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母親隨筆作文四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母親隨筆作文4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母親隨筆作文四篇

母親隨筆作文 篇1

剛剛無意間看到母親節的字樣,才發現明天就是母親節了,二十幾年來,好像還從來沒有特意去關注這麼個節日,即使有也只是打個電話問候下平安。其實我知道,母親她可能更不曉得還有這麼個節日了,一生都在默默的付出著,卻從來沒有奢望著自己能夠開開心心能過上這麼個屬於自己的節日。母親,我偉大的母親。

記憶中,母親給我最深刻的無非是她那燦爛的笑容,雖然皺紋早已佈滿額頭,但惟獨她的笑容卻依然美麗,我知道。不僅僅是笑容,母親永遠是天底下最美麗善良的女人。

很小很小的時候,總是喜歡跟在母親後面到處走,去集市,去農田,去廚房,我喜歡跟在母親的身後,看她做事,看她忙碌的身影。 後來上學了,每天回到家,總是會第一時間叫上一句“媽我回來了”,這時母親的笑容一下子映入我的眼簾,不管有多累,她總會用這種特定的表情代替所有的語言。

國中的一次考試,因為發揮不理想,名次一落千丈,當班主任老師要求我們必須讓家長去參加家長會時,我很猶豫,不知道這樣的成績怎樣面對一向充滿期待的父母。可我沒有選擇,母親最後還是去了。家長會上我一直低著頭,不敢正視母親的眼睛,我想母親的眼神一定充滿著傷心與失望。老師在念出我名字和名次的`一剎那,我把頭埋得更低,更沉,彷彿這個世界,一切都在藐視自己,責罵自己。然而,當班主任老師讓母親站起來發言時,我驚呆了。母親的臉上掛著一竄竄笑容,慢條斯理的講述著,怎樣去面對一次小小的失敗,怎樣堅強的度過難關。母親的話語非常樸實,一語完畢,在場所有的父母,同學和老師都熱烈的鼓掌,那一刻我終於抬起頭,淚流滿面,這是怎樣的母愛,我有什麼理由不抬起頭,重新證明自己呢。

我是欠母親的,準確說是我們家都欠母親的。奶奶去世的那一年,我剛滿十歲,略顯懂事。那一年,父親在外地工作,姑姑遠嫁他鄉。臨終前,奶奶一直由母親照顧著。直到最後一刻,奶奶依然沒能見到自己的兒女,不是不想,實在是當時的環境太差了。姑姑趕回來時已經是第三天,一見面就跟母親抱成一團。母親太不容易了。至今我依然記得奶奶靈柩下葬的那天,按習俗我跟哥哥跪在她後面,送喪的隊伍抬著奶奶的靈柩往山上艱難的走著,母親則帶著我和哥哥一直不停的磕頭,伴隨奶奶到達最後的地方。

母親的一生都在不停的忙碌著,家裡的農活,不管是重還是輕,她總是會不停的做,不停的忙。有時候實在累了就稍微歇一會兒。我知道母親很累,可她從來都不說累的話,只有一家人坐在電視機前看電視時,我才發現,此時她才會閉著眼睛打個小盹兒。

十九歲那年,我獨自來到北方的城市求學,惟獨牽掛的還是母親的身體。每次打電話回去總能聽見母親說家裡一切都好不用牽掛的話。可天有不測風雲,那年的夏天,母親因為一次意外,幹農活的時候不小心從高處摔了下來導致脊椎骨折,住進了醫院。本來就一貧如洗的家顯得更加艱難了。上有八十高齡需要照料的爺爺,父親則必須守在病床前照顧,大哥在外地打工不能回去。也是那一年,我第一次自作主張,做了一個永遠也不會讓自己後悔的決定……見到母親的那一刻,她依然強忍著疼痛,一臉笑顏!

打工的生涯真的很艱辛,第一次真正體會到了什麼叫不容易。初出象牙塔,四面碰壁,心灰意冷。當接通電話的那一刻,我假裝在外面什麼都好,可母親還是聽出了端倪,我一下子變得吞吐。母親很平靜的說,如果覺得累就回家休息下,沒有過不去的坎,家永遠都是最溫暖的地方。回家短暫休息了十天後,再次來到上海,我選擇了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母親的叮囑永遠刻在了心裡,沒有過不去的坎。

後來的很長時間,一直都在遭遇著艱難,可我知道不能放棄自己,只因為愛在心中,心中的母愛一直都是前進的導航燈,不管任何時候,如何艱難。

母親節,再次送上兒子最真摯的祝福:願您安好!

母親隨筆作文 篇2

那就是母親留下的第一次住院記錄。被診斷為冠心病,動脈硬化,左心室肥大。到了11月26日,“八小時心臟監護,血壓不穩定。”而到了12月1日:“下午1——7時,房顫,血壓130——70,先含服消心痛無效,輸氧,打強心針西地蘭,直到晚上七時才轉好。八時休息,九時上床後仍多次早搏,服一粒安定,一覺睡到天亮。吃藥增加。”這是母親在日記裡第一次將“房顫”改為“早搏”。

母親與病魔的抗爭由此拉開帷幕,對於每一個人,尤其對於像母親這樣從小生活艱苦、營養不足,身體虛弱的女性而言,雖然外表柔弱,可是內心極為要強,從參加工作那一天開始,就一心撲在事業上,不論是在工作中遭遇成敗得失,在家庭生活中經歷悲歡離合,也一直堅守一個強大的自我。在工作的時候母親總是有獨立的主見,堅守人格道德底線,按照內心的良知行事。所以在學校的時候,孩子們會親切的叫她“彭校長”,到了婦聯,所有的婦女都叫她“彭主任。”

母親就是一座令人仰望的大山,也是一條充滿內涵的大河,從第七保育院培養出來的那種吃苦耐勞的'品格和隨遇而安的平和心態伴隨了她的一生。母親即使在病榻上也還是具備那種堅韌的獨立精神,包容的大愛品格,勇於擔當的責任意識,以及“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閒庭信步”的大無畏的氣概。母親喜歡提醒我們,不管何時何地,都得做到“在戰略上藐視敵人,在戰術上重視敵人。”她在對待越來越嚴重和頻繁的房顫、早搏的時候就是這麼做的。

12月7日,母親在日記裡寫道:“上午尹醫生查房說我的病因是清楚了,①冠心病,②膽結石,③高血脂。他說,心律平減(疑應該是“評鑑”)一次,每天兩次,8小時一次,打氨基酸。今天心律84,無早搏。”12月10日,她寫道:“自我感覺很好。”可是到了12月13日:“下午1:30,房早搏到5時止,心率75,含服消心痛,輸氧,打安定皮下針,做心電圖,8分鐘有了3次早搏,精神很差。”到了12月18日,母親寫道:“尹醫生說我第二次監護情況好,有三次房顫早搏,缺血性已減少。”她很感慨地說:“住院已一月了。”

那一次住院一直持續到1992年,母親在日記裡欣喜地寫道:“92(年)元(月)24號,星期五,出院。”在那篇日記中,母親的筆跡已經恢復正常,字寫得很有力,“出院”兩個字寫的龍飛鳳舞,顯示出母親的心情很愉快。可這就是母親與房顫早搏的開始,也是在隨後的那些歲月裡,不得不因為冠心病而不停的和宜昌市一醫院、中醫院、來自最後的博愛醫院打交道。

母親的日記裡記錄了1993年7月27日入院,9月7日出院的全過程,字寫得十分潦草零亂;而1994年4月13日上午入院:“主要是房顫,從4.12中午到13日上午9時仍未好轉,到一醫院。”5月13日出院;1996年1月23日同樣是因為房顫“晚上入一醫院。”2月12日出院,“共住院21天”;1996年5月21日,母親寫道:“因房顫,心率140,高血壓,住進一人民醫院。”那一次,母親沒有留下出院的記錄,1996年5月30日,母親在日記裡寫下了心電圖的《檢測報告單》:“常規心電圖結果:不純性房顫。1.房顫心律,全天平均心率87(我的備註:比昨天的98次緩和了不少);2.多源室早(搏);3.前側壁、下壁心肌缺血。”這一次,也是母親留下的最後一次有關住院情況的日記。

母親隨筆作文 篇3

五月,在一片新綠,縷縷花香中走來,而母親節又另它顯得分外的芬芳燦爛,多姿多彩。

我的母親是一個普通的農村婦女,在我的生命中她給了我足夠的信心與力量。如果不是母親的堅持,我不知道我的人生會有怎樣的寫法。

小時候,我就一直跟在母親身後,大家都叫我“跟腳星”,無論母親去哪,我都跟著,偶爾有那麼一次兩次母親偷著走,我發現後也會嚎哭不止,哥哥姐姐無法只能帶著我去找。所以母親為了避免給她們找麻煩,索性去哪都帶著我。就這樣我一直跟母親跟到上幼兒園。

上學後的我因為比較聰明,老師們都很喜歡。記得上三年級的時候,我和村裡兩個對學習了無興趣的學生關係比較密切,上下學都在一起,有一天,我們又走在上學的路上,其中一個突發奇想,她說我打撲克的水平太差,沒人願意和我一夥,建議我們三個去山窩窩打撲克。在她的慫恿下我們就去了附近的一個山溝,找到一個避風港後,就開始玩了起來,也許是有興趣所以時間過得很快,感覺沒玩幾把就到了放學的時間,我們不敢貪戰相約明天再來這裡玩後就各自回家了。就這樣我逃學逃了三天,上學走,放學回,媽媽毫無覺察。第四天因其中一個學生忘帶飯,她媽媽讓別的同學給她送飯而沒找到她,我們東窗事發了。

得知老師要嚴懲後的我不想上學了,任憑媽媽怎麼說就是不去。媽媽後來見勸不動我,就去外屋磨起了菜刀,邊磨邊說:留著你何用,學不上,又啥都不能幹,乾脆殺了算了。我開始並沒害怕,後來感覺媽媽越說越生氣,而且磨刀霍霍的氣勢越來越凶,就有點坐不住了,當我看到媽媽提著菜刀向我撲來的時候我拎起書包從窗戶跳了出去。連跑帶顛的來到了學校。

也許是這次媽媽的舉動讓我畏懼了,國小階段我再沒逃學,而且成績一直讓媽媽很滿意。

十三歲的時候我考上了重點中學,需要到外地去讀書。爸爸為我買了特別漂亮的書包,還為我做了身好看的衣服。我當時也很興奮,可是到了那兒才知道自己從未離開過媽媽,離開媽媽的夜晚根本睡不著。

堅持了兩天,我實在無法繼續了,就和一個與我有同樣感受的同學搭伴提著行李包裹打道回府,我們倆歷盡千辛萬苦終於各自回到了家,當時媽媽不在家,我就追到了地裡,告訴媽媽我不再去那唸書了,那裡吃的住的我都不適應,媽媽竟然什麼也沒說,當我不存在。

晚上媽媽還是不搭理我,家裡其他的人也不理我,這樣無人理會的'日子過了兩天,我實在無法忍受她們的漠視,就對媽媽說:我明天就回學校,不放假絕不回家。媽媽聽見我的話後,臉上有了笑容,晚上給我做了很多好吃的,還和我說了很多,那個時候我稍稍讀懂了媽媽的良苦用心。

從十三歲離開媽媽到外讀書後,在媽媽身邊的日子雖然越來越少了,但是心卻和媽媽越來越近了。

母親節,讓我想起了媽媽在我人生岔路上的點點滴滴,那種溫馨一如五月的芬芳。我感激我的母親,我為她祝福,也祝願我們天下的人,都要善待我們的母親,牢記她們是我們生活的根,是我們生活的源!

母親隨筆作文 篇4

一說起五月,便想起五一、五四,當然還有五月二十二日我的生日。卻過了一會才想到,今天已然是母親節了。

一提到母親,腦海中便驀地浮現出一些詞語,以及一些往事。

首先是博大。在我人生僅有的這十五年的回憶中,似乎找不出與母親,與母愛無關的一天,甚至是一絲記憶。對於我的生活,母親就像一個不可或缺的元素,少了母愛,似乎生活就不是生活了。

其次是無私。這是不言而喻的。母親將她的青春,她的精力,完全灌注在我家及我的身上。在我健康成長的同時,皺紋和白髮也悄悄地爬上母親的額頭。彷彿皺紋和白髮就是一種文字,一篇文章,它記錄著我的成長,更記錄著母親的付出和衰老。

知足。印象中,母親是一個很容易滿足的人。今天早上,我的一句不經意間的問候,一句母親節的`祝福,竟讓母親高興了一天,甚至,會讓母親心中溫暖一輩子。

還是知足。家中每年總有一次大掃除,翻箱倒櫃將家中無用的物件找出丟棄。可是在母親床頭的書架上,我卻找到一張破舊不堪的賀卡。那是我5歲那年的母親節,我用我當時珍愛的水彩筆,在父親新買的襯衫中夾著的紙板上畫的一張簡陋的賀卡送給母親。賀卡上寫著一行歪歪扭扭的祝語“zhi ma ma母qin jie kuai樂”,下面還畫上了母親的畫像。儘管字寫得醜陋,儘管畫畫得連我自己都看不出與母親有何相似之處(除了都是黑頭髮,兩隻眼睛,兩隻耳朵,一個鼻子和一張嘴),儘管由於放置了多年,水彩筆寫下的水彩已多少有些褪色和模糊,但卻依然沒被當作垃圾清理掉,依然放置在母親床頭的書架上,依然珍藏在母親心中。

……

一開了頭,便停不下來,因為似乎所有的褒義詞都可以用來形容母親,形容母愛。

前幾天,在《創新作文》中,看到這樣一句形容母親的話“母愛如冰檸檬一般,雖酸雖澀,卻沁徹心霏”。看了許久,想了許久,試著去理解。想了一會兒,卻也無所謂理解了。本來生活就是在母愛之下,母愛之中。如果我們是飛鳥,母愛就是藍天;如果我們是游魚,母愛就是大海;如果我們是樹苗,母愛便是森林;如果我們是我們,母愛便是無處不在的母愛。無論我們變得如何,母愛總亙古不變地包容著我們,當我們試著去報答時,卻發現如此平常、瑣碎的母愛竟是如此偉大。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