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三國演義的讀後感作文七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三國演義的讀後感作文7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品】三國演義的讀後感作文七篇

三國演義的讀後感作文 篇1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說到這首詞,就不能不提起《三國演義》。今年寒假,我讀了這本名著,像是走進了萬花筒世界,不禁絕為之震憾,為之拍案叫絕。

《三國演義》主要講了東漢末年到晉朝統一之間發生的戰爭故事,還有一些讓人感動的人物。

我最敬佩的人物是諸葛亮,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足智多謀。比如:他火燒新野,草船借箭,巧借東風,擺八陣圖,七擒孟獲,大唱空城計,六出祁山,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讓人遺憾的是諸葛亮“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最能表現義氣的是關羽,他身在曹營心在漢,為找劉備,他過五關斬六將,義蓋雲天,在華容道,義釋曹操;他單刀赴會,水淹七軍,勇冠三軍;麥城被俘,他堅貞不屈,誓死捍衛了他對劉備的忠心。

讀了《三國演義》,我從中得到了很多啟發,要學習諸葛亮面對街亭失守時的冷靜。我做事大大咧咧,急性,好發脾氣。有時,做作業,遇到難題,做了好久,還是想不出,氣得我罵老師為何要佈置這種題目,直叫爸媽幫我做。如今我再也不能那樣了,你看諸葛亮,他遇到問題,不是迴避,不是推卸,不是怨天尤人,而是那樣沉著冷靜,胸有成竹,把問題處理得比較得體。

當然,我更要從小努力學習知識,廣泛閱讀,不斷擴大自己的知識結構,理論知識和實踐相結合,像諸葛亮那樣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做個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

我也要學會辨證地一分為二地看問題,不要人云亦云,鸚鵡學舌,沒有自己的觀點和看法。

我更要像諸葛亮和關羽那樣,對自己的國家要熱愛,“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我們的國家還是一個發展中的國家,許多重擔還等著我們去挑,我們應該熱愛國旗、國徽,熱愛祖國美麗的一山一水,絕對不容許任何外來勢力干涉我們的內政,絕對不容許敵人侵犯我們神聖的領土。

古人也說得好:“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與君一席談,勝讀十年書” ,今後,我還要不時地多讀讀《三國演義》,多與“君”談談。

三國演義的讀後感作文 篇2

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不僅是劉備的得力助手,還是人們心中賢相的化身。

關於諸葛孔明的故事很多,其中給我感受最深的是草船借箭。三天時間內拿到十萬支箭,堪稱奇蹟。孔明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他也許是算出了第三天將會有大霧,便令魯肅去"借箭".在船上,抿一口酒,坐等箭來。孔明神機妙算,巧妙利用敵人疑心重重的心理,通過擂鼓吶喊與幾隻稻草人,便輕鬆將十萬只箭"借"到手。不過,當然,有借有還。他成功在下一次的赤壁之戰中將箭全部"還"給了敵人。"神人"諸葛亮實在令我佩服不已。

"七擒孟獲"的典故也很有名。"吾擒此人,如囊中取物耳。"這麼大的自信,這麼胸有成竹,不禁令人生疑:孔明真的可以輕而易舉的將孟獲再次抓回嗎?諸葛孔明的智慧與神機妙算卻真的令人驚歎,將孟獲抓了又放,放了又抓,孟獲卻被他弄得團團轉。最終,第七次抓住孟獲時,他心服口服。終於,孟獲不再與孔明等人為敵。孔明成功的完成了上級佈置的任務——鎮壓南方人民大規模的叛亂。南方地區,又重新回到蜀漢的控制下。利用計策使對方輸得心服口服,從而投降,也不失為孔明身上的一種美德。

而舌戰群儒,更是顯示了諸葛亮的胸有成竹,思緒井井有條的風采。為了與孫權聯盟,孔明隻身與魯肅前去勸說孫權,中途遭到了很多東吳謀士的責難。面對七嘴八舌的謀士們,諸葛孔明不慌不忙的一一駁斥他們。最終,謀士們全部啞口無言;而孔明便很輕鬆地說服了孫權,形成了孫劉聯盟。諸葛亮的口才也是極好的,有了他,蜀國才得以存活下來啊!

作為劉備的謀士,孔明為匡扶蜀漢政權,鞠躬盡瘁,嘔心瀝血,死而後已。這位神人還有著可以呼風喚雨,神機妙算的奇異本領;同時有著救濟百姓,再創太平盛世的雄心壯志。諸葛亮足以成為我在《三國》中最喜愛的人物。

三國演義的讀後感作文 篇3

媽媽不止一遍地告訴我,“我國四大名著,作為一名中國人是一定要讀的!”可每次看著書櫃裡那厚厚的書和密密的字,實在提不起興趣去讀。寒假裡媽媽陪我到書店買回一本少年兒童版的《三國演義》,還定了用一週時間讀完另加一篇讀後感的任務。

看完第一回《劉關張桃園結義》後,就已被書中精彩的故事情節深深吸引,不再需要媽媽的監督了,只用了三天時間一本書已經翻過了最後一頁。書看完了,但書中那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卻久久在我腦中揮之不去:寧死也不忍心拋棄百姓的劉備,足智多謀、鞠躬盡粹的諸葛亮,英勇善戰的關羽,英勇剛正的張飛,樂不思蜀的劉蟬……

最讓我佩服和喜歡的還是諸葛亮了。在《空城計》這一章節中,當曹兵15萬大軍兵臨城下,而城裡只有兩千多名士兵,如何抵擋的過?情況萬名緊急,但聰明機智的諸葛亮情急之下計謀就來了:他大開城門,讓僅有的士兵都裝扮成老百姓的樣子,在城門口悠閒地掃地,而他本人則登上城牆,平靜地彈起琴來。曹軍被城裡人們的若無其事和諸葛亮的輕鬆悠閒給鎮住了,他們不敢輕舉妄動,還以為城中會有很多大軍,生怕士兵會打出來,便迅速地帶領軍*向北撤退了……諸葛亮擦去額頭的冷汗,終於鬆了一口氣。一個空城計嚇退敵軍15萬大軍!諸葛亮心裡十萬火急,還要裝作輕鬆悠閒地彈琴,不被敵軍看出破綻,這需要何等的膽識和冷靜啊!

在草船借箭這一回中,上通天文,下識地理的他在大霧中指揮船隻駛往曹軍水營,沒花東吳一分錢,就神奇地拿到了十幾萬支箭。他識破周瑜的想要暗害他的陰謀詭計,巧妙地與之周旋,最後安全脫身……最令人佩服的是,滿腹才華、聰明過人的他對劉備卻是忠心耿耿,最後也因勞累過度而逝世在出征途中……

書中的一個個英雄故事更是不用說的精彩了,我只後悔書看得太遲了。看來,媽媽說要讀一讀中國四大名著的話真是有道理呀,以後我一定要爭取把它們都讀完,怎麼樣?我這篇可以算作《三國演義》的讀後感嗎?

三國演義的讀後感作文 篇4

世界著名家莎士比亞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的確,看書能帶給我們許多好處。它能讓我們開拓視野,讓我們豐富感情,讓我們增長知識等等。在我看過的書中,《三國演義》印象最深。

三國演義還讓我學到:要善於聽取好的意見,忠言逆耳。曹操赤壁之戰為什麼會敗?我覺得還是因為沒有聽信好的意見,面對新來的龐統這個外人,他卻毫不猶豫地相信了他的“連環計”,而面對另一個臣子對他的忠言,那位臣子大致說的是:“若敵人用火攻,如之耐何?”曹操答的大致意思是:“現在這個季節,不會刮東南風,如果用火攻,那便是燒他們自己的營了”。這也怪不了曹操,他又不像孔明這個氣象專家能知風雨。但既然有人提了建議,曹操也應該有所警覺呀,不然也不會敗了。另外一次就是劉備在一片靠近水的樹林中安七百里連營,早有臣子向他提出建議,說敵人如果用火攻怎麼辦?但他沒有接受,致使後來真的被陸遜七百里火燒連營。所以,能否正確聽取他人的意見,往往決定著事情的最終成敗。

劉備是英雄嗎?有人會說,他當然是英雄!劉備知道沒有—個足智多謀的人和自己—起打拼江山,自己是不可能做出—番大事業的。於是他三顧茅廬,找諸葛老師來共謀大事,前兩次拜訪諸葛老師不在家,當劉備第三次找他時,諸葛老師卻在午睡。劉備當時雖不算很有名氣,卻也是—個將軍呀。而這位將軍,卻花好幾個小時的時間等諸葛老師睡醒。這件小事,足以看出劉備的謙虛和明智。況且曹操曾對劉備說過:“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看人達到入木三分的曹操都這麼說,劉備怎麼會不是英雄?不過,我卻有自己的—些不同的看法。且不說劉備沒有強大的軍隊;且不說劉備沒有穩固的地盤;且不說劉備沒有太大的名氣,劉備的人品也有點問題,呂布之死足以證明。

國家的統治需要忠臣,需要一個能夠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忠臣,這就是諸葛亮。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謀,而且一生謹慎,鞠躬盡瘁。他火燒新野,借東風,草船借箭,三氣周瑜,智料華容道,巧擺八陣圖,罵死王朗,七擒七放孟獲,空城計,七星燈,以木偶退司馬懿,錦囊殺魏延,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我本以為這種人應該相貌非凡,可書中描繪的卻十分簡單: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

《三國演義》中的人物各具其態,有長有短。總的來說,讀過這本書之後我大開眼界。我相信大家讀後也會頗有感悟。

三國演義的讀後感作文 篇5

《三國演義》不僅精彩在戰場的廝殺,也表現在各自軍營裡智者的鬥爭。有臥龍稱號的諸葛亮一直是我認為最聰明的人。在面對敵人的強勢,他總是以微弱之力取勝,而且每次都是智慧的取勝。這讓我驚訝之時,也讓我學會在面對強敵時,不能硬碰硬,可以通過智慧取得勝利。對於中學生來講,這種精神對於我們的學習是應該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多動一點腦筋。

諸葛亮是一個懂得報恩的智者,為了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他一生戎馬沙場,費盡心血幫助劉備建立蜀漢。在劉備死後,他仍然輔佐後主劉禪,忠國忠君之心可昭日月。他明知後主無能,蜀漢必亡,但是他仍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奮鬥。直到逝世的時候還是在戰場上,還瞻念著國家前程。

我看到諸葛亮不僅聰明,而且是一個徹徹底底的忠臣。為了信念付出了一生。

從他的一生我看到我們應該以他的忠君為國為自己的座右銘。牢記國家重於一切,學會諸葛亮舍小我為大我的品格。

現在我明白了《三國演義》為什麼這麼受人喜歡,因為我們手中捧的是一本活書,能夠告訴我們許多道理的活書。讀完了《三國演義》也給我們留下了一些值得深思,值得探索的東西。現在我十分喜歡《三國演義》,因為我讀懂的道理越來越多,我也感到它越來越有趣味,我相信這對我是有益處的。

三國演義的讀後感作文 篇6

本篇小說主要從黃巾起義,終於到了西晉統一,以魏,蜀,吳三國的興亡為線索,描繪了三國時期尖銳複雜的統治軍事鬥爭。

書中用大量篇幅描寫了幾次大戰役,如袁,曹官渡之戰,魏,蜀,吳赤壁之戰。每次 戰役各有特色。作者成功的塑造了一些個性鮮明,栩栩如生的藝術形象,生動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徵。

《三國演義》裡有好多好多的英雄:劉備,關羽,張飛,曹操,諸葛亮等等。其中,我最喜歡裡面的諸葛亮。

他知天文、曉地理、識人心,他神機妙算、足智多謀,《三國演義》中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物。他是智慧的化身,也是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文學家,人稱“臥龍先生”。他治國治軍的才能與兼虛謹慎、濟匯愛民的品格為後世樹立了非常好的榜樣。劉備三顧茅廬請他出山輔佐,他向劉備提出了“聯吳抗曹,據有荊益,三分天下”的隆中對策。他為報答劉備三顧茅廬之思,做到“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嘔心瀝血,積勞成疾”,最後病逝於北伐前線五義原。他借東風,草船借箭,三氣周瑜,智料華容道,巧擺八陣圖,罵死王朗,空城計,七星燈,以木偶退司馬懿,錦囊殺魏延,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

我要學習他的“忠”字,他是認定了劉備,就再也沒有投靠別人,這讓我很敬佩,想起當日本人向我們的國家進攻時,我們中國人可是出了不少漢奸,諸葛亮就像是當時跟著共產黨的將軍,不是小人,不會為了那個人的蠅頭小利而放棄自己的國家,放棄了自己的朋友或戰友,在那麼險惡的時期裡,他能那樣的忠義,真是不簡單!

說點兒難聽的,如果說咱們世界又爆發了世界大戰,真的,那時還會有幾個站在自己國家的,不跑向科技發達的國家的(尤其是那些小的國家),恐怕那時就屈指可數了吧!

所以我要做一個不背信棄義、不為了那蠅頭小利而放棄自己的國家、戰友和朋友的人。

從這本名著的時候我還收集了許多歇後語:劉備摔孩子———收買人心 關公赴會——單刀直入 張飛吃豆芽———小菜一碟 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 曹操下江南——來得凶,敗得慘 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司馬懿破八卦陣——不懂裝懂 董卓進京——來者不善 許褚鬥馬超——赤膊上陣 阿斗的江山——白送”。

總的來說,讀過這本書之後我大開眼界,而以上幾人也給了我很深的感受,他們很值得我學習。

三國演義的讀後感作文 篇7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沙淘盡英雄~~~”這首詩歌就是《三國演義》的開篇詞,裡面包含珍藏著許許多多的詩情畫意,流瀉著值得我們學習的精神。

三國當是三個國家,但要屬曹操的領地最為廣大,他的城池眾多,又有一百多萬大軍.兵馬。集中在北方,名為魏國,最終曹操病死後將它交給了長子曹丕。

在東南方的領地,屬於孫權,名叫吳國,國土面積還算較大。西南方的蜀國為最小,屬於劉備。

就在那時,因魏國實力強大,吳蜀兩國聯手,兩國交戰,發生了許許多多的故事,最終三國歸同土,名為晉國~~~

三國有三絕:奸絕有曹操,智絕諸葛亮,義絕關羽。三人中,我最敬佩的人要屬諸葛亮了。孔明因劉備.關羽.張飛三兄弟三顧茅廬,最終請了諸葛亮下山出兵,可諸葛亮未出茅廬,便已知天下三分,開始張.關都瞧不起他,覺得他只是個書生,不懂用兵,可孔明第一次交完戰,就殺的敵人大敗,大獲全勝,便讓張.關佩服的五體投地了。

孔明用兵厲害,還識人心,知天懂地。草船借箭一回中,周瑜讓孔明三天之內造十萬只箭,他便出船來到曹寨子,借自己算到了濃霧而讓曹兵看不清亂放箭,一會兒,船就紮了滿滿的箭,共十萬多支。周瑜的朋友魯蕭又擔心曹兵追來,可孔明卻喝酒笑道:“曹操怕中計,不敢來。”果然,開回原處,無見一位曹兵,周瑜知道後也大吃一驚。

孔明也很顧全大局,周瑜見他聰明過人,人稱“臥龍”。自己心胸狹窄,不能容人,便三翻五次的想要害死孔明,可孔明一直不在意這些事情,相反還一直在幫助周瑜,只為了蜀國.吳國兩國之間能夠聯手對抗魏國。

我們也應當像書中的人物英雄一樣,保護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