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讀後感集錦15篇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千萬不能認為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飄》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飄》讀後感集錦15篇

《飄》讀後感1

那個“雙頰如玫瑰、雙眸似翡翠”的美麗少女斯嘉麗向我們款款走來,有著貓一樣的輕盈步履,貓一樣的迷人笑容,貓一樣的碧眼炯炯。她盛放成為亂世中最嬌豔的花朵,她的舞步身姿搖曳一個時代。

她無疑是勇敢的。她勇敢地打破陳規,勇敢地追隨自己的心靈,做著同那個時代對女性的要求截然不同的事。在倡導女性含蓄委婉的時代直言表白,且不論對愛情的追求中摻雜的虛榮,至少那一份勇氣難能可貴。礙於旁人眼光而壓抑自身真實願望,以至於留下長久遺憾的,別說那時,即便是在今日也並不少見。火光沖天的'圍城之夜,她陪在待產的梅蘭妮身旁,冷靜地為她接生。為了保衛自己和家園,她果斷殺死進門的盜賊,頂著巨大的世俗壓力,不顧旁人的風言風語,親自經營鋸木廠。“人的一生中,最光輝的一天並非是功成名就那天,而是從悲嘆與絕望中產生對人生的挑戰,以勇敢邁向意志那天。”

看似柔弱的她,卻是驚人的堅韌頑強。當戰火將過去的時代燃燒成為灰燼,當一直被當作依靠的溫柔堅強的母親不辭而別,父親神志不清,妹妹病重,家奴所剩無幾,家中財產糧食幾乎被掠奪殆盡時,她高昂頭顱,決不回首,決心為她的親人和家園戰鬥到底。承受著飢餓貧困的痛苦,她不屈不撓地與命運抗爭,帶頭挖蔬菜,摘棉花,想盡辦法籌稅款,帶領全家人度過難關。“明天就是另外一天”。她從不屈服,永不屈服。當深愛她、一直信任和庇護她的梅蘭妮去世,瑞德心灰意冷地離開,她依然堅守自己的信念,對明天充滿信心。“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堅強的人,才能到達彼岸。”

她坦率、純真,敢愛敢恨,又愛慕虛榮,叛逆高傲。她自然是任性和衝動的:僅為報復而嫁給查爾斯,自己卻並不愛他。她冷酷而殘忍,為了一家人的生存而搶走妹妹的心上人肯尼迪,欺騙他,利用他,讓他陷於深深的痛苦而最後死去,卻未給他真正的愛。對壓榨廉價勞動力,她毫無愧意。她自私而貪婪,對金錢的渴望極為強烈,對名利的重視超乎尋常。但這貪婪卻也情有可原,甚至是早期資本主義的資本家所必備的品質。她很是精明,善於計算更善於經商,所以事業成功亦遭人非議。但她並非時時聰明。她直到最後才發覺梅蘭妮的善良,她對自己的支援與保護。她固執了十多個春秋才看清自己對阿希禮並無真正的愛情。瑞德離去時,她才發現自己愛他、需要他,但已無力挽留。她的善良富於彈性,她對自己的孩子缺乏關愛和耐心,然而北軍圍城時,是她守在梅蘭妮身邊,不顧一路勞累顛簸將她和孩子帶回莊園,細心照料他們,收容阿希禮一家。她的多種性格組合註定了她最後的結局。

然而,在斯嘉麗·奧哈拉的生命裡,比對任何人的愛情都更強烈的,是對家園的熱愛。對塔拉莊園的熱愛,對土地的熱愛,是她一生中真正的信仰。曾經對父親口中“值得為它戰鬥,值得為它死去”的土地不屑一顧的她,終於在戰火席捲熟悉的世界後,認識到塔拉莊園是她所僅有的一切,值得為之戰鬥的一切。她拒絕讓自己和家人背井離鄉去仰仗親戚的佈施,竭盡全力保衛她的莊園,不惜一切代價。塔拉莊園於她,也是一個安全的庇護所,一個可以從容呼吸的空間,一隻撫慰她受傷心靈的手,給予她慰藉,更讓她汲取信心、力量和希望。

不要畏懼世俗的陳規,不要因擔憂流言蜚語而中斷自己前進的腳步。當遭遇前所未有的打擊時,昂首前行,用堅強與命運對抗,竭盡所能。相信歷經艱辛痛苦,終將獲得燦爛的未來。每個人都應當信仰一種經久不變的東西。我們活在這紛繁多變的世界上,總該為一個理由而執著。

《飄》讀後感2

郝思嘉,任性如小孩,夢幻如女孩,堅韌如女人。她的存在,是偶然的湊巧、宿命的必然。

作為《飄》中當仁不讓的女主,她的身上不單有普遍女主有的閃閃發光的優點,作者瑪格麗特?米切爾還拋棄了那些僅有虐死人不償命的女主光環,致力於“一生只做一件事”,使得郝思嘉性格更加矛盾多面,也使我漸漸對她轉恨為愛、轉惡為憐。

16歲以前的她,是一個出生於南方種植主家庭的所謂“富家女”,生活似乎從來沒有對不起過她,捧於眾人掌心中,萬眾矚目,於是傲嬌甚至任性。她認為漂亮的衣裙和清秀的面孔是征服命運的武器,而她擁有了這一切,便註定常駐於成功,直到得知自我的夢中情人衛希禮要與他的表妹媚蘭結婚的訊息,她第一次嚐到受挫的滋味,在遭到他的拒絕、逃婚後,賭氣地嫁給了媚蘭的弟弟查理。然而,美國的南北戰爭間接導致了查理的死,但這並沒有給她帶來多大的傷悲,唯一遺憾的是她有了遺腹子並且有了寡婦的稱號,而之後又因貧窮勾引了妹妹的未婚夫並間接導致他的死,之後又嫁給了一向默默愛著她的白瑞德。

郝思嘉毫無疑問是一個與當時的`時代格格不入的人,她沒有理所應當地成為大家閨秀,甚至對南方上流社會的條條框框嗤之以鼻,她的一系列離經叛道的行為帶來了止不住的流言蜚語,而她卻並不對此十分在意。她是社會的反叛者,又是自我的犧牲品。她虛榮自私,為了自我的目的,在三段婚姻中,葬送了別人的幸福,卻不為此深感抱歉,戰亂後一切都面目全非時,卻能夠因為金錢使一些卑劣的狡詐伎倆,無情地間接害死了好幾個人。

然而,在紛繁複雜的社會中,沒有絕對的好人,也沒有全然的壞人,郝思嘉也並非沒有可敬之處。歷來為人稱道的是她在戰爭中體現出的堅韌。她一向信守著當初對衛希禮的承諾,冒死保護媚蘭母子,熱了回憶,卻不讓承諾變冷。回到塔拉後,發現精神支柱沒有了——媽媽去世,爸爸之後也瘋了,兩個妹妹大病初癒,家裡還有兩個聲稱只幹家務不幹農活的黑人,她還要撫養韋德、媚蘭母子,全家的重擔全壓在了郝思嘉肩上,然而她卻沒有棄大家於不顧,並努力保住父親口中唯一永恆的東西——土地。

在我看來,她的可貴之處還在於她的獨立,當時社會要求女孩做個“柔軟無助、依靠性強,有著小鹿般眼睛的可人兒”,但她卻自我經營鋸木廠,公然與這個“男人的世界”反抗。

書中還有兩條為人矚目的感情線——她與衛希禮、她與白瑞德的感情糾葛。她一向以為自我愛的是衛希禮,而正如瑞德所說“她愛他只是因為她得不到他而已”,而她的本性根本無法容忍一個男人愛上別的女人而不是她自我,她的這份愛,就像一個小孩子要東西吃,要馬騎,要一張柔軟的床一樣,既簡單明瞭,又不可理喻,而她卻不瞭解他,否則不會愛他。同樣她也不瞭解白瑞德,不然就不會失去他。相比衛希禮,白瑞德不是那種公認的紳士,他嘲笑甚至欺辱郝思嘉,但這卻是因為他愛她,甚至瞭解她,他說他們是同一類人,郝思嘉是他所認識的女人中唯一一個用實用眼光看問題的機會主義者,然而,再永恆的愛也會有磨光的時候,最終他心灰意冷,選擇離開……

小說的最終一句“明天又是另外一天了”引人遐思,“所有隨風而逝的都屬於昨日,所有歷經風雨留下來的才是面向未來”,是郝思嘉,教會了我們堅韌,更教會了我們要珍惜當下,希冀未來。

《飄》讀後感3

看過《飄》的人都應該知道,不知道為什麼,總覺得她和我很像。她倔強,要強,不是那種大家閨秀型別的,可是我總能在她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覺得我應該從她的事蹟中學到點什麼吧。

首先,先提提她的外表。不能說她完全和我一樣,還是有很多地方不同的。比如相貌,這點我不能否認,她很漂亮。她的漂亮可以把任何一個男孩子迷倒,不論年輕、老幼。她有一雙迷人的綠眼睛,纖巧的身子,白皙的面板,睫毛黑而彎,多麼美的可人兒!光看她的外表,是看不出她的思想、性格的。憑第一眼看,她是一個溫柔、端莊、文靜的女子。但誰也不知道,她的儀表是在愛倫(她的母親)的嚴格管教下做出來的,其實她的內心十分的火熱、活潑。

她不喜歡讀書(在美國南北戰爭時,南方聯盟的人們都是這樣),喜歡野餐、聚會。她愛玩,好動,這點倒是繼承了傑拉爾德(父親)的愛爾蘭血統。她大膽,不像媚蘭和其他女孩子那樣安分又過於弱不禁風,只會說:“是,太太”“好的,太太”。她放肆,但又聽媽媽的話。在美國的那個時代,女孩們沒有真正的.自由,只能示弱,用他們的話來說:“女人們只有向男人們示弱,男人們才喜歡。”好像只有男人們最為重,女人們只是為了嫁人,只是為了討人喜歡而已。

我最不喜歡這樣的觀點,說得我們女孩子一文不值,只是為了服侍男人而活著。而斯佳麗不是,她敢說敢做,有自己的主見,不甘示弱。她有其他女孩子沒有的特點,更使得男孩們對她窮追不捨了。

可是,維希禮沒有,他也愛著斯佳麗,可是,從沒向斯佳麗表白過。他知道,他和斯佳麗是不同性格的人,他喜愛讀書、聽音樂,而斯佳麗喜歡打獵、騎馬。於是,他和媚蘭訂婚了。媚蘭是個知書達禮的女孩,她瞭解維希禮,可她沒有斯佳麗的火熱,沒有她的活潑。當斯佳麗知道這件事後,自然就憤怒了,她向維希禮表白了,但維希禮拒絕了她的告白。

極度的氣憤使她做過了頭。因為這時,一個害羞、靦腆的男孩向她求婚——斯佳麗此時沒有心情理他,她心裡只有維希禮,只是“哦”“啊”地迴應了,想不到她竟會答應他地求婚!被希禮氣昏了!

但,結果是——兩個禮拜結婚,結婚一星期後就去參加南北戰爭了,兩個月後死了!在斯佳麗還是懵懵懂懂地時候,就這樣來去匆匆了。她成了寡婦!

我也氣憤!不過,她才17歲啊!正當青春年少的時候,要讓斯佳麗這樣一個活潑好動的女孩思緒就這樣停止嗎?寡婦裝是一身黑的,斯佳麗不能再穿漂亮有花紋的衣服了!分明就是摧殘婦女嘛!寡婦不能跳舞,不能和其他男人搭話,不允許守寡沒到一年的女人蔘加社交場合!怎麼能這樣!這對一個17歲的少婦太不公了!但是,如果不這樣做的話會遭別人的指指點點的!

我討厭這樣的社會,我同情斯佳麗!但是,歸根究底還是隻能怪她自己了!如果當初不被氣憤衝昏頭腦,明智一點,理智一點,就不會和查爾斯結婚了,就不會有這樣的結果,也許她還是那個活潑可愛、敢愛敢恨的女孩呢!

我厭惡那個時代,它剝奪了女孩們的人身自由,剝奪了女孩應有的權利,女孩們也是有尊嚴,有思想的!還有的是,斯佳麗也給了我教訓,凡事不能過分要強,要理智地思考問題。我想,我雖然和斯佳麗出奇的相似,但也有和她不同的地方。我自然同情她,也要通過她來進行自我改善,我相信我會做得更好的!不斷完善自己,才能成為出色的女孩!

《飄》讀後感4

《飄》是一部我很久以前就想讀的小說,以前曾經看過電影的片斷,因為時間太長,已經支離破碎了,早些時候前我父親買回了這本書,我終於讀到了原著,於是我一字一句的認真的讀著,這是美國小說家瑪格麗特·米切爾發表的惟一一部小說,現時發表一下我的讀後感。

故事的主人公是美國南部塔拉莊園的莊園主的長女——斯佳麗·奧哈拉小姐,小說首要講她從15歲到28歲所歷程的一切,這是1個非常漂亮的女孩,只是她從不想用腦子思考,在我們看來顯得有部分笨,但她並不蠢,她瞭解自我想要什麼,然後用心去爭取,只是因為她不太用腦子思考,又十分的任性,另外也不中意學習,往往只看到表面,而看不到事的本質,使得她從一開始就使自我迷失了方向,當她真正思考了解這一切時,她卻已經流失了她所擁有的一切。

我很為斯佳麗感到惋惜,他們原本應該是天生的一對,就因為斯佳麗沒有從她那個愛阿希禮的夢中早些醒來,使她流失了她的最愛。我對斯佳麗的總結是:她很精明、有堅強的毅力、有頑強的鬥志、有反抗的精神、有勇氣和自我的命運抗爭,缺點是:固執、任性,她不是1個好媽媽,沒有很好的照看自我的小孩,實際她也是1個小孩;她因為太年輕了,始終看不透事的本質,不中意思考,而這些則註定她悲劇的一再產生。

斯佳麗的悲劇告訴我們,要珍惜你所擁有的,不用對不實際的東西抱有幻想,到頭來,你什麼也得不到,就象玫蘭妮臨終時對斯佳麗所說的.,“好好對待瑞特,他是真心愛你的。”

這本書裡我最敬佩的人物也是玫蘭妮,1個被斯佳麗看來及其平庸並且不漂亮的女性,當我看到她快死的時間,我的眼淚都已經流了出來,真為她難過。玫蘭妮是1個只看1個人優點不看其他人缺點的人,哪怕1個人僅有一點點優點,她都會將其放大,認為是1個好人,即使她身材瘦小,弱不禁風,內心裡卻有一股強大的力量,她非常精明,博學,卻從不在人面前顯露,面對自我的丈夫阿希禮的懦弱和不切實際,她用一顆包容的心對待他,從不指責自我的丈夫,她能夠看到事的本質,這一點斯佳麗永遠也比不上她。我很贊同瑞特船長對她的評價,瑞特說:“她是他所見到的所有人中惟一一位十全十美的好人,一位偉大的女性!”我非常中意這個人物,即使她不是故事的主人公,但其無與倫比的人格魅力,令人總也忘不了她,1個人要想讓所有的人都中意和尊敬是很難的,而她卻做得到了這一點,看人的優點,多麼好的品格啊,即使在斯佳麗眼中認為這是極其愚蠢的,而正是這種人格魅力使她能夠一呼百應,永遠受到群眾的尊敬和愛戴。

經過這本書,我瞭解了美國民主黨和共和黨的由來,一開始的共和黨和民主黨,實際也是南北戰爭之後,國家分成兩派,北方所代表的一派成為共和黨,南方代表的一派成為民主黨,即使現時不能用南北還劃清共和黨和民主黨,但他們一開始的確是由南北方所形成的。

一本好書不僅可令看到裡面悽美的愛情故事,還可令看到當時美國上流社會的社交方式,以及他們的禮儀,還有當時美國戰爭年代群眾的處境,每一處都刻畫得淋漓盡致,當我們為主人公憂傷快樂興奮之餘,也能夠從她身上看到我們自我的影子,好書真的可令給人以啟迪。

《飄》讀後感5

有很多部經典的小說是拍成過電影和電視劇的。《飄》也是如此,電影版的《亂世佳人》裡同樣綠眼睛的費雯麗曾傾倒過無數的人。而我沒有看過電影,我看的《飄》是母親傳給我的。發黃的紙頁,遙遠的年代—卻恰到好處地配合了這悠遠的、給人帶來無限遐思的作品。

很多人都不喜歡郝思嘉這個人,認為她太“作“了。不錯,郝思嘉的確是一個“作”的典範,但在她的身上依然體現著女性特有的,也是頗為獨到的魅力。

16歲的她傾心於貴族少爺希禮並大膽地表明自己的愛意,並有過一個很衝動的想法—私奔。這時的郝思嘉還是一個小孩子,有著妓好的面貌和身材,也許還有著愛爾蘭血統中的熱情、固執。她其實也不明白,她對希禮的愛究竟是什麼,究竟是愛他騎馬時的英俊,還是愛他灰色的眼睛、金色的.脫須,抑或是她所不瞭解的他的長篇大論呢?顯然她自己並不明白。只知道她喜歡他.要和他結婚,這裡面也帶有些好勝的昧道。然而就是這種少女時代建立起來的、甚至有一些盲目的“愛”影響到郝思嘉的一生。也正是這種從小就根深蒂固著的爭強好勝、倔強、執著以及她獨有的思維方式深深地影響著她的人生。

美國的南北戰爭可以說是郝思嘉人生的一個轉折點。使她從一個無優無慮的、任性的孩子一下卻成為了別人的妻子,之後又成了寡婦,做了一個孩子的母親。這些角色在短短的一年裡變換,而戰爭的陰影卻又日益擴大。這個時候,她的心情是很複雜的。而作者在這一方面的描寫特別成功。一方面,作為一個十七八歲的女孩子,郝思嘉依然有著無法掩飾的天真和嚮往自由的感情;另一方面,她常常為要陷人喪服一生而煩惱。還有那個啼哭著的嬰兒,她為之而困惑。她也只是一個孩子,又怎能做一個母親。然而,戰爭,這一殘酷而漫長的考驗真正挖掘出了郝思嘉身上深藏的東西。

無論是在炮火連天中照顧待產的媚蘭—希禮的妻子,還是在危機四伏裡隻身趕車回故鄉還帶著剛生產完的媚蘭、小孩以及她自己的兒子。正是在這種種艱難的環境下,在掙扎於死亡線上的鬥爭裡,我才看到了郝思嘉的敢、堅毅,也看到了她不同於一般女人的韌勁。

生活本來就是一種選擇。在戰爭初期,郝思嘉可以選擇丟下媚蘭回到母親身邊,也可以選擇留下,忠於對希禮的誓言在籠罩著死亡的城市中照顧媚蘭,她選擇了留下;逃亡的時候.她可以選擇丟下奄奄一息的媚蘭,但她選擇帶她一起走;在生與死的鬥爭裡,她可以選擇逃避,容易地死去,但她選擇了面對,艱難地生活。所以,面對這種種選擇,郝思嘉勇敢地選擇要走的路,她選得很辛苦,但她走得很頑強。但如果作者只是偏重於她這一方面的描寫,那麼一定是很蒼白的。郝思嘉是一個女人,她有她的溫情,她也恐懼,她也害怕,她也想有一個男人可以依靠。然而遠赴戰場的希札,未戰已逝的查理,半路棄她而去投奔戰事的瑞德,都無法給這個女子一點支援,一點照料。所以她沒有辦法,只能靠自己。郝思嘉也很無助,她也想撲到母親的懷抱裡,抓住母親的衣裙,覺得母親會趕走一切的鬼怪和恐懼。然而她也聽說母親有病了,恐怕已經死在床上了。所以她沒有其他的選擇,因為她本身也是一個母親,還有許多人要她照顧,所以她只能緊緊抓住心中對家鄉的無限思念和熱愛。頂住一切恐懼從死亡裡掙扎向光明。

《飄》讀後感6

《飄》,是我最喜愛的書。我喜愛書中的幾個鮮活的人物。

斯佳麗這個人物,是讓我佩服的,佩服她的堅強,佩服她對土地的執著,佩服她能在那中環境下放下以前所受的教育下田幹活,佩服她能不顧社會上的言論而開創自己的事業。她生命有幾個靈魂,一個是她的母親。他的母親是一位非常能幹、溫柔的典型貴夫人,是她最敬佩的人。可是,母親為了救人而被傳染傷寒,去世了。

我覺得斯佳麗就像個小孩子一樣,對自己想要的東西異常執著,而對自己所擁有的東西卻不屑一顧。一面在拼命讓自己幸福,一面又不斷地把幸福推離,把愛人推向深淵。

斯佳麗愛的是阿希禮,可是,阿希禮卻不要她。就像瑞特說的,阿希禮是個君子,只是生在了一個和他格格不入的時代。他還是用舊世界的遊戲規則生活,只會撞得一鼻子灰。斯佳麗不瞭解阿希禮,所以她愛他,想盡一切辦法得到他,而當她認清他時,她再也不愛他了。

書中另一個使我十分佩服的女性,便是玫蘭妮。她是個外柔內剛的女性,她幾乎擁有了女性所能擁有的一切美德。正如瑞特說的,她是他所見過的.少數貴夫人中的一個。她是堅強的,她是愛國的,她用她的心愛身邊所有的人。當她丈夫打仗時,她在後方默默守侯,做她力所能及的事,當北佬打進城而她又快要臨盆時,她依然鎮定,當她身體虛弱而沒人下地幹活快要沒飯吃時,她和斯佳麗一樣,放下過去所受的教育和優越感,拖著虛弱的身體下地幹活,當她看到斯佳麗殺了一個北佬時,她沒有驚慌失措,而是幫著掩埋屍體,搜查錢財,擦拭血跡,當戰爭終於結束,她痛恨的北佬士兵來到她門前要求照顧而她們自己也沒有過多糧食時,她還是盡她所能地幫助他們,因為她希望在遠方也有一個好心的北佬女人給她正在回家的丈夫一口飯吃。

如此一位堅強的女性,卻又是如此的溫柔善良和善解人意。她執著地相信斯佳麗和阿希禮,即使有人親眼看見他們摟在一起,也執著地相信他們,保護斯佳麗。她明知自己的身體無法再承受生育的痛苦,卻執著地要再為阿希禮生個孩子,最終離開了她愛了一輩子的親人們。

真的是太偉大了,看著玫蘭妮,使我想到許許多多的中國古代女性,她們也是如此的善良,任勞任怨,相夫教子,然後默默無名地老去、死去。

整部書中,我最為喜歡的人物就是瑞特。他勇敢、執著,他能那麼深地愛著斯佳麗十幾年不變。他想保護斯佳麗,寵愛斯佳麗,照料斯佳麗,讓她事事稱心,而斯佳麗卻拒絕了。他說過,再永恆的愛也會有磨光的時候,而他的愛,是被斯佳麗,被阿希禮,被斯佳麗愚蠢的固執磨光的。他的心,死了。當他女兒離開他時,他的心,再也回不來了。他說過,他從來沒有那個耐心把剪碎的褲子縫好,再告訴自己這就和新的一樣,自欺欺人罷了。碎了就是碎了,再也回不去了,即使修好,上面仍然留有裂縫,再也不是原來那條了。

《飄》絕對是部值得再三品味的好書,文字優美,情節跌蕩起伏、扣人心絃,雖然其中由於作者的主觀因素,對於美國南北戰爭的評價並不客觀和全面,但以文學角度來說,這絕對是一部絕世佳作,值得一看。

《飄》讀後感7

這本《飄》是劉珂宇“飄”到我這邊的,看著它1000多頁厚厚的一摞我就害怕,當時我還瞪了她一眼,什麼不好“飄”,“飄”本這麼厚的《飄》,我哪有信心哪有耐心把它看完啊!於是這本《飄》就被我擱在了床頭,每天只是純粹的陪我入睡而已。直到前不久在家養病,看完了所有的雜誌,無書可看了。我突然想起了這本被我打落冷宮的《飄》,隨便翻了幾頁,沒想到這一翻便不可收手,直到我一口氣花了三個白天把它看完為止。

《飄》的主題思想很多,寫亂世中佳人的命運,寫飄然而逝的美國南方文化。主人公的思想和情感深受美國南北戰爭的影響。戰爭改變了女人們,她們在戰火和硝煙中守護著自己的土地,她們勇敢,堅強,不屈服,因為

如果讀完《活著》讓我感覺到的是壓抑的話,讀完《飄》讓我感覺更多的是氣憤和悲哀。

氣憤於女主角郝思嘉的卑鄙、殘忍甚至陰險。以往所看到的女主角要麼溫良賢淑,大度寬容或者純潔善良、忠貞不渝,或者歷盡艱辛但最終找到真愛。不想,小說剛開始沒多久,郝思嘉就在衛希禮和媚蘭的訂婚宴會上,為了報復衛希禮而誘惑媚蘭的弟弟。很快他們就結婚並且還生了一個兒子,看到此處我好不氣憤,期望中女主角清純的形象蕩然無存。她的驕傲、貪婪、虛榮,為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在後面的劇情中一一展現。她渴望愛情,不顧一切世俗觀念,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愛。但當感情和現實利益相沖突時,她毅然將經濟需求放在了首位。為了300塊陶樂的租金在向白瑞德騙錢被識破而未果後,又故伎重演誘惑甚至還是她妹妹未婚夫的乾癟老頭弗萊,就只因為這個乾癟老頭有一個小小的木材廠,能夠提供她300塊。

關於人生的善與惡,我不敢妄加評論,因為,畢竟我走的人生路還不及三分之一。二十多歲的我,想法也許是很幼稚的`。平心而論我也有點同情郝思嘉,對於其“不擇手段“式的“自私鑽營”,或許那些是她不得已而為之的權宜之計,都是為了生存。不過靜靜想想也確實如此,在郝思嘉所處的那個動盪變革的時代,一個弱女子根本無法養活一個家庭、一幫朋友也保不住父親留下的陶樂。郝思嘉通過用斤斤計較的賺來的錢,通過各種“殘酷手段”,換得了自己的新生,換得了朋友家族的新生。

另一方面,郝思嘉對待媚蘭也是很好的,是極盡關愛的。可能這其中是出於對衛希禮的愛而愛屋及烏,但到了後來則完全不是。這兩個性格完全不同的女人,卻達成了一生一世的友誼,實在是一種奇蹟。

雖然《飄》只是小說,但是通過讀《飄》,我也對美國的南北戰爭也有了更進一步的瞭解。從歷史角度判斷,北方戰勝南方,是一種歷史的進步,是社會發展的必然。但是通過讀《飄》後,我們能看到從道德判斷來看,南方奴隸制中也有溫情也有情誼,北方對南方進行的戰爭從某種程度上也是一種侵略,摧毀著南方的秩序和關係,在某些方面反而激化了白人和黑人的種族衝突。

讀完了整本書,我也摘出了自己最喜愛的兩句話:

“美貌並不能使人高尚,衣著也不能使人尊貴。”——警告貪慕虛榮的人。

“我向來不是那樣的人,不能耐心地拾起一些碎片,把它們黏合在一起,然後對自己說這個修補好了的東西跟新的一模一樣。一樣東西破碎了就是破碎了——我寧願記住它最好時的模樣,而不想把它修補好,然後終生看著那些碎了的地方。”

一遍匆匆的略讀,並不能體味多少真諦,也許,等我再讀幾遍時,會有更多的收穫吧。

《飄》讀後感8

很久沒有一本讓我欲罷不能的小說了,尤其是世界名著類的,哪怕歸屬於通俗小說。

最近看的散文集《一個人的村莊》、中篇小說《幻夜》及《百年孤獨》等雖都有不痛不癢的觸動,卻總是少了一些讓我為書中的人物、情節、揭示的“真理”休慼與共的趣味。

不過我敢肯定,這不是書不夠精彩的緣故,我熱愛每一本能到我手中書,他們都是經過普羅大眾挑剔過篩的結晶。之所以有些能觸動我有些劃過也便不再留念,更多的是我的心境與困惑是否能在當下書籍獲取共鳴,或是解惑答疑。

這次翻看《飄》也是機緣巧合。它存在kindle裡已不下半年,每一次書荒,眼神觸過這個名字,都是毫不留念著摒棄。不知道為什麼對這類噱頭很大的名著反而更不敢興趣,或許是因為涉及了太多的國外歷史、階層制度、思想差異?上一次看《百年孤獨》,也不過是因為感覺受到了神指引。不過名著總是有他永流傳的價值,仔細一想,還那麼多的書不曾靜心享受,這是多少可惜的事。

這本氣勢恢巨集的長篇小說,有太多太多讓我觸動的情境。僅僅是人物某一些品格便讓我唏噓不已,斯嘉麗的愚昧無知與堅韌、白瑞德的洞察高傲、希裡的無能、媚蘭的善良等等,都可以讓我開始絮絮叨叨一番,而小說背景下的恢弘美國南北戰爭戰爭帶來的時代變遷,讓我又陷入及自身渺小之感的寒蟬之禁中。

小說結尾時,思嘉才28歲,自她16歲開始掌控自己人生,才12年。動盪的年代導致她本該波瀾無驚的貴婦生活失去生活保障,掙扎著一次次的崛起的同時,陸續遭受親情友情愛情三重覆滅。她以超乎尋常的愛爾蘭精神,不斷抵抗著生活的碾壓。她展現的“愚昧無知”恰恰是每個幼稚的人都在堅持的觀點,愛而不得帶來執著、陷入深淵的苦苦掙扎,美夢成真時的任性,都是人性最通用的弱點。只不過她敢愛敢恨,在深嘗戰亂貧窮的可怕後,不顧代價地用自己的方式征服這個世界。

而白瑞德,這個比思嘉年長17歲的男人。過於寬廣的眼界與和各色人打交道經驗,輕而易舉地看穿她的每一個小心思,小心翼翼地寵愛著著任性的靈魂。因為過分清晰的洞察力,反而讓自己陷入了無力的境地,男人就算擁有再怎麼強大的內心都需要有有一片女人母性的柔軟來承載,而一次次的不得後,終於消磨盡了所有的愛意。我想著這死灰般的'落寞是最可怕的,其實哪怕有一絲的慾望,都能挑逗起一個人的生氣。

不過誰知道呢。

這才12年的故事,往後,他們要各自經歷多少個12年,遇到多少個其他人。故事永遠沒有結尾,只要有明天,所有的過往都是生命的養分,直到死。

所有人裡面,我欽佩白瑞德。我想這紛亂的思緒,更多的是想紀念下這個輕浮的男人。這是一個多麼充滿勇氣且智慧的腦子,與生俱來的紳士風度融合著對卑劣人性的輕蔑,不掩飾地諷刺所有人的偽善與愚昧,同時不知廉恥地利用著這些。玩世不恭的同時對於真情與美德視諾珍寶,敢愛敢恨,殺伐果斷,毫不沉迷於無意義的情感,卻又對愛抱有最真摯的熱愛。

我是多麼欽佩他的經歷與能力,想成為他這樣的人。

《飄》讀後感9

悽婉動人,蕩氣迴腸,馬格利特·米切爾用詩一般的語言將氣勢磅礴的南北戰爭和一段悽婉動人的愛情故事展現在讀者的面前。波瀾起伏的情節、栩栩如生的人物、單純而複雜的內心描寫,讓《飄》成為二十世紀文壇上一顆璀璨的明珠。

還記得在上師範的時候,一次偶然的機會,看了一場電影《亂世佳人》,女主人公思嘉莉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前一段時間抽空重新又拜讀了《飄》,再三品讀,更感覺思嘉莉形象的豐滿。少女時代的思嘉莉,是一個平凡的女子。她出生在一個優越的家庭,擁有少女渴望的美貌和智慧,充滿了少女的熱情活潑和純真浪漫,但同時也擁有富家女的驕傲自大和虛榮任性。良好的家庭背景,傾城的美貌,使思嘉莉的身邊圍繞著許多的追求者。思嘉莉的少女時代充滿了幸運。然而,命運卻給這位漂亮的姑娘開了一個大大的玩笑,她很不幸的愛上了自己好朋友的未婚夫,從而拉開了她感情生活的不幸序幕。

然而,思嘉莉在經歷了一次次挫折後,逐漸得變得堅強起來。當美國南北戰爭爆發後,思嘉莉的家庭發生了重大變化,母親死了,父親變得衰老痴呆,一家人的生活失去了保障。面對如此困窘的場面,思嘉莉毅然決然的承擔起了家庭的重擔。為了她的莊園,為了莊園裡的人不再捱餓,她用自己瘦弱的肩膀撐起了莊園上的整個天空。對於她,我是不得不佩服的,佩服她的堅強,佩服她對土地的執著,佩服她能在那中環境下放下以前所受的教育下田幹活,佩服她能不顧社會上的言論而開創自己的事業。

思佳麗,這一在美國動盪年代所誕生的出色的人物,她的優秀個性散發出無窮的光芒。她勇敢堅強,樂觀向上,對生活頑強抗爭,從不屈服。她處事雷厲風行,精明能幹。最突出的一點就是她對愛情的執著。她所擁有天使般的臉蛋和魔鬼般的身材——用修飾中國古代美女的話那就是沉魚落雁,閉月羞花——使得多少青年男子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然而她對這些毫不在乎,她對愛情瘋狂的執著。但是出於無奈,她分別嫁給了兩個自己不喜歡的人。當再一次見到她鍾愛的艾希禮時,依然像少女般瘋狂地愛著他,不顧一切的向他傾訴鍾情。這讓我想到了中國封建時代的女子對愛情忠貞的另一種表達方式。以《孔雀東南飛》為例,一對男女要表現對愛的忠貞就要結為連理枝,他們的愛情是與婚姻緊密相連的。“君當作磐石,妾當作蒲葦,蒲葦韌如絲,磐石無轉移。”當他們的愛情遭受別人的破壞時,為了表現對愛的執著,他們只有“自掛東南枝”了。然而思佳麗卻不一樣,在她的愛情觀中,愛情與婚姻是可以分離的,或者說是一種精神上和肉體上的分離。她不在乎彼此都有的婚姻,拋開一切大膽的.去愛艾希禮,爭取自己的幸福,她並未將愛情套上禮義,道德的枷鎖,她的愛情永遠是自由奔放的。這也許是東西方文化差異造成的吧。愛的本質是不因表達方式的變更而變化的。

思嘉莉是堅強的,在那個動盪的時代,她憑藉自己的強烈的責任感和超凡毅力,保護著自己的家人和朋友。我覺得思嘉莉身上有許多地方是值得我們去學習的,尤其是她身上所具有的堅強意志和高度的責任感。我想,如果我們在工作中也能多一份責任感,那麼,我們在工作時就會投入更多的熱情,對待我們的孩子就會對一份耐心,多一份寬容。

在品讀《飄》的日子裡,多少次我與之同喜、同鬧、同悲、同笑。幾許惆悵,幾許欣喜,幾許感慨,幾許驚歎。掩卷息,留下的是強烈的震撼和一生的感動。

《飄》讀後感10

書中的斯嘉麗性情直白,勇敢,敢於摒棄舊的傳統的陳規舊俗。面對自己喜歡的阿希禮,能在他的訂婚典禮上對他一番告白。

遇見巴特勒先生,引導她跳出生活的重圍,摒棄枯燥無味,寂寞孤獨的守孝的日子,讓她的生活重新精彩豐富起來。

遇見戰爭,她在心理上受到了巨大的創傷和打擊,恐怖,無助,絕望。身體上飽嘗食不果腹的日子,受盡了飢餓與無盡的勞作。但斯嘉麗並未屈服,她身上有一種頑強的精神,獨自挑起塔拉莊園重建的重擔,抓著塔拉的黃土,發誓以後一定不再捱餓:“即使讓我撒謊,去偷,去騙,去殺人,上帝作證,我再也不要捱餓了”。

在北軍來到塔拉莊園,她依然充容面對併為小韋德留住了即將被搶奪的軍刀。-她頑強,勇敢。

為了保住塔拉莊園,扯下窗簾做一套新衣服,去求助瑞德,欺騙肯尼迪先生跟她結婚,毀了妹妹的幸福,她為達到目的自私果敢。

深愛了十多年的阿希禮,在梅蘭妮死後忽然發覺,她愛的只是少女時代的腦中理想的騎士的虛幻影子,而不是愛他的人。最後發現自己愛的確是愛了自己十多年的瑞特。恍然大悟,跑回家去跟瑞特傾情告白。少女的夢終於醒了,可瑞特的.愛卻被消磨光了,最後結局瑞特的話:“你有沒有想到過,我愛你已經達到了一個男人愛一個女人的極點?你有沒有想到過,在我得到你之前,我已經愛你了多年?戰爭期間,我曾多次想遠走高飛,把你忘掉,可我總是忘不掉,每次都要再回來。戰後,我冒著被捕的危險趕回來,也是為了要找到你。可你卻那麼匆忙地就嫁給了弗蘭克肯尼迪。我真是嫉妒死了。倘使那次弗蘭克沒死,我也會把他殺死的。我一直愛著你,可我又不能讓你知道。你對那些愛你的人實在是太殘酷了,斯嘉麗。”我一直希望結局是美滿的。看到這樣的劇情無疑失望,但又隱隱感覺到他們的故事還沒有完,最後的斯嘉麗說,明天又是新的一天。寓意這結局可能會美滿。

書中的梅蘭妮,溫柔,寬容,平和,善良,不愧是一個偉大的女性。最後梅蘭妮快死時,斯嘉麗才發現原來她一直依靠著梅蘭妮,她們一起經歷了戰火飄搖的日子,一起度過了重建時期最艱難的歲月,這些讓她們建立了深厚和無人能及的感情,原來她一直愛著她。這種代價換來了她對阿希禮的如夢初醒。才知道自己愛的到底是誰。

斯嘉麗,從少女到少婦,從和平到戰爭,從擁有到失去,到勇敢堅強,在我們年輕時代的道路上,我們一直摸索著探尋前面的道路。我們也曾犯過錯誤,我們也曾任性囂張小孩子脾氣。重要的是我們經歷了,未來的路還很長,我們更懂得珍惜身邊的人和事。斯嘉麗犯過錯誤,小說最後瑞特問斯嘉麗多少歲,斯嘉麗說28歲。經歷了這麼多戰火飄搖,滄海桑田和世事變遷,親人已經一個個離他而去,剩下的只有那邊塔拉和底下的黃土:“土地是世界上唯一值得你去為之工作,為之戰鬥,為之犧牲的東西,因為它是唯一永恆的東西。”她依然年輕,依然有未來無限可能,她還來得及看清自己愛的是誰,最重要的是什麼。她有堅韌不拔的毅力,有不達目的是不罷休的勇氣,她還能去爭取她的愛情,一切都還不晚。斯嘉麗,一個從女孩到女人,從小孩到大人,從有幼稚到成熟的歷程。我們都像小孩子那樣犯錯,但總還能補救。一切都不晚。

看了這麼多部學生時代的必讀書,忽然懂得了,這些書籍不是教給我們技能和興趣。交給我們的是一種看待愛情,生活,甚至世界的一種價值觀。讓我們從容不迫的面對紛繁的世界和生活。幫助我們更好的抉擇生活。他們告訴我們,我們應該這樣生活。

《飄》讀後感11

《飄》,是我最喜愛的書。喜歡斯佳麗的勇敢堅強,喜歡瑞特的機智果斷,喜歡玫蘭妮的外柔內剛。

對於斯佳麗這個人物,我的感覺是矛盾的,是討厭卻又不得不敬佩她。她是個非常有個性的人物,她一生中愛了兩個男人,而她卻沒一個是瞭解的。如果她瞭解阿希禮,那她就不會愛他;如果她瞭解瑞特,那她就不會失去他。她一直以來是辜負瑞特的,她只是不停追尋著自己夢中的王子——阿希禮。她只是把自己愛的特點認為阿希禮有,她只是做了一件華麗的衣服,讓阿希禮穿上,而後愛上他。而事實是,她愛的只是那件衣服。

對於她,我是不得不佩服的,佩服她的堅強,佩服她對土地的執著,佩服她能在那中環境下放下以前所受的教育下田幹活,佩服她能不顧社會上的言論而開創自己的事業。她生命有幾個靈魂,一個是她的母親。他的母親是一位非常能幹、溫柔的典型貴夫人,是她最敬佩的人。可是,母親為了救人而被傳染傷寒,去世了。另一個,是她十幾年來最愛的`人——阿希禮。她能在逆境中站起來,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阿希禮。她對阿希禮是異常執著的。還有一個,就是玫蘭妮。在一起奮鬥的十幾年裡,玫蘭妮已經成為她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

我覺得斯佳麗就像個小孩子一樣,對自己想要的東西異常執著,而對自己所擁有的東西卻不屑一顧。一面在拼命讓自己幸福,一面又不斷地把幸福推離,把愛人推向深淵。

斯佳麗愛的是阿希禮,可是,阿希禮卻不要她。就像瑞特說的,阿希禮是個君子,只是生在了一個和他格格不入的時代。他還是用舊世界的遊戲規則生活,只會撞得一鼻子灰。斯佳麗不瞭解阿希禮,所以她愛他,想盡一切辦法得到他,而當她認清他時,她再也不愛他了。

斯佳麗是個矛盾體,可又有誰不是矛盾體呢?她在生命的道路上一路走來,當她面對困難時,她選擇迎接,當她面對責任時,她選擇擔負,可當她面對愛的抉擇是,起初,他選擇矇蔽自己,當她終於認清,要面對時,卻已為時已晚。而她,在無能為力時,就會告訴自己,明天是新的一天,明天一切都會好了。她在整個故事中,都是個充滿生氣、充滿鬥志的人。我最欣賞的,便是她的這種永遠充滿了希望,充滿鬥志,永遠不會放棄,永遠不會絕望。這份精神,是最值得我學習。

整部書中,我最為喜歡的人物就是瑞特。他勇敢、執著,他能那麼深地愛著斯佳麗十幾年不變。他想保護斯佳麗,寵愛斯佳麗,照料斯佳麗,讓她事事稱心,而斯佳麗卻拒絕了。他說過,再永恆的愛也會有磨光的時候,而他的愛,是被斯佳麗,被阿希禮,被斯佳麗愚蠢的固執磨光的。他的心,死了。當他女兒離開他時,他的心,再也回不來了。他說過,他從來沒有那個耐心把剪碎的褲子縫好,再告訴自己這就和新的一樣,自欺欺人罷了。碎了就是碎了,再也回不去了,即使修好,上面仍然留有裂縫,再也不是原來那條了。

瑞特是個複雜的人,他有良好的家世,但卻仍和舊時代格格不入,他有銳利的眼睛,可以在亂世找到自己的處身之道,他對國家有熱情,即使他明知必敗無疑,卻仍在最後關頭入了軍。他愛斯佳麗,但他更瞭解斯佳麗,所以他從不說,只是通過行動表達,而斯佳麗卻從來不想去了解他。最後,他絕望了,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使他再也沒有勇氣再去嘗試,他累了。

《飄》絕對是部值得再三品味的好書,文字優美,情節跌蕩起伏、扣人心絃,雖然其中由於作者的主觀因素,對於美國南北戰爭的評價並不客觀和全面,但以文學角度來說,這絕對是一部絕世佳作,值得一看。

《飄》讀後感12

人生一世,如草木一秋;浮生似夢,如悲劇一場。讀《飄》後所思。 ——題記

戰爭乃生命之摧殘,但又似催化劑一般改變了黑暗籠罩下的人們。所謂的愛情,在戰爭面前又是多麼渺小。

“不管怎樣,明天又是新的一天!”這是本書結尾時女主人公思嘉說的話,也是我銘記在心的一句話。在南方的奴隸社會,思嘉養尊處優,一雙纖纖玉手可謂是俘獲男人芳心的殺器。只可惜北方軍隊奪走了她的家產、她的黑奴、她賭氣結婚的丈夫。繁華的亞特蘭大城被攻破,在男人們都走完的緊急關頭,她褪去華麗的服裝,帶著虛弱的媚蘭回到老家——十二橡樹。她用嬌嫩的臂膀扛起一袋袋棉花,扛起整個家庭,她用那吹彈即破的雙手播下一粒粒希望的種子,撥開黑暗去尋找光明的未來。

戰爭讓在榮華富貴中長大的思嘉更成熟了,更堅強了,但卻變得更自私,更勢利了。

起初,她為了不失去家園用美人計去白瑞德那裡騙錢,在即將成功的那一刻,她那生滿老繭的雙手出賣了她。白瑞德識破了她的騙錢計劃,導致了她騙錢失敗。不甘失敗的思嘉為了守護自己的家園、保護家人,又一次放下尊嚴,甚至違背了道德觀念,從自己妹妹手中搶來了自己並不喜歡、但手頭有錢的弗蘭克。她犧牲自己的感情,換回了家園與家人的安定,這種愛,愛得深沉,愛得真摯,是女主人公思嘉身上的閃光點。但成長有時是人類成熟的潰爛之路。後來的思嘉用固執的品行辦起一個個鋸木廠,為了賺更多的錢,她又打破規矩,迎著別人的咒罵與詆譭,不擇手段地將錢收入囊中,其中支撐著她信念的,是她想讓家人過上更好的生活而形成的自私。

韓寒說過:“總是不明白人類為何把安全感寄託在錢財這些更不安全的身外之物上。”但在亂世之下,或許也只有金錢能超越愛情,超越其他幾乎所有事物。飽經風霜的思嘉發現她的真愛並非艾希禮,而是臭名昭著的白瑞德。是金錢矇蔽了她的內心,還是打開了她的心扉,估計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了。有錢不是萬能的,但沒錢是萬萬不能的。若是她沒有那三百元稅金,如何守護自己的塔拉和自己的親人?

繁華落盡後的'南方社會只剩下嗆人的塵埃。比起思嘉,我更為書中另一位女性媚蘭悲傷。她的病逝,使我萬分痛心。

媚蘭是一個善良、天真、美麗的女孩,她待人真誠,總是相信世界的美好,加之我的個人情感,她著實讓我心動。

“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是她的閃光點,她從不擺高姿態,從不招蜂引蝶,更不爭風吃醋。面對自己的愛人艾希禮與思嘉擁抱相吻的傳言,她選擇不相信,儘管這是事實。她卻還想為思嘉洗清別人的詆譭。說出自己懷孕時,暗戀艾希禮的思嘉衝動地說了一些打斷她的話,她不僅沒有責怪思嘉,而且還向傷心的思嘉道歉。她無條件地支援思嘉,她發自內心地對別人好,她以真情回報艾希禮的愛,讓我萬分欽佩、仰慕:她不像思嘉那樣為得到心愛的人喜歡賣弄風情,更沒有思嘉那樣想和別人物件私奔的自私念頭。媚蘭,無條件地善待世間萬物。

愛情與戰火相纏繞,人生在動亂之風中飄搖。誰都知道氣候會變,更別說謊言。本性的堅強在命運前是否變得不堪一擊,還要看你的能力。讀完《飄》,我為思嘉的改變悲傷過,也為媚蘭的死流淚過。戰爭使原本燦爛的人生變為悲劇,人們的命運在亂世中浮沉、飄搖。

莎士比亞說過:“人們,有選擇自己命運的權力,若我們受制於人,那錯不在命運,而在我們自己。”面對逆境,是隨風飄搖,還是乘風破浪,還要看你有沒有“明天又是新的一天”的覺悟和勇氣了。

《飄》讀後感13

十六歲是淺嘗愛情的一年,眼裡只容得下情花轟轟烈烈在綻放。那年裡第一次不知不覺中鍾情,第一次悄無聲息地失戀……,也是第一次讀到了《飄》。花季明媚而簡單,我像小蜜蜂,無視生活花蕊的奇巧造物,只顧淺淺採集甜或不甜的愛情花蜜。好比那時讀《飄》,真正讀到心裡去的只有斯佳麗苦澀而豐盛的愛情,如同我熟知它《亂世佳人》的中文譯名一樣媚惑,在暗淡紛亂的時代背景中,帶著濃厚亮色飄在十六歲姑娘所能看到的最顯眼處,讓人感嘆又目眩神迷。二十八歲是解讀生活的年齡,愛情早已潛移默化地和生活長在一起。連日來,在平淡的日子裡操作簡單的愛情,那一段把個體命運和情感發揮到極致的故事冷不防在閒暇處冒了頭。所以,在想讀《飄》的時候適時重新捧起了它。“斯佳麗.奧哈拉長得並不美……”,故事從老地方開始,而今當生活授我以體恤,婚姻授我以頭腦,孩子授我以母性的時候,我的.心靈不斷在瑪格麗特優美的文字中發生新的碰撞,繼而滋生出許多細小瑣碎的思想碎片來。

-磨難-

塔拉的春天是極美的,漂亮的公子哥兒和小姐坐在蔭涼的走廊下說笑,獵犬和馬匹安靜耐心地臥在紅土上等待它們的主人。屋裡是主婦溫柔的話語和黑人們從田裡歸來的歡聲笑語,屋外飄來泥土和植物的芬芳,文字間瀰漫著春天懶洋洋的散淡和生機,如果這能是永恆,斯佳麗將是這種生活中最明媚的點綴品,直到她容顏老去。然而,戰爭來了。

作者筆下的南北戰爭是美國曆史上殘酷血腥的重要構成,是中學歷史課本上枯燥乏味的必背章節,也是十六歲時翻書的手不耐多停留的文字。可是真正帶著對個體命運的關注,走進這場女性筆下的戰爭,才發現這是些多麼生動的場面!五角場大撤離,四輜重軍車、救護車、堆滿行李的馬車充斥街道。黑人和白人小孩無人看管,前者滿街亂跑,後者大哭大叫。軍隊開倉放糧,老小瘋狂搶運,成百上千的傷員曝晒在毒日下面,等著被抬走或者死亡……;穿越火場的描述更仿如世界末日的來臨。建築物上空咆哮的燭天火光把黑夜照成斯佳麗,斯佳麗將是這種生活中最明媚的點綴品,直到她容顏老去。然而,戰爭來了。

白晝,南軍中衣衫襤褸的少年無聲地倒下,平日裡風度翩翩的瑞特狠抽著馬背駕馭馬車在煉域般的火隧中飛奔。戰爭再怎麼緊迫現實,到了後人的眼光中也就帶著藝術油畫般的壯美了,就好像作者給斯佳麗的磨難,總是在無奈悲哀中透出攝人魂魄的美。她獨自驅車帶著病弱稚殘的一車人通過封瑣線,她抬起接受舞伴的臂向闖進塔拉的北軍強盜射出了致命的一槍以求自衛和復仇,她用她挑選衣裙的手在地裡尋找一塊蘿蔔以求為全家人裹腹,她竭力在一貧如洗的家裡拼湊出一套行頭以求討瑞特的歡心,又不得已使出她全身的愛情招數誘惑一個討厭的老男人以求保全塔拉……,每一個細節折射出斯佳麗身上的韌性,她那些不被和平認可的任性強悍主見和沒心沒肺,在磨難的調色下全都綻放出了別樣的魅力。

“以後再去想吧,等我能經受得住的時候再去想過去的傷心事。”斯佳麗這句口頭禪把她以及同類的人從一味懷舊固守的人群中絕決地提煉出來,打磨打磨,直至她們最終成為重建時期美國精神的重要構成。至此,磨難把斯佳麗由一道美麗的風景升級成真正主宰生活的主人。

《飄》讀後感14

《飄》,一個甚是貼切的書名,一字中的,洞穿了故事的結局,讓人由衷地佩服中文譯者對於原著的理解和文字的把握。“飄”,亦如白瑞德對斯佳麗的愛情,隨風而逝,他多少年想守護的東西最終如指間沙滑落無痕,他們終於還是塵歸塵,土歸土,成了兩個毫不不相干的陌路人。

白瑞德和斯佳麗,如此相似的兩個人。他們一樣只聽從於內心的召喚,一樣敢於直面和挑戰世俗的規範,他們身上最能吸引和打動讀者的地方就是他們性格和處事的真實與鮮活。正因為他們骨子裡是一類人,所以白瑞德對斯佳麗是那麼的瞭解,他直入她的內心深處,看透了她的好:她熱情、不做作;她從來就不知道害怕,從不逃避殘酷的現實;她勇敢、堅強,在美國南北戰爭給普通人帶來的生活變故面前奮力承擔起了維持全家生計的責任。但是,他也看透了她的壞:她任性、自私、冷酷,為了實現自己的利益可以不顧任何人的感受,她可以為了報復阿希禮搶朋友的未婚夫,也可以為了生計搶妹妹的未婚夫;她糊塗又固執地守護著不現實的`、無望的愛情,做著她的春秋大夢,從不醒悟,在現實中卻又依仗著白瑞德的愛度過一次次的關口。而白瑞德,他表面看似玩世不恭、花天酒地,卻有著一個深不可測的、強大而堅硬的內心。他在現實生活事務的處理上游刃有餘;他對寬容、謙和、善良的玫拉尼心存敬佩,並儘自己所能給予幫助;他多少年在內心等待和期盼著斯佳麗的愛,卻眼看著她結了兩次婚,直至自己心累了,人倦了,才收拾起了那份飄忽不定沒有結果的情感,毅然決然地離開了。白瑞德和斯佳麗是兩個太複雜的人,讓人不知道該說好還是說壞。或許,這才是真正真實的人,人性本來就是如此,善惡美醜相互糾纏,難以截然割裂開來。

人活著,總喜歡遙望遠方的幸福,總認為幸福在別處,對於身邊的幸福卻忽於把握。所以,多少年過去了,當斯佳麗在玫拉尼死後,突然地頓悟了白瑞德對自己在感情和生活上的意義,也才明白,其實這麼多年來自己是依靠和憑藉了白瑞德對自己不離不棄的鼎力相助和寬容呵護走過來的。然而,就如白瑞德對她所說的一樣:“夢?你總在夢想,從沒清醒過!”斯佳麗從少女時代就愛著阿希禮,此人貌似高尚、正直,實則虛偽、懦弱。他既在精神上背叛著妻子,喜歡斯佳麗的熱情、勇敢,卻又沒有勇氣在現實中離開妻子玫拉尼,接受叛逆的斯佳麗,在生活的變故面前又是那麼地無力應對,無法撐起一個男人該有的擔當。但斯佳麗醒悟的太遲了,雖然愛一個人沒有錯,但她愛得太糊塗,她根本就不瞭解自己的內心,亦如她從未了解過她的第一任、第二任丈夫以及那麼愛她的白瑞德一樣。她不瞭解自己該去愛誰,誰對自己用情至深,她終於把一顆愛她的心狠狠地傷透,遠遠地推開了。當她終於明白,哭泣著向白瑞德表明心跡時,卻再也抓不住那份曾經屬於她的情感,和此生的最愛自己的人擦肩而過,只留下了永失真愛的心痛和遺憾!

愛,是需要用心細細體會的,誰才是你人世輪迴中的相伴,需要睜大眼睛,用心感悟,方能和真愛攜手人生,才不至落得一個擦身而過,最終相忘於江湖的結局。

這是一位亂世佳人在美國南北戰爭中的一段傳奇人生;是一個錯失真愛的讓人心痛的愛情故事;是一幅美國南北戰爭中社會、政治、經濟及普通人生活變遷的側面長卷;是一部經得起時間檢驗,讀者挑剔的偉大著作。

《飄》讀後感15

讀一本好書,可以影響一個人一輩子。讀了《飄》這本書,的確令我醍醐灌頂、受益匪淺。全書不論是華美流暢的語言描寫,還是個性鮮活的人物塑造,都達到的登峰造極的地步。真不愧是世界文學的瑰寶。

《飄》是一部有關戰爭的小說,但作者米切爾沒有把著眼點放在戰場上。除了亞特蘭大失陷前五角場上躺滿傷病員那悲壯的一幕外,其他戰爭場景並沒有花費作者過多的筆墨。作為第一部從南方女性角度來敘述美國內戰的小說,米切爾著重描寫了留在後方家裡的婦女飽受戰亂之苦的體驗和感受,從戰爭伊始對戰爭懷有崇敬心理、對戰爭全然的支援,到因戰爭而帶來的失去親人的痛苦、不得不屈服於失敗的命運以及戰後立志重建家園的艱辛歷程。戰爭失敗了,有的.人因此而意志消沉,失去了原有的鬥志,無法調整好自己的心態,面對戰後支離破碎的生活。反之,另外一些人則克服了失敗的心理,凜然面對嚴酷的現實,成了生活中不畏困難、重新前進在生活旅途上的強者。

《飄》的主人翁斯佳麗就是這樣的強者,她勇敢堅強,樂觀向上,對生活頑強抗爭,從不屈服。她處事雷厲風行,精明能幹。最突出的一點就是她對愛情的執著。她所擁有天使般的臉蛋和魔鬼般的身材——用修飾中國古代美女的話那就是沉魚落雁,閉月羞花——使得多少青年男子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在那種戰爭爆發的動亂的社會,她一個女子卻要獨自承擔起養活包括自己情人和情敵在內的一大家人的重擔,那是多麼繁重的擔子啊!況且,在亞特蘭大,作為一個婦女,平時出門就也許會遭到別人的非議。可她,為了擔負起此重擔,不得不與黑人做生意。懷孕期間,為了木材廠,不分白天黑夜的操勞著。

這本書我讀了兩遍,一遍是讀中師時,也許是生活閱歷不夠吧!我怎麼也讀不懂作者的寫作意圖,也特別的討厭斯嘉麗。討厭她的唯利是圖,討厭的虛偽,討厭她的不擇手段。所以讀了一半就丟走一遍了。

今天再拿起來讀書,以當年的感覺大相徑庭,我不但不討厭斯嘉麗,反而被她堅韌的性格,執著追求的精神深深的吸引了。

曾經有人說:時代造就英雄,經歷磨練意志。二十多年前,我們還是一些涉世未深的“毛孩子”,雖然我們這一代人並不像現在的獨生子女一樣,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但我們始終沒有挑起生活的重擔,沒有承擔起養家餬口的責任。不知道在生活的道路上,有多少崎嶇,有多少坎坷在等著我。小時候常常聽父親說:一分錢難死一個英雄漢。我當時根本不明白是什麼意思,如今我已經過了而立之年。既是兒女的母親,又是父母的依靠,還是社會的半邊天。有多少次我問自己:你可以嗎?這時的我們早已失去了說“不”的權利,我們只有毅然決然的挑起這個擔子,步履艱難的走著。如今的我們雖然沒有斯嘉麗面臨的困難大,多多少少都能感受到斯嘉麗的壓力之大。

最令我敬佩的是她對愛情的態度。她大膽的追求阿希禮,當阿希禮選擇別人時,她痛不欲生,一氣之下嫁了別人。當她知道阿希禮不愛他時,淡然處之。或許是因為她面對失敗時的不言敗,那種傲氣使得她在面對自己的真愛時不敢去承認,還是一路苦苦的尋找,卻是一次次的錯過。但是當自己心愛的人離開時,她也只是堅強地安慰自己:明天又是美好的一天!她對明天永遠是充滿希望,充滿鬥志,永遠不會放棄,永遠不會絕望。她的堅強讓人為之動容,為之震撼!這種精神難道不正是現在的我們所缺乏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