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傳讀後感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千萬不能認為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史記傳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史記傳讀後感

史記傳讀後感1

在中國這個物華天寶,人傑地靈的泱泱文明古國裡,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先賢們留給我們浩如煙海的精神財富——古文典籍。其中,滿天星辰中,《史記》是最為璀璨,最熠熠生輝的一顆。細細品讀完《史記》,可以是人感到3000年前,群雄蜂起,英雄拼搏,帝王稱霸的崢嶸歲月。

《史記》為西漢史學家、文學家司馬遷所著。記載了上自中國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元狩元年,共3000多年的歷史,全書包括十二本紀、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十表、八書,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餘字,司馬遷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完成了中國第一部,也是最為的紀傳體通史。

《史記》思想深邃、氣勢開闊、筆力雄放,對後世史學和文學的發展都產生了深遠影響,其首創的紀傳體通史方法為歷代”正史“開創先河。其豐富的藝術價值被古代的'小說、戲劇、傳記、文學、散文所傳承並不斷髮展。從魯迅”史學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高度評價中就可看出它對後世的影響。

讀《史記》,使我認識了四面楚歌中,烏江自刎的項羽;生靈塗炭中,起兵反秦的陳勝吳廣;緊急危難中,智勇雙全的藺相如;流亡在外,卻終登皇位的重耳……歷史風雲,世間百態,一次次震撼著我的心靈,其中勾踐臥薪嚐膽的故事最為引人深思。

公元前494年,吳國進攻越國,越國軍隊幾乎全軍覆沒,無奈勾踐只得屈辱求和,按照吳王的要求。勾踐得在吳國服苦役。三年裡,他忍辱負重,一心復國。回國後,他又艱苦奮鬥,勵精圖治,與百姓同甘共苦,最終,”苦心人,天不負,三千越甲吞掉吳!“

勾踐臥薪嚐膽,雪恥滅吳的佳話至今為人們代代相傳,它也為我們這些”少年不識愁滋味“的後人多了許思考:生活在當今的競爭大潮中,應居安思危,勵精圖治,居存思亡,艱苦奮鬥;如果不具有憂患意識,不把目光放長遠,畏懼困難而貪圖安逸,得過且過,那麼,他就會被這個社會淘汰,結果只會像吳王一樣死路一條!

困難與挑戰雖往往給人以挫折,卻能催人奮進,給人以力量,而安逸與保守雖可以暫時保身,但卻可以使人墮落而遭淘汰,所以,遇到挫折,就做一隻同暴風雨抗擊的海燕吧!只有這樣,才能見到雨後的晴天!

史記傳讀後感2

史記一整本書其實當數三皇五帝篇目最為無趣,盡數是些枯燥文字,以平淡的口吻輕聲敘述著那距今實在太過久遠的遠古時期,講中華大地最初的故事。沒有太過波瀾起伏的故事情節,沒有俠客豪情也沒有英雄悲歌。然而翻開舜的故事,讀來卻實在令人心生慨嘆。我們時常可以聽到百善孝為先這樣從古流傳至今的句子,中華文化傳承上千年,孝之一字從來都是時間長河裡艱難前行的人必堅持之事。我一直相信父慈子孝當是家人相處時的一大幸事,但我未曾思量過父不慈子當不當仍做孝子。

幼年喪母的孩子唯一的依靠卻是那個凶頑的盲眼父親,偏這樣的父親極其寵愛續娶的後妻與狂傲暴戾的小兒子。於是這個孩子被迫早熟,年紀尚幼便一個人去歷山耕種,在雷澤捕魚,在黃河邊燒製陶器,在壽丘製作日常用具,在負夏經商,從晨光熹微到暮色深沉,他的'勞作從不曾停下。他的家人自私自利只顧自己,他卻從未對家人的偏心而抱怨,從來都抱有赤誠之心寬容待人。可即使如此,總還有人容不下他。孩子從來都是父母的心頭肉,為什麼會有父親不惜一切代價只為殺死自己的兒子?火燒糧倉、活埋地下,無所不用其極。行凶者甚至在意識到他們殺死了舜後,驕傲的說自己是主謀。可是舜啊,他實在是個善良的孩子,他分明清楚父親與兄弟一門心思置他於死地只為得到他的糧倉和妻子,偏還在死裡逃生回到家中後,對他們更好了。為什麼行凶者沒有意識到呢?沒有意識到舜之所以擁有糧倉與妻子,擁有他們沒有卻十分渴望的那些,是因為他傳至遠方的孝名。

猶記得曾經看過的動畫,主角便是舜,畫面上是尚且年幼的孩子,冰天雪地裡只穿著件單薄破舊的外衣,而歪在家裡塌上的象,身上是嶄新的棉衣。舜帶著空籃子回到家裡,盲眼的父親以為舜穿著新棉衣還偷懶,找來木棍便要抽他,偏這實誠孩子一動不動任他打。木棍抽開本就極其單薄的布料,露出內裡的乾枯木葉,孩子的背上許是已經青一塊紫一塊了,但他強忍著一聲不吭,紅著眼眶跪在雪地裡。

畫面定格在我腦海裡,我思量許久許久也未能明白分明不公至此,甚至因為家人險些喪命,這些他為什麼從未怨恨過。大抵能成帝王者,胸中總是懷有大仁大愛罷。

史記傳讀後感3

夜空漫漫,歷史的星空裡有許多英雄。《史記》中,到底有幾個算的上真正的英雄呢?

或許有人說:“第一位皇帝秦始皇可謂英雄。”我認為秦始皇不可。原因有四:第一、秦始皇雖然掃六合,但統治極其腐朽。焚書坑儒,摧殘文化;求取仙丹,耗費國力。第二、秦始皇教子不當,其子胡亥同李斯、趙高謀權篡位。第三、秦始皇自認功勞勝過三皇五帝,過於驕傲。第四、統治之間太過殘暴,死後,還讓許許多多無辜的人陪葬。所以,秦始皇不能算為英雄。

再有人說:“西楚霸王項羽可謂英雄。”項羽此人優點極多——懂得愛民,英勇無比,破釜沉舟打敗章邯。但項羽不懂得用人,未能重用亞父范增等一大批人才,雖在戰場上揚言願與劉邦決一雌雄,最終兵敗自刎未能統一天下。假如項羽能重用范增等人,我想劉邦也未必能稱帝。不懂得用人,所以,西楚霸王也項羽不能謂之英雄。

“那漢高祖劉邦可謂之英雄?”我認為不可當做英雄,漢高祖此人雖在破秦之時善於用人,但自從建漢後便開始大肆殺戮良臣,韓信、彭越、黥布三大開國功臣先後以“謀反罪”被殺,但還好有張良、曹參、蕭何三人幫助,不然早就亡國了。

文種、伍子胥、蘇秦等不知功成名就之時隱逸歸田,而偏偏去與君王同喜同憂,結果只落得自殺歸天,也不能謂之英雄。

蒙恬蒙毅兄弟二人,雖為秦始皇立下汗馬功勞,但終究被胡亥所殺,而蒙恬卻怪罪於修長城,不荒唐嗎!更不能謂之英雄。

但我認為春秋霸主齊桓公、晉文公可以當選為英雄。因為二人都曾在外流亡過,知道百姓疾苦,又有管仲、狐偃等忠臣輔佐,故能稱霸一方。

專諸報恩刺殺王僚,雖成但身死;豫讓報智伯之恩二刺趙襄子,臨死斬空衣報仇;藺相如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負荊請罪;還有荊軻刺秦王未成被殺身亡……一生捨己為國,“義”字當先,個個都可當做所謂的英雄!

讀《史記》可嘗得從古至今的英雄所績。英雄的'“義”字!

浩瀚的歷史星空中,英雄繁星點點;淵博的《史記》故事中,篇篇讓人激動。

史記傳讀後感4

煮酒論劍、大義凜然,《史記》裡的人物哪個不是黜陟幽明。那蕩氣迴腸、終生難忘的故事仍為人們傳誦不絕。

《史記》的第一個故事便是五帝的傳奇故事:講了為人們的利益歷盡艱辛的炎帝,聰明機敏、明辨事物的黃帝,明察是非、做事一絲不苟的唐堯,謙讓有禮又以德服人的虞舜,治水有功三過家門而不入的禹。他們都具有難得的品德,他們為人類發展進化作出了無量的貢獻。

《史記》中還有一個故事:晉公子重耳流亡時,絕糧斷炊,而他的隨從介子推為了保住重耳的命,不惜割下打退上的肉讓重耳充飢。當到達晉國成功登基後,其他幾位隨從都得到了獎賞,唯獨介子推什麼賞賜都沒要,而且還帶著老母隱居山中,重耳一氣之下下令放火燒山,其實是希望介子推能出山,但是介子推最後還是燒死在了山裡。重耳後悔不已,為了表達自己的歉意和謝意,重耳決定將這座山命名“介山”,並且規定每年這時家家都不可以生火,這便是的`“寒食節”。介子推這種為主人無怨無悔而在所不辭的忠義、一身清風的廉潔令人驚歎和讚賞。

除了堅貞不渝的介子推和為人類發展做出貢獻的五帝,《史記》還有許多故事:孫臏和龐涓之間的明爭暗鬥;愚蠢至極的秦二世;識大體的藺相如、知錯就改的廉頗;西楚霸王項羽的傳奇;匈奴首領單于殺父自立的殘忍無理;管仲和鮑叔牙的生死之誼;穩重謙和的晏子……這些故事離奇生動,攝人心絃。不愧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據史料記載《史記》作者司馬遷受過宮刑,在古代,宮刑對男子來說是一種莫大的恥辱,但他在欲輕生之前想起“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終於,他想通了,也終於使他的死“重於泰山”。

《史記》是一部明寫歷史的書籍;是一本體現作者感情精神文明的書籍。看史記,也就是在看司馬遷的內心世界。相信你一定會喜歡這本書。

史記傳讀後感5

這個暑假我讀了司馬遷的《史記:荊軻傳》,司馬遷筆下有很多失敗的英雄,項羽和荊軻是我兩個印象最深的。

荊軻是衛國人,他是一個有著遠大理想的人,這個人有一個愛好就是“讀書擊劍”和結交賢者。在荊軻的母國衛國被秦國兼併形勢下,荊軻“以術說衛元君,衛元君不用”,衛元君對荊軻的才學不以為然,後來太子丹結交了荊軻,兩人共同謀劃如何對付秦國。面對太子丹“刺秦”的計劃,荊軻先是沉默繼而是推辭,在太子丹的.懇請之下最後才應允。

荊軻向太子丹要求。荊軻先是猶豫,然後是推辭,在太子丹的懇請之下最後才應允。

荊軻提出刺殺秦王,首先要接近秦王才行,荊軻提出要接近秦王需要向秦王表示燕國要歸順秦國,就需要燕國的地圖。然後還要樊於期的人頭。只要有這兩個信物就可以得到秦王的信任,然後接近秦王。

樊於期因為在和李牧的戰爭中失敗,得罪了王而逃到燕國避難,太子丹不忍心傷害他。於是荊軻與樊於期見面,表達了他的意思後,樊於期自殺,主動獻出了自己的頭顱。

接著太子丹又未荊軻選定了一名勇士,名叫秦舞陽,跟著荊軻一起面見秦王。

秦王知道訊息後非常高興,荊軻和秦舞陽一起進入秦宮時,秦舞陽看見秦國士兵嚇得不敢抬頭。荊軻見到秦王后,拿出樊於期的人頭,取得了秦王的信任,然後荊軻又拿出地圖,秦王正開心的看著,突然荊軻拿出匕首刺向秦王。秦王大驚,然後迅速閃開了,荊軻就拿著匕首在後面追,直到後來有人告訴秦王,拔出寶劍,結果,荊軻就被殺了。荊軻死後秦王又猶豫了很久。跟隨荊軻而來的秦舞陽也迅速被殺。

讀完這個故事,我感受到了荊軻的英雄氣概,荊軻為了太子丹的知遇之恩,義無反顧走上了殺秦王的路,雖然荊軻沒有成功,但是他的故事卻廣為傳播。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我為荊軻的勇敢感到敬佩。相比之下,在生活中我做事情有時候就沒有那麼勇敢,很多時候常常因為害怕而放棄。荊軻的經歷是時代的悲劇,雖然已經過去了兩千多年,但還是值得回味,反思。我們應該好好工作認真學習,國家強大以後,才不會受到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