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三國志》有感5篇

讀完某一作品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可是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讀《三國志》有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讀《三國志》有感5篇

讀《三國志》有感 篇1

這個寒假讀了一本叫《三國志》的書,讀完後我有一種激情澎湃的心情。

《三國志》記載了從漢獻帝初平元年,軍閥混戰起,前後共計九十年的歷史。其中,魏書三十卷,蜀書十五卷,吳書二十卷,共六十五卷,在斷代史中別創一格。由於陳壽寫的《三國志》,意務簡潔,裁製有餘,文采不足。三國時期,國家四分五裂,戰火紛飛,百姓不能安居樂業。然而,這樣一個亂世,卻出現了那麼多偉岸的`英雄人物,如:神機妙算的諸葛亮、能文能武的周瑜、義重如山的關羽、英勇善戰的趙雲、勇猛無比的張飛、求賢若渴的劉備、奸詐過人的曹操......真是正如蘇軾所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在三國這個英雄輩出的年代,大家都為自己的目標奮鬥著,努力著,不曾放棄過。我們應該學習他們這種可貴的精神,不怕困難與挫折,勇往直前,這樣才能最終走向成功!

這本書寫了許多英雄人物,先來說說我最喜歡的陸遜吧!他是揚州吳郡吳縣華亭人士。大家可能對他還不熟悉,但是大家應該知道“火***連營”吧!是的,在蜀國大將關羽、張飛相繼死後,劉備特別生氣,率大軍伐吳。在這千鈞一髮之際,陸遜沒有驚慌失措,而是非常冷靜地面對,調兵遣將,最終用火攻以少勝多,打敗了蜀軍,在三國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一筆。

風雲變幻,刀光劍影的三國時代,文爭武鬥,英傑輩出.三國鼎立,終歸於晉,激烈動盪之後,那一幅幅蕩人心絃的畫面凝固遠去,成為歷史的瞬間.這個時代,是五千多年中華文明中短暫的一瞬,卻又是讓人心馳神往的精彩一幕。

讀《三國志》有感 篇2

丈夫處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將醉;吾將醉兮發狂吟。――周瑜

炎熱的午後,心情有些煩躁,坐在書桌前胡亂翻騰著,隨手抓了一本書,翻開,映入眼簾的一行字,深深吸引了我“當先一人,資質風流,儀容秀麗。”我知曉,這便是你――公瑾。

論起三國,無人不知那“頭戴綸巾,身披鶴氅,手持羽扇”般瀟灑的諸葛亮;無人不曉那“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般威武的關羽:無人不怨那“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般疑心的曹操,卻認你是嫉妒小人,我不以為然,而今,在《三國志》中便看到了真正的你。

謝承《後漢書》中曾曰道;景字仲向,少以廉能見稱,以明學察孝廉,闢公府。試問這般孝順廉潔的你怎麼會做“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嫉妒他人之事?

孫策死後,東吳風雨飄搖之際,你第一個站出來,尊孫權為主上,幫其穩定人心,鞏固江山。如若你有私心,大可以自己登上那個寶座,攜兵符以令諸侯,但是你沒有。因為你心中有那凜然的朋友義氣,即使一方已亡。

在曹操大勝之時,你大可以庇廕於曹家這棵大樹,但是你卻沒有,你深知,你與小喬之間的情誼遠遠超過了自身的生命價值。你寧可在沙場上死得重於泰山,轟轟烈烈,也不願靠賣妻子活的輕於鴻毛,更何況你心愛的人呢?

曹操滅袁紹後,責令孫權送子為質稱臣。孫權眾臣猶豫不決,唯有你為主抗曹,並建議孫權佔據江南,傭兵觀變。你志向高遠,一席於情於理的話。雖然不長,卻將敵我雙方形式及後果精簡而又全面的分析了出來,如此見地,也惟有出於你口中。

你是一罈自釀出來就散發著濃郁芳香的美酒,愈飲愈美,愈放愈烈!《三國演義》中將你述為一個不折不扣的小人,只有在《三國志》中為你澄明,當年程普認為自己資格老,不服你管轄。事後驚訝於你的才華而去謝罪,程普曾言:跟周瑜相同,如飲美酒,不知不覺就醉了。這句話不正是讚揚了你的人格魅力嗎?先不滿於你後懂你的人,都不禁上門謝罪?何況那些原先便仰慕與你的人呢?你有一顆開懷的心,面對一切的不滿與質疑。我敬佩,仰慕你的一切一切。可惜,英年早逝的'悲劇卻發生在了你的身上,也許,是你太過於完美了。

談笑間破曹軍八十萬的你,揮灑自如;閒暇之餘放彈一曲的你,儒雅瀟灑;重傷巡視擊敗曹仁的你,令人駭然。

這才是真正的你啊,公瑾!合上書,閉著眼,腦海中依然浮現你那瀟灑威武的身影。

讀《三國志》有感 篇3

《三國》有別,英雄亦有不同。作為一部國別體書籍。《三國志》以其簡潔的語言,嚴肅的用詞使得歷史的嚴肅又添幾分,歷史的肅穆可謂在這體現得非常全面。相較於《三國演義》的話這篇文章就現得骨感了。《三國演義》具有很好的觀賞性和閱讀性。作為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肯定有其過人之處。

讀了《三國演義》後就發現其內容非常豐富,構思也猶為巧妙,人物編排,情節設計,遣詞造句都很考究。特別是與《三國志》相比較後就更凸顯這些優勢了。例如“三顧茅廬”這一情節:《三國志》中“凡三往,乃見”如此寥寥幾字就帶過了,表現極為枯燥。而《三國演義》則就不同了。在此情節作者洋洋灑灑寫了近五千字,文章就被充實得豐富了,增添了文章的可觀賞性、可閱讀性,帶給讀者極為深刻的印象。人物描寫頗為細膩:如此章節中對諸葛亮此人的描寫:“孔明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帶綸巾,身披鶴氅,飄飄然有神仙之概。”這一外貌描寫讓諸葛亮的形象躍然於紙上,和《三國志》枯燥、骨感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三國演義》與《三國志》在真實性方面有區別。《三國演義》是七分真實,三分虛假的,雖然豐富了情節內容但同時對歷史的真實性還是差些準確又如人物方面,《三國演義》中曹操的形象被醜化了,顯然不符歷史,諸葛亮的形象被神化了,這顯然有失歷史真實性,給後人誤導,影響人們對歷史人物,歷史事件的認識與評價。

《三國演義》其實是一副連環畫或者說是一部電影,那生動的場面猶如親眼所見,親耳所聞,親身所感,那硝煙的戰火瀰漫在這書中,這不是一部電影又是什麼呢? 三國,那戰火紛飛的年代;三國,那莊嚴肅穆的歷史;三國,那充滿韻味的讀本。真可謂是三國有別,英雄不同!

讀《三國志》有感 篇4

語文,是我們從小到大都一直密切接觸的學科,不光因為素質教育時的課程設定,更因為它與我們生活中的交流、表達和思考都密切相關。因此,在我看來,語文素養,既指人們對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可以在分數上得以體現;又指人們對語言這一載體所傳達的思想及內涵的理解與領悟,能夠在精神上得以反映。

而如何提升語文素養,或許是每個老師、家長和同學都思考過的問題。課堂有效教學這一途徑不錯,因為相對於知識體系和認知能力都不完善的學生們來說,老師們經過了多年語文素養的積澱和教育經驗的積累。他們的引導與啟發,也帶動了學生們的思考與知識架構;社會生活實踐這一途徑亦有可取之處。因為培養語文素養的目的,絕非用以空然的“紙上談兵”,而應在語用上有所實踐。在實踐中,語文因溝通而愈發精煉,因表達而愈發準確。語文的學習與語文的實踐可以和諧統一,可以相互促進。

因此,課堂有效教學和社會生活實踐都是提升語文素養必不可少的途徑。但是我認為,相較於前兩者,課外大量閱讀對於提升語文素養有著更重要的意義。首先,從三者的比較來看。課堂教學如若有效,大抵不會只拘泥於條條框框的被動背誦,應該涵蓋對經典文字的解讀和對同學們思考的引導,而這些,都需要同學們在課外大量閱讀中得以延伸,只有經過了自己在閱讀中的思考與感悟這一環節,才能真正的參透文字與其背後的內涵,才可以達到語文素養進一步提升的目的。課本的篇目只是一個指引,深度與廣度,都需要在課外的大量閱讀中獲得。

正如《三國志》所言“書讀百遍,其義自現”,大量閱讀甚至可以對同學們形成思考力起到直接且根本的作用。課外大量閱讀絕不僅是課堂有效教學的一個補充,它是對課堂教學的延伸,也是提升語文素養的歸宿。於鬧市中讀書,博聞強記,文學素養令人讚歎;楊絳先生每日閱讀量達數萬字,飽讀詩書,成為人人敬仰的文學大師。

就課外生活實踐來說,人是需要群體生活的社會動物,我們幾乎時時處在與人溝通和交流的之中,課外實踐不缺時間也不缺機會。反觀當下人們的.閱讀生態——在實用主義的影響下,在時有時無的惰性中,又有多少人能以閱讀為習慣、為己任呢?更何況,在浩蕩的資訊大潮的衝擊下,碎片化閱讀擠佔了大多時間,大量閱讀面對著各種注意力分散和擠佔的考驗。因此,在當下,為課外大量閱讀正名,更有其緊迫性和必要性。

況且,課外大量閱讀本身,就是一件足夠美好和足以提升語文素養的事。通過閱讀,我們可以與古今中外的名人大家“遇見”,這種遇見,是以文字為橋樑的惺惺相惜,是以紙張為媒介的心靈接觸,更是以閱讀為契機的思考共鳴。而這些,都讓語文素養的提升變得貼近生活,貼近心靈。育人、求識的目的也恰在於此。

是的,對於語文素養還仍待提升的我們來說,亦需要大量的閱讀,通過細緻閱讀來體會文字的質感,通過潛心閱讀來錘鍊思考的深度,通過閱讀,體會真正的“詩意棲居”與切實的素養提升!

讀《三國志》有感 篇5

前幾天,我讀了《三國志》“華歆篇”,不禁有感而發。三國時期,華歆與管寧是好朋友。他們一起讀書,一起做事,但是這對好友最後卻不得已分道揚鑣。因為管寧認為華歆貪圖權貴,貪婪愛財。後來華歆選擇出仕,管寧閉門讀書。華歆先侍奉孫權,後投靠曹魏,最後更是靠著幫曹丕逼迫漢獻帝退位,得到了三公的封賞。於是人們紛紛讚賞管寧的高潔,華歆的無恥。三國演義更是有詩云:“華歆當日逞凶謀,破壁生將母后收。助虐一朝添虎翼,罵名千載笑龍頭”。

可是事實呢,卻並非如此。華歆為豫章太守時,從不騷擾百姓,官吏軍民對他愛戴有加。當刺史去世時,整個揚州民眾推舉華歆接任,並在太守府外等了幾個月。可是華歆認為沒有朝廷旨意,不能擅自做主,他一直在不斷的`拒絕。你能說華歆貪戀權位嗎?其實,華歆在前往許都赴任時,親朋好友贈送了他數百金。他表面上來者不拒,卻暗地裡做下記號。在臨行時,朋友們前來相送,他當場將這些金銀還給了朋友,顯得非常的清廉。華歆歷來清廉,歷任曹魏丞相,司徒,太尉等高官,可所得祿米及皇帝賞賜都振濟了親戚熟人,家中沒有百金,更不可能會擁有十鬥糧食的儲存。青年女子賞賜給大臣,只有華歆不收留,而是將她們一一嫁個好人家。

筆者不否認華歆有名利之心,可是假如有才之士全都沒有名利之心,全部隱居讀書。那麼這個國家,這個社會還能有效運轉嗎?幾年前就看到一篇文章,上面是兩份名單。一份是歷朝歷代的大詩人,卻都科舉不中。另一份是和他們同期的狀元。很多人都認為這些詩人偉大,這些所謂的狀元無用。可是正是華歆和這些出仕的官員們,才能穩定一代代的天下,讓黎民百姓安居樂業不是嗎?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志向,每個人做事情都不同。只要問心無愧,那麼都是偉人。本人就是認為做官的有才之士絕對不比隱居的君子們差。因為他們的行為比較標準。雖然社會,世人對他們的考核內容完全不同,看待他們的眼光也更加苛刻。筆者要為他們受到的不公叫一聲冤,並道一句:“沒有你們的默默無聞,哪有社會環境給大多數詩人寫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