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5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師,我們需要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對學到的教學技巧,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教學反思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5篇)

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

《小小的船》曾經也是我讀國小時學習的課文,所以看到這篇課文時也感覺特別親切。孩子對這篇課文也是相當熟悉的,有的在幼兒園學過,有的在課外書裡讀過。因此,在理解上基本沒有太大的問題。

本課的匯入借鑑了其他老師的做法,先由一條弧線來引出“彎”字的教學,然後再把弧線補成月亮形狀,讓學生自己展開想象的`翅膀去想象這是什麼。當然,當孩子在講到小船時就把“船”字的教學結合進去。在此基礎上,再給孩子創設藍藍的夜空,閃閃的星星,彎彎的月亮上坐著一個小女孩這樣的情境,也就感覺水到渠成,非常自然了。

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2

教學《詠鵝》這篇課文之前,我事先在班上了解到:不少學生已經會背這首詩了(學前班教過),所以本課教學我把重點放在:引導學生通過有感情地朗讀,感悟詩情詩景,認識6個生字和會寫3個生字“白、向、毛”。在引導學生通過讀領略詩的意境時,我放手讓學生自讀,接著同桌互讀(會讀的教不會讀的/都會讀的比比誰讀得最有感情)、指名讀、師生接力讀……在多種方式的讀中感悟詩意,而沒有作過多的講解,“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特別是讓學生加入自己喜歡的動作讀,形象地再現了詩情詩景,在讀中可以深深感受到學生對大白鵝的'喜愛之情,並滲透了人與動物關係密不可分、親切自然的教育。在寫字環節,新出現的兩個筆畫是一個難點,只有掌握了這兩個筆畫,才能更好地掌握“白、向、毛”三個生字,為此,我加強了示範指導,先是教師親自示範,後是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幫互學,以優帶差,人人爭當“小老師”。這節課的教學還算是很成功的。

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3

《小小的船》是葉聖陶先生寫的一首美妙精巧、充滿兒童情趣和幻想的兒童詩。也是一首深受兒童喜愛的兒歌,它生動地描寫了一個孩子坐在小船似的月亮上,看到了星星在夜空閃爍的美麗景色,語言親切,意境恬靜,畫面優美。插圖把詩的內容形象化了,更增添閱讀時的無限遐想。我採用的是聽錄音,讓孩子學會聽的習慣,並讓他們聽清每一個字寶寶的讀音。學生還在學習的起步階段,每一次的所讀都要有所目的和要求,不能聽過就算了,讀過就罷了。在第二步,我採用學生自由朗讀,要求他們把不認識的字寶寶名字圈出來,把它留住,但我在這指導讀的環節中有時提的'要求沒有到位,沒能起到一個“扶”的作用,沒有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特別是課文中的“只”,我運用句子比較認識“只”在句子中的不同意思,讓學生加深理解字義。本課的生字識字教學中,我通過各種教法,各種途徑,使學生在輕鬆的環境中熟練地掌握所學的生字,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識字學習由枯燥變為有趣。讓他們獨立探索、大膽想象,去想各種各樣的巧妙辦法,這樣,識字教學變的很容易。

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4

案例:蘇教版第二冊《奶奶的白髮》師:(出示本課生字卡片)課文我們已經學完了,這些生字,誰願意當小老師帶領同學們讀一讀?

生:指、半、給、怎、嗎、玩、抬、讓、會。

師:仔細看這些字,你能用什麼方法記住它?

生:我會記“嗎”,“馬”字加上口字旁就是“嗎”。

生:我也會記“嗎”,我用換偏旁的方法記:“媽媽”的“媽”的“媽”去掉女字旁,換上口字旁就是“嗎”。

生:我會用歌訣法記“跟”:“退”字去掉“走之底”,換上足字旁,就是“跟”。

生:我也會用歌訣法記“怎”:“作”字去掉“人”字旁,下面加上“心”字就是“怎”。

生:我會記“抬”因為“抬東西需要手,所以左邊是“提手旁”,右邊是“臺”。

生:我也會記“抬”,電視裡經常出現“中央電視臺”,只要將這個“臺”加上提手旁就是“抬”。

師:小朋友真不錯,能用電視中學到的知識來學漢字。

生:我猜謎的方法來記住“半”:夥伴的“伴”去掉一人。

生:我也是用猜謎法記“興”:兩點一撇在上方,長長一橫在中央,下面“八”字底,一副高興樣。

師:小朋友可真聰明,想了這麼多辦法來記住這些字。

……

學生們你一言我一語,繁難的生字被大家的“奇思妙想”化解了,這真出乎我的'意外,我不禁為孩子們的聰明才智鼓起了掌。

[反思]傳統的識字教學,往往是教師出示一課時要學習的生字,然後帶領學生逐個分析筆畫、筆順、偏旁、結構、枯燥無味,此時,教師的聲音常常是越來越大,而學生參與的聲音常常是越來越小,課堂就象一潭死水。《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低年級識字教學的目標,首先是要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因為有了這種喜歡和願望,可讓學生學習漢字變得更輕鬆、更主動。

本節課,我不是一味的由老師講解,而是讓孩子們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聯想、分析、選擇記憶字形的方法,學生們有的用猜謎法記生字,有的用歌訣法記生字,有的用部件法記生字,有的用換偏旁的方法記生字,有的用熟字稍作變化記生字,有的憑藉電視中學到的知識記生字,還有的運用數學課中涉及的知識記生字,滿足他們急於實踐的心理渴求,讓每個學生動口、動手、動腦,牢固掌握生字的記憶方法,課堂氣氛非常活躍。

孩子們在識字中表現得那麼積極、熱情、獨立、自主,他們完全成為識字的主人。識字教學由枯燥變得有趣,由單一變得多樣,識字成為學生的一種精神享受和生活需要,久而久而之,學生定能養成良好的自主識字的習慣。

看著眼前一雙雙跳動的小手,望著眼前一雙雙期盼的眼睛,作為一名教師,還有什麼比這更值得欣慰的呢?

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5

本課是本冊教材的第一課,內容上主要安排了17個圖畫以及與圖畫相關的17個漢字,形象的展示了漢字與圖畫的聯絡。通過這些象形字,讓學生能感知漢字的特點,從而激發他們對漢字的興趣。本單元意在把學生引入識字的興趣之中,為以後的語文學習奠定基礎。

看圖識字,很容易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開學的第一課,孩子們的表現不錯。就是在紀律方面,由於國小和幼兒園的管理制度不一樣,幾個學生還不能適應國小的制度,上課時間想上廁所,想扔垃圾,想站起來。我在教授新知識的過程中,也不斷的幫助他們轉換身份。

山村反思

山村》一課是(宋)邵雍寫的一首描寫山村美景的詩。一方面藉助課文的插圖讓學生邊讀邊點一點每句詩說的是圖中的哪部分來理解詩意,另一個方面,在課堂上,用娓娓動聽的話語,描繪詩中的景象,讓學生萌發對”一去二三裡,煙村四五家”的鄉村美景的嚮往,更重要的是還運用了各種形式的朗讀來讓學生感悟詩中描繪的景象。

識字是寫作和閱讀的基礎,也是學習能力的基礎。國小低年級學生的思維特點是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剛剛入學的.一年級學生,一開啟課本就是大量的、抽象的歸類識字,這就決定了識字教學是國小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為了使學生在愉快輕鬆的氣氛中主動地識字,本學期我根據兒童年齡特點,採取各種有效的途徑,有意識地激發他們的識字興趣,拓寬識字途徑,培養他們的識字能力。識字教學中做法: 1.根據兒童的思維特點,把抽象的符號具體形象化。2.利用遊戲的形式,調動學生學習抽象文字的興趣。3.給字配“畫”,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

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6

我執教《畫雞》一課,注重了以下三方面的教學:

一、匯入有趣,過渡自然。新課之前讓同學們暢談公雞的習性,給嚴肅的課堂增添了活潑的氣氛,讓學生帶著輕鬆的心情走進課堂。

二、注重生字教學。先讓學生找出生字,試著拼讀,不會的`老師教。然後看大螢幕抽查認讀。接著出示生字卡片,全班齊讀。再指名學生讀。最後自由讀課文,在讀中鞏固對生字的認識。通過“生字寶寶找家”幾個環節的教學,學生已扎扎實地掌握了本課地5個生字。同時注重對田字格中生字的教學,尤其是筆順的教學,讓每個學生學會用正確的筆順來寫生字。

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7

在本課學習中,二三四段的句式是一樣的,我選擇第二段作為重點來講,通過學生的對比朗讀,個性朗讀,抓重點詞“你擠我,我擠你”等,感悟太陽玩滑滑梯的樂趣。並且指導學生在課堂上背誦下來。在發展學生思維方面,我引導學生聯絡生活,還會有哪些事物也會在美麗的春天玩滑滑梯。剛開始,學生回答得畏畏縮縮,不夠自信,句式也不完整,教師在評價中激勵孩子,鼓勵他們大膽的說,孩子們情趣被調動起來,小手林立,個個躍躍欲試。在學生字中,教會學生學習生字的規律,即會讀、會認、會寫、會用。讀:要讀準字音,特別是平、翹舌音,前、後鼻音以及整體認讀音節的發音;認:要會把生字的結構、偏旁部首以及每個字的`筆畫認出來;寫:即每個生字的書寫筆順、在田字格的正確書寫位置等;如,在教,“雨”字時,,我是這樣引導孩子們記憶和書寫的:第一筆橫,我們可以看作是廣闊的天空,豎、橫折鉤我們看作是(生:

一間小屋子),另一豎就象(生:一條雨線),四點就是(生:一滴一滴的雨水)。通過這樣形象的分析和引導來啟發學生掌握生字的方法,且形象易記,從而明白了“雨”字的結構、書寫和本質,學生要用就容易多了,同時培養了他們的思維。

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8

《我的家》這首童謠內容樸實無華,簡簡單單的三句話就將幸福的三口之家生活生動地表現出來。老師無需做過多的講解,看到圖片,他們就會感受到兒歌中家給我們帶來的“溫暖”、“幸福”,再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自己從家裡感受到的溫暖、幸福,這樣既訓練了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又讓學生感受到親情,體會親人對自己的愛,同時知道自己應該怎麼回報親人的愛。識字教學是本課的又一教學重點,在識字環節的'設計中,首先讓學生通過多種形式讀通兒歌如自讀、聽老師讀、同桌互讀、讓學生當小老師領讀等。由於學生認知的有限,所以在課堂操作中,學生自主認識生字的時間過長使後面的寫字教學有些不夠細緻,在以後的教學中要注意課堂的時間調控。

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9

《靜夜思》這首古詩對於學生來說非常熟悉,甚至很多孩子都可以倒背如流。如何讓孩子在誦讀中去體會李白望月思鄉的感情就成了本課人文主義目標的集中體現,也是本課的一個難點。

因此,在引導學生體會李白隻身在外,望月思鄉的情感之前,我便用了很多的語言去鋪墊。如月亮常被人用來寄託思鄉之情;八月十五團圓夜,全家一起團圓賞月。在這些基礎上,我再讓孩子去體會如果一個人身在異地,不能和家人團聚,吃不到父母親手做的菜,聽不到父母的聲音講會是怎樣的一種情境。而此時的李白就身處於這樣的情境下,你覺得他的心情會是怎樣的?伴隨著音樂,再加上我繪聲繪色地渲染,我看到大部分孩子此時的表情都是複雜的。此時,彷彿大家都沉浸在李白思鄉,不能和親人團聚的悲傷情感中時,有兩個孩子竟然因為開小差而笑出聲來。我讓其中一個孩子站起來回答如果此時你是李白,你心中將會作何感想時,他竟然回答:“我有一碗白米飯被老鼠偷走了。”當時的'我真的感覺自己狂暈,正當我在洋洋得意自己今天製造的氛圍,想讓每個孩子都走進文字,貼近作者的感情時竟然出現了這樣的尷尬場面。我當時就特別表揚了那些移情的孩子。我說正是他和李白的感情融合在一起,真正把書讀進去了,才出現了這樣的感人行為。而對於那兩個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我沒有當面批評,但是用眼神警告了他們。

課後,我一直在思索這節課我到底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怎樣才能走進每個孩子的心靈呢?讓孩子真正去體會文字,去感受文字中的喜怒哀樂?當課堂上發生預設之外的狀況,是不是應該在意外發生之前就應該有所警覺,而做出相應的措施呢?歸根結底,是不是我對孩子上課注意力的關注是不是還沒真正鋪開呢?

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0

教學完畢後,我問孩子:“今天這節課你學會了什麼?”幾個孩子很快就舉起了手,還有一些孩子在思考了一會兒後舉起了手。“爺爺對小樹這麼好,小樹也對爺爺好。我也要對我的媽媽好,幫助媽媽幹家務。”“別人對你好,你也要對別人好,不能做忘恩負義的人。”“我們要懂得回報愛,對身邊的人好。”“我要對老師好,就像老師對我們好一樣!”雖然孩子的這些回答受到了我引導的一些影響,但聽著那些稚嫩的.語言中充滿了濃濃的愛意,突然間覺得心頭都溫暖起來,彷彿通過窗縫吹進來的寒風都變得柔和了(剛好冷空氣來襲)。教參裡的情感維度的教學目標是讓孩子懂得愛護樹木,而我在備課時卻融入了自己的想法:孩子們現在對大人的愛往往覺得是理所當然的,而忽略了這份愛背後的珍貴价值。更無從去談對父母的愛,對長輩的愛,對大眾的愛了。所以,我在教完課文後,就引導孩子去體會:在冬天的時候,爺爺給小樹穿上暖和的衣裳。到了夏天,小樹就給爺爺撐開了綠色的小傘。如果你是小樹,你想對爺爺說什麼?如果你是爺爺,你想對小樹說什麼?讓孩子在表達中,在朗讀中去體會愛的真切含義,懂得付出和回報的道理。

在教學過程中,我還發現孩子學會質疑了,“老師,‘熱’為什麼不是提手旁而是四點底?”孩子會思考,會提問了。沒有比熱烈的掌聲更能表達我那時的欣喜和興奮了!

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1

在教學古詩《登鸛雀樓》一課時,我藉助文中的插圖引導學生入情入境。課文插圖能夠幫助學生身臨其境,真切感知那種美好的情境。如學習“白日依山盡”時,我通過讓學生觀察插圖,說說圖中的景色。接著再通過用簡筆畫的方法讓學生上臺畫出此時太陽的位置,讓學生形象感知到傍晚夕陽慢慢落山的美麗景色,更進一步理解了“白日依山盡”。在教學“黃河入海流”時,我首先讓學生看文中的圖,讓他們在小組內交流討論收集到的有關黃河奔騰入海的壯觀景象的資料,最後讓他們用一些詞來形容黃河。通過觀察插圖,交流相關資料,展開想象,學生腦海中不知不覺就有了詞語,如有的學生會用“滔滔、滾滾、壯觀、有氣勢“等簡單的詞來形容黃河,在學生腦海裡黃河的壯觀景象會越來越明晰,通過反覆朗讀體會,從而真切感受到黃河水流進大海的那種磅礴氣勢。在這樣感悟內化,有感情地朗讀便水到渠成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更遠”這是這首古詩中要闡明的道理。體會古詩所蘊含的`道理是教學中的一個難點,我先指導學生觀察插圖,引導學生進入角色、換位思考,設身處地。讓學生形象地感知詩人站得越高,看得越遠。再讓學生暢談自己在生活中站在高處能看到很遠很遠的地方的經歷。這時學生的積極性頗高,從而感悟出古詩所蘊含的“站得高,看得遠”的道理,知道了要想取得更大的進步,還要不斷努力。

我通過這樣的教學使詩中的畫面和詩人的感情在學生的腦海中“活“起來,從而喚起了學生的生活體驗,激發其情感,再現詩人創造的意境。這樣,通過學生自身的探索、體驗,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已突破了這個難點。

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2

為了讓孩子的拼音更加紮實,所以我們在拼音教學階段的花的時間比較多,因此剩下的教學任務就比較重了。從這個星期開始,明顯感覺教學進度加快了許多。可能孩子還沒有適應這樣的教學密度和速度,而《陽光》這篇課文篇幅又比較長,孩子在課上朗讀的情況就沒有以前那些課文那樣好。因此我也在朗讀這塊上花了比較大的精力和時間,讓孩子把課文讀通順,讀明白。

“陽光像金子,陽光比金子更寶貴。”這句話是這篇課文的“文眼”,但對於一年級的孩子來說,理解起來還是有一定的困難。因此,在教學時,我就有意讓孩子從正反兩個方面來感受陽光的`作用。有了陽光,禾苗就更綠了;有了陽光,小樹就更高了;有了陽光,小河就像長長的錦緞,變得更美了。那要是沒有陽光呢?孩子在回答中無形和有陽光的情況進行比較。從而去感受陽光的作用和重要性。孩子們在這個問題上的回答還是比較細緻的,除了根據課文提供的材料進行思考外,也把自己平時的一些課外知識也運用起來了。有的孩子說,沒有陽光,小樹就不能長大,就不能製造氧氣了。有的孩子說,沒有陽光,我們就沒有光明,什麼都看不見了。

特別讓人開心的是我在讓小朋友說說陽光給人的感覺時,曉甦站起來說:“陽光就像老師給我們一(4)班小朋友的關懷那樣溫暖。”哈哈,聽了不禁讓人心裡一陣竊喜。我忙接上去說:“你的話讓老師覺得陽光彷彿照進我了我的心裡,感覺特別溫暖。”

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3

《吃水不忘挖井人》是人教版一年級下冊第六單元中的第一篇文章。這篇課文講中國人民的偉大領袖毛主席在江西領導革命時幫助鄉親們挖水井,解決了吃水困難。解放後,鄉親們在井邊立碑,表達對毛主席的感激和崇敬之情。

“吃水不忘挖井人”,本來意思上是我們每天從井裡取水上來飲用,享受勞動成果,但是不能忘記那起先挖井的人。可是課文所描述的年代對於我們來說,都很遠了,何況我們的學生,他們更是生在幸福中,長在幸福裡,他們根本不能明白。所以揭示課題前,我用生活當中的問題引入:同學們,當你們在受到別人的`關心和幫助下,你會怎樣呢?學生馬上答出:不會忘記他(她),會在心裡想起他(她)引導學生體會現在生活幸福,要在生活中學會感恩。

於是在板書課題後,我又設定了一個問題:看到題目你想問什麼呢?結果學生全部愣在那,不知道如何去答。怎麼辦?我知道這個問題對於現在的孩子來說確實非常難。我又不想馬上放棄,於是引導,慢慢的有一兩個學生說了出來。我馬上就引出了問題:

(1)吃水人是誰?

(2)挖井人是誰?

(3)為什麼要挖井呢?於是讓學生去讀課文,邊讀邊想,並把課文中的生字劃出來,多讀幾遍;再讀課文,分出自然段標出序號,初步理解課文內容,以回答上面的問題做好鋪墊。果然在教師“適時點撥”這個環節中,在回答上面設定的三個問題時,回答的很流利,我隨著學生的回答及時的板書。並簡單的說了說當時的背景。於是引導學生感悟,以體驗到鄉親們因為村子裡沒有井,所以他們要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去挑水吃,再引出偉大領袖毛主席為了幫助鄉親們解決吃水的困難,而親自挖了一口井。而鄉親們為了感恩、為了記住毛主席,所以後來立了一塊石碑——(學生讀出)“吃水不忘挖井人,時刻想念毛主席”。而在學習“我會認”的生字時,也是放手讓學生學習,不懂的地方適當點撥。這個環節學生學得很好,主要原因是“小老師”發揮了作用。達到了學生自學、互學,教師點撥的效果。

總之,大體而言在“高效課堂”中是一個較好的起步,雖然效果不是很好,可也是跨出了艱難的第一步。因為他們難以想象當時那樣的年代,而我卻設定了一個針對一年級而言難度很大的問題,這也是我考慮不周,不足之處當中的問題,但我不會感到遺憾,因為這給學生在今後的“高效課堂”中奠定了一個很好的起點。

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4

《我家住在大海邊》是一首富有海邊漁村生活氣息的詩歌。旨在教育學生熱愛大自然和今天的幸福快樂生活。從而培養學生熱愛美、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讓學生有朗讀的興趣和熱情。在前一階段的學習中,學生已經能掌握詩歌的音律,能有節奏的讀出詩歌。因此,教學中應放手讓學生充分讀,儘量在讀中感悟小漁村的生活氣息。再配以觀察圖畫使學生更加入情入境。通過課外資料的加入讓學生擴大視野,瞭解海之美、海之富饒。教學時,我先讓學生回憶大海的樣子,說一說他們看到的大海,從孩子的生活經驗入手,匯入課文。當學生們看到大螢幕上的藍天、大海,再讀著“天藍藍、海藍藍,我家住在大海邊”時,對大海充滿了嚮往;又看到了沙灘、漁船、皎潔的月亮,讀著“海邊有個月亮灣,灣裡有條打魚船”,學生們多想到沙灘上玩呀!再看到船上的`老爺爺在給“丁丁”講故事,多羨慕,多渴望呀!這時我又相機引導:“請同學們去大海邊,到我們的好朋友丁丁家玩,好嗎?”較充分的激發了孩子們的學習熱情。我在品嚐成功的喜悅的同時,也找到了許多的不足之處,如識字教學時間過長,教學時不應平均使用力量,把每個字都講的過細,應有所側重、突出重點;另外,在小組評議讀的過程中,應及時在全班做以反饋,這樣更有利於小組合作式學習的推廣,使學生在彙報的同時掌握相應的方法。我想:只有通過學習比較,找出自身的不足,才能不斷進步。

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5

《哪座房子最漂亮》的教學我用了三個課時,發現一個問題就是孩子的朗讀讀不出感覺來。我們班孩子一個比較大的特點是能加上自己的動作和表情,但是感覺齊讀時拖沓、像自來水一樣沒有讓人悅耳的感覺。或許是我在朗讀這塊的`教學太急燥了,沒等效果出來就往下面的環節去了。在下篇課文中,我準備在朗讀方面花多點時間,儘量慢慢把孩子朗讀的情感給培養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