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我的母親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師,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教學過程中的很多講課技巧,快來參考教學反思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回憶我的母親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回憶我的母親教學反思

回憶我的母親教學反思1

朱德的《回憶我的母親》是一篇回憶性散文,因時代背景的原因,造成學生閱讀困難,再加上作者是開國元勳,學生理解其情感有難度,想從文中獲得人生經驗與生活思考也不易。

基於這樣的考慮,我緊扣文字,理解內容為教學重點:母親的品格,母親對“我”的教益,進而再理解字裡行間的.情感。

課上完後,有太多的遺憾。正如區教研員張秋豔老師所言,品析重點段落,可從多角度入手,不要僅僅侷限於“詞語含義或作用”;可以大膽設計,“母親的品格”完全可以放在第一課時學習;有經驗的教師一定要有“對比閱讀”設計,一定要進行拓展閱讀,提升學生思維能力;同時還要注意讀書方法的指導;依然要重視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一定要落實到具體學習活動中,教學設計處處要圍繞學情展開等。

其他同事的建議:三案撰寫要嚴謹;教學環節再調整,避免頭重腳輕;還是威嚴多於親切;嘗試小組合作學習形式;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還需繼續探討。

最近這兩三年,總覺得自己的課堂教學到了瓶頸期,讀書、學習、集體備課等各種形式,也沒有解決根本問題。為此,苦惱了很長時間,而今,似乎找到了出口。對於教學,還是沒有真正開啟自己,總是說擺脫過去的經驗,實際上還是沒有真正開啟自己,沒有從零開始,還是被經驗慣性所控制,問題依然是問題,困惑依然是困惑,幾年來,停滯不前倒成了常態。

教學越久,越想回歸最初,做一名“語文人”。怎樣才能達到期望的課堂?既能“教文”,傳授語文知識、培養語文能力;又能“育人”,傳承民族文化,培育良好道德。怎樣才能把學習語言、發展思維、提升核心素養結合在一起,落實到每一節語文課上,落實到每一個語文學習活動中?夢寐以求的是自己的語文課堂能具有大氣、靈動、豐富性,帶給學生優質的語文教育,做一名合格的語文教師。

對於閱讀教學,我認為是語文教學的重點,也一直追求課堂上教學生學會閱讀,培養學生的個性化閱讀,不以教師或集體的解讀代替學生活潑潑的感悟,讓學生“在閱讀中學會閱讀”。實踐下來,總是不盡人意。

還得繼續修煉,繼續前行。

  王志芳

  xx年10月31日

回憶我的母親教學反思2

《回憶我的母親》是一篇膾炙人口的敘事散文,也是中學語文教材中優秀的保留篇目。在這篇簡潔樸素的優秀散文裡,作者回憶了母親勤勞的一生,謳歌了這位平凡而又偉大的勞動婦女的崇高品德,表示了繼續革命、要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鞠躬盡瘁的堅定志向。

夾敘夾議,情真意摯,是本文的一個藝術特點。讀著這篇優秀的散文時,我們不但看到了作者母親作為“中國千百萬勞動人民中的一員”的美麗的精神世界,而且受著作者那奔湧起伏的革命感情的波濤的衝擊。在敘述母親的事蹟時,適當穿插了必要而且精當的議論,起到了畫龍點睛的效果。這種議論又是以自己切身的感受作基礎的,寫來具體、翔實,讀著親切、感人。例如,寫母親整日勞碌著的形象,同時就寫到了自己的幼年時的.感受:“母親這樣地整日勞碌著。我到四五歲時就很自然地在旁邊幫她的忙,到八九歲時就不但能挑能背,還會種地了。記得那時我從私塾回家,常見母親在灶上汗流滿面地燒飯,我就悄悄把書一放,挑水或放牛去了。有的季節裡,我上午讀書,下午種地;一到農忙,便整日在地裡跟著母親勞動。這個時期母親教給我許多生產知識。”到了後文,作者又與此相呼應地議論說:“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認識:只有這種知識,這種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寶貴的財產。”這就是在勉勵我們,要向勞動人民學習,學習他們豐富的生產知識,學習他們頑強的戰鬥意志。

回憶我的母親教學反思3

教學不光光是教學生知識,上完一節課就完事,應該用我心交我生。

本學期我教七年級的語文,全班61為學生,大部分學生來自農村,而且多數是留守兒童。幾乎90%的學生父母遠離家鄉外地打工,父母一年就清明節,和春節回家兩趟。有的父母甚至就春節回家。學生每週回家只能和爺爺奶奶相處。現在獨生子女佔多數,父母親的疼愛和爺爺奶奶的溺愛,養成了現在學生倔強,固執,我行我素。沒有吃吃過苦,體會不出苦盡甘來的內在含義。

我上《回憶我的母親》這篇課文是我國偉大的`革命家朱老總寫於1944年4月5日,在那戰火紛飛的革命年代,1944年2月25日,朱總司令的母親鐘太夫人去世,總司令得知母親去世的訊息後,懷著深深的懷念和無比崇敬的感情寫下了這篇回憶性的文章。在這篇回憶性散文裡,總司令追述了自己母親的感人至深的一些事蹟,唱出了一曲發自肺腑的對母親及千千萬萬平凡而偉大的勞動婦女的深情讚歌。在平靜的敘述之中,在字裡行間流露出真摯深沉的愛

末了交談中,很多學生很不理解總司令那麼大的官,怎麼讓自己的母親如此含辛茹苦?為什麼不給自己母親蓋個大房子讓母親不要那麼勞碌等。

作為教師只能從當時的社會背景和革命的需要等跟學生交談。深入瞭解到有80%的學生不知道朱德是誰,有什麼背景一切不清楚,其母親是誰更是懵懂。學生問及我便一一做答,具言相告。

只有與學生交心,才會瞭解你那節課學生明白了什麼,還有什麼不明白。

交心可以讓課堂更加輕鬆,活躍。

作為教師應該和學生零距離交談,課堂上教者和學者才互相為有收穫。

回憶我的母親教學反思4

這篇回憶性散文在寫作語言上樸素、平實。作者用一系列生活瑣事來表現母親的偉大,感情真摯,具有較強的感染力。

我在講授這篇課文第二課時時,對課文的整體把握比較到位,在創新方面則表現在思考上的'創新。針對民族班,平行班的學生,在歸納全文主旨上,以設定問題的方式來引導學生深入瞭解文章。尤其是在拓展學生寫作方面,首先是老師做示範,範寫課文中的語句,再讓學生根據要求來進行隨堂寫作。這既能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也能提高學生思考和組織語言的能力。

回憶我的母親教學反思5

上課是個人思想的整合,評課是眾人思想的碰撞。

評課越深入,思路越清晰。

《回憶我的母親》在設計教案時共三課時。第一課時,講背景,作者字詞,文章結構層次。第二課時,概括事件分析人物品質。第三課時,體會我對母親的感激之情,以及我對革命事業的決心。

今天,講課時。兩點整上課,我1點52進教室。當時教室裡已經坐了很多老師。其中,還有副校長。難免會緊張,所以,就利用多媒體放了一首《媽媽我想你》。歌曲四分半時間,因此,歌完之後剛好上課。隨意的歌,調動情緒,毫無目的。匯入,本來是開門見山。當我發現學生和老師們都沉浸在音樂之中,我換了匯入方式——情景匯入——我們感恩生命如同鳥兒有了豐厚的羽毛將會飛向藍天。我們感恩母親,她陪伴我們人生的起起落落。當我們第一次睜開眼睛看到的人就是母親,母親懷胎九月早已和我們建立了最為深刻的感情。所有母親都是這樣的,朱德先生的母親也是如此。

這樣的匯入,我很不喜歡。因為,句子沒有那麼優美,遣詞造句生硬關鍵語速也慢。(我緊張的時候,反而語速會變很慢。)

接著,按照計劃回顧知識三組詞,三層次。分析第二部分。佈置任務1.概括第二部分關於母親的事件。2.總結母親的高貴品質。學生帶著兩個問題,開始討論,討論過程中,我發現他們速度太慢。但是,考慮到學情,也就給他們足夠的.時間。他們討論了近20分鐘。接下來概括事件。事件概括,我提醒了說關鍵詞,重點句。但是他們依舊很難概括出來。但是,對於人物性格學生把握的很好。由於時間關係,對第三部分講授,我很快做了總結。而且為了讓學生把握讀法,還特意強調和泛讀了第16段兩個“忠於”的語句。

下課鈴已經停了一會了,佈置完作業下課了。

反思:

匯入:匯入是拉進作品與讀者的關係,要激發讀者的興趣。不是,毫無目的的進行。其次,當情緒已經達到一定程度時,應該順勢而推。藉助朗誦第一段,再來回顧文字知識。

授課過程:1.問題設定不清晰。對於和母親有關的事情,應該分組找出,而不是全班都在總結。按照我的方式:全班總結,一會浪費時間,二會使課堂混亂。2.在概括事件時,給他們方法指導,更重要的是有範例。3.適當的時候,要滲透背景介紹。這樣孩子們就不會糾結“溺”字。

板書:四塊黑板利用不合理。最南邊的黑板應該寫一些字詞類。緊挨著的黑板寫本文結構,第三塊黑板也就是靠近寫結構的黑板,應該寫人物品質,最後一塊黑板寫一些延伸的知識。

總之。

1.課本挖掘不夠深入。母親是平凡的又是偉大的。平凡的母親,在我人生的每個階段充當著不同的角色。在我幼年,母親是平凡的勞動婦女,是一個傳統社會中的婦女,她勤勞、聰明、能幹、善良、寬容。在我求學時,母親是有遠見的。在我步入社會時,有了自己新的思想,母親又成為了我的支持者,一個人養活一家,她明白我的不容易,可見母親的深明大義。

2.教學設計不精緻,像粗糙的陶瓷。看似完整,但不完美。

a.教學設計要考慮每一環節所用的時間,在備課時就註明。

b.活動應該是質量和效率雙重標準。

c.方法指導不是隻講空泛的詞,應該落實處,給範例更直觀明瞭。

3.板書,合理安排每一塊黑板。

4.隨意的匯入要鑲嵌在整個課堂環節上,而不是,僅僅為了緩和氣氛或者調動情緒。

教學智慧不是花,應該是嫩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