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開創了田園詩

陶淵明是中國最偉大的文學家之一,田園詩派的創始人,“隱逸詩人之宗”。他從小“好讀書,不求甚解”;他有濟蒼生,復故土的豪情壯志,卻有因不肯為“鄉里小兒”折腰而“歸去來”,過起了隱居田園的生活;他生性疏懶、嗜酒成癖,但又常常無錢買酒,於是便有了“我醉欲眠”、“淵明漉酒”、“白衣送酒”等佳話;他的詩文在當時並沒有什麼名氣,但在唐宋之後,卻受到文人墨客的極力推崇,成為中國文學史上的一座高峰。

誰開創了田園詩

一、青年時代

陶淵明 (公元365一427年),又名潛,字元亮,自號五柳先生,私諡靖節,潯陽柴桑 (今江西九江西南)人。陶淵明出生於沒落的官宦家庭。曾祖父陶侃,官至大司馬,封長沙郡公,是當時很有權勢的政治人物。祖父陶茂,做過武昌太守,父親也做過安城太守。母親是東晉名士孟嘉之女,外祖父孟嘉對陶淵明的影響很大。
  陶淵明八歲喪父,家道更為衰落,與母親和五歲的妹妹相依為命。雖然生活很貧苦,但因家教優良,他從小就在母親的指導下讀了許多書,包括 《老子》、《莊子》、"六經",以及文、史、神話、小說等等。在《五柳先生傳》中,陶淵明曾把自己描繪為 "閒靜少言,不慕名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他從讀書中獲得了極大的樂趣,但是他讀書並不是字斟句酌,而是 "不求甚解",以期與古人心靈某合。
  青年時代的陶淵明也曾有過遠大的志向,他曾回憶道:

  憶我少壯時,無樂自欣豫,
  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
  少時壯且厲,撫劍獨行遊,
  誰言行遊近,張掖至幽州。

在《擬古》詩其二中,詩人又特別讚揚田疇:"聞有田子泰,節義為士雄。"田疇的主要功績是協助曹操平定鳥丸,陶淵明對他深懷敬佩之情。

  二、 辭官還鄉

陶淵明早年沒有做官,二十九歲時,因為親人衰老、家道貧困的緣故,他出仕做祭酒,由於不能忍受官場的腐敗和黑暗,沒過幾天便辭職不幹了。州里又召他做主簿,他也是 "辭不就",在柴桑過起了自給自足的隱居生活。七年之後,陶淵明又出任桓玄鎮軍的參軍。母親去世後,他辭官奔喪,守制兩年。
  有一次,他對親戚朋友說:"我想過恬淡自娛的生活,現在我出去做官,為隱居積攢一些衣食之資,不知可以嗎?"當權者聽說後,馬上派他去做彭澤縣令。縣裡撥給他幾畝公田,他全部用來種植釀酒用的秫谷,說:"能讓我每天有酒喝就夠了!"妻子不同意他這麼做,於是他便拿出一半的土地種植粳稻米,另外一半仍種植秫谷。
  陶淵明當上彭澤縣令沒多長時間,有一天,潯陽郡郡守派一個督郵到縣裡視察,縣吏告訴他:"您應該穿好衣服,束好衣帶前去拜見。"陶淵明聽後,嘆了口氣說:"我豈能為了五斗米,就向那些鄉里小兒卑躬屈膝?"當天便辭了彭澤縣令這個職務,迴歸故鄉。
  陶淵明只當了八十五天的彭澤縣令,從此就沒有再做官,開始了長達二十多年的隱居生活。

三、桃花源

陶淵明四次辭官,最終選擇歸隱,這一方面是他愛好自然的天性所驅使,一方面則是因為當時的社會環境讓他不得不做出這樣的選擇。
   陶淵明從小就喜愛大自然,嚮往美好的田園生活。他有“少無道俗韻,性本愛丘山”、“弱齡寄事外,委懷在琴書”、“靜念園林好,人間良可辭”等詩句,可見,陶淵明在正式辭官歸隱之前,心中始終有一個聲音在強烈地呼喚他 "歸去來"。當他由於公事奔波忙碌時,這個聲音在呼喚;當他沉思某想之際,這個聲音也在呼喚。最後,他終於實現了歸隱田園的鳳願。
   崇尚自然,是陶淵明歸隱的主要原因,而客觀原因則在於,他對當時動亂汙濁的社會很不滿。他所處的社會到底是個什麼樣子呢?詩人在《感士不遇賦》的序言中說: "自真風告逝,大偽斯興,閭閻懈廉退之節,市朝驅易進之心。懷正志道之士,或潛玉於當年;潔已清操之人,或沒世以徒勤。故夷、晤有 。安歸'之嘆,三間發 。已矣'之哀。悲夫!寓開百年,且瞬息已盡,立行之難,而一城莫賞。此古人所以染翰慷,屢伸而不能已者也。"
  詩人在這裡指出當時社會風氣的腐朽,朝堂之上 "雷同共譽毀,咄咄俗中愚",正直的人是沒有出路的。而且長期的政治動亂,迫害無辜,魏昔以來 "名士少有全者",真是 "密網載而魚駭,巨集羅制而鳥驚",當權者是靠不住的,"覺悟當念還,鳥盡良弓廢"。要保持高潔的品性,延命於亂世,便只有隱居這一條路了。
  陶淵明心目中有自己的理想社會。這個理想社會就是他在《桃花源記》中所描繪的世外桃源。

按照文章所描繪的,桃花源是一個與世隔絕、不受外界干擾的地方。桃花源外是一片桃花林,“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續紛",環境十分優美,引人人勝。"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從小山口進入,"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那裡土地平坦廣闊,房屋排列整齊,田地肥沃,池塘清澈,桑竹茂盛。田間道路縱橫交錯,井然有序;村舍中雞鳴犬吠不絕於耳;男男女女正在田間辛勤地勞作,老人和小孩在一邊怡然自樂。整個桃花源呈現出一派繁榮祥和、生機盎然的景象。
  在生活上,桃花源人也是自給自足。他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互相勉勵,努力耕種。桑竹繁茂,都可以蔽日遮陰了,五穀能夠及時種植,不違農時。到了收穫的季節,他們也能夠 "春蠶收長絲,秋熟靡王稅"。所有的收穫都歸自己所有,而不必交那些繁重的苛捐雜稅。此外,這裡沒有兵丁、官吏,不見商業、學校,完全是一個沒有剝削、沒有壓迫,"絕仁棄義"、"絕聖棄智"的 "小國寡民"式的社會。在這個社會裡下人人平等、共同勞作、酷愛自由、崇尚人性;沒有勾心鬥角,也沒有爾虞我詐,這就是陶淵明心目申的理想社會!
  但是,這樣一個淳樸、安樂的烏托邦式的理想社會在當時是根本實現不了的。詩人知道在一個充滿著陰謀、屠殺、戰爭的社會中,他的 "世外桃源"只能是一種奢望,於是便隱居起來,希望在他隱居的狹小的生活範圍內,能找到心靈的安寧。

四、歸去來

  黑暗的社會現實與崇尚自然的本性,使陶淵明最終選擇了歸隱之路。在辭官歸田時,詩人作《歸去來含辭》,表明自己要從官場之中退出的決心和志向。
  文章的前二句:"歸去來含,田園將蕪胡不歸!"這無疑是詩人給自己的當頭棒喝:歸去啊!田園快要荒蕪了,為什麼還不歸去?表現了人生之大徹大悟。在陶淵明的潛意識中,田園是人類生命的根,是自由生活的象徵。田園快要荒蕪了,意味著根的失落,自由的失落。歸去來含,是田園的召喚,也是詩人本性的召喚。這個召喚的聲音是那樣的強烈,那樣的震撼人心,使得詩人歸心似箭,迫不及待地乘上小船、迎著輕風,日夜兼程地往家裡趕,惱恨晨光薰微,不見歸路。
  熬過了漫漫長夜,終於看到了自家簡陋的房子,詩人高興得竟然跑著回家。童僕前來相迎,年幼的兒女也在門口等候。庭院中的小路己漸荒蕪,只有自己所種的鬆菊依然傲立於荒園之中,使詩人感到欣慰。抱著最小的孩子走進屋裡,看見瓶博裡己經倒滿了酒,這分明是妻子的一片柔情。詩人取酒自斟自飲,看著家中的一切,心裡感到踏實、安寧。
  歸隱之後的陶淵明每天都做些什麼呢?從他歸隱之後所作的詩文中,我們可以知道,此時的詩人忙於耕種、交遊、飲酒,過著自給自足、悠然自得的生活。
歸隱之初,詩人“開荒南野際,守拙歸田園” (《歸園田居·其一》),然後詩人又利用"方宅十餘畝",蓋起了 "草屋八九間",還在房後種植柳樹、榆樹,房前栽桃樹、李樹。詩人這隻長久被關在籠中的鳥兒,終於隨心隨性,復歸自然了。
  從此之後,詩人便開始了耕種生活,在《歸園田居·其三》中,詩人寫道: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埋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詩人在南山下種豆,但因雜草旺盛,豆苗稀少,他便一早起來就去剷除荒草,到了晚上才荷鋤歸來。艱苦的農耕生活並沒有使詩人灰心喪 氣,詩人反而因這種生活沒有違背歸隱的初衷而心情坦然。
  為了更好地進行農耕,詩人還和村中的農民交往、聊天、請教經驗。《歸園田居·其二》寫道:"時復墟曲中,披草共來往,相見無雜言,但道桑麻長。我麻日己長,我土日己廣,常恐霜霹至,零落如草莽。"除了與鄰居們討論農耕,詩人還願意 "鄰曲時時來,抗言談在昔。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這種 "農務各自歸,閒暇輒相思;相思則披衣,言笑無厭時" (《移居·其二》)的生活,讓詩人深深地陶醉其中了!
  飲酒是陶淵明最大的嗜好。他不僅一天都離不開酒,而且他的詩文中,兒乎篇篇都有酒,他甚至還專門寫了二十首《飲酒》詩。如 "漉我新熟酒,只雞招近局" (《歸園田居·其五》),"過門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移居·其二》),"欲言無予和,揮杯勸孤影" (《雜詩十二首·其二》)等等。
  陶淵明嗜酒成癖,世人皆知。江州刺史王弘久慕其名,千方百計地想要結識他,卻總也請不到他。有一次,陶淵明去廬山遊玩,王弘知道後,便請陶淵明的老朋友龐通之在半道里備下酒宴邀請他。陶淵明當時正患腳病,王弘便讓他的下屬和兩個兒子用肩輿抬著他。他們正在路上走時,遇見了龐通之,陶淵明欣然下輿,和老朋友推杯換盞。一會兒王弘來了,陶淵明很歡迎他,兩人相處得很好,後來成了好朋友。

還有一個叫顏延之的人,在潯陽時,與陶淵明有很深的交情。後來,顏延之做了始安郡,他每次路過悍陽時,都要到陶淵明家申去喝酒,而且每次都要喝得酪盯大醉,常常耽誤公事。
  有一次,顏延之在臨走的時候,給陶淵明留下兩萬錢,陶淵明把這些錢全都拿到酒館裡去,以便可以隨時取酒。
  有一年重陽佳節,陶淵明已經九天九夜滴酒未沾了,於是就到屋外的菊花叢中呆坐著,摘菊盈把,品其芬芳,以此來消解無酒可飲的痛苦。陶淵明偶一抬頭,遙望遠處,看見一個穿著白色衣服的小吏走過來,原來是江州刺史王弘派人來給他送酒,不禁心花怒放,歡喜異常。陶淵明取過酒來,一口氣把酒喝完,大醉而歸。
  陶淵明性格寬厚,只要家裡有酒,拜訪他的人無論貴賤,他都會拿出酒與客人開懷暢飲。如果他先喝醉了,他就會告訴客人:"我醉了,想睡覺了,你可以離開了!"由此可見陶淵明的率直和自然。有時,在酒釀熟時,陶淵明會解下頭下的葛布漉酒,即給酒過濾。過濾完畢後,他就重新把葛布戴回頭上去,後來人們就用"淵明漉酒"、“漉酒葛巾” 來形容嗜酒之深或超脫率真的氣度。此外,陶淵明雖然對音律一竅不通,但卻有一張無絃琴,每當喝到興頭上時,他便做出撫琴的樣子,而且還邊 "撫"邊歌,以表達自己的心跡,他說:"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聲!"後人遂以 "無絃琴"、 "陶琴"表示意趣高雅。
  如果這種有酒有朋友、衣食無憂的生活一直持續下去,那陶淵明可以說是 “快樂似神仙” 了。但是好景不長,由於戰亂頻繁,加之自然災害嚴重,農業歉收,陶淵明的生活極為貧困。在他四十四歲那年,居所失火,詩人的生活更是每況愈下,連生計都發生了問題,但他毫不後悔自己的選擇。據說,他晚年因飢餓而致病,江州刺史檀道濟饋以粱肉,勸他出仕,而他卻揮而去之,即使餓死也不妥協。他還曾應釋慧遠之約,赴廬山白蓮社,又 "忽攢眉而去"。他應刺史檀韶之邀,在靠近馬隊的公廨中講禮、校書。他對殷景仁的任命並不欣賞,寫下了"語默自殊勢,亦知當乘分"這樣頗有不滿的話。凡此種種,都體現了他不肯苟合、堅守田園的真性情。正如他在 《自祭文》中所說:"寵非己榮,涅豈吾緇?幾窮廬,酣飲賦詩。識運知命,疇能罔眷,餘今斯化,可以無恨。"
  元嘉四年 (公元427年),陶淵明在貧病交加中死去,享年六十三歲。

陶淵明是中國最偉大的文學家之一,田園詩派的創始人,“隱逸詩人之宗”。他從小“好讀書,不求甚解”;他有濟蒼生,復故土的豪情壯志,卻有因不肯為“鄉里小兒”折腰而“歸去來”,過起了隱居田園的生活;他生性疏懶、嗜酒成癖,但又常常無錢買酒,於是便有了“我醉欲眠”、“淵明漉酒”、“白衣送酒”等佳話;他的詩文在當時並沒有什麼名氣,但在唐宋之後,卻受到文人墨客的極力推崇,成為中國文學史上的一座高峰。

一、青年時代

陶淵明 (公元365一427年),又名潛,字元亮,自號五柳先生,私諡靖節,潯陽柴桑 (今江西九江西南)人。陶淵明出生於沒落的官宦家庭。曾祖父陶侃,官至大司馬,封長沙郡公,是當時很有權勢的政治人物。祖父陶茂,做過武昌太守,父親也做過安城太守。母親是東晉名士孟嘉之女,外祖父孟嘉對陶淵明的影響很大。
  陶淵明八歲喪父,家道更為衰落,與母親和五歲的妹妹相依為命。雖然生活很貧苦,但因家教優良,他從小就在母親的指導下讀了許多書,包括 《老子》、《莊子》、"六經",以及文、史、神話、小說等等。在《五柳先生傳》中,陶淵明曾把自己描繪為 "閒靜少言,不慕名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他從讀書中獲得了極大的樂趣,但是他讀書並不是字斟句酌,而是 "不求甚解",以期與古人心靈某合。
  青年時代的陶淵明也曾有過遠大的志向,他曾回憶道:

  憶我少壯時,無樂自欣豫,
  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
  少時壯且厲,撫劍獨行遊,
  誰言行遊近,張掖至幽州。

在《擬古》詩其二中,詩人又特別讚揚田疇:"聞有田子泰,節義為士雄。"田疇的主要功績是協助曹操平定鳥丸,陶淵明對他深懷敬佩之情。

  二、 辭官還鄉

陶淵明早年沒有做官,二十九歲時,因為親人衰老、家道貧困的緣故,他出仕做祭酒,由於不能忍受官場的腐敗和黑暗,沒過幾天便辭職不幹了。州里又召他做主簿,他也是 "辭不就",在柴桑過起了自給自足的隱居生活。七年之後,陶淵明又出任桓玄鎮軍的參軍。母親去世後,他辭官奔喪,守制兩年。
  有一次,他對親戚朋友說:"我想過恬淡自娛的生活,現在我出去做官,為隱居積攢一些衣食之資,不知可以嗎?"當權者聽說後,馬上派他去做彭澤縣令。縣裡撥給他幾畝公田,他全部用來種植釀酒用的秫谷,說:"能讓我每天有酒喝就夠了!"妻子不同意他這麼做,於是他便拿出一半的土地種植粳稻米,另外一半仍種植秫谷。
  陶淵明當上彭澤縣令沒多長時間,有一天,潯陽郡郡守派一個督郵到縣裡視察,縣吏告訴他:"您應該穿好衣服,束好衣帶前去拜見。"陶淵明聽後,嘆了口氣說:"我豈能為了五斗米,就向那些鄉里小兒卑躬屈膝?"當天便辭了彭澤縣令這個職務,迴歸故鄉。
  陶淵明只當了八十五天的彭澤縣令,從此就沒有再做官,開始了長達二十多年的隱居生活。

三、桃花源

陶淵明四次辭官,最終選擇歸隱,這一方面是他愛好自然的天性所驅使,一方面則是因為當時的社會環境讓他不得不做出這樣的選擇。
   陶淵明從小就喜愛大自然,嚮往美好的田園生活。他有“少無道俗韻,性本愛丘山”、“弱齡寄事外,委懷在琴書”、“靜念園林好,人間良可辭”等詩句,可見,陶淵明在正式辭官歸隱之前,心中始終有一個聲音在強烈地呼喚他 "歸去來"。當他由於公事奔波忙碌時,這個聲音在呼喚;當他沉思某想之際,這個聲音也在呼喚。最後,他終於實現了歸隱田園的鳳願。
   崇尚自然,是陶淵明歸隱的主要原因,而客觀原因則在於,他對當時動亂汙濁的社會很不滿。他所處的社會到底是個什麼樣子呢?詩人在《感士不遇賦》的序言中說: "自真風告逝,大偽斯興,閭閻懈廉退之節,市朝驅易進之心。懷正志道之士,或潛玉於當年;潔已清操之人,或沒世以徒勤。故夷、晤有 。安歸'之嘆,三間發 。已矣'之哀。悲夫!寓開百年,且瞬息已盡,立行之難,而一城莫賞。此古人所以染翰慷,屢伸而不能已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