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國小生傳統作文3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精選國小生傳統作文3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選國小生傳統作文3篇

精選國小生傳統作文3篇1

中國是有獨具民族特色的傳統節日的文明古國,向我們展示了一幅幅美麗畫卷。

春節,最團圓的節日,像一首華麗樂章,富含著人們對新一年的美好向往,帶著人們過去一年的懷念。現在我們已經步入文明社會,不再迷信,至於鬼蜮,神荼,鬱壘,桃符的傳說已成為人們美好記憶了。“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儘管過年的形式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然而響徹雲天的爆竹聲仍然在我們耳邊迴響,大街小巷,紅彤彤的對聯,成為春節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春節裡來喜洋洋,人們喜迎新春,正是“天地風霜盡,乾坤氣象和;歷添新歲月,春滿舊山河”。

元宵佳節,熱鬧非凡,大大小小的花燈,五顏六色,精美絕倫,引得人們駐足觀看。熱情奔放的人們,歡笑在他們臉上盡情揮灑,幸福的激情在人們中間燃燒著。古代與現在一樣,元宵節是中國狂歡節,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風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在這歡樂的夜晚,人們平添了一份深情,“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溼春衫袖”,有時也會得到一份驚喜,正是“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欄珊處”。

尊重自然是中華民族民族節日的又一旋律。最能體現尊重自然的就是端午節。清晨,霧靄漫漫,上山踏青的人們成群結隊,“五月五日天晴好,江上早聞齊和聲”。一切都那麼優雅,仿若仙境,就連荷包、葫蘆、燈籠也都那麼神奇,“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人們來到山水間,欣賞自然,迴歸自然,心情格外清爽。

中秋節,一個多情的日子!在皎潔的月光下,家人團聚,一起賞月,共敘美好,思念親人,月亮的淡淡清輝之中,總是飄灑著濃濃的'情愫。“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月的靜華,月的凝波,無不美好!殘月為悽楚,明月為圓滿,千里共嬋娟!

這些節日傳遞著中華民族的美好願望,承載古人濃濃的感情,古人情感的綢緞纏繞著幾縷思念,寄託在美好的傳統節日中!

精選國小生傳統作文3篇2

愛如一泓清泉,滋潤人們乾涸的心田;愛如一陣春風,撫慰人們受傷的心靈;愛如明燈,照亮黑夜中前行的路。

從古至今,愛都一直存在。

孟母三遷體現的是一位母親對孩子的疼愛。孟母為了讓自己的孩子努力學習,不受外界不好的影響,三次搬家。因為這三次的鄰居是屠戶之類的人。孟母怕自己的兒子受影響,而不斷的變化居住地。終於,孟子沒有辜負母親的期望,成為一位和孔子齊名的'偉人。

“香九齡,能溫席”體現的是子女對父母的敬愛。孝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香菱為了使在田間勞累一天的長輩能在睡覺時得到溫暖,每天都比長輩早進被窩把被窩暖熱。雖然這只是一件小事,但就是從這件小事上折射出了對長輩的敬愛,對長輩的孝。

程門立雪講的是一位學子對他的老師的敬重。程頤想請教老師問題,可又怕打擾到老師。於是一直在他的老師門前站立著。當時天上還下著大雪,可他依然一直等。等到他的老師出來的時候,他的衣服上已經佈滿了厚厚的一層雪。這個故事體現了程頤對其老師的敬重。

還有一個人,我已經記不清他的名字了。大概就是說他的家裡很窮,可他的妻子又生了一個孩子,可是糧食不夠吃,因為他還有一位八十多歲的老母親和一個孩子。於是他就想把這個孩子埋了來彌補糧食不足的遺憾。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來這個兒子對母親的孝。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中華美德歷久彌新。俯瞰歷史長河,你會發現中華五千年的文明中,有很多大愛。有子女對父母的孝,有父母對子女的疼愛,有學子對老師的敬愛……

回首現代生活中的愛。最美司機吳斌,在被突如其來的物體擊中造成重傷後,仍然堅持把公交車停在路邊以保乘客們的安全;最美老師張莉莉,為了救即將被車撞的學生,自己的一推,把安全留給了別人,把危險留給了自己,雖然高位截癱,但仍積極樂觀面對生活;最美孝心少年韓娜,為了救重病當中的父親,毅然放棄美好的大學生活照顧父親……在現代生活中大愛也一直存在。

大愛無聲,愛,一直存在!

精選國小生傳統作文3篇3

窗外月色迷人,看著那圓圓的明月,讓我想起了晚唐時期司空圖的詩句:“閒吟秋景外,萬事覺悠悠。此夜若無月,一年虛過秋。”中秋節,我是所喜歡的節日,它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 (詩詞的引用推陳出新)

人們為什麼要過中秋節呢?中秋節是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所獲的節日。每年這一天,爸爸都會把姥姥,姥爺還有奶奶接到我家一起過中秋。我和媽媽在家會一起準備水果、月餅和桂花酒。為了大家能夠品嚐到不同口味的月餅,我幫助媽媽把月餅切成五塊,放到盤子裡擺好。爸爸把人接來後,我會給他們端上瑪瑙似的`葡萄同時和他們問好。這時,奶奶他們都笑眯眯地誇我有禮貌。到了傍晚,我們一家團團圓圓圍在桌旁,一邊吃月餅,一邊抬頭看哪又圓又亮的圓月,可真是“百星不如一月”呀!爸爸從廚房拿來桂花酒,一邊給大家倒酒,一邊說:“真希望每年都像今天一樣團圓、幸福。”“一定會的。”我搶著說,“奶奶,姥姥和姥爺一定會健健康康,長命百歲的。”奶奶流下了兩行熱淚:“乖孩子,要是你爺爺在那就更團圓了。”我吃著手中的月餅,讓我深刻體會到了蘇軾的“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句名句的真諦。 (場景不僅刻畫了舉家團圓的喜慶,更體現了“我”的活潑可愛。)

我喜歡這能使家人團圓的中秋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