随口吟道:“但取心中正,无愁眼下迟。”文简称奇,留他给官家子弟讲学。那些官家子弟见他出身贫军...

古今绝妙对联典故

1、一日,寇准与友同游,乘兴出对曰:水底月为天上月。众无以相对。杨大年刚好赶到,答道;眼中人是面前人。众皆喝彩。2、刘贡父善属对。王安石出对试之:三代夏商周。刘对道:四诗风雅颂。王安石夸其对句,真乃天造地设。3、苏东坡...

对联故事—蔡锷智讨风筝

蔡锷(一八八二——一九二六)字松坡,湖南宾庆(今邵阳市)人。民国初反袁将领。他于一九一五年十二一月,在云南发动护国军起义,又对袁世凯复辟帝制。蔡锷将军出身贫寒,小时候,没钱上学堂求学,只好自己在家刻苦自学,小小年纪,就显露出...

书生妙对:光棍难拿

传说乡下有个穷书生,年纪不小了,也没钱娶妻,人们叫这种人是“光棍”。这位书生,非常仗义,好打抱不平。凡有乡亲们受欺侮的,找上门来,他便代写状子到衙门里申诉,常常打赢官司,乡里人都很感激他。可那些为非作歹的恶人恨死他了,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