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頂一萬句》讀後感

《一句頂一萬句》讀後感1

作者除了能把書中人物的關係理得一碼一碼地之外,每個人物的性格還都刻畫的那麼形象並且與眾不同。可以說孤獨是人的一種常態,我在這人世間待了短短的二十年也對此稍有體會了,看完書再細細研究一下從小到大身邊的人尤其是大人,或者說夫妻,直接點就是我爸媽,他們是自由戀愛,也許一開始能說到一起後來隨著我漸漸長大,他們之間的話卻越來越少,現在一家團聚在餐桌上,大部分時間是我媽在說,多是講一些工作中的見聞和家長裡短,我爸偶爾符合一兩句但大部分時間都是沉默。家裡除了我爸媽開始說不到一塊,爸媽和我們這些孩子也說不到一塊。一個是我爸從來不過問我們的學習或者交友,一個是我媽想過問,我們姐弟也不願跟她細講,我們心裡就像有一大團燒得火紅的炭,只有碰到那個說得著的人才會迸發出熾熱的火焰來。

《一句頂一萬句》讀後感

雖然說不著,但是我們習慣了,或者說這是中國大部分家庭的常態,大家都是差不多的,倒也不覺得有何不妥,與親近的人說不著可以找說得著的人去說,找別的事去做,把心中的一股氣放出來人也能暫時得到舒坦。但如果說要因為這個說不著而離開這個依偎了半輩子的人,離開這個自己搭建起來的家,似乎不太值當。人世間有比說得著更為重要的事,而這些都是我們維持穩定的基礎,我們確實也很難放下。簡單發表一下幼稚的看法,書是本不可多得的好書,作者是可遇不可求的好作者。

《一句頂一萬句》讀後感2

這兩天陪伴我的是劉震雲的長篇小說《一句頂一萬句》。近來的幾個月,我總是在讓散文、教學論文、課堂實錄圍繞著自己,因而這兩天,我心裡感到很踏實。

“日子是過以後,不是過從前。”這句話在小說中出現了兩次。一次是主人公之一牛愛國的母親曹青娥在自己活了70歲,兒子心灰意冷時說給他聽的;另一次是牛愛國的養姥爺吳摩西(小說的主人公)的孫媳婦何玉芬在死了丈夫、帶著兩個孩子過日子時說給他的。小說中兩個主人公的命運似乎不順坦,生活得很糾結。看完掩卷時,是今天上午8點30。

不被父母喜歡、和妻子沒有共同語言、甚至被戴有色帽子、和周圍的人無法融洽相處等等,似乎成了兩代人的共同點,但是又怎樣呢?文學是高於生活的,但文學還是源於生活的。當把文學投射在生活上時,我們發現了生活中的種種真實,甚至是醜陋。

小說中的很多人,夫妻之間是不和睦的,這又有什麼關係,誰能保證你第一次結婚的人,就是最正確的?但是,又能怎樣?永遠處於糾結之中?永遠後悔?別忘了,日子是過以後,不是過從前。

這年頭,誰管誰?管好自己,過好自己的日子,不要總那麼累,就是在過最好的日子。

《一句頂一萬句》讀後感3

老劉的這本小說還是延續著他的寫作風格:沒有華麗的詞藻,沒有重大的事件,描寫的都是老百姓的故事,透露著小人物對生活的無奈。《一句頂一萬句》分《出延津記》和《回延津記》兩個部分,延津就是老劉的家鄉河南省延津縣,書中寫的就是延津的一些人和事。看書的時候,感覺就好像老劉坐在你對面,泡著壺茶跟你“噴空”,說著他記憶中的家鄉的故事。因此讀這本書會讓你感覺很輕鬆,沒有了專業書的壓抑,沒有了哲學書的深奧,一個個活生生的人物躍然紙上,在你眼前晃動。而且我們離河南較近,對文中的風俗、方言更容易理解。

主人公楊百順一生孤苦,最羨慕的職業是喊喪,最崇拜的人是喊喪的羅長禮,卻未曾說過話;最好的朋友是剃頭的老裴,也是一年碰不上幾次面;老裴偶遇躺在草垛上打擺子發燒的楊百順,救了他一命,同時也是救了為了一句話怒氣衝衝正要去殺小孩舅的老裴自己。一句話讓楊百順把老裴視作最好的朋友,一句話也差點讓老裴成為殺人犯。生活中何嘗不是這樣,一句肺腑之言能讓陌生人成為知己,一句詆譭人的話能讓朋友成為仇人。有的人整天誇誇其談,嘴巴像刀子,卻說不到點子上;有的人寡言少語,卻能一語中的。書中上部分楊百順為了找“能說的上話”的養女,走出延津;下部分牛愛國為了找“能說的上話”的朋友,回到延津。一走一回,延宕百年,都是為了一句話,為了“能說的上話”。為什麼他們會輾轉千里就為了說句話?正是因為他們的孤獨。“一個人的孤獨不是孤獨,一個人找另一個人,一句話找另一句話,才是真正的孤獨。”說話是人的本能,也是人與人交流溝通的工具。中國幾千年的封建桎梏給國人帶來謹言慎語的思想,現代社會的激烈競爭和誠信缺失更是讓人人都樹立了防禦意識,三緘其口。但是每個人天生都有傾訴的慾望,當這種慾望得不到排洩的時候,孤獨和寂寞便油然而生。正所謂“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

孤獨者還有私塾先生老汪,老汪孤獨是因為思念一個人,思念她而又找不得,所以經常堵得慌,他排解的方式是散步,走走散散也就好了。老汪對“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的解釋是“孔子當時正傷心,如果身邊有朋友,心裡的話都說完了,遠道來個人,不是添堵嗎?恰恰是身邊沒有朋友,才會把這個遠道來的人當朋友呢,這個遠道來的人,是不是朋友,還兩說著呢。”這個孤獨的老汪後來更苦。淘氣的小女兒淹死後,看著淹死女兒的水缸哭了三個時辰,半年後也不能釋懷,“心裡像火燎一樣,再忍就瘋了”,想哭卻哭不出來,痛到深處就是這樣子吧。最後,老汪決定走出延津,一路向西,到了寶雞以吹糖人為生。老汪在書中只是個片段,但給我的印象極為深刻,就像餘華《活著》中的福貴一樣孤苦的讓人心酸。我時常在腦海中浮現出那個穿著長衫,在他的“種桃書屋”書寫著“日黃昏而望絕兮,悵獨託於空堂”的老頭。

再有楊百順的師傅老詹,不遠萬里從義大利到這兒傳教,傳教一生也只僅僅九個徒弟,但是他並不氣餒,仍然風裡雨裡的滿延津跑。常人應該認為老詹一個人背井離鄉應該是最孤獨的,但恰恰相反老詹不覺得孤獨,這就是信仰的作用。其實每個人都應該有個信仰,無論你是信佛、信基督,還是信共產主義。就像老詹傳教時說的:“信了他,你就知道你是誰,從哪兒來,到哪兒去。”

書中還有更多的人物,都是些社會底層:買豆腐的、趕馬車的、剃頭的、殺豬的,我們多少能看到自己的影子,孤獨誰沒有呢?其實人們都孤獨,只是大多數人在孤獨發作的時候才意識到它的存在。每個人排解的方式各有不同,有的人散步,四處溜達;有的人喝酒,一醉解千愁;有的人是找一知己聊天,互訴衷腸。

我想起老劉在電影《甲方乙方》裡客串出演的那個有點自閉的情痴,幻想著和異國公主的戀情。是否老劉自己也是孤獨的呢?

“一個女人與人通姦,通姦之前,總有一句話打動了她。”這句話是什麼,楊百順一輩子沒有想出來。我們也都有自己的一句話,但最終,誰是最佳的聽眾?更多時候,我們的這句話都留給了自己。大多數的時候,我們是無人可說;大多數人到後來,是無話可說。千百年來,中國人真的是孤獨的,茫然四顧,找不到一個說話的人。被現實的利益羈絆著,成為不敢說的理由;被禮儀道德約束著,成為不好說的理由;認識水平有高下,成了不想說的理由。

當楊百順最後看到自己私奔的媳婦和情夫之間的親密的一句頂一萬句,他突然沒有了仇恨,終結了他的尋找,開始了他的新生。人就應該這樣,生活不是生活在過去,而是要生活在未來。活在當下,好在我們還有希望,可以快樂的孤獨著。

《一句頂一萬句》讀後感4

初讀《一句頂一萬句》,覺得好難懂,感覺作者東一榔頭西一棒子,不知所云。但同時又想,精品就是精品,必然有其與眾不同的深刻含義,因此耐著性子讀下來。隨著故事的不斷深入,似乎逐漸觸控到了文章的核心,“一句頂一萬句”,說話有著重要意義,話說好了,有其正面意義,話說雜了,影響極為惡劣。如果一個人一直都沒有弄明白這一點,那麼,註定他的一生是糊塗的,也是沒有價值和意義的。

讀到後面,逐漸被故事的深刻內涵所吸引,特別想知道主人公的最終結局,特別想了解,作者要表達的深刻含義,於是熬夜讀完整部小說,並在深夜不斷揣摩各位評論家的評語。其中文藝評論家摩羅這樣寫到“洗盡鉛華,返璞歸真,筆觸始終緊貼苦難的大地和賤如草芥的底層人群,結構單純而內容豐富,命懸一絲而蕩氣迴腸。”我也有同樣的體會,不如評論家說地深刻,在此只好借用他山之石。莫言在《長篇小說選刊》創刊中寫道:“長度、密度和難度,是長篇小說的標誌,也是這偉大文體的尊嚴。”

《一句頂一萬句》確實印證了這一點,有一定的難度,不深入讀下去,不深切地體會,很難理解作者要表達的深刻內涵。

《一句頂一萬句》讀後感5

最近幾天可以說是“有點閒”了。第一篇論文導師遲遲不給回覆,第二篇論文又差半個月資料,其餘該做的都做好了。可能到20多號去咸陽再到村裡把資料下下來,這剩餘的十天我都沒什麼正經事。前兩天從圖書館剛借的小說又讀完了。

其實今年到現在還沒看過幾本書。《笑傲》、《射鵰》算重溫;《毒木聖經》是對非洲大陸和聖經故事的`探索;《暗算》是對特務階層的探索;最近還沒看完的《佛本是道》更是沒太多內容的網路水文;(當然看這本小說是因為它有歷史意義,這是一本此類修仙文學的奠基型小說,也許我已經看過它“後輩”青出於藍的作品,但是它開創的文章流派和天馬行空的幻想仍可以一閱。當然我如今已真的認為網路小說整體水平和內容就是不如現實文學作品,無聊的時候拿水文打發時間吧。)只有《一句頂一萬句》這本書,迴歸中國鄉土,平民百姓,是我熟悉的階層和熟悉的文化。我其實一直覺得中國的文學要斷代。往幾十年前推,作家寫的是黃土、人文、少數民族、歷史變遷,這是非常好的題材,也符合中國國情;如今幾十年,作家想寫出有深度的作品,題材還是小人物、悲劇、不隨世事變遷的少數民族、或者無奈隨歷史洪流變化的邊遠山區,等等。

如今的作者還是想往幾十年前靠,而且國際對中國主流文學的定性貌似也是這樣。能夠獲獎的都是中國農村題材,展現中國歷史的小說。當然可能還有科幻未來型的,比如《三體》,但是我還沒有看過。我只是覺得很少有書寫現代我們這個階層寫的深刻的。當然也可能因為我們這樣的人身上沒有爆發點和矛盾點,寫出的小說就不會那麼跌宕起伏。代表中國大多數的應該不再是窮苦的老百姓了,希望多一些優秀的作品描繪一下都市階層中產階級。

《一句頂一萬句》是一本非常優秀的小說。很符合過去的中國平民農村老百姓的生活。日子天天雞零狗碎地過,天天東家長西家短,看似絮絮叨叨地車軲轆話,人的一輩子也就這麼過去了。能跟你說的上話,我們就是朋友;說不上話了,我們就掰了。小說全篇似一條小河,緩緩地順著往前推動,不知不覺間兩三代人的一生就過去了。(寫到這突然覺得時間的真的似流水啊。)結尾部分看似時光還在往前推,通過幾個偶然的線索把前兩代人的故事也有一些交代。最後的故事是結尾,也是開頭,只不過這一段故事告一段落,但能體會到生活仍會這樣緩緩地流向遠方。中國的鄉土文學我看過的也不少了,但這樣的敘事結構我還是第一次見,看似沒有架構,其實想來,幾十年前連字都不認識的普通人,一生又有什麼架構呢?這樣才更貼近現實吧。

早晨去把書還掉的同時,又借了兩本海巖的名作《玉觀音》、《永不瞑目》。電視劇我也沒看過,讓我們期待一下是不是現代中國的代表作吧。

《一句頂一萬句》讀後感6

劉震雲的《一句頂一萬句》非常好看,讓人愛不釋卷,欲罷不能,非一口氣讀完不可。大段大段的人物對話,簡潔先練,又暗含寓意,構成言說的藝術。是一部眾生喧譁而又懷抱巨大沉默的小說。而劉氏幽默,總讓你會心一笑。

最終用了兩口氣,讀完了《一句頂一萬句》,讀這本書,不是因為它獲得了20xx年的矛盾文學獎,而是一直就喜歡劉震雲的作品。

讀罷,心緒再不能平靜。望著車窗外疾馳而過,薄霧籠罩著的田野,彷彿自己的身體升騰到了半空中,可以俯瞰這蒼茫大地上的人間百態,芸芸眾生,回味著中國人經歷著的千年孤獨。

世上的人有千千萬萬,能過心的人卻千里難尋;書中的每個人都在尋找一個可以說上知心話的朋友,說得上話,且能觸及心靈,提供溫暖。《一句頂一萬句》反映了中國式的孤獨和友情觀。

《一句頂一萬句》書中的內容極其豐沛。且洗盡鉛華,返璞歸真。故事的厚度、寬度和深度,讓人看到百年蒼生的寬廣和深邃。人世間百態叢生,恩恩怨怨,倫理情感……被作者“剔骨剝肉,一碼一碼,碼放得整整齊齊”。書中描寫了很多人物之間的關係:N對朋友,父子,父女,母子,夫婦,情人,僱主與員工……既覺得繁複又簡單,且充滿寓意。似乎所有的社群組織關係,朋友間的情誼,家庭的和諧,乃至於性慾愛情,都和人與人能不能對上話,對的話能不能觸及心靈、提供溫暖,化解衝突、激發情慾有關。

書中描寫的雖是一班生活在鄉土間的卑微百姓:賣豆腐的老楊,剃頭的老裴,打鐵的老李,以及殺豬的,販驢的,染布的,開飯鋪的,還有提刀上路殺人的……但這並不重要,因為無論你生活在何處,從事什麼工作,都能對書中的人物的情感和故事感同身受,從中看到自己和身邊人的影子。

關於書名,用劉震雲自己的話說:“相對於書的內容,書的名字應該是一塊冰,掉到水裡也就是書的內容裡能融化,而不是一塊石頭,在水裡還是石頭……”

一句頂一萬句:“那一句”應該是句什麼話?就是一句有見識的話,因為“一句有見識的話,頂的上一萬句廢話”。書中的人物為了那句話,一個“走出”,一個“迴歸”,苦苦找尋百年,孤獨伴隨一生。心靈的疲憊和生活的苦難,以及無邊無際的茫然和累,如影隨形的陪伴著一代代中國人。

朋友是危險的,知心的話更是危險的,有時甚至像一把鋒利的匕首,反而刺向自己。由於人心難測,由於社群、地位和利益變了,情景變了,時間變了,朋友也變了。因此,能夠說貼心話、溫暖靈魂的朋友不多,反倒生活在千年的孤獨當中。

《一句頂一萬句》,好書啊好書!同桌是妖精讀後感擁抱幸福的小熊讀後感湯姆索亞讀後感

《一句頂一萬句》讀後感7

最近非常辛苦地讀完了劉震雲的小說《一句頂一萬句》,讀完之後心情五味雜陳,為主人翁的悲催生活而難過,覺得社會底層小人物的生活可真是窩囊啊,距離自己一直理解的現實生活好遙遠。

無論是楊百順還是牛愛國,他們都是孤獨的,窩囊的,沒有複雜的想法和生活追求,隨波逐流地被命運無情和被動地安排,隨遇而安,太沒有生活的樂趣和激情了,我受不了這樣的生活。

我忽然覺得我的生活和家庭是幸運的,我和老公說得著,有的話可說,這應該就已經是很幸福的事情啦,我和兒子關係不錯,沒有太多矛盾和糾結,陪著孩子一點點的成長,多幸福。

人的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我勵志小說看多了,不適應這種沒有生活朝氣的命運,我想起《平凡的世界》、《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些積極的小說對我的人生都有正能量的激勵,所以,一句頂一萬句,帶給我的負能量,只能是提醒我,可別像他們那樣憋屈啊。

小說要表達的可能更多地是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交流,說得上話,非常重要,我覺得這有點以偏概全了,作者也許只想突出一點來說透吧。

看完了小說,為轉換心情,我上網挑了個喜劇愛情電影《一夜驚喜》來沖洗我心中的堵,讓我快速回到快樂幸福的好生活中。

《一句頂一萬句》讀後感8

剛開始讀這本書的時候,其實有點亂,感覺看不太懂書在講些什麼。但越是往後看越覺得精彩,越覺得作者厲害,然後就開始深深佩服作者了。

書分兩部分,上部分是出延津記;下部分是入延津記。小說的前半寫的是過去,主角是楊百順,楊百順上有個哥哥,下有個弟弟,與賣豆腐的老楊為父子關係,楊百順一生改了三個次名字。從楊百順改成楊摩西是他人生的一個轉折點,從楊摩西改成吳摩西,又是他人生的一個轉折點,他的人生似乎就是這樣。被分成3個部分。楊百順與剃頭的老裴互為朋友;與殺豬的老曾互為師徒;與外國人老詹也互為師徒……他與太多太多人有關係,而他的一生,似乎也在為了一個“說得順心”而徒勞有波。

楊百順,百順。他的父親給他取了個好名字,但他的生活,事業,似乎都不像他的名字一樣,他總在尋找些什麼。看完了書,我才明白。他一直在尋找一個人“說得順心”的人。話,一旦成為了人與人唯一溝通的東西,尋找和孤獨便伴隨一生。所以楊百順在尋找,為了心裡過的舒坦舒心,為了孤獨有人陪伴,有人可以說話,他的一生都過的堅苦。於是喊喪,便成了書中楊百順崇拜的職業。

龍應臺曾說過;“有一種寂寞,身邊添個可談的人,一條知心的狗,就可以消除。”楊百順何嘗不是想這樣,所以孤獨無助的吳摩西失去為一能夠“說得上話”的養女,為了尋找,走出延津。而吳摩西養女的兒子牛愛國,同樣為了擺脫孤獨,尋找“說得上話的”朋友,走向延津。他們一出一進,延宕百年。就是為了心靈的慰藉,所以他們一直在尋找,他們毅然決然的追逐“一句頂萬句”的身影。

由此我忽然發現,為什麼常有人說活得很累。他們在生活不如意,事業不順,愛情不美好時,頹廢,茫然。他們找不到說話的物件,所以累。這種累,猶如漫漫長夜,磨礪著我們的神經,祖祖輩輩。啃食著我們的心靈。

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話不投機半句多”,書中楊白順的父親老楊與老馬是“好友”,老楊總認為老馬能為他提供很多幫助,卻不知,老馬只是不想聽他講話,才快速的為他指路,為他提意見。其實現實生活為何不是如此?有些人與父母不就是話不投機半句多?總是厭煩父母的嘮叨,從來不認真聽過,而父母何嘗不是想找個“說的順心”的人?

小說中所有的情節關係和人物,所有的社會組織和家庭和諧,其實都和人能不能對的上話,對的話能不能觸及心靈有關。而楊白順,也就是吳摩西沒有找到她的養女,牛愛國也沒有找到龐麗娜和和尚。但是這就是人生不是嗎?一個個錯過,一個個無奈,而人生,也是因此完整。

“一句勝過千年”是我認為這本書的主旨,書中所有故事因此展開也因此結束。我想劉震雲先生也是想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吧。

有一種寂寞,有一種孤獨,以話語開始,也以話語結束。

《一句頂一萬句》讀後感9

七十年三代人,一路沉重。還原成生活,就沒人把這些事當回事了,即使是主人公都那麼匆忙,沉重感嘆的是深夜的讀者。

親人之間心靈的阻隔居然左右了人生選擇,人世坎坷顛沛流離居然就因為“說不著”。春水流成堅冰,竟成為了無法渡越的長河,輾轉追尋,但願萬里風塵吹不散最後的夢想。

我理解這部作品其實就倆字:率性。三代人都因率性而悲哀,也因率性而暢快。朋友之所以成為朋友,就是能接受並呼應對方的心聲。朋友之所以成為敵人,就是心裡所想坦然傾吐,摧毀了對方的期冀。然而在生存的底線上,很多人不敢率性啊,不敢堅持。楊百順到楊摩西,生活所迫,楊摩西到吳摩西,也是生活所迫,只有吳摩西到羅長禮是精神要求,自主選擇。然而又是飽經滄桑後最無奈最無力的選擇。真是可憐的人啊。

在離亂黑暗中的一絲溫情,就是群星,總給人活下去的勇氣,楊摩西之於牧師,吳摩西之於巧玲,章楚紅之於牛愛國,就無異於深夜裡的星空。溫情被時空拉抻成最純最濃牽掛,這世界最遺憾的事是什麼呢?恐怕就是這樣的牽掛沒有盡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