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二年級語文說課稿模板五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通常需要用到說課稿來輔助教學,說課稿有助於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我們應該怎麼寫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二年級語文說課稿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實用的二年級語文說課稿模板五篇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1

各位評委、各位老師:

下午好!

40分鐘的課堂快樂而短暫,40分鐘背先的日子緊張而漫長。回瞅賽課的經歷,我這心裡呀,只兩種味道——酸的和甜的!

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第四單元以“使人受啟發的詞語和新事”為主題,《酸的和甜的》為最先一課,是一篇以連環畫形式編排的童話,在體裁上具有雙重特徵。文中8個自然段配有8幅插圖,除了敘述松鼠、兔子的輕信、猴子的勇於嘗試外,還涉及到了狐狸的“精神勝利法”。教學重點是在閱讀中識字學詞,難點為在閱讀中滲透“做事要勇於嘗試”的道理。

在構思教學例文時,我始終把握“農具性與人文性相統一”的理念。所謂統一,我的理解是農具性的訓練與人文性的滲透二者有機結開,辨證、調和地存在於課堂。

一、 文字解讀,我考慮的是辨證

仔細琢磨文字的人文內涵,我們應當把目光聚焦在松鼠、兔子和猴子的不同表現上,也應當用一種辨證、客瞅的態度看待狐狸:不能偏頗地說他壞、狡猾,也不能下深的傳達“精神勝利法”,還不能捨本逐末地深究“為什麼硬說酸”。面對初入二年級的孩子,我只把狐狸定位在“因為沒有摘到葡萄,所以,硬說葡萄酸,以此來安慰自己”這樣的程度。所以,在教學中,我適當弱化對狐狸的研究,清晰對比松鼠、兔子與猴子的不同,強化、加深對猴子的印象。這是我在文字解讀時的一點團體看法。

二、 落實目標,我考慮的是調和

首先,落實文字體裁連環畫與童話的雙重特徵。一是藉助圖畫識字、初讀課文、朗讀對話、概述新事、總結課文,讓圖文結開,圖與文調和展現,突出連環畫教學的特徵;二是在課堂中,時時、處處引導學生融入童話的情境——課初帶領學生去葡萄架下看看,課中引導學生去聆聽、朗讀葡萄架下的對話,去想象、琢磨動物之間的語言,去識記、書寫他們的名字,課尾以離開葡萄架結束,努力做到融文入境,文與境調和同生,體現童話教學的基本特點。

其次,落實“在閱讀中識字學詞的階段性目標”。識字教學,第一做到隨文識字,因時制宜地把生字分散在在課題中,句子裡,朗讀時、板書中,兒歌總結處、寫字時。第二做到依託,不組織學生識記單個生字,因地制宜地賦予生字具體的環境。這兩點做法,目的就是在前瞻先瞅和潛移默化中達到識字教學目標的水到渠成。另外,把“迫不及待、大口大口”兩個詞語的訓練放在重點句子中、朗讀體會時,生活經驗裡去學習、理解、運用。

突破教學難點,我也考慮到了農具性與人文性的調和統一。例如,把揭示文字寓意與學生的想象、說話訓練結開起來,借小兔子和松鼠的嘴說出學生閱讀童話的收穫、體會;再如,課堂中的那首兒歌,集穩固識字、概述內容、體悟內涵、總結課文為一體。這些都是我在教學中的一些嘗試。

反思賽課的經理,我的體會是我曾像文中的狐狸,在國小語文這座葡萄架下,轉來轉去,跳起來摘葡萄;曾像松鼠和兔子,走過彎路,歷經酸酸甜甜;我更想像文中的小猴子,勇於探索,大膽體驗,酸的是收穫,甜的是成果,酸酸甜甜,我曾經努力嘗試過!

真誠希望各位專家、各位老師多提寶賤意見!謝謝!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2

教材分析:

《稱讚》是九年義務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第18課,本單元的主題是:“別人有困難,我們應該熱情幫助,新世紀的小主人就應該友好相處,團結合作。”愛聽好話,這是人們的正常心理,獲得他人和社會的認可,這是人的正常需要。文中的小刺蝟和小獾相處得多麼融洽,多麼富有人情味兒!只要是發自內心的稱讚,即使是平淡如水的一句話,也會產生想不到的效果。要想獲得別人的稱讚,得先學會稱讚別人。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本課採用個性化教學,以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展開教學,通過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引領學生自讀自悟。設計充分尊重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讓學生自己對課文內容的領悟取代教材的講解分析,整個過程為張揚學生個性,激發學生靈性服務。

教學思路:

1、課前通過學生欣賞4幅插圖,初步瞭解了課文故事,給學生一個充分展示自我的機會,讓學生結合插圖敘述故事。

2、在學課文前,進行反覆的自由讀,選擇喜歡的段落讀,小組讀,分自然段讀。然後在分角色朗讀。朗讀是培養學生語感的有效途徑,它可以喚起學生的想像,鍛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表達情感的能力。

3、教學中利用多媒體創設情境,使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學習,抓住了重點語句進行品讀,讓學生具體感受課文中的真情

4、創設情境,進行課文內容表演。學生通過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進行角色表演。這個過程既可以培養學生的表演才能,同時又能培養學生之間相互合作的能力。

學習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相互稱讚帶來的快樂。

3、學著發現別人身上的優點。

教學重點:

認識生字,會寫生字,朗讀課文。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讀通課文,在語言文字中學習生字,並且書寫8個生字。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情匯入。

1、隨機表揚:

(你坐得真好!老師稱讚你!)

(你的學習用品放得多整齊啊!我也稱讚你!)

(你們的精神真飽滿,眼睛一直在注視著老師,我稱讚你們!你們真棒!)

聽了老師的稱讚,你心裡感覺怎麼樣?

2、我知道你們都非常的聰明、能幹,平時得到的稱讚一定少不了。請同學們用上“稱讚”一詞來說一句話。

師:(你表現得那麼好,的確該得到稱讚;發現了別人的優點,是該好好稱讚一番啊!)真為你們高興,得到了那麼多的稱讚!

3、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以“稱讚”為題目的文章,隨機出示:稱讚(齊讀課題)看到這個題目,你有什麼問題要問嗎?(讓學生問)

4、同學們問的題目非常好,這些問題讓我們共同到課文中去找答案吧!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放錄音朗讀課文,學生邊聽邊看圖,思考課文講了誰稱讚誰?

出示:小刺蝟______小獾(他們在互相稱讚)

學習生字“蝟”跟讀正音(注意:詞語連讀時這個字念輕聲)

看圖片:我們對刺蝟已經很熟悉了,渾身長滿了刺,圓滾滾的,可愛極

了!可對於獾我們並不瞭解,那就一起看看它的長相吧!看圖片

點選這兩個生字:“蝟”和“獾”都是四隻腳的帶皮毛的小獸類,所以

都是反犬旁。

2、自由讀課文,圈出不認識的生字大聲讀幾遍,讀通每句話,標出自然段的序號。

3、小組內自習生字,遊戲“你指我讀”。

三、認讀感知(檢查自讀效果)

1、我能認

認讀帶拼音的生字詞語

刺蝟,小獾,板凳,粗糙,但是,洩氣,傍晚,椅子,瞧,留下(學生讀,教師及時正音)

認讀沒帶拼音的生字詞語(開火車讀)

2、我能記

出示生字,說說你是怎麼記住這些生字的。

3、我能讀

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指名讀。

四、書寫指導。

1、我發現

出示本課的8個生字,讓學生說說你發現了什麼?

2、我會寫

每個生字寫三個。

五、小結

這節課的收穫真不少,學習了這篇課文的生字新詞,初步知道了課文講小刺蝟和小獾他們在互相稱讚的事,那他們為什麼事而稱讚對方呢?我們下節課再來學習。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通過學生的閱讀實踐,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課文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複習生字匯入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這個故事發生在美麗的大森林,講了小刺蝟和小獾他們在互相稱讚,他們為什麼而稱讚對方呢?今天我們去大樹林弄明白好不好?

(出示課件)你瞧,這是一座美麗的大樹林,森林裡有許多小動物,小刺蝟和小獾在歡迎我們呢,他們身上揹著五個生字,原來他們也愛學習呀。我們來讀讀字,跟他們比比看。(點選身上的字)

二、學習課文

(一)師:這篇課文老師自己也很喜歡,我在這讀一讀,請小朋友仔細聽,邊聽邊記:哪句是小刺蝟稱讚小獾的話?哪句是小獾稱讚小刺蝟的話?

出示句子,練習朗讀有關互相稱讚的句子。

他對小獾說:“你真能幹,小板凳做得一個比一個好!”

小獾接過蘋果聞了聞,說:“你的蘋果香極了,我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好的蘋果。”

師:稱讚別人時是懷著怎樣的`心情呢?(愉快)那就帶著這樣的語氣自己來練讀是試試吧!(再請同學來讀讀)

(老師注意到了,他把“真、一個比一個、香極了、從來沒有見過”這些地方讀好了,一下子就讀出了稱讚別人的語氣,真好!)(誰願意再來試試)

我們一起來朗讀這兩句話。(師生配合讀)

(二)那這樣的稱讚會起到怎樣的神奇效果呢?請同學再細細讀讀課文,找找相關的語句。(口頭交流兩句稱讚作用的句子)

(三)簡短的幾句稱讚的話,為什麼會起到如此神奇的作用呢?我們來看看小獾是怎樣說的?(出示小獾的話)

小獾拉著小刺蝟的手,說:“在我有點兒洩氣的時候,是你稱讚了我,讓我有了自信。瞧,我已經會做椅子了。這是我的一點兒心意,收下吧。”理解“洩氣”,給“洩氣”找一個近義詞來說說它的意思。(灰心)

自由讀讀這句話,你從這句話中體會到了什麼?再齊讀。

(四)請同學快速讀讀1-7小節,找找小獾在什麼情況下感到洩氣了?

出示課件和有關句子。

小獾已經做成了三個小板凳。板凳做得很粗糙。但是看得出,他做得很認真。

理解生字“粗糙”(看圖理解:粗糙的小板凳會是怎樣的呢?)(出示三個板凳的粗糙程度要不一,打亂順序給學生看,先讓學生直觀理解粗糙的意思,然後再讓學生排列一下,哪個是他做的第一個板凳,哪個是第二、第三個,引導學生從刺蝟的話中“一個比一個好”體會)。小組自由讀讀,你讀懂了什麼?然後齊讀。

(五)看著這樣一個個粗糙的小板凳,想想小獾當時會怎樣想呢?

師:是啊!小獾雖然做得並不怎樣,但當時的他卻更需要別人的稱讚啊!

這時,是誰發現了小獾的優點?

(出示第3自然段小刺蝟稱讚的話)引讀:所以小刺蝟__________________

(六)聽了小刺蝟的稱讚,小獾高興極了,它接著會怎樣做呢?出示課件,想想再說。

師:是啊!別人做得好我們需要稱讚,當別人做得並不理想,有困難時,我們就更應該稱讚,因為稱讚就像神奇的魔棒,使原本想要放棄做板凳的小獾又重新燃起了信心,終於做成了板凳。

(七)那麼,當小刺蝟把蘋果送給小獾,聽了小獾的稱讚後,他的心情又是如何呢?出示課件,齊讀課文最後一段。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決不能吝嗇對別人的稱讚,因為稱讚有著巨大的魔力:(出示)

因為稱讚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是啊!稱讚多有魅力啊!綜合剛才小朋友說的,我們一起來聽記這樣一句話:稱讚帶給我們勇氣和自信,稱讚帶給我們進步,稱讚帶給我們成功和喜悅。(出示)

齊讀這句話。

三、組內分角色讀,在分角色表演讀。

四、總結:

稱讚給予我們那麼多神奇的力量,帶給我們那麼多的歡樂,那麼在生活

中,我們要善於去發現別人身上的優點,給予周圍人更多的稱讚。

五、練習說話:

1、舉例:***最近寫字寫得很端正,我想對他說:“你進步可真大啊!”

學生說話訓練、交流。

2、做心情卡

(月()日,()誇我(),我心裡覺得()。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3

各位評委老師大家上午好,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我選我》,下面我將從下面幾個方面來對本課進行說明:

 一、說教材

《我選我》是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六課,這篇課文主要寫了王寧小朋友自己選自己當勞動委員,說明了一個人要自信,要敢於表現自己。

“我選我”,這是多麼簡單的三個字。但是,說出這句話,是需要勇氣的,特別是國小生。“我選我”的意義,遠遠超出了選勞動委員這件事本身。

對這件事,同學們有個認識過程。“大家都愣住了”,就說明了這一點。但從教室裡響起的一片掌聲中,可以看出大家對王寧此舉的認同和擁護。“我選我”,體現了王寧真心誠意地為同學服務,因而受到大家的擁戴。

結合本課的特點,依據新課標中“知、過、情”三個維度,我將本課第一課時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1、認識8個生字,會寫5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習課文第一節。

4、對自己有信心,懂得用適當的方式展示和表現自我;懂得應當為人民服務。

這一課時的重點是掌握生字詞,理解課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為了體現這節課的教學目標和重點,這節課我準備了課件、課文錄音,來增強教學效果。

 二、說教法和學法

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達到教與學的和諧完美統一。基於此,我準備採用的教法是講授法,點撥法。講授法教師可以系統的傳授知識,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學法上,我貫徹的指導思想是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具體的學法是朗讀法和勾畫圈點法,讓學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閱讀習慣。

 三、說教學過程

為了完成教學目標,解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我準備按以下七個環節展開。

環節一是揭題質疑。出示課文插圖,我設計的導語是以師生對話的方式展開,即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副圖畫,大家想看嗎?你知道圖上的這位穿紅色上衣的小男孩是誰嗎?我根據學生的回答匯入新課,並板書課題。接著質疑:大家看了課題,你們想知道什麼?學生就紛紛發表意見。

然後讓同學們聽課文錄音,初步感知課文內容,消除了學生上課伊始的緊張感,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環節二是落實基礎,整體感知。

首先是讓同學們自讀課文,找出課文中的生字,遇到不認識的生字藉助拼音多讀幾篇,其次是出示課件,檢查學生自學生字詞情況,採用多種形式讓學生認讀生字詞。最後是為了讓學生進一步地加深對生字詞的認識,也採用多種形式認讀。這為學生閱讀文字掃清了障礙,也體現了語文學科工具性的特徵。

 環節三是指導書寫生字。這是教學的重點,在這一環節中,我放手讓學生自己來說出他記住了哪個生字,他願意和哪個生字寶寶交朋友,鼓勵學生當小老師來提醒大家要注意生字的讀音、寫法等。在此基礎上,我有針對性的對某些容易讀錯寫錯的生字詞進行指導,例如“員”。最後讓學生描給,臨寫生字。在學生描紅的過程中播放兒童音樂,這樣給課堂帶來了活躍地氣氛。

 環節四是初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在學生充分認識了生字後,請數名學生分段讀課文,我要求其它學生認真聽,然後給讀課文的學生作出評價。在學生反覆讀文字後,學生說說自己讀文字後知道了什麼,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作板書。新課標對學生閱讀的要求是: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容。此環節力圖將學生置於閱讀的主體地位,以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為出發點,學生邊讀邊思考,在聽讀中理清思路,鍛鍊學生的聽說讀和概括能力,解決教學重點。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4

我今天執教的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人教版)二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第25課《玲玲的畫》。本單元教材圍繞著“要正確看待問題,善於思考”這個專題選擇了幾篇不同體裁的課文,內容豐富。《玲玲的畫》講的是玲玲收拾畫筆時不小心把第二天參評的畫弄髒了。在爸爸的啟發下,她開動腦筋,在弄髒的地方畫了一隻小花狗,巧妙地掩蓋了汙漬。第二天她的畫在評獎會上得了一等獎的事。從而反映出只要肯動腦筋,壞事也可能變成好事。

依據教材的內容,確定本課的設計理念為:

1、以學生自主讀書為主要形式,讓學生在盎然趣味中產生閱讀的激情;

2、使學生在質疑解讀中理解文章的蘊意;

3、幫助學生在想、述、讀、演、議中內化語言的深情,從而提高每位學生的語文素養。

設計特點:

(一)情感為線、深度感悟語言

本節課的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在朗讀中體會玲玲情感的變化——滿意到著急再到戰勝困難後的喜悅。教師緊緊抓住玲玲的情感變化讓學生深度感悟文字的語言。

例如:課文開始,教師抓住“滿意”來理解“端詳”的含義,“好的”這個語言的語氣;課文中間抓住“著急”來體會“畫弄髒了”的不同感受;課文最後抓住“克服困難的喜悅”來品味、思索爸爸簡短的話語中蘊含的深刻道理。這樣,學生在體會人物感情的基礎上,析詞品句,感受文字中的語言,向學生滲透文章的表達方式。

(二)以讀為本、尊重個性感悟

《大綱》指出:閱讀教學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主體地位,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和體驗。

為了落實以讀為本的原則,在本節課的教學中,首先保證閱讀的時間,從整部分朗讀,到重點句子的研讀,給學生充分的感悟時間。其次,在朗讀形式上,採用自讀、範讀、評讀、指名讀、齊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充分朗讀課文,並且激發學生對於讀文的興趣。讓學生想讀課文、愛讀課文。充分讓學生感悟文章內容,在此基礎上深入朗讀,在交流、評價中理解朗讀的方法,依據學生獨特的感悟,讀出自己的課文。例如:在第一部分的教學中,以“你體會到的玲玲的心情是怎樣的?”為主線,讓學生交流自己的感受,這時,孩子們可能會說出高興、自豪、滿意、激動、興奮等多種感受,再讓學生讀出自己體會到的心情。在朗讀爸爸的話時,讓學生想象:假如你是爸爸的話,你會怎樣說?可能孩子們會懷著沉穩、高興、興奮等多種自己感悟到的心情去朗讀。

(三)聯絡生活,拓寬資源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語文教師應高度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創造性地開展各類活動,增強學生在各種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多方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

例如:在理解端詳一詞時,讓學生聯絡生活想象、表演,這樣,將學生的親身感受引入課堂,使學生理解的更加深刻。再如:聯絡生活,想一想生活中還有哪些壞事變好事的情況。尊重學生的差異,把學生的個性差異作為資源,例如:以“你體會到的玲玲的心情是怎樣的?”為主線,讓學生交流自己的感受,根據學生的不同生活經歷和獨特的感受,讀出不同的課文。這樣將學生的實際生活引入課堂,讓學生的生活成為學生學習的資源。

課堂反思:

在整節課的教學中,仍然存在許多缺點和不足。例如:教師基本功有待加強,特別在教師的語言上,提問應該更加準確,引導應該更加到位等。再有,教師還應該豐富知識積累,提高文化底蘊,這樣可提高教師隨機應變的能力。在教學機智方面,還要不斷地進行實踐探究,善於捕捉課堂生成,深度訓練。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5

一、指導思想: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閱讀是獲取資訊、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教科書編者、文字之間對話的過程。教師應加強對學生閱讀的指導、引領和點撥。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第一學段的教學重點,也是貫串整個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教學內容。認認真真寫好字,是教學的基本要求;練字的過程也是學生性情、態度、審美趣味養成的過程。應在日常書寫中增強練字意識,避免低質量的機械書寫操練。語文課要安排學生練字時間。

二、教學背景分析:

(一)教材分析:

通過研讀教材我瞭解到:《小企鵝和媽媽》這篇課文是北京版課改實驗教材國小語文第三冊第五單元中的第四篇講讀課文。本單元以介紹自然現象和了解小動物為主題,目的是通過這一組課文向學生滲透熱愛大自然的教育,激發學生觀察大自然的興趣,使學生了解動物的可愛,產生喜愛之情。繼續引導學生讀懂課文,練習朗讀,引導學生積累、運用語言,落實識字寫字及背誦。

課文用擬人的手法,通過小企鵝和媽媽的對話,描繪了多彩的世界,神祕的自然。課文共有7個生字和6個認讀字,與學生的生活聯絡比較緊密。通過學習課文,讓學生了解企鵝生活的環境——南極,體會世界的多彩與美好,激發學生熱愛自然的情感。課文分兩課時教學,本課屬於第二課時。

(二)學情分析:

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學生基本上能通過查字典自學生字的音、形,但理解詞句的能力有待提高,方法較少。由於教師注重學生課前參與能力和習慣的培養,大部分學生預習時能讀通課文,在家長和教師的幫助下查詢一些相關的資料。通過本課的學習,我不但希望學生能夠感受小企鵝的天真可愛,產生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更渴望學生能夠在老師的引領下通過與文字對話,理解本課重點詞句並掌握理解詞句的方法,為後續的學習打好基礎。但是,二年級的學生主要依靠形象思維,生活中的直接經驗對學習是至關重要的。由於企鵝並不是隨處可見的小動物。所以,如何通過各種手段讓學生進入到文字所描寫的情境中去,初步體會小企鵝的天真可愛,要藉助於多媒體和先期查閱資料等手段予以突破。

三、教學目標:

1、在課文的語言環境中,學習“欣賞”一詞,並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的含義。同時指導書寫“欣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小動物的可愛,產生喜愛之情,知道只有到多彩的世界裡走走看看,才能開闊眼界。

3、積累和運用片語( )的( )。練習背誦第10自然段。

教學重點:

朗讀課文,學習、書寫“欣賞”一詞。

教學難點:

有感情地地朗讀課文,並且能體會企鵝媽媽說的話。

四、教學過程:

(一)識字讀詞,複習引入。

在識字讀詞中回憶已學內容,通讀全文了解課文內容,複習中引入接下來的教學內容。

(二)學習課文,理解詞語。

在教學時緊抓“欣賞”一詞,通過多媒體讓學生直觀欣賞南極圖片,聯絡上下文理解詞語的含義,在書寫時注重書寫方法與寫字姿勢的正確指導。

(三)創設情境,指導朗讀。

通過小企鵝和媽媽的對話,引導學生進一步體會小企鵝第一次欣賞這銀色世界的愉快心情,並指導朗讀,儘可能引導學生讀出那種興奮和驚奇。

(四)抓住特點,注重積累。

在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抓住課文中有特點的詞語,引導學生注重積累和運用。為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想像力、口頭表達能力及良好的說話寫話能力打基礎。

(五)昇華情感,指導背誦。

最後通過分角色朗讀課文的4——10自然段,引導學生昇華情感,再進一步指導背誦。

五、教學特色:

1、紮紮實實地識字。

隨課文識字是“課文”教學的重要任務。《課標》中也明確指出“識字寫字是1~2年級的重點。”本節課採取在課文的語言環境中學習生字,並引導學生聯絡上下文理解詞語的含義。

2、認認真真地寫字。

寫字教學中,不但要讓學生寫好這個字,還要通過這個字讓學生掌握書寫漢字的一些規律和方法,關注學生的發展。如“欣賞”一詞的書寫指導,既強化書寫規則,又培養學生獨立識寫的能力,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3、快快樂樂地讀文。

《課標》倡導讓學生在“讀中有所感悟和思考……享受審美樂趣”。所以教學中我採取以讀代講,抓重點詞語,句子體會小企鵝的天真可愛。從最初的整體感知,到自由讀再到分自然段指導讀,以及最後的分角色朗讀課文,通過多種朗讀加深學生對文字所蘊含的情感的體驗,進一步感受到了讀文的快樂。

4、踏踏實實地積累。

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給學生打下堅實的語文基礎;同時要注重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培養想象能力。本節課中引導學生積累了( )的( )結構的片語,以便學生今後能更好地運用。

總之,本設計圍繞課標要求,在課文教學中,突出了以讀為主的理念,以讀促講,以讀代講。將識字、讀文與積累語言、發展語言、發展學生的思維進行了有機地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