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約青林口

江油青林口,是一個建於元末明初的,座落在大山中的古鎮,位於江油與劍門關之間。

對於青林口古鎮的歷史,我是不甚了了,來過幾次,每次都是衝著青林口的李家豆腐而來。李家豆腐是個夫妻店,豆腐為手工製作,口味更甚於遠近聞名的劍門豆腐,細嫩味美。最主要的,李家豆腐為保持品質,每天就做這麼多,賣完為止,去晚了就吃不到,把人的胃口吊得足足的。於是,為了每次來就能如願吃到青林口豆腐,我留下了李家豆腐店的電話。

這個星期六,詩人陳大華邀了著名詩人、作家冉雲飛,部落格網友、美籍華人阿芙來青林口品嚐豆腐,還有一位是成都的網友,大家稱之為老頑童王大爺。我因為留有李家豆腐店的電話,於是,再次充當了聯絡員。同行的還有江油考古界的老前輩黃石林老師。

青林口古鎮上,黃石林老師邊走邊向我們介紹古鎮的來歷,由此,我對青林口的歷史有了一個初步的瞭解。原來,這個山中古鎮在元末明初時是個商貿集散地,到明代,已是頗具規模的旱碼頭,南來北往的馬幫、客商彙集於此,客棧、錢莊、當鋪、酒肆應有盡有,並有六省在此建立會館,使這個深山小鎮火爆非常。小鎮上有一座舊稱“合益橋”的石橋,當年紅四方面軍從此經過,離開時,留下了一位養病的女紅軍,被還鄉團殺害於這座橋上。解放後,這座橋便改名為“紅軍橋”了,這給古老的小鎮摻進了一絲紅色。

在青林口的李家豆腐店裡,我們近距離的結識了著名詩人、作家冉雲飛。舉杯飲酒間,冉雲飛吟詠起古詩來:“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鵝湖山下稻粱肥,豚柵雞棲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歸”。他那顆不大的腦袋裡,裝滿了唐詩宋詞,歷史典故,舉杯之間,與酒有關的詩信口拈來,再加一番解說,妙趣橫生。他用這詩說明男人喝醉酒是有歷史傳承的,為自己的貪杯找理由,並因之慨嘆,過去的人是多麼會生活。

對社會民生、文化傳承的關注,是這位年輕的學者永遠關心的話題,到了青林口也不例外。他殷切希望江油的幾位文化人士將本土文化保護好,傳承下去,為後人留下該留的東西。

對父母的孝,對女兒的愛,在冉雲飛的交談中不時流露出來。被好友們稱之為“飛匪”的冉雲飛,只要一談到父母妻女,立即溫情脈脈,柔情似水。

新認識的網友阿芙,是個溫柔可人的美籍四川妹妹,她白淨的面板,輕輕的話語,一下子就讓人喜歡上了,不管她願意不願意,我比她大幾歲,認她作“妹妹”了。在青林口,她見到什麼都感興趣,拿著數碼相機不停地照。離開江油的時候,她說今天是她回國後最開心的一天。還有一個大家稱之為老頑童的網友,是個什麼公司的執行董事長,今年66歲了,然而,頑皮不讓童稚。在青林口的一條小水溝裡,老頑童看見了一隻小螃蟹,立即童心大發,趴到小水溝邊去捉。不料,卻被那小傢伙咬了一口,伸出去的身子也差點翻下水溝,多虧了冉老師在後邊拖住了他的腿,才倖免掉下水溝的命運。然而,堂堂一個大男人,居然捉不到一隻小螃蟹,老頑童豈能罷休?於是,老頑童脫下鞋襪,下水去捉,總算將那隻小螃蟹捉將上來。一看,原來是個藏著法海的傢伙。接下來就更好笑了,捉到螃蟹後,老頑童不想繼續往前走了,他坐在農民家門口的石階上,將他的戰利口放在農民正晒著的穀子上,然後喚來一隻貓,一個人興高采烈地導演起他的“貓蟹大戰”來。

江油考古界的老前輩黃石林老師,腦袋裡不僅裝滿了各種考古知識,還裝滿了江油各地的民風民俗,一路走來,且行且聽,頗有意思。陳大華老師則連那個青林口豆腐也賦予了文化色彩,他說海椒是清代才傳入中國的,而現代川菜則定型於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由此可見,青林口的這些豆腐菜,細嫩可口,味道鮮美,外形亮麗卻又大多數不用海椒,是原生態的川菜。

一日之行,收穫頗豐,朋友相聚,不亦快哉。

  

相約青林口
※本文作者:夏日蘭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