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15篇

讀完一本書以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後感頭疼,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15篇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1

終於讀完了“人生三書”之一——《親愛的安德烈》。這是一本兩代人共讀的36封家書,使我受益匪淺,感慨萬分。

作者龍應台,與她的兒子安德烈,分隔在異國他鄉,兩人的關係似乎沒有曾經那麼親密了。原因有很多,譬如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年齡、閲歷導致的不同視野等等。

對一位母親而言,不論你的年齡有多大,都始終是她的孩子。龍應台,也是這樣一位母親,只是我認為她的愛有些過盛,自始自終都將安德烈當作一個幼童來對待。而安德烈,雖然有愛,但卻成為了一個彼此不認識不瞭解的人。

在最開始,這份母愛名曰“佔有”,但後來,卻成了“放手”。

孩子就像鳥兒一樣,不喜歡被束縛的感覺。與其讓孩子每天像一個提線娃娃似地聽從指揮,不如放手,讓孩子自己去開創一片新天地。我想這個道理大多數家長都深深懂得,但是真正嘗試,並且沒有中途放棄的.,又有幾個呢?

父母與孩子的交流也相當重要。寫信這種方式其實比面對面更好。因為在有些時候,父母在面對孩子時,會忍不住端起長輩的架子。而寫信,能更好地讓父母換個角度與孩子溝通。由此觀之,龍應台很成功。她處在一個朋友的視角,與安德烈交流,甚至能夠接受那些大多數家長無法忍受的詞彙、言語。

有時候父母總是不計代價的付出,希望我們能走在他們為我們鋪好的路上。但我們走遠了,他們又覺得無限荒涼和悽然。其實每個人都知道在我們的心裏,沒有任何人能取代父母的位置。他們對我們的付出,對我們的愛護,我們全部都牢牢地記在心裏。當然,我們也願意用我們自己的方式去回報父母。

《親愛的安德烈》是一本適合闔家觀賞的書籍。父母可以從安德烈的字裏行間知道現在的孩子心裏在想什麼;而年輕的我們,站在安德烈的角度,看着龍應台那一封封飽含母愛的回信,也許會對父母有更多的理解。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2

當母親將這本書冠以“好書,名著”等標籤推給我時,我百般不願,心中的浮躁一層又一層,但當我翻開書頁,看了幾頁時,我對它頓時改觀。

超乎預料的有趣呢。而且,書中母子兩人書信內容的深度也是我未曾想到的。龍應台女士與安德烈,他們看着同一片星星,在同一個太陽的光芒下生存,但他們接觸不到被此,熟惡而又陌生。在這三十六封書信中,他們對簧富差異、美學、人文、各國文化差異等等提出了探討與研究。這三十六封跨海書信,使這對母子有了連結,重新認識到了對方,她認識了人生中第一個18歲的人,他也認識了自己的母親。看着書中風趣幽默的語句,我看到了一些別樣的東西,一些我從未注意到的事情。

我知道了這個世界可悲的貧富差距,我知道了“提本非樹”:我知道了“間題意思”我知道了KICH,我知道了很多很多第一次如此認真的看一本書,這本書也沒有讓我失望記憶猶新的是第21封信,“文化,因為逗留”。

咖啡館幾乎是每個城市都有的建築,我也常常習慣在空暇的時間去這類環境幽靜,氣氛高雅的'地方,點杯咖啡,寫寫作業或是看看書我喜歡這樣的氣氛,這可以讓我放鬆,且愉悦。

然,在香港這個地方,羊目細尋,你竟是尋不着咖啡館的龍應台女士在書店買了書,想要尋一家咖啡館,鈷進一個寧靜的角溶,在咖?香氣的繞裏,把整袋新書翻完,可香港是沒有咖啡館的她在信中如此寫道:“那天很熱,我揹着很重的書,一條街一條街找,以為和台北一樣,轉個一定可以看到,可是沒有,真的沒有。去餐廳吧,可是那是一個油賦,甜滋滋的地方,匆忙期和喧帶着對時國企業斷的不滿,他們對本土產業的滅不情願在那裏消費而即使坐下來,身邊也總是匆忙的人,端着托盤急切地找位子,咖啡館裏瀰漫着一種時間壓迫感。

這就是香港,這個城市,忙的香港人在大街小巷步履匆,他們工作時間之長,全世界第一。

“思想需要經驗的累積,靈感需要孤獨的沉澱,最細緻的體驗需要最寧靜透徹的觀照。累積、沉澱、寧靜觀照,哪一種可以在忙碌中產生呢?

哪一種都不可以。

文化,來自逗留,“逗”才有思想的,靈感的,能量的爆發。“留”才有沉澱、累積、醖釀、培養。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3

陸陸續續的終於讀完了《親愛的安德烈》,給我的最大震撼是書中那些關於父母與子女的溝通的描述,那些在我這樣的中國孩子看來新奇無比的教育且見解獨到的方式,令我耳目一新,那個既有成人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偏激,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爛漫的安德烈更是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書中的安德烈的生活充滿了樂趣,他喝酒、聊天、聽歌、開Party、旅行……,簡直是五光十色,豐富多彩,再來看看我們學生時代的生活:早早地起牀、匆匆忙忙地上學、沒完沒了地做作業、上不完的各種補習班……,即使偶爾也有短暫的放鬆和娛樂,也大多是來去匆匆,蜻蜓點水,從來無法盡興,比起安德烈的自由和愜意差得何止十萬八千里;安德烈遇到了挫折,媽媽龍應台來安慰他,而當我們遇到這種情況時,卻往往收穫的是家長和老師的聯合斥責;安德烈成功時,媽媽、弟弟和朋友會為他送去衷心的祝賀,但我們取得的成功卻永遠是理所當然,不足為奇,甚至在老師和家長眼睛裏永遠是那樣微不足道,與他們的期望相距甚遠。這難道就是東西方教育理念的不同嗎?

菲力浦在第34封信《獨立宣言》中總結歸納出一個非常精闢的'結論:歐洲人看人是看年齡的,只要滿十四歲了,連老師也要用“您”來稱呼學生。但是,中國的家長和老師卻往往忽略孩子的年齡,而是刻意的去強調輩分、尊卑,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經長大了,只要站在爸爸、媽媽或是老師身邊,他的身份就永遠只能是“孩子”,永遠不能得到尊重,永遠只能選擇服從。難道在中國人眼裏,孩子只能算一個成人們隨身攜帶的物件?

中國人之所以不肯尊稱一個14歲以上的少年為“您”,僅僅是為了保全那點少的可憐的面子嗎?順着菲力浦的遭遇探究下去,我又發現了一點,那就是中國的父母在誇讚孩子時總是對他的父母説:“你的兒子真厲害!”,“你的女兒真棒!”……諸如此類,真是可笑,這到底在誇誰呢?別以為對方是“小孩”就可以剝奪他的努力和成就!“小孩”也是人,也是有資格獲得尊重的人,也需要平等的對待,難道所謂的“人人平等”在孩子身上就不適用了嗎?!由此看來,在東西方在對待孩子的觀念真的有着巨大的反差。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4

前一段時間出的一本新書《親愛的安德烈》,是由龍應台女士與其兒子共同完成的。

讀完後,感觸很深。但感受最深的不是安德烈字裏行間躍動着的不羈靈魂,不是龍應台女士對於兒子直接大膽的提問所做出的巧妙回答,不是中西方文化劇烈碰撞綻放出的異彩。

而是一句話。

安德烈問她,在她離開人世後,希望如何被朋友、讀者和“我”——安德烈本人記住。

對於前兩者,龍應台回答的乾脆利落——“不重要。”

僅三字,完美地表現出她非同一般的氣度個性,高度冷靜的心,清明的眼。

對一個作家來説,讀者如何評價自己往往被俗人認為是最令人關心的,而真正好的作家,如她,堅定自己的.信念,筆尖永遠對準心中的方向,筆桿和脊樑一樣挺直,寧折不屈,更罔論會寫些博讀者一笑的文章了。所以,不重要。

而那最令人動容的,是她回答如何讓自己的兒子記住自己時,文字氤氲出的裊裊暖煙。

“有一天,你也許走在倫敦或香港的大街上,也許是一陣孩子的笑聲飄來,也許是一株紫荊開滿了粉色的花朵在風裏搖曳,你突然想起我來,腳步慢下來,然後又匆匆趕你的路。

可是正因為有最終的滅絕,生命和愛,才如此珍貴,你説呢?”

不知道寫下這些文字時,心中是否有些許不甘,酸楚,哀傷。畢竟,離世的人們,只能活在別人的記憶當中,而歲月的沖刷,使這些記憶不可避免的像泛黃的牛皮紙一樣蜷曲,最終碎裂,一片一片漸次脱落,最終,在之後的之後,化為虛無。

但我深信,作者寫完整段話後,只餘釋然。

每個人都是別人生命中的過客,無論你在他的生命中曾經佔據怎樣重要的位置。終有一天,會化作那穿梭的風,靜默的雲,以另一種形式遨遊四海八荒。

龍應台以她的豁達與優雅,給了這個問題最動人、最美麗的答案。

之後,只要你偶爾想起我,也便足夠。我願化作那無拘無束的風,吻去你的淚水,你的傷悲。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5

因為工作的原因,平時也會關注一些親子教育的書籍,遺憾的是大部分都很雷同,要麼是怎樣説教子女,要麼是怎樣提高孩子的成績,漸漸地也就對類似的書籍有點厭倦。偶然的機會,看到這本龍應台先生的書,剛開始是因為撇到封面的帥小子,進而看到題目,自以為是關於愛情的,於是開始讀下去,竟然發現內容是母親和孩子長達三年的書信,這樣的親子溝通書籍,在我的閲讀經驗中是不曾體會過的,我也是一個母親,好像找到了一點親子教育的新思路,怎麼去愛孩子,怎麼溝通這份愛,在這本書中得到了很好的`詮釋。我也特別願意以書中的某個片段來跟大家一起分享我的所想所感。

有個段落叫“一切都是小小的”。某個夏天,母子在新加坡會合,母親抱怨兒子讀書不夠認真,玩得太多,在假期結束之後,母親寫信告知了兒子自己的想法,安德烈的回信很及時,並對母親的疑問作了回答,他覺得其實是個生活態度的問題,為什麼不可以快樂地去做一件事情呢?我們不僅可以邊聽音樂邊做作業,邊和朋友聊MSN,還可以一邊寫信給媽媽。因為這樣就不單純是做作業了,這就成了一個好玩的愉快的過程。還説媽媽那個年代經歷的在現在來説都是大事件,看電視里老師討論或總結逝去的六十、七十、八十年代,好像天底下所有的事情都已經發生過了,大的都做過了,到了他們這一代,應該退到小小的自我,承認一切都是小小的,把自己的世界放大。

安德烈很幸福,有個通情達理的母親,難道我們的家長就很專制獨裁嗎?我想也不是,在各種各樣的行為方式下都是對孩子的愛。這本書中關於孩子和母親的交流實在太多,如果你有興趣也可以翻開看個究竟。孩子的童年時代就那麼幾年,怎麼玩,怎麼做作業,怎麼處理一切小小的事情,都可以從點點滴滴去引導去幫助,不是命令,也不是抱怨環境就夠得,童年是無法彌補的,那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最最原始的根基。在我看來,只有我們不迴避去思考怎樣給孩子愛,怎樣跟他們溝通,無論對孩子還是我們自己都是件好事。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6

第一次看到《親愛的安德烈》時還沒有書,只是順手翻閲第8期《讀者》,讀到龍應台和大兒子安德烈合著的《親愛的安德烈》的節選,感動的漣漪便一圈圈地在心中盪漾開來,經久不能平靜。如同一個好看且有意義的連續劇,我迫不及待地想看下去。安德烈走過的路、經歷的事,也許有一天我也會遇到也會經歷吧。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感謝安德烈無私地把與母親溝通的經歷和我們分享。當我由懵懂無知,凡事依賴父母的孩提,成為了叛逆,急於追求自我與獨立卻因不夠成熟而不時令人頭的疼青少年,或轟轟烈烈,或跌跌撞撞得走過,直到我第一次看到那本書。我自以為自己已經長大,已經有足夠的經驗如鴻雁一般,在自己的天空中翱翔。我抗拒,嘗試著逃跑。想跑離父母經驗的網,跑離父母呵護的關懷。我堅持要往父母認知的遠路甚至是錯路走去,我強烈的逾越出父母所架設起的是非對錯。現在想想,那時的我實在是過於衝動過於自負。後來,我買下了這本書。第一次閲讀時,那感動卻在不經意間被一個問題所取代。

為什麼?為什麼年齡相差近三十歲,又隔着兩個不同文化的安德烈與他母親能如朋友一般在信中暢談?再往下讀下去,我對這本書有了發自內心的心靈共鳴。書中那對於母子關係的'描寫讓我覺得無比新奇,卻又見解獨到。安德烈的天真爛漫卻又睿智幽默的性格讓我印象深刻。母親龍應台對安德烈的尊重與鼓舞令我感動。漸漸的,我彷彿看到安德烈與龍應枱面對面的談話,有時是互相寒暄,有時是互相鼓勵,有時在激烈的爭論着什麼,但這些唯一的共同點就是那字裏行間中透露出的淡淡的愛。對,是了,正是這其中的愛,再加上母子二人的互相理解才有了這温馨美好的畫面。再看看我呢,驕傲自負讓我幾乎完全聽不進爸媽的勸告,有時和他們談話更是“話不投機半句多”。

現在想來,多半是我的不對。或許,我需要好好想想?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7

第二次讀《親愛的安德烈》感覺有所不同!我把自己和媽媽平時生活中所發生的事一起帶入書中,去感受兩個家庭,兩代人之間的差別。

書中安德烈生活極其幸福,豐富,充滿樂趣,他可以喝酒,聊天,開party,旅遊……遇到挫折,會有很多人鼓勵他,成功的時候,朋友就會為他慶祝。而身在中國的我們,聊天,開party只會影響我們的學習,每天都是早早起牀,上學,寫作業,複習預習,偶爾的娛樂和放鬆。安德烈可以做的事,中國和他同齡的大多數人都只是渴望。我們也希望有那樣放鬆的生活。

在安德烈十四歲的時候,龍應台離開歐洲前往台北,他們之間慢慢出現一座無形的牆,但在他們母子的努力下,這座牆,被擊垮了。而我們,極大多數的孩子都在爸爸媽媽的身邊,他們之間的代溝無聲無息地變得越來越大,把他們越隔越遠。他們也有尋找解決的方法,但有一些卻只會更加地彼此傷害。中國教育和外國教育相差甚遠,中國孩子從小就要努力讀書,考大學,這段時間裏,根本就像與世隔絕。讀大學就為了張文憑,可以找份工作嗎?為什麼現在有那麼多大學生沒有工作?他們沒有社會經驗。在外國,他們經常讓學生自己動手,親身經驗,他們的適應能力才更強。西方國家是那麼尊敬小孩,在中國,只要家長聚在一起,就是是講孩子的學習成績。他們沒有在其他大人面前表揚過孩子,而是講他們做事怎麼怎麼不好,他們以為這是謙虛,但孩子的自尊心更是被深深地傷害!

真希望中國的爸爸媽媽們讀讀這本書,體會一下快長大的孩子的.內心,多給孩子一些放鬆的時間,讓他們有自己的時間安排自己的事,多參加一些社交活動。父母也有自己的苦衷,一心為孩子好,幫他們打點一切,可我們也需要自己的時間和空間啊。

真希望我們可以彼此瞭解!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8

在很小的時候,他便坐上了前往異鄉的航班,從此身邊環繞着不同髮色的人,耳邊充斥着各色的口音,透着陣陣寒氣的冰塊在舌尖翻滾,五光十色的雞尾酒在嘴角絲絲跳躍,從此忘了時間,在快感與茫然中等待陽光和清晨。

在銀絲垂滿額間時,她的腦海與回憶充斥着他的背影,隔着茫茫的海洋,望着散着淡淡秋色的白玉盤掛在枝頭,從此任由相思浸滿淡薄的月色。只是,她勇敢地向前追去,執筆迎接一個個續寫的明天。

他是安德烈,而她是龍應台。一對身在異鄉的母子,在茫茫的人海中,尋找彼此飄渺而堅定的身影。

那一封封微不足道的信封,卻裝着兩顆勻勻跳動而赤誠的心靈。有一次,他問她,能否挑戰權威,言語中盡是少年的躍躍欲試,像一股狂風,似攜卷飛舞的殘葉;而她則輕柔地娓娓道來,似柔中帶剛的柳枝,在逆風中從容地舒展着纖細的身軀,枝尖盈盈地點向遠方。當十八歲的他在感情中跌跌撞撞,在彎曲的路上嚐盡酸甜苦辣時,又不小心與寂寞撞了個滿懷;而將一切收進眼底的她,並沒有苦口婆心地陳鋪那些爛熟於心的'大道理,而是如娟娟流水,用一個個動人的故事温暖他那被千瘡百孔的靈魂,為他灑上滿天繁星,任他在自己心靈港灣棲息,靜靜傾聽他勻勻的心跳。

柔月在枝頭棲息,雖然他們身居兩地,但每當他在現實生活被千瘡百孔時,在異國四處漂泊時,她便會第一時間,用一封封誠摯的信件訴説那一段段深情,用最平常的文字寫盡一個母親的柔軟心腸。淡淡的詞句,卻可以霎時填充那個或迷茫或青澀的小小心靈。所謂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應該就是這樣的狀態吧。

或許某天,他走在繁華的街道,身邊的行人絡繹不絕,燈光五光十色,而她則輕輕漫步於彎彎曲曲至前方右轉的泥徑,淡薄的陽光旁是一樹梨花洋洋灑灑,這時他們或許會想到彼此,心間徒添一點温暖。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9

在這我上國小高年級的時候,發現自己與父母之間的談話越來越少;與父母越來越疏遠;與父母之間的感情越來越淡化。在早上起牀後對父母只説“爸爸媽媽早上好。”然後就做自己的事情齒。吃飯時自己猶如與父母通常都是一言不發。猶如與父母站在同一塊冰山上,最後這塊冰山不知被什麼?是兩代人的代溝;還是因為父母工作太忙,自己從幼兒園開始就一個人呆在學校裏,除了星期六和星期天很少與父母談話。最後慢慢得與父母疏遠,慢慢得與與父母的感情淡化……

到了七年級我的成績很不理想,父母幫我找了一位家教,當時我只是默認。補習了一段時間,那位家教知道我與父母的感情不好,便給了我一本書叫《親愛的安德烈》……

在這本書中寫了作者龍應台在兒子安德烈14歲的時候離開了歐洲,去了台北任職,在等到她回來的`時候安德烈已經是18歲的小夥子。龍應台覺得與兒子之間有了一座無形的牆。她感到兒子愛她,但並不喜歡她。他們是兩代人年齡相差30年;也是兩國人。中間隔着東西文化龍應台覺定一定要認識18歲的安德烈。於是龍應台與安德烈用了三年的時間互相通信。就這樣他們進入了對方的世界和心靈。因此龍應台在人生中認識了第一個18歲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認識到了自己的母親。

在我讀完這本書後自己深有體會,覺得自己應該與父母多多交流向父母訴説自己的心裏的痛苦和快樂…在書中第16封信中寫到每個人都會有自己藏在心中的小鎮以及自己最重要的東西,像我覺得自己最重要的不是父母而是朋友和藏在心中那最令我感到舒適感到快樂感到不寂寞的小鎮,也許這算不上是一個小鎮,一個家,但是卻令我感到一種特別的眷戀。也許以後你要永遠告別這個小鎮,永遠離開你的那些朋友,也許你和他們還沒有深交,也許以後,他們將從你的人生中完全消失。但是人生永遠就是這樣,一條道路往前走…現在就應該回想自己擁有的美好時光,把回憶擁在心裏,讓它温暖自己的心。自己是要向前走,但是要記得自己是從哪裏來。而對於一個渴望父母把自己看做一個成人的人千萬不要嫌自己的父母囉嗦,因為他們永遠都是為你好,為你的將來考慮,而且他們永遠都是你最親愛的人!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10

讓“它”拉近我們心靈的距離媽媽,最近我發現,你越來越不喜歡我了。總是叨叨絮絮地叫我做一些不必要做的“小事”——至少我是這麼認為的。

當我做不好的時候,你還總是拎着我大罵一頓。還記得那次去和你逛超市時,就因為東西賣得有些貴,你就在反途中一路數落我,並叨叨絮絮地給我算了“一筆賬”:什麼書本費啦、衣食住行費啦、甚至水費、電費都算上了,我聽着實在不耐煩,便“反駁”了兩句,沒想到這兩句在我看來正常到不能再正常的話語,在你耳中卻被灌上了一個新名詞——頂嘴。眾目睽睽之下,你舉起手要煽我,我扭頭躲開。於是,我發現你越來越討厭我。相應的,我也越發的不喜歡你。

其實,我們還是互相深愛着的,就像《親愛的安德列》一書中説的那樣:愛,並不代表喜歡。愛,有時也會是不喜歡吧!我們的關係是愈來愈僵……那時,我感到我們就像最熟悉的陌生人。我們之間,就像白晝和黑夜,永遠不懂彼此的心。想和你和解,卻因那所謂的“尊嚴”而不敢……幸虧在這個暑假,“它”來了。它的全名叫《親愛的安德列》。

我萬萬沒有想到,它被帶回家時,從來不愛看書的你,會第一個打開這本書,而且打開之後,就再也捨不得放下。我驚訝於那本書到底有怎樣的魔力,會讓以前“本書不沾”的.你居然也加入到讀書之列……於是,禁不住好奇心的驅使,我也翻開了此書。只輕輕打開了一頁,我便再也禁不住這本書的誘惑了……因為,書中母子倆的關係和我們太像了,不是嗎?隨着龍應台和安德烈的腳步,我們慢慢地走,直到到達對方心靈深處,解開了死結,才又回到自己的心間……

從此,我明白,白晝與黑夜之間還存在着黎明,黑與白總還有交匯的灰,那麼,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去相互理解和接納呢?現在,我終於明白,也感受到了,我們一直相互深深地愛着。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11

這本書還是我國中的時候讀的,當時是我爺爺買給我的,因為我爺爺是個老教師,最喜歡讓我看書,小時候覺得爺爺好煩啊,老是要我背古詩什麼的,現在很感謝爺爺了,給我買了那麼多書,很多書我其實沒有怎麼認真看,因為提不起興趣,講實話,龍應台的人生三書我全部都認真看完了,完全是自己要看的那種,她,很吸引我。

《親愛的安德烈》首先很奇特,至少當時書讀的不多的我是這樣認為的,是龍應台與安德烈的書信往來,所以很真實很自然。當時的安德烈十八歲。我覺得她屬實是一位很成功的母親以及教育者。“愛,不等於喜歡;愛,不等於認識。愛,其實是很多不喜歡、不認識、不溝通的藉口。因為有愛,所以正常的`溝通彷彿可以不必了。不,我不要掉進這個陷阱。我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沒有關係,但是我可以認識成熟的安德烈。我要認識這個人。我要認識這個十八歲的人。”

十八歲,十八歲的安德烈是個成年人了,他的生活充滿樂趣,他喝酒、聊天、開派對、旅行……身為母親的龍應台,很想走進兒子的內心,去重新認識這樣一個成年人。

在信中,他們談國家意識,談文化認同,談世界觀、人生價值,談愛情觀,也會談抽煙問題……有爭論,有認同,有時會吵起來,我覺得有趣極了,我當時羨慕極了這樣的母子關係。但是現在我不羨慕,因為現在我十八歲,我成年了我長大了,我回頭去看我的成長曆程,我的母親也是一位極棒的母親,從小到大給了我很大的尊重,給了我絕對的自由,並且在一些不能放任的方面對我絕對嚴格。越長大越覺得母親真不容易。

“對我最重要的,安德烈,不是你有否成就,而是你是否快樂。我也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就,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這一段話,我深深地喜歡着。人生如果是鋪滿荊棘的曲折小道,充滿了泥濘和坎坷,那麼父母就像是系在我們身上的安全繩,不論我們去往何處,都守在我們身邊。看了這本書,當時年少,更多的是對安德烈的羨慕,如今回首,更多的是理解和感恩。我十分感恩我的母親,她很偉大,温柔似水,教會我太多温暖的東西。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12

所謂父母,就是那不斷地對着背影既歡喜,又悲傷,想要追回擁抱卻不敢聲張的人。

——題記

一位母親,看着子女發表“獨立宣言”,問那些常人不願提起的問題,是什麼感受?一位母親,只能在後頭張望子女的越來越小的背影,揣摩那地平線有多遠,是什麼感受?一位母親,望着子女的堅實的身軀想要擁抱卻不敢聲張,是什麼感受?

讀《親愛的安德烈》,我想,我知道了!

這是一位名為龍應台的母親和她的十八歲兒子的故事……

有這樣一次,安德烈問他的母親“怎麼面對‘老’?”“會希望我記住你嗎?”這兩句話給我的觸動是深刻的。人會老去嗎?我問自己,答案想必已經知道,從來沒有想過這個問題的我看到這個問題有些愣,很可怕吧。我驚訝於安德烈的問題,但更驚訝於龍應台的回答:“老”就是放在藥盒裏那色彩繽紛的藥片;“老”就是上樓到一半忘了自己是要上還是要下;“老”就是不説話時發出像咖啡機煮滾噴氣的聲音;“老”就是餓了吃不下累了睡不着,坐下去站不起來,記得的都已不存在,存在的都已不記得……

書中的安德烈已經長大了,成年了,可是龍應台這位母親對他的愛卻沒有變,只不過換了一種方式,她開始學着認識名為十八歲的兒子,書中裏提到人生就像旅行,前半部分是平原,和朋友嬉戲打鬧父母的陪伴下慢慢長大,後半部分是荊棘,需要一個人小心前行,在安德烈路途前半部分有龍應台的陪伴,但是以需要她耐心的等待,把焦急藏在身後,在後面不停地張望着安德烈,那越來越遠的,越來越小的背影,揣摩着那地平線有多遠?怎麼一下子就看不見了?看到那堅實的'身軀不畏艱險的在前,想要擁抱他,卻不敢聲張。

進入高中的我應該也將踏入人生路途中的荊棘地了吧,該脱離父母的懷抱,奔向這繚亂的世界,儘管這樣,我也是不會忘記的是誰在跋涉中給予我一席休息之地,愛和希望。使我們充滿勇氣和力量,讓心中永存着熱度和光,不去畏懼前方的荊棘。更不會忘記在走遠之後,回頭抱一抱那在後頭張望着,想去擁抱卻不敢聲張的你們……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13

陸陸續續的最後讀完了《親愛的安德烈》,給我的最大震撼是書中那些關於父母與子女的溝通的描述,那些在我這樣的中國孩子看來新奇無比的教育且見解獨到的方式,令我耳目一新,那個既有成人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偏激,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爛漫的安德烈更是給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書中的安德烈的生活充滿了樂趣,他喝酒、聊天、聽歌、開Party、旅行……,簡直是五光十色,豐富多彩,再來看看我們學生時代的生活:早早地起牀、匆匆忙忙地上學、沒完沒了地做作業、上不完的各種補習班……,即使偶爾也有短暫的放鬆和娛樂,也大多是來去匆匆,蜻蜓點水,從來無法盡興,比起安德烈的自由和愜意差得何止十萬八千里;安德烈遇到了挫折,媽媽龍應台來安慰他,而當我們遇到這種狀況時,卻往往收穫的是家長和老師的聯合斥責;安德烈成功時,媽媽、弟弟和朋友會為他送去衷心的祝賀,但我們取得的成功卻永遠是理所當然,不足為奇,甚至在老師和家長眼睛裏永遠是那樣微不足道,與他們的期望相距甚遠。這難道就是東西方教育理念的不一樣嗎?

菲力浦在第34封信《獨立宣言》中總結歸納出一個十分精闢的結論:歐洲人看人是看年齡的,只要滿十四歲了,連老師也要用“您”來稱呼學生。但是,中國的家長和老師卻往往忽略孩子的年齡,而是刻意的去強調輩分、尊卑,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經長大了,只要站在爸爸、媽媽或是老師身邊,他的身份就永遠只能是“孩子”,永遠不能得到尊重,永遠只能選取服從。難道在中國人眼裏,孩子只能算一個成人們隨身攜帶的物件?唯美的網名

中國人之因此不肯尊稱一個14歲以上的少年為“您”,僅僅是為了保全那點少的'可憐的面子嗎?順着菲力浦的遭遇探究下去,我又發現了一點,那就是中國的父母在誇讚孩子時總是對他的父母説:“你的兒子真厲害!”,“你的女兒真棒!”……諸如此類,真是可笑,這到底在誇誰呢?別以為對方是“小孩”就能夠剝奪他的發奮和成就!“小孩”也是人,也是有資格獲得尊重的人,也需要平等的對待,難道所謂的“人人平等”在孩子身上就不適用了嗎?!由此看來,在東西方在對待孩子的觀念真的有着巨大的反差。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14

《親愛的安德烈》是著名作家龍應台和兒子安德烈用三年時間互通書信的結集。36封家書呈現了母子兩代人心靈的碰撞以及中西不同文化對個體思想意識的影響。在信中,安德烈“有三分玩世不恭,二分黑色幽默,五分認真”;龍應台“有八分認真,二分知性懷疑”。安德烈對龍應台“嘲笑有加”;龍應台對安德烈“認真研究”。

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就是眼看着這個自己深愛的孩子越走越遠,而且他的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有時候父母總是不計代價的付出,孩子走遠了,又覺得無限荒涼和悽然。其實每個人都知道,在我們的心裏,沒有人能取代父母的位置,他們對我們的付出,對我們的愛,我們其實全都牢牢的記在了心裏。我們也願意用最大的愛去回報,只是,請允許我用自己的方式。我願意把我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拿來讓我的媽媽過上相對充裕的生活,去享受自己想要的精神或物質,這樣我會得到一種莫大的快樂和滿足;但我不願意聽她嘮叨一分鐘,我覺得這不是不愛,只是因為我們不是能在語言交流上取得愉悦的人。如果説她在説,我在聽,我不違心的告訴你,那僅僅是出於禮貌和孝敬。

當然,我覺得龍應台和安德烈,也有些其他的原因。

比如説,龍應台從政。我是有點很難理解一個母親和兒子的書信談論的都是國家大事,世界,國家,民族,公平,自由,正義,很像是政治家們在探討議論人類的發展,時局的走向;這跟我看《傅雷家書》的感覺不太一樣。我想對龍應台來説這可能是職業習慣思維定勢,但對安德烈來説,他只是個人主義的自由慣了的.年輕人,有幾分熱情,幾分牽強,就很難説清了。

比如説,也有安德烈的原因。父母都是有成就的名人,而且長時間不在身邊,從小過着優裕的生活,十幾歲周遊了半個世界。我們可以想象這樣的孩子是獨立、自由、無憂而任性的人。他會放縱自己沉迷於自己的喜好,比如説朋友、音樂、足球、啤酒,而不願意拿一點點時間來敷衍任何人。

我不知道通過這樣的方式,他們是否達到了最終的目的,消除了心靈上的隔離;還是隻是一個母親一次有些痴心有些偏執的努力,其實在我的心裏,我覺得可能沒有。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15

這個寒假,我讀完了整本《親愛的安德烈》,其中《給河馬刷牙》《兩隻老虎跑得慢,跑得慢》這兩章令我感觸頗深。

也許很多人都覺得自己的一生碌碌無為,覺得自己普通平庸。可是“你真的平庸嗎?”其實要看你站在哪一條跑道上。設想一個跑道上,有人正在跑五千米,有人在拼百米衝刺,也有人在做清晨的散步。那跑五千米的人,看見那跑百米的人會全身緊張、滿面通紅,心裏會“顫抖”嗎?不會的,因為他知道自己是跑五千米的。那清晨散步遛狗的人,看見那跑五千米的人氣呼呼地追過來了,他會因而恐懼,覺得自己要被“淘汰”了嗎?不會的,因為他知道自己是來散步的。

世界上本來就存在着大樹和小草,小草就平庸嗎?書中舉了個提摩的例子:他從18歲開始失業,到41歲還在失業中。那麼大了還沒有工作,因為沒有工作,也就沒有結婚,沒有家庭。每個家長都害怕自己的孩子跟他一樣。為什麼害怕呢?不是因為沒錢,而是因為沒有意義。每天為了錢的數字起伏而緊張,而鬥爭,不如找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與其為了金錢和名聲成為工作的'俘虜,不如找一份能充分體驗生活的工作。

龍應台説過這麼一句話:“我要求你用功讀書,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就,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很多讀者回信説自己就是在被迫謀生,我相信我身邊很多成年人也都不得不被迫謀生。那麼問題來了:如何才能活的自我而有意義呢?

不跟別人比名比利,而是要尋找自己安適之所在,那還談何“平庸”?“平庸”是跟別人比,我們的終極負責對象是自己,當你的工作在你心目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

“平庸”與否,不是在於你是否有成就,而是在於你做的是否有意義,是否快樂。這樣看來,小草平庸嗎?答案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