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小川簡介

致青年公民

郭小川簡介

這是詩人郭小川1955至1956年以“致青年公民”為總題寫的七首組詩中的第一首,也是一首頗具號召力、影響力的政治情詩。這首詩最初發表在1955年10月《人民文學》上。1955年,全國青年社會主義建設積極分子大會召開,詩人懷着強烈的責任感和火一般的戰鬥激情,寫了這首詞,號召和鼓勵青年積極響應時代的召喚,投入火熱的鬥爭,勇敢地挑起建設祖國的重擔,完成先輩未竟事業,為改造大自然、創造新生活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原詩較長,選入教科書時作了刪節,主要刪除了與當時政治背景聯繫較多的內容。

第1節用稱呼轉變的方式,點明瞭題意。青年人的身份,不應該再稱作“年輕人”,不僅因為“嬉遊的童年”已經過去,更是因為已經成為“祖國的精壯的公民”,意味着青年人已不再是自然人,已經成為社會人,因而應該勇敢地擔負起祖國、社會賦予的歷史重任。

第2、3節號召青年人“投入火熱的鬥爭”,表明了全詩的主旨。詩人先以假設句委婉地告誡青年人不要一味單純、天真,接着一轉提醒他們應該認識到前進的道路上將會面臨許多困難、挫折。經過這樣的鋪墊,第3節很自然地將詩歌推向第一個抒情高潮。詩人充滿深情地表現了時代的特徵,“它的每一秒鐘都過得極不平靜,/它的土地上的每一塊沙石都在躍動……”我們的生活充滿了矛盾、鬥爭,也充滿了激情、新生,火熱的時代正召喚青年人投入火熱的鬥爭,而且這種“鬥爭”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與人生意藴,“鬥爭這就是生命,/這就是最富有的人生”。

第4至6節,詩人從未來、歷史、現實三個角度進一步拓展和深化主題。從未來看,時代的發展決定了青年人必須擔負起重大的任務;從歷史看,前輩開創的偉大事業還沒有完成,青年人必須“加倍地英勇”,“以竟全功”;從現實看,祖國還處在貧窮落後之中,改變山河舊貌需要青年人雙手、熱情、意志和艱苦奮鬥。雖然在半個世紀後看或許能指出一些時代的侷限性,比如,處理人和自然關係時,明顯地強調“人定勝天”的思想,強調自然聽從人類的命令而未能注意遵循自然規律等,但超越這些侷限來解讀,我們仍應肯定獻身祖國建設、改變落後面貌的那種激情、那種責任感和使命感。

最後一節從祖國和自我的角度提醒青年人明白:祖國和我們的命運息息相關,我們貢獻給祖國的越多,我們的生活也就越光輝越廣闊。在激越的情感中滲透着人文關懷,便於讀者接受。

馮牧在《郭小川詩選代序》中這樣高度評價郭小川的創作:“他的詩篇,他的歌,使我們看到了時代前進的腳步,使我們聽到了時代前進的聲音。”

這首詩,恰恰就是那晶瑩透亮的露珠,折射着時代的光輝。詩人以議論入詩,於感情洶湧中閃射出時代精神的光芒,使詩歌成為響亮的戰鼓,時代的號角,因而受到青年讀者廣泛熱烈的響應。可以説,化小我為大我,充滿強烈的責任感、使命感,洋溢着真摯的革命激情,這正是郭小川詩的靈魂所在。

在形式上,詩人採用了馬雅可夫斯基階梯詩的形式。詩句簡短有力,節奏鮮明,有如階梯一樣的詩行排列,造成了熱情奔放的氣勢。郭小川在《關於〈致青年公民〉的幾點説明》一文中曾解釋道:“我之所以採取這種所謂‘樓梯式’的排列方法,私心倒不是想搬馬雅可夫斯基的現成格式,恐怕主要是因為我不善於使用中國語言。為了表現稍許充沛一些的感情,我寫的句子總是老長老長的(短句子總覺得不夠勁),而如果把20個字排成一行,那讀者(尤其是朗誦者)一定會感到難念。”採用“樓梯式”排列,使詩充滿了力度,增強了音樂性,達到了形式和內容的和諧統一。

當然,詩人當時正處於創作的爆發期,詩作在藝術上還不夠成熟,存在議論多於描繪,思想多於形象的缺陷。

六月,我們看海去

詩是心靈的音樂。六月是青春的季節。我們在一羣男女青年向大海奔去的腳步聲中體味到青春的勃勃生機,同時也會發現,詩歌向我們展示的絕不僅僅是青春生命力的旺盛,它還向我們傳達了青年人的一種探索精神,一種要去接受驚濤駭浪洗禮,讓思想在風浪中成熟的青春和生命的渴望。

讀詩,就是要在詩歌的節奏裏品味出詩歌所承載的內在情感。艾略特曾經説過:“一個造出新節奏的人,就是一個拓展了我們的感情,並使它更為高明的人。”《六月,我們看海去》,似乎也創造出了新的節奏,為我們展示了一種新的詩歌情感。

潘洗塵是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朦朧詩之後的新生代詩人,小説詩歌文學作品不多,但卻因其獨有的風格外而引人注目。《六月,我們看海去》是潘洗臣的重要小説詩歌文學作品,我們能在其鮮明的詩歌節奏裏看到詩人及那個時代青年的內心世界。

讀這首詩,我們要藉助“聽覺想象”體會青春的活力。詩歌一開始,“看海去看海去沒有駝鈴我們也要去遠方/小雨噼噼啪啪打在我們的身上和臉上”,伴着鮮明的節奏,我們彷彿聽到了一羣年輕人喧鬧的聲響和響亮的歌唱,彷彿真的看到了一羣朝氣蓬勃的青年雀躍着向大海方向奔跑,小雨噼噼啪啪地打在他們的身上和臉上。接着詩人寫道,“我們一羣羣五顏六色風風火火我們年輕/精力旺盛總喜歡一天到晚歡歡樂樂匆匆忙忙/像一台機器迂迴於教室書館我們和知識苦戀”。詩人在這裏向我們展現了強烈的生命活力,“五顏六色”“風風火火”、 “歡歡樂樂”、“匆匆忙忙”、 “教室書館”、“我們和知識苦戀”是典型的青春特徵,是旺盛的青春生命力的有力見證。這種青春的活力在全詩中無處不在,可以在誦讀的過程仔細體會。再如,“六月看海去看海去我們看海去/我們要枕着沙灘也讓沙灘多情地撫摸我們赤裸的情感”,“讓那海天無邊的蒼茫回映我們心靈的空曠/揀拾一顆顆不知是丟失還是扔掉的貝殼我們高高興興/再把它們一顆顆串起我們閃光的嚮往”等等,這些詩句無一不是青春生命活力的展示。

讀這首詩,我們還能強烈地在詩行間感受到年輕人的自信。“風撩起我們的長髮像一曲《藍色多瑙河》飄飄蕩蕩/我們我們我們相信自己的腳步就像相信天空啊”,“我們是一羣東奔西闖狂妄自信的探險家啊/我們總以為生下來就經受過考驗經受過風霜/長大了不信神不信鬼甚至不相信我們有太多的幼稚”等等。

在活力和自信的背後,在詩歌節奏的背後,我們還能感受到青春所富有的探索精神。“儘管生長在北方的田野影集裏也要有大海的喧響/六月看海去看海去我們看海去”,“我們我們我們就是不願停留在生活的座標軸上/六月是我們的季節很久我們就期待我們期待了很久/看海去看海去沒有駝鈴我們也要去遠方”。

這些體現了青年人蓬勃的活力、對自己力量的確信和無限探索精神的詩句都是在一種鮮明的節奏裏表現出來的,讓我們在誦讀之餘似乎看到一羣歡呼雀躍的青年向遙遠的大海跑去,去探險,去接受驚濤駭浪的洗禮,讓青春的思想在風浪中成熟。在這裏,“六月”就不再單純是一個季節,而成了生命的青春驛站,“看海去”也就富有了一種探索的時代意義。詩人沒有用靜止的畫面去刻畫,而是在一種節奏裏,在流動的生活畫面中向我們表達了青春的激情以及激情背後的探索精神。

這首詩歌有一種強烈的音樂感,這種音樂感源於詩歌的兩種節奏。一種節奏是詩歌的語言聲調,全詩多是省略標點的長句,但讀之並不費力,原因就是詩句中有自然而成的韻律。另一種節奏主要由詩行中重複與變化相交錯的詞語來顯示,如:“六月看海去看海去我們看海去”,“六月是我們的季節很久我們就期待我們期待了很久”。

語言組合巧妙。本詩語言巧妙的組合使得詩意濃郁而悠遠。如將“長髮”的飄蕩與《藍色多瑙河》的樂曲組接在一起,將“看海去”與“沒有駝鈴”組接在一起,將“眺望遠方”與眺望“六月”組接在一起,等等,使得詩歌自然生出一種韻外之旨。青年人對自己力量的確信,他們不安於現狀的探索精神,以及風風火火的神態,躁動不安的內心世界,略帶狂妄的激情,都能從詩的語言中感受到。

十八歲和其他

十七八歲是個什麼概念?心理學的研究表明,這個年齡的孩子充滿了獨立的意識和反叛的渴望。在這樣的年齡,人變得非常自尊和敏感,對父母的教育有時表現出強烈的反感和不以為然,好幻想,喜歡衝動,對一切事物充滿了好奇。

如何與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溝通,怎樣讓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有一個積極、健康向上的成長心智?台灣作家楊子以自身的感受為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和他們的父母提供了一種操作交流的平台。

平等,對話,理解,這是打通兩代人之間隔閡的最好方式。父母對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成長的關愛完全可以不用我們一般人慣用的強制約束手段,而是向孩子表達出自己的那種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什麼是愛呢?楊子在這篇文章中告訴我們,平等理念下的交流就是對孩子的愛。而孩子如何去理解父母的這份讓人感動一生的愛意?同樣,也需要理解與尊重,也需要對話與交流,在相互的交流裏學會對父母感恩。

全文分為四個部分。每個小標題是一個部分。

第一部分,作者概寫十八年的時光流逝,在孩子十八歲生日到來的時候表達了自己對孩子健康成長的欣慰,把愛與理解表達得淋漓盡致。

第1段作者把十八年的光陰感同於昨天和今天的區別,實際上是父母之愛最真切地表露。但在字裏行間,作者並沒有把自己的這份父母之愛當作功績來敍述,而是在與孩子的對話裏不經意地流露出來,讓我們清晰地看到了作者對孩子的那種理解與尊重。

第2段延襲了這種寫法,“我不知道我對你的愛,十八年來是否雜夾有一些不經心的、任性的以及成人對孩子不夠了解的責備”,“東東,假如人生能夠重來一次,我真會情願溺愛你的”,這些話是愛與理解的集中體現。

第3、4段寫自己面對孩子健康成長的欣慰和開懷,以一個至友的身份祝賀孩子十八歲生日。

第二部分,寫兩代人的矛盾與衝突,主張父子之間以理解和交流增進了解。

這一部分可以分為三個層次,一層是向孩子指出在兩代人的衝突中,許多做父母的“錯”依然是出於對子女的關懷;二層為孩子分析在兩代人的矛盾中,一部分是父母的落伍,但也有一部分是下一代對父母經驗的無條件否定,並以自身的經歷談到當年自己盲目反抗母愛今日悔之莫及的感受;三層告訴孩子,兩代人之間可能都會犯些錯誤,重要的是相互理解與尊重,是“父與子”之間不斷地交流與瞭解。

第三部分,對孩子談讀書的苦與樂,在理解與尊重的前提下向孩子提出讀書的建議。

這一部分作者為孩子談讀書,實際上也是談人生。在孩子面臨大專聯考而深感讀書之苦時,作者以自己對讀書的理解表達了對孩子的同情,同時明確地表達了自己的態度,即“我”雖然同情你的讀書之苦,但“我”不能不鼓勵和要求你,甚至鞭策你盡力去爭取這一場殘酷升學競爭的勝利,只有今天忍受了讀書之苦,你才有可能在未來的學問海洋中其樂融融。但這樣的要求不是一種強制和命令,而是一種同情基礎上的勸説。作者説,你們處在一個“憎厭的讀書環境”裏,“我”當年讀書的“閒趣”是當前為考試、升學煩惱緊張的你們所難以想像的。這些內容都是作者對孩子充分理解與尊重的體現。

第四部分,作者規勸自己的孩子珍惜青春的大好時光,永遠保持一顆赤子之心,讓自己的人生之路充滿快樂,讓自己的青春之夢充滿陽光。

這一部分作者仍然以尊重的口吻和商量的語氣與孩子展開對話。以自己青春時的夢想與人到中年時的感觸勸戒孩子保持一顆赤子之心,並在文章的最後再一次表達自己面對孩子成長時的快樂,勉勵孩子惜時如金。

小標題的運用。十八歲的青春有許多內容可寫,如何安排文章結構很重要。作者把一個非常複雜的命題化為了四個小標題,包含了成長的喜悦、兩代人的衝突、讀書的苦樂和珍惜青春時光。儘管並非是青春的所有內容,但小標題的運用的確表現了非常清晰的寫作思路。

談話式的行文方式。本文的行文方式很特別,作者用一種談話般的形式讓孩子理解自己的良苦用心。這種行文遠離了板起面孔的説教,容易讓人產生親近感,文字本身與閲讀者容易化為一體,在對話中讓閲讀者受到了心靈的感化。

語言樸素、真摯。談話般的行文方式註定了語言的樸素與真摯,全文就是靠再平常不過的生活語言把父母之愛淋漓盡致地表現了出來,讓人讀後無法不為之動容。

我的四季

四季猶如生命,生命便是四季。張潔的《我的四季》將生命的勞作、艱辛、期待、收穫濃縮在“四季”裏,實際上就是把人生的閲歷濃縮在了表述四季的文字裏,讓讀者與自己一道共受煎熬,也分享快樂。

張潔在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散文創作致力於“愛”與“美”的探索和表現。張潔把這一時期的散文創作命名為“大雁系列”,這一組“大雁系列”散文以一種輕鬆、自然、冷靜的筆法出現在當時浸泡着淚水、呻吟着苦楚的文學之中顯得與眾不同。這種不同的意義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張潔的這組散文描寫的重點轉向了純粹的人生層面,從而給被僵硬的政治話語束縛太久的當代散文園地吹來了一股清新、自然的風,有力地推動了20世紀末散文創作中出現的狀寫人生的浪潮;二是張潔的這組散文充溢着一股強烈的苦難意識。張潔可以説是當代散文領域少有的一位直面苦難、咀嚼苦難並以苦難的本體形式感染着讀者的作家。沿着第二條寫作理念,張潔作了進一步的創作探索,隨後出現的代表小説詩歌文學作品便是《我的四季》。以《我的四季》為代表,張潔這一時期的散文所表現的是通向理想人生的艱難跋涉,是處於生活困境中左衝右突的沉重感。它和隨後出現的《過不去的夏天》一道,代表着張潔的散文創作主題已從情感和道德的範疇擴展到複雜豐富的社會生活領域。

人生,有播種的春,有耕耘的夏,有收穫的秋,也有在回顧四季的冬。四季對每個人都是相同的,但每個人的四季卻又是迥異的,《我的四季》表達了生命的勞作、艱辛、期待與收穫。

全文可分五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作者點明生命猶如四季。

第二部分(第2至4段),寫生命的春天。在春天,作者用“細瘦的胳膊”,“汗流浹背,四肢顫抖”,咬緊牙關,拚卻全身力氣地在不毛之地上開墾、播種,像一個孕育着生命的母親,像期待着自己將要出世的嬰兒那樣,期待着種子發芽、生長、開花、結果。作者用文字向我們表明,在生命耕種的季節,自己沒有權利逃避,在自己擁有生命的同時也肩負了責任。作者深知,每一個人在這個世界上,都有一塊必得由自己來耕種的土地,你既然擁有了生命,那麼你必須得為自己的生命地塊負責。這一部分,作者寫生命在“春天”的責任和希望。

第三部分(第5至8段),寫生命的夏季。這一部分可分兩個層次,第一層(5、6段)寫生命的夏季裏,在挫折面前正確的選擇是重新開始。在夏日干旱的土地上,作者焦灼地盼望南來的風,吹來載着雨滴的雲朵,但是期望落空了,風,“吹到另一片土地上”。她再歷盡艱辛找到了水源,但又因疏忽未帶容器而無法盛水。艱辛的汗水與遭受挫折後的痛苦在生命的夏季裏格外殘酷地考驗着作者,作者從抱有幻想到艱難尋找自己的水源,再到找到水源後才發現自己原本就沒有帶着盛水的容器,這種生命的過失讓作者“恨不得把自己撕成碎片”,但作者在痛心過後清楚地知道,只有重新開始繼續走完自己的路才是唯一正確的人生選擇。作者在生命的夏季裏似乎讓我們明白,每個人都可能會有人生的失誤,重要的是振作精神從挫折中重新走向生命的征程。

第二層(第7、8段),寫作者的另一種人生態度,在最易遭受挫折的人生夏季裏,最正確的選擇是去勇敢地經歷風雨,只有如此,真正的強者才會留下,弱者才能成為強者。

第四部分(第9、10段),寫生命的秋天。秋天,作者雖然收穫的是“乾癟的穀粒”,但她卻“捧在手裏,緊緊地貼近心窩”。她不灰心,不喪氣,因為這裏有“又酸又苦的歡樂”,“是新誕生的一個自我”。作者想告訴我們的是,生命的要義重在一個人有沒有真正地為生命認真負責地耕耘過,只要真正地“愛過,恨過,歡笑過,哭泣過,體味過,徹悟過……”,就是生命的收穫,而且“收穫多於勞作”。用作者的話説就是,“只要我認真地活過,無愧地付出過”,就不必用“尺度來衡量我值得或是不值得”。

第五部分(第11至14段),寫生命的冬季。在生命的最後一個季節,作者假象了多種的人生結論,最後鏗鏘有力地説:“在生命的黃昏裏,哀歎和寂寞的,將不會是我!”為什麼呢?回顧上文,我們就會得到答案,作者真正地付出過,認真地耕耘過,無愧地經歷過。這也是我們每個人應該堅守的人生態度:真誠地付出,在生命的黃昏將不會有人生的哀歎和遺憾。

感情濃烈。張潔的這篇文章與她早些時候主張“愛”與“美”的散文風格略有不同,在感情的表達上更富有張力,如“只要我認真地活過,無愧地付出過,人們將無權恥笑我是入不敷出的傻瓜,也不必用他的尺度來衡量我值得還是不值得”,“在生命的黃昏裏,哀歎和寂寞的,將不會是我!”“我曾張開我的雙臂,願將我全身的皮肉,碾成一張大幕,為我的青苗遮擋狂風、暴雨、冰雹……”等等。情感在這種富有張力的語言下表現得非常強烈。

語言富有哲理性。本文的語言富有生活哲理,能夠引發人們對人生的諸多思考。如“在這個世界上,每人都有一塊必得由他自己來耕種的土地”,其大意就在説明一個人既然擁有了生命,他就有責任為自己的生命地塊即人生負責,在人生的歷程中不要指望別人來為你的人生做出什麼,自己的生命質量只能由自己來決定和完成,自己的人生只能是自己走過。再如“只要我認真地活過,無愧地付出過,人們將無權恥笑我是入不敷出的傻瓜,也不必用他的尺度來衡量我值得還是不值得”,這句話形象地表述了這樣的哲理:一個人在生命的四季裏只要認真地無愧地經歷了,所有的歡樂和痛苦,所有的成功和失敗,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是人生的收穫,他的一生就不會有什麼人生的遺憾和哀歎,也不會有什麼生命的愧疚和寂寞。在生活裏如果一個人真的這麼走過了他的人生四季,人們是不必用自己的尺度去評判這人的人生得失的。

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節選)

十六七歲的年齡應該是嘗試規劃人生、設計人生未來方向的時候,馬克思説:每個人眼前都有一個目標,這個目標至少他本人看來是偉大的。在《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一文中,馬克思以十七歲的年紀談了青年在選擇職業時應遵循的若干原則,以及自己職業選擇的初步方向。

文章中,馬克思談了青年選擇職業應遵循兩個方面的原則。

第一個方面,馬克思談的是怎樣選擇職業的原則。在這一部分,馬克思談了影響職業選擇的三大因素:個人喜好、身體條件、自身能力。在個人喜好因素中,虛榮心最能讓人產生錯誤的幻想,以為自己所選職業是自己真的受到了鼓舞后的選擇,其實不然,“鼓舞”的背後是虛榮心讓我們對某種職業產生了短暫的熱情。這個時候,我們需要冷靜地對待,馬克思在文中説,如果我們通過冷靜的研究,認清所選擇的職業的全部分量,瞭解了它的困難後,仍然對它充滿熱情,我們仍然愛它,覺得自己適合它,這個時候我們才應該選擇這份職業。在身體條件因素中,馬克思堅持青年不應該超越體質的限制選擇職業。在個人能力因素中,馬克思強調青年應該在正確估計自身能力的基礎上選擇職業。在馬克思看來,對這三個因素的重視是我們必須遵循的職業選擇的方法原則。

第二個方面,馬克思談的選擇怎樣的職業,這一原則體現了對職業選擇的價值追求。在這一方面,馬克思主要提出了選擇有尊嚴的職業、深信其正確的職業、能為我們提供廣闊場所的完美境地的職業等原則。其主要指針是人類的幸福和我們自身的完美。在文章的最後,馬克思以他十七歲的年齡為他自身的職業選擇作了激情的宣告:“如果我們選擇了最能為人類福利而勞動的職業,那麼,重擔就不能把我們壓倒,因為這是為大家而獻身。那時我們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憐的、有限的、自私的樂趣,我們的幸福將屬於千百萬人,我們的事業將默默地、但是永恆發揮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對我們的骨灰,高尚的人們將灑下熱淚。”從這些語言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馬克思所向往的職業是能為人類的福利而勞動的職業。

富有激情與理性。馬克思以自己十七歲的年紀向社會發出了自己的職業理想宣告:要為人類的幸福而獻身。字裏行間充滿了青春的激情。在這裏,激情和理性並不矛盾,激情是建立在深思熟慮的理性思考的基礎之上的。全文既是激情的職業宣告,也是理性的深入思考。我們在文章中到處可以看到作者理性思考的身影。

邏輯性強。全文行文自然流暢卻不失嚴密的邏輯性,作者先談怎樣選擇職業,再談選擇怎樣的職業,然後談自己的職業選擇原則及自己的職業理想。在每一部分,行文中都能讓我們看到作者思考的縝密和思想的睿智。

我的五樣

我為何而生?這是對生命存在意義的哲學追問。人一旦明白了這一追尋,在生命前行的路途中遇到人生的選擇和捨棄時,就會比較地鎮定從容,就會比較恰當地排出輕重緩急。空氣、水、陽光、鮮花、筆這五樣東西是作家心中的熱愛,當這五樣東西最後只能保留一種時,作者留下的是筆,筆是作者此生的最愛。我們清楚作者的選擇,沒有了筆,作家就等於沒有了靈魂,沒有了思考,沒有了批判,這樣的生命存在是沒有任何意義的。我為何而生?作者的回答是為了寫作。那麼,這種生命存在意義的追問也同樣適合每一個讀了這篇文章的人,每一個閲讀者都要正面回答這一靈魂的叩問——我為何而生?

文章記敍了一次“測驗”的過程,首先交代了老師所出的題目。接下來敍寫了作者選擇的過程、原因、結果。這一部分,作者的思路非常清楚,她首先在五樣中確定了生命存在的三個要素——水、陽光和空氣,因為生命存在是個大前提,沒有生命,其他一切都沒有存在的可能。然後作者選擇了鮮花,鮮花代表着愛和美好,作者最後選擇了五樣中的最末一樣——筆。為什麼選擇筆呢,而且是經過諸多的排除之後?在這些被放棄的內容裏,有父母,有孩子,有愛人,我們如何理解作者的這一舉動?她的理由是什麼?作者在第三部分裏慢慢作了回答。

第三部分,記敍作者捨棄的過程。作者生命中最寶貴的五樣東西被要求最後只能保留一種時,作者給的答案是讀者先前沒有料到的筆。在這一部分,作者借老師之口,在生命最寶貴的五樣東西中一樣一樣地慢慢去掉其中的四樣。作者首先去掉的是鮮花,因為鮮花相較於生命處於相對不重要的位置,如果必須去掉一樣,作者理所當然地選擇了鮮花,儘管去掉時非常痛苦。接着,應測試要求,作者依次去掉了水、空氣、陽光,最後剩下了筆。作者選擇過程是追問生命存在意義的形象註解過程。“我”為何而生?作者的選擇就是回答——為了寫作,既然我生命存在的意義在於寫作,那筆只能是“我”五樣中唯一的保留。在畢淑敏看來,對作家而言,再沒有什麼東西比寫作更重要,因為作家生命存在的意義就是審視、思考社會和再現自己的審視與思考,一位作家放棄了筆,比讓他失去生命還要痛苦!

文章的最後,作者為自己最終的選擇而神清氣定,向所有的讀者告白自己在作了人生存在意義的生命追問後,接下來就是全身心地創作了。

在這一部分,作者説“人們在清醒地選擇之後,明白了自己意志的支點,便像嬰兒一樣,單純而明朗了”,這句話的意思是,一個人一旦清楚“我為何而生”後,一切就變得非常清晰而有意義。這是作者在清醒地意識到了自己生命存在意義之後的釋然,這讓作者感到輕鬆,靈魂深處異常單純,“我”的生命裏,寫作是唯一不可以放棄的追求,對生命存在意義的這種清晰的答案甚至能讓人有種不可抑制的興奮。

在這一部分,作者還説:“我細心收起自己的那張白紙,一如收起一張既定的船票。知道了航向和終點,剩下的就是帆起漿落戰勝風暴的努力了。”這兩句話的意思是,“我”明白了生命存在的意義就是創作後,就明白“我”人生奮鬥的方向和目標,既然“我”存在的意義如此,那就開始“我”生命的航程吧,在有着狂風驟雨的生活裏用“我”的筆奮力畫出一條有價值的生命航道,為社會奉獻出儘可能多的寶貴精神產品。

襯托、對比手法的運用。本文多處用了襯托、對比手法。用空氣、水、陽光對生命的寶貴襯托鮮花的可貴,生命固然重要,但沒有鮮花存在的生命會失去多少的光彩。用空氣、水、陽光、鮮花來襯托筆,前四樣東西固然寶貴,可它們和寫作的筆一比下來,都不是最寶貴的。用同學們寫的父母、孩子、愛人與自己想寫的筆作對比,在諸多的忍痛割捨後,還是強調了自己對筆種愛的理由。

比喻手法的運用。本文的一些地方比喻運用得十分妥帖。比如:“萬物好似壓縮成超市貨架上的物品,擺在那裏等待你的挑選。貨筐是那樣小,世上的林林總總,只有五樣可以塞入。”再如,“我細心收起自己的那張白紙,一如收起一張既定的船票。知道了航向和終點,剩下的就是帆起漿落戰勝風暴的努力了。”再如,“教室內變得很寂靜,好似荒涼的墓冢。”

逐層推進的寫法。本文交代“生命中最寶貴的五樣東西”,先説空氣、水、陽光,因為這是構成生命的三個基本要素,在一般人看來,如果生命都不存在了,其他一切都沒有存在的必要了;接着作者寫鮮花,因為鮮花代表着愛,生命中如果沒有了愛,那生命還有什麼值得珍惜的東西呢?最後作者引出了一般人不會選擇的筆。就是這最不被人們所看重的筆,在畢淑敏的筆下變得至關重要,在這五樣中,她首先排除了鮮花,因為沒了鮮花不要緊,只要有生命和筆,“我”仍能寫作;接着她又排除了水,因為沒了水,但仍然有空氣和陽光,只要有陽光和供“我”呼吸的空氣及寫作用的筆,“我”的生命就存在意義;接着她又放棄了空氣,“我”不能呼吸,但只要給“我”陽光的温暖和寫作的筆,“我”仍能延續存在的意義;當陽光和筆也必須放棄一個時,作家保留了筆,“我”情願放棄一切,但唯獨不能放下創作的筆,沒有了筆,也就真正沒有了“我”的靈魂,也就真正沒有了“我”生命的存在。這種層層推進了寫法,很值得我們揣摩。

參考答案

吟誦青春

1、 “相關資料”、“教學建議”的相關內容。

2、如詩人在寫殘酷的現實時,選擇了“紫葡萄”、“鮮花”等意象,“深秋”、“依偎”等詩化的語言,不但給人以強烈的視覺衝擊,而且表達了許多矛盾複雜、難以言明的情感。再如第3節,詩人為了體現年輕人的豪情與鋭氣,用了“排浪”、“大海”、“湧向”、“托住”等色彩明亮、積極向上的意象和語詞,表現了理想的永不泯滅。

3、《致青年公民》詩句簡短有力,節奏明快,採用階梯式的詩行排列,使詩的旋律具有力度,增強了音樂性,形成了熱情奔放的氣勢。《六月,我們看海去》通過詩行中重複與變化相交錯的語詞,通過押韻和語氣聲調本身所顯示的節奏,形成了一種天然的韻律感,彷彿能使我們聽到一羣風風火火的年輕人奔向大海的腳步聲,這種節奏感與詩歌的內在情感旋律相吻合,真切地傳達出青年人在一起時鬧鬧嚷嚷的景象,和青春期那種難以抑止的躁動不安的內心世界。《雨巷》的節奏,舒緩悠長,迴環往復,全詩一韻到底,又在許多詩行中重複用韻,形成了極富音樂美的韻律,表現了柔婉纏綿、惆悵彷徨、迷惘哀怨的情感。

4、略

5、《沁園春•長沙》體現了20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青年以天下為己任,肩負起國家興亡、主宰民族命運的壯志豪情。《致青年公民》體現了20世紀五六十年代青年獻身祖國建設,改造大自然、開創新生活的理想與激情。《相信未來》體現了20世紀六七十年代“文革”時期中國青年面對現實困境,掙扎着擺脱羈絆,憧憬美好未來的理性思索與堅定信念。《六月,我們看海去》體現了20世紀八十年代中國青年不安於現狀的探索精神和勇於闖蕩的生命渴望。

體悟人生

活動體驗(一)

1.略

2.例:十八歲使我想起衝破雲幔、光芒四射的朝陽;使我想起春意盎然,開始吹拂於江南塞北的春風,整個世界填滿不了十八歲男孩子的壯志和追求。

3.這句話的要點把握是“機遇”與“準備”的關係。

活動體驗(二)

1.學習材料中能反映父母養育子女過程中的那份辛勞、那份焦慮、那份激動的相關內容有:

(1)辛勞:

一手託着你的身體,一手為你洗澡

你吵鬧不睡,我抱着你在走廊上行走半夜

(2)焦慮:

抱着初生的你到醫生處診治你的“脱腸”,半夜喊破喉嚨把醫生從睡夢中叫起……

(3)激動:

你剛能坐起,我在院子裏為你拍照,假日帶你坐在腳踏車前頭藤椅上到處炫耀……

2.學習材料中有關“兩代矛盾”的形成的原因:①受到流行觀念的影響。“父與子”時常被看作對立的兩方,意味着思想的衝突,觀念的差異,新與舊的不同,進步與保守的矛盾。下一代往往下意識中受到這流行觀念的影響,好像一開始便必然處在與上一代對立的地位。②父母的愚昧和落伍。父母在思想上老舊得追不上年輕人的時代。③子女的盲目與急躁。下一代對父母經驗的無條件否定,年輕人盲目反抗與追求“成熟”、“獨立”的急躁。④兩代之間缺乏溝通,缺少平等和理解。一切悲劇的造成,都由於父母與子女間不能有時像朋友般的把問題攤出來談談。

3.⑴“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有一塊必得由他自己來耕種的土地”。説明一個人既然擁有了生命,他就有責任為自己的生命地塊即人生負責,在人生的歷程中不要指望別人來為你的人生做出什麼,自己的生命質量只能由自己來決定和完成,自己的人生只能是自己走過。

⑵“人要是能夠期待,就能夠奮力以赴。”這種期待,實際上就是一個人生命征程中的信念和動力,信念和動力能夠鼓勵一個人在自己人生的路途中奮力前行,為一個既定的目標不斷地付出自己不懈的努力。一個人一旦有了信念,他就會全身心地投入到生命的奮鬥當中去。

⑶“只要我認真地活過,無愧地付出過,人們將無權恥笑我是入不敷出的傻瓜,也不必用他的尺度來衡量我值得還是不值得”。一個人在生命的四季裏只要認真地無愧地經歷了,所有的歡樂和痛苦,所有的成功和失敗,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是人生的收穫,在生命的最後季節,一個人就不會有什麼人生的遺憾和哀歎,也不會有什麼生命的愧疚和寂寞。

設計未來

方案a

1、本文中,馬克思從兩個方面提出了選擇職業時的原則,一是怎樣選擇職業,二是選擇怎樣的職業。前者主要反映了對選擇職業方法的考慮,馬克思提出應考慮個人喜好、身體條件、自身能力等三方面的因素,以適合自己為原則。後者主要體現了對選擇職業價值的追求,馬克思提出了選擇有尊嚴的職業、深信其正確的職業、能為我們提供廣闊場所的完美境地的職業等原則,其主要指針是人類的幸福和自身的完美。

馬克思所向往的職業是能為人類福利而勞動的職業。

2、 略

3、 略

4、 略

方案b

1、①作者在選取“生命中最寶貴的五樣東西”時,首先選擇了“水”、“空氣”、“陽光”,因為這是生命存在的前提條件。隨後作者選取了“鮮花”,選擇“鮮花”的理由是作者認為鮮花象徵着生命的美好。在選擇生命中最後一樣東西時,作者放棄了“父母”、“孩子”、“愛人”,而最終選擇了“筆”。不是“父母”、“孩子”、“愛人”不珍貴,而是隻有五樣東西可以選擇,“筆”是作家的真愛。②在一樣一樣捨棄的過程中,“我”是痛苦的,作者最終寧願捨棄生命都不願放棄手中的“筆”,其理由只有一個,生命的存在是要有意義的,作為一個作家,存在的意義就是寫作,放棄了手中的筆,生命便失去了意義。

2、這兩道題要在學生有了選擇的切身體驗後,結合自身的選擇感悟去談。一是人生方向的清晰和目標的單一,二是明確了生命存在意義後,剩下的就應是勇敢的實踐努力。

郭小川(1919-1976) 河北豐寧人。40年代開始發表作品,著有詩集《平原老人》《致青年公民》《投入火熱的鬥爭》《雪與山谷》《鵬程萬里》《月下集》《兩都頌》《甘蔗林--青紗帳》《崑崙行》、長詩《將軍三部曲》及《郭小川詩選》等。