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亲情的中短篇散文

了解了亲情的真谛,每一个人都会为拥有亲情而感到自豪和满足,失去了亲情,会让我们的人生变得遗憾而苍凉。下面是本站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有关亲情的中短篇散文,供大家欣赏。

有关亲情的中短篇散文

有关亲情的中短篇散文:我 的 父 亲

每隔一段时间,十天半个月的,我都会回娘家去看看去坐坐,陪父母亲天南海北的闲扯,偶尔忘了,丈夫也会提醒我,甚至会拽着我,我们一路调侃着回去。生活是一种习惯,嫁给丈夫二十多年,有事没事回娘家转转也成为了一种生活习惯。

我和母亲说些关于女儿璇子成长中的笑话趣事,丈夫则陪着父亲看电视,扯谈他们的话题,时不时地丈夫会插句拍父亲马屁的话,父亲的眉头会有瞬间想掩饰又没掩饰住的舒展,时不时地我们两边的谈话也交叉,但内容总又回到彼此原有的话题中。我们大多时候都选择在晚上去,这样就免得麻烦父母亲给我们做饭。耽搁的时间稍长点,父亲就“撵”我们走,“又住的不远,再来再来,你们忙,你们忙你们的去吧,少担心我们,我们还没老,还能动。”接着又说;“有事情会打你们电话的。麻绳打草鞋,一代管一代,你们把孩子培养好就行了”。一年又一年,我习惯了母亲的唠叨,也习惯了父亲的那一头白发,父亲的白发在夜风中与其说是白发还不如说是银发更确切,在路灯下一闪一闪的,透着银光,父亲身板努力直着,步子却多少有些蹒跚,语音还算爽朗,但听力却已明显的差了许多。在女儿的心里,父亲还是当年的父亲,但父亲是真的老了,就算他再要强,心态再好,时光还是将苍老毫不留情地扔给了他。

父亲的一生,是简简单单的一生,但他的处事观念、他的人生态度、他对生活的感悟足可写成一本书,值得我们后辈用一生去回味。

举目无亲的父亲是17岁那年挑着一床被絮一口木箱进的城,那个年代,还是城乡差距根深蒂固的年代。就在父亲进城的前几个月,一个远房亲戚给父亲做媒说了房亲事,男女双方见了一面,就叫定亲了。没想到几个月后,父亲突然间跳出了农门,到县城里来当国小教员,这一点是村里的人始料未及的,关于这门亲事,大家谁都以为黄了,媒人传过话来,说女方家主动提出,“这门亲事就算了,两家也还没怎么走动,这事就不要再提了”,想必女方是免得男方为难。祖父母疼儿心切,正好顺水推舟,哪知我那老实本分的父亲听说此事却坚决不同意解除这桩亲事,他说这事是进城前说定了的,就不能不算数,人不能不讲良心更不能忘根本,他要媒人给女方捎话,“大年八年级他会上门做节气,要女方也就是我的母亲放心,安心过年。”这句话也就意味着父亲决定把自己的一生从此和这个只见过一面的邻村女子绑在了一起。这就是我的父亲。父亲的婚姻是个故事,但留给后人的是更多的反思,如同父亲说的一句话:“我一辈子都让着你母亲,她一辈子跟着我没少吃苦。让人不是痴汉,痴汉不会饶人,何况让是让的自己家里的人,那更不叫吃亏。”我想他一生那样做是因为敬重母亲,但对女婿常说这句话却是因为疼爱自己的女儿。父亲老了,但父亲一直在用特有的方式保护着他的女儿,父亲说这句话时的语气是凝重的,我想我那并不傻的丈夫他一生都会懂得父亲这句话的用意。

父亲一生没有儿子,他视女儿女婿都为儿子。他常教育子女说;“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也许人的一生都在选择,在判断,在得到,在失去,父亲的“舍得”的含意,我想应该就是表达的“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就会为你打开一扇窗”的某种含义,只是父亲的文化水平没有那么高,字句无法上升到那种意境而已。

父亲一生工作勤勤恳恳,为人本本分分,做事小心谨慎,干过国小教员,当过后勤管理员,在财政部门当过班子成员,不管在哪个岗位,他总是说;“老话说,人家坐车我骑驴,后面还有推车的。天高不为高,人心第一高。如同乌龟爬行,翻过来翻过去就那么高,不去在意爬不爬的高,也就不需要担心跌不跌的痛”。如果说站得高是一种境界,那么走得稳就是一种风格。人生有很多种过法,只要眼光平视,就永远不会觉得自己个子比人家矮。

父亲真的老了,但父亲却一点儿也不糊涂。

20xx年临近春节的时候,母亲被省肿瘤医院确诊为甲状腺癌,当着母亲的面,父亲显得镇静自如,一边帮母亲办理入院手续,一边安慰母亲,示意我们姐妹俩不要慌张。两日后,母亲被推进手术室,就在手术室大门被关上的那一刻,父亲的眼泪再也忍不住的流了出来。望着老泪纵横的父亲,我的心里无比的刺痛。父亲或许一辈子没有对母亲说过一句动情的话,可此刻内心深处对老伴的担忧和牵挂却是无法用文字来描述的。我们在手术室外久久等候,谁也没有说一句话。父亲则在手术室外不停地徘徊。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也不知道过了好久,还是父亲打破了宁静:“我去端点饭菜来,你们吃饱了好照顾妈!”这就是我的父亲,他不会用华丽的辞藻去安慰他的孩子们,但是他总是愿意独自顶着疼痛迈过每一个坎。对于和母亲相濡以沫40年的父亲来说,母亲的病无疑就是一个巨大的打击。所幸母亲手术非常顺利。在父亲和子女的精心照料下,母亲的身体终于好转。经历了这场劫难,父母亲更加懂得珍惜生命善待自己。

父亲的母亲依然健在,今年已是87岁高龄了。祖母一直跟随小叔一起生活,逢年过节,老父亲都会去看望祖母,天气好时便带着她去公园石凳上坐坐,晒晒太阳或搀扶着祖母走上一圈,说说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璇子考试进步了啊,豪哥又长多高了啊,老家谁家的孩子在哪里哪里工作了啊。尽管离开家乡近50年了,说起那块土地上的人和事,祖母和父亲好像都年轻了好几岁,那种笑不是一种呵呵的笑,却有一种荡漾在皱纹中洋溢出来的满足和惬意。

父亲虽然老了,可却比以前更细心了,或许在他们那辈人心里根本不懂得浪漫是什么,但父亲总是在母亲生日到来之际,让我们带着母亲去买衣服,或带着母亲去饭店吃饭,或陪着母亲出去走走,还必须是用他给的钱。前年母亲六十岁生日,父亲陪着母亲出去旅游,老两口回来一致都说,再也不想出去了,母亲说没有家里好,父亲就说,你母亲说不好就是不好!在父亲的眼里,母亲是跟着父亲苦了半辈子;在母亲的眼里,母亲是跟着父亲相依为命了半辈子;在儿女的眼里,父亲母亲是过了半辈子、累了半辈子。

要说父亲一生有什么爱好,那父亲的爱好应该是和酒有关!父亲在我们这个小县城里,酒量和酒德那可是屈指可数。即使年过六旬,仍然有很多人爱约父亲一起喝酒,一是因为父亲喝酒豪爽,二是因为父亲在席间总能说说几个精彩的段子,不仅让人轻松,更能受到教育。曾有人建议父亲将所说的段子、典故写成书,父亲只是一笑了之:“阅历本身就是本好书,我老陶写不好这本书啊!”父亲尽管爱酒,偶尔贪杯,但从不乱来。出于对父亲身体的关心,我们一直劝父亲少饮酒,却一直未果。直到去年,细心地我们却发现父亲喝酒很是有节制了。一日,陪着父亲散步,问其原因,父亲说道:“你们以为我真的老了啊,我心里明白着呢,璇子都上大学了,我这个老家伙不能老让你们为我操心了!”父亲喝了大半辈子的酒,以前我们是担心他的身体,希望父亲适量饮酒,百劝无解,没想到如今,父亲为了我们能一心照顾好子女,自己硬是下了决心居然说出了这番“醒悟”的话。这就是我的父亲,这就是一个看似苍老,但心如明镜的父亲。这就是留给我们太多的感动,让我们受益终生,豁达和宽容的父亲!

我搀着父亲,如同父亲搀扶着祖母亲一样。我想,人的一生里会有许多的过往,永远值得珍惜的不就是这血浓于水的亲情吗!

有关亲情的中短篇散文:爷爷,你是世间最暖的书

那时爷爷有满肚子的故事。也曾一度以为爷爷一定看过许多许多书,要不怎么一开口都是那些让我们流连的传说掌故?

最喜欢夏日的夜晚,家人都坐在院里的老榆树下,微凉的风从每一片叶子上滑落,爷爷的烟袋便点燃了满天的星光。通常是我们一群小孩子在叽叽喳喳一番之后,爷爷也已满足地吸了一袋烟,把烟袋锅在鞋底上轻轻地磕,然后再塞满烟丝。这个时候,我们就全安静下来,知道爷爷又要开始讲故事了。

暖暖的夜,亮亮的星,还有围绕着爷爷的我们,苍老的声音带着奇异的力量,回荡在院落里,回荡在我们心间。

多年以后,每次回望,心中都会有着一幅遥远的画面。低矮的草房,茂盛的榆树,满天星月,树下长长胡子的老人,几个神情专注的孩子。那样的情景就镌在心上,任岁月也湮没不了。

甚至在白天时,疯玩儿够了的我们,也会跑到田地里去,提着水罐,等待爷爷休息。太阳明晃晃地在头顶,爷爷终于从田间走出来,坐在地头的树荫下,衔着烟袋,不停地用草帽扇着风。我们聚拢过来,将凉凉的井水递上,然后等着爷爷讲故事。爷爷看着无边的田地,便能讲出一个神奇的传说。他心里的故事,就像这些大地上的庄稼,不知生长了多少。

上学以后,我们才知道,爷爷其实是不识字的,那时每条麻袋上他写上的名字,也都是照着无数遍才练会。我们终于问起,他的故事都是从哪里来的,他告诉我们,也都是听别人讲过的,听他的爸爸他的爷爷讲,原来,那许多故事,都是这样一辈辈流传下来。就像那些庄稼,一茬茬地生长,从不断绝。

十六岁那年,爷爷去世。而彼时,我们已搬进城里两年了,爷爷依然留在乡下。有多长时间没有过那样的夜晚了?有多长时间没有再听过爷爷讲的故事了?而如今,爷爷坟上的草已经黄绿了多次,每次回去,都要在坟前呆上一会儿,一如当年坐在爷爷身畔,被他的故事萦绕。

去年驾车回乡下,傍晚,云霞满天,驶过一个村子,看到在一个院子里,一棵树下,一个老人正给几个孩子讲故事。那一瞬间,在夕阳里,在车窗后,眼睛竟是不能自持地湿润。

有关亲情的中短篇散文:为母亲理发

午饭后,卧室里的阳光很灿烂,温度也上升不少。把椅子拉到窗边,懒洋洋地窝在里面晒会儿太阳。

闭目养神,迷迷糊糊到梦的边缘,被手机铃声惊醒了。是母亲打来的,问我什么时候有空,去给她理理发。

“有空,有空,现在就有空!”我马上从椅子里坐起来,换掉拖鞋,掂起包,拿起钥匙,给婆婆说一声,骑车就走。

十几分钟就到了。母亲又在村头等我,用小童车推着她心爱的小孙女。还没下车我就喊起来:“妈——”

“哎——”

母女见面时的开心无以言表,都在这一喊一答之中。我下电动车推着,母亲推着小童车,我们一起走过村头那段路,慢慢地走回家。

到家了,父亲看着小侄女,母亲烧了一壶热水,我帮母亲洗头。洗好头发,用毛巾擦干,就开始理了。

我从堂屋搬来那把掉了漆的大椅子和一个圆凳子,放在院子里,让母亲坐在椅子上面,剪刀和梳子放圆凳子上,先把那个红格子的棉布大围裙披在母亲身上,围一圈,掖在领口。

拿起梳子,给母亲梳头,头发并不太长。母亲常说头发长一点儿偎着脖子就不舒服,所以每隔一段时间我就要过来给母亲理一次发。其实,给母亲理发很简单,就是上面的头发一绺一绺剪薄一点,再把脖子里的头发与耳垂对齐剪一圈就可以了。

记得刚开始试着给母亲理发时,手不熟练,剪过的头发有豁处,看着不好看,也不自然,但母亲从来没有不高兴。她坚持不去理发店理发,而让我给她理。为此,我后来去理发店洗头,看理发师怎么给别人理发,偷偷用心记,竟然也学会了把头发有层次地剪薄的一招。就这一招而已,我也能给母亲理出个发型了。虽然是技术含量最低的又最简单的发型,母亲却很满意。她总说比理发店里剪得还要好,自然,舒服。母亲高兴,我就高兴。就这样,我给母亲理发,有十几年了吧。

轻轻地梳着母亲的头发,偶尔掉了几根,从梳子上揪下来,是银发,在我手心里是那么明显,白得有点耀眼。为这个家操劳几十年了,母亲的头发越来越稀疏了,也由青丝变白头了。我轻轻拿起一绺银发中夹杂着黑发的干枯的头发,在手心里抚过,涩涩的。是的,母亲的头发涩涩的,我的鼻子也涩涩的。

记不清这是第几次为母亲理发了。这一次,我理得很慢,很仔细,小心翼翼地,从母亲头顶偏额角处竖着梳起一绺头发,夹在左手食指和中指之间,齐着捋开,到发梢三指处,右手里的梳子换成剪刀,剪掉两指长的发梢,放下,梳一梳。然后,挨着这绺再竖着梳起一绺,再夹在左手食指和中指之间,再齐着捋开,到发梢三指处,再把右手里的梳子换成剪刀,剪掉两指长的发梢,再放下梳一梳。 这样,一绺一绺地依次挨着剪,挨着梳,剪掉悠悠岁月流淌过的发梢,梳理着浓浓的缕缕亲情。身旁的圆凳子上,拿拿放放的梳子和剪刀,起起落落的声音,那么有节奏地交替响着。

剪完了一圈,上面的头发就剪好了。最后,从母亲的右耳垂下面开始,齐着剪到左耳垂下面,简单的发型就理好了。看起来薄厚均匀有层次,摸起来也没有一点儿不顺手的豁处,很自然。母亲连声说好。

用毛巾给母亲擦干净脖子里的头发茬儿,我又跑到堂屋,翻出抽屉里的染发剂,是哥哥从新疆带回来的纯植物的草药染发剂,拿出被我收藏起来的一套染发的设备----一个小碗和一把小刷子,专业一般熟练地把染发剂活好,用小刷子把妈妈那花白的头发,一绺一绺地染成黑色。半小时后,再把头发洗干净、擦干就好了。

“这人上了年纪,一染了头发,还就觉得心情好呢!”拿掉红格子棉布围裙,母亲开心地笑了。

母亲以前不染发,这几年日子好了,家也和顺了,母亲开始喜欢染发了,她说染了黑头发比一头白发心情好。

为母亲理好发染好发,我要走了。母亲又抱着她的小孙女送我到大门口,我挥着手不让她们再送了。

回来的路上我很开心,想一想,还有什么比母亲开心更令我们做子女的感到幸福的呢?

了解了亲情的真谛,每一个人都会为拥有亲情而感到自豪和满足,失去了亲情,会让我们的人生变得遗憾而苍凉。下面是本站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有关亲情的中短篇散文,供大家欣赏。

有关亲情的中短篇散文:我 的 父 亲

每隔一段时间,十天半个月的,我都会回娘家去看看去坐坐,陪父母亲天南海北的闲扯,偶尔忘了,丈夫也会提醒我,甚至会拽着我,我们一路调侃着回去。生活是一种习惯,嫁给丈夫二十多年,有事没事回娘家转转也成为了一种生活习惯。

我和母亲说些关于女儿璇子成长中的笑话趣事,丈夫则陪着父亲看电视,扯谈他们的话题,时不时地丈夫会插句拍父亲马屁的话,父亲的眉头会有瞬间想掩饰又没掩饰住的舒展,时不时地我们两边的谈话也交叉,但内容总又回到彼此原有的话题中。我们大多时候都选择在晚上去,这样就免得麻烦父母亲给我们做饭。耽搁的时间稍长点,父亲就“撵”我们走,“又住的不远,再来再来,你们忙,你们忙你们的去吧,少担心我们,我们还没老,还能动。”接着又说;“有事情会打你们电话的。麻绳打草鞋,一代管一代,你们把孩子培养好就行了”。一年又一年,我习惯了母亲的唠叨,也习惯了父亲的那一头白发,父亲的白发在夜风中与其说是白发还不如说是银发更确切,在路灯下一闪一闪的,透着银光,父亲身板努力直着,步子却多少有些蹒跚,语音还算爽朗,但听力却已明显的差了许多。在女儿的心里,父亲还是当年的父亲,但父亲是真的老了,就算他再要强,心态再好,时光还是将苍老毫不留情地扔给了他。

父亲的一生,是简简单单的一生,但他的处事观念、他的人生态度、他对生活的感悟足可写成一本书,值得我们后辈用一生去回味。

举目无亲的父亲是17岁那年挑着一床被絮一口木箱进的城,那个年代,还是城乡差距根深蒂固的年代。就在父亲进城的前几个月,一个远房亲戚给父亲做媒说了房亲事,男女双方见了一面,就叫定亲了。没想到几个月后,父亲突然间跳出了农门,到县城里来当国小教员,这一点是村里的人始料未及的,关于这门亲事,大家谁都以为黄了,媒人传过话来,说女方家主动提出,“这门亲事就算了,两家也还没怎么走动,这事就不要再提了”,想必女方是免得男方为难。祖父母疼儿心切,正好顺水推舟,哪知我那老实本分的父亲听说此事却坚决不同意解除这桩亲事,他说这事是进城前说定了的,就不能不算数,人不能不讲良心更不能忘根本,他要媒人给女方捎话,“大年八年级他会上门做节气,要女方也就是我的母亲放心,安心过年。”这句话也就意味着父亲决定把自己的一生从此和这个只见过一面的邻村女子绑在了一起。这就是我的父亲。父亲的婚姻是个故事,但留给后人的是更多的反思,如同父亲说的一句话:“我一辈子都让着你母亲,她一辈子跟着我没少吃苦。让人不是痴汉,痴汉不会饶人,何况让是让的自己家里的人,那更不叫吃亏。”我想他一生那样做是因为敬重母亲,但对女婿常说这句话却是因为疼爱自己的女儿。父亲老了,但父亲一直在用特有的方式保护着他的女儿,父亲说这句话时的语气是凝重的,我想我那并不傻的丈夫他一生都会懂得父亲这句话的用意。

父亲一生没有儿子,他视女儿女婿都为儿子。他常教育子女说;“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也许人的一生都在选择,在判断,在得到,在失去,父亲的“舍得”的含意,我想应该就是表达的“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就会为你打开一扇窗”的某种含义,只是父亲的文化水平没有那么高,字句无法上升到那种意境而已。

父亲一生工作勤勤恳恳,为人本本分分,做事小心谨慎,干过国小教员,当过后勤管理员,在财政部门当过班子成员,不管在哪个岗位,他总是说;“老话说,人家坐车我骑驴,后面还有推车的。天高不为高,人心第一高。如同乌龟爬行,翻过来翻过去就那么高,不去在意爬不爬的高,也就不需要担心跌不跌的痛”。如果说站得高是一种境界,那么走得稳就是一种风格。人生有很多种过法,只要眼光平视,就永远不会觉得自己个子比人家矮。

父亲真的老了,但父亲却一点儿也不糊涂。

20xx年临近春节的时候,母亲被省肿瘤医院确诊为甲状腺癌,当着母亲的面,父亲显得镇静自如,一边帮母亲办理入院手续,一边安慰母亲,示意我们姐妹俩不要慌张。两日后,母亲被推进手术室,就在手术室大门被关上的那一刻,父亲的眼泪再也忍不住的流了出来。望着老泪纵横的父亲,我的心里无比的刺痛。父亲或许一辈子没有对母亲说过一句动情的话,可此刻内心深处对老伴的担忧和牵挂却是无法用文字来描述的。我们在手术室外久久等候,谁也没有说一句话。父亲则在手术室外不停地徘徊。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也不知道过了好久,还是父亲打破了宁静:“我去端点饭菜来,你们吃饱了好照顾妈!”这就是我的父亲,他不会用华丽的辞藻去安慰他的孩子们,但是他总是愿意独自顶着疼痛迈过每一个坎。对于和母亲相濡以沫40年的父亲来说,母亲的病无疑就是一个巨大的打击。所幸母亲手术非常顺利。在父亲和子女的精心照料下,母亲的身体终于好转。经历了这场劫难,父母亲更加懂得珍惜生命善待自己。

父亲的母亲依然健在,今年已是87岁高龄了。祖母一直跟随小叔一起生活,逢年过节,老父亲都会去看望祖母,天气好时便带着她去公园石凳上坐坐,晒晒太阳或搀扶着祖母走上一圈,说说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璇子考试进步了啊,豪哥又长多高了啊,老家谁家的孩子在哪里哪里工作了啊。尽管离开家乡近50年了,说起那块土地上的人和事,祖母和父亲好像都年轻了好几岁,那种笑不是一种呵呵的笑,却有一种荡漾在皱纹中洋溢出来的满足和惬意。

父亲虽然老了,可却比以前更细心了,或许在他们那辈人心里根本不懂得浪漫是什么,但父亲总是在母亲生日到来之际,让我们带着母亲去买衣服,或带着母亲去饭店吃饭,或陪着母亲出去走走,还必须是用他给的钱。前年母亲六十岁生日,父亲陪着母亲出去旅游,老两口回来一致都说,再也不想出去了,母亲说没有家里好,父亲就说,你母亲说不好就是不好!在父亲的眼里,母亲是跟着父亲苦了半辈子;在母亲的眼里,母亲是跟着父亲相依为命了半辈子;在儿女的眼里,父亲母亲是过了半辈子、累了半辈子。

要说父亲一生有什么爱好,那父亲的爱好应该是和酒有关!父亲在我们这个小县城里,酒量和酒德那可是屈指可数。即使年过六旬,仍然有很多人爱约父亲一起喝酒,一是因为父亲喝酒豪爽,二是因为父亲在席间总能说说几个精彩的段子,不仅让人轻松,更能受到教育。曾有人建议父亲将所说的段子、典故写成书,父亲只是一笑了之:“阅历本身就是本好书,我老陶写不好这本书啊!”父亲尽管爱酒,偶尔贪杯,但从不乱来。出于对父亲身体的关心,我们一直劝父亲少饮酒,却一直未果。直到去年,细心地我们却发现父亲喝酒很是有节制了。一日,陪着父亲散步,问其原因,父亲说道:“你们以为我真的老了啊,我心里明白着呢,璇子都上大学了,我这个老家伙不能老让你们为我操心了!”父亲喝了大半辈子的酒,以前我们是担心他的身体,希望父亲适量饮酒,百劝无解,没想到如今,父亲为了我们能一心照顾好子女,自己硬是下了决心居然说出了这番“醒悟”的话。这就是我的父亲,这就是一个看似苍老,但心如明镜的父亲。这就是留给我们太多的感动,让我们受益终生,豁达和宽容的父亲!

我搀着父亲,如同父亲搀扶着祖母亲一样。我想,人的一生里会有许多的过往,永远值得珍惜的不就是这血浓于水的亲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